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6 18:0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基础积累运用。 (39分)
1.在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后面打“ √ ”。(4分)
A.吟(yín)诗 缘(ruán) 故 倾(qīng) 斜 ( )
B.逊(sùn)色 挖掘(jué) 枯萎(wěi) ( )
C.蜗(wō)牛 住宅(zhái) 投降(xiáng) ( )
D.牢骚(sāo) 叶柄(bǐng) 弯曲(qǔ) ( )
2.看拼音写词语。(8分)
(1)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jūn yún( ),没有chóng dié( )
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kòng xì( )
(2)我们qiáo jiàn( )小明舒服地躺在cāo chǎng( )的草地上静静地享受阳光的温暖 。
(3)lín shí ( )xuǎn zé( )住的地方也shèn zhòng( )
3.根据内容选择正确的观察方法。(4分)
A. 抓特点观察法 B. 连续观察法 C. 长期观察法 D. 重点观察法
(1)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 )
(2)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 )
(3)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 ( )
(4)不消说,它们真的就应该是这样的——这就是家的大门啊!要不然,这对燕子可 怎么进它们的家呢 闹了半天,我当初骂雄燕子懒,看来是冤枉它了。 ( )
4.写出加点词的同义词。(2分)
(1)蟋蟀常常郑重地选择住址。 ( )
(2)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震惊。 ( )
5.下列动物的"家"的名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狗 窝 鸡 窝 鸟 窝 B.蚁 穴 虎 穴 鸟 穴
C.羊 圈 猪 圈 狗圈 D.鼠洞 狗洞 蛇洞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或在横线上根据关联词语补充句子。(4分)
(1)( )感到疲劳,它( )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
(2)( )有骤雨,隧道( )立刻就会干。
(3)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 .
(4)因为法布尔坚持不懈地观察昆虫,所以 .
7.根据情境写诗句和谚语。(4分)
(1)看到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江水一半是青绿色,一半是红色,我不由得念起白居易的诗:"一道残阳铺水中, ”
(2)我最近才知道我所居住的村子一年前被评为"中国最美乡村”,我真是"不识庐山 真面目, "啊!
(3)正如宋代诗人卢钺所说的" ,雪却输梅一段香”,每个人都各有长处和短处,不用刻意攀比。
(4)俗语说:" 。"可今年立秋过后,依然暑气难消。
8.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 ”,错误的打“×”。(5分)
(1)《暮江吟》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 )
(2)《雪梅》 一诗中"骚人阁笔费评章"中的“骚人”指的是诗人。 ( )
(3)爬山虎的脚其实就是它的根。 ( )
(4)《蟋蟀的住宅》改编自《昆虫记》,作者是英国的麦加文。 ( )
(5)观察记录的方法有图文结合法和表格法。 ( )
9.选 一选。(4分)
(1)《暮江吟》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2分)
①一道残阳铺水中 ②半江瑟瑟半江红
③可怜九月初三夜 ④露似真珠月似弓
(2)"只缘身在此山中"中"缘"的意思是( )。(2分)
①因为 ②命运 ③边 ④沿着,顺着
二、语言实践。(5分)
在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全国成千上万的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抗击疫情。他们 这些最美"逆行者"为民众的健康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仿照示例,请以"感谢你们,最美逆行者"为开头,写一段表达对他们真挚的感谢之情的话,要求不少于60字。
.
.
.
三、阅读理解。 (26分)
(一)(6分)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
1.把诗句补充完整。(2分)
2.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诗人 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把 比作 ,把 比作 。整首诗格调清新,色彩明艳,展现了一幅色彩绚烂的 图画,表达了诗人 之情。(4分)
(二)阅读《爬山虎的脚》选文,完成练习。 (12分)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A.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给画" "的句子换个说法,保持句意不变。(2分)
.
2.照样子,把爬山虎爬墙的过程补充完整。(2分)
脚触着墙→细丝头上变成小圆片→小圆片 →细丝 →
嫩茎紧贴在墙上
3.读B句,想一想:与文中的A句相比,哪个句子写得好 为什么 (2分)
B.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
.
.
4."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这句话把 . 比作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 ,也说明了作者, 。试着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种你观察过的事物:如果你仔细看 ,你会想起 。(3分)
5.读选文,你会发现叶圣陶爷爷在写作时,不但经过了长期观察,而且观察得非常细致。 请在片段中找出相应词语来说明。(3分)
细致观察(至少三个): .
(三)月相( 8 分 )
材料一 月相变化图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月亮在不同的日期,显露出来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新月(朔月,农历初一):基本看不见,或者隐约看见一弯细线
蛾眉月(农历的初二~初六):如眉似弓
上弦月(农历初七、初八):半圆
渐盈凸月(农历初九~十四):椭圆
满月(望月,农历十五、十六):圆盘
渐亏凸月(农历十七~二十三):椭圆
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半圆
残月(农历二十四~月末):如眉似弓
材料三 月亮是古诗文中被描写得比较多的自然对象。按照它所呈现的形状,它 的别称可分为:①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②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③因满 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1.农历初二至初六和农历二十四至月末月亮的形状都是 。(2分)
2.结合材料二的知识,可以猜测图二中当月的9日星期二那天可能是农历 .
。(2分)
3.图二中,当月23日星期二的月亮叫( )。(2分)
A.下弦月 B. 上弦月 C. 蛾眉月 D. 满月
4.下列诗词中,写满月的一项是( )。(2分)
A.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B.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C.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D.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四、作文。(30分)
在20世纪,人类的许多幻想变成了现实。21世纪科技的发展会更快,变化会更大。 未来的食品、衣服、住宅、交通、购物和学习生活等等,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请展 开想象,选择你感兴趣的方面,写一写未来的生活。题目自拟。400字。要求:内容具 体,结构完整,语句通顺,情感自然,字体端正;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名和人名。
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参考答案
一、1.C √
2. (1)均匀 重叠 空隙 (2)瞧见操场 ( 3 ) 临 时 选 择 慎 重
3.(1)B (2)D (3)A (4)C
4.示例:(1)慎重 (2)惊奇
5.A
6.示例:(1)如果……就…… (2)即使……也……
(3)由于它的住宅 (4)他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
7. (1)半江瑟瑟半江红 (2)只缘身在此山中
(3)梅须逊雪三分白 (4)立了秋,把扇丢
8. (1)× (2) √ (3)× (4)× (5) √
9. (1)④ (2)①
二、感谢你们,最美逆行者,是你们举手投足之间传递的“中国力 量",展示的“中国形象”,鼓舞了全国人民抗击疫情的信心和战 胜疫情的决心。
三、(一)1.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2.唐 白居易 露水 珍珠 月亮 弓 晚霞映江 愉快
(二)1.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怎么可能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呢
2.巴住墙 变弯曲,拉嫩茎
3.A 句写得好。因为“逐渐”一词说明了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不是一下子变成的,体现了作者观察的连续性,也体现了作者语言的准确性。
4.爬山虎的脚 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的外形特点 观察得非常细致
示例:小白兔的眼睛 那闪闪发光的红宝石
5.触着墙的时候 仔细看 休想
(三)1.如眉似弓 2.初一 3.D 4.A
四 、写作提示:可以围绕一个方面来写,如未来的衣服可以随身体的 生长自动增长,不用换洗,随意变色……也可以写食、住、行等多个方面。写作时,请大胆想象,作文布局要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