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条件判断解问题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选择结构,掌握if语句的语法格式。
2.理解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
3.能用条件语句编写程序解决生活中的选择性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选择结构的语句格式和用法。
教学难点:选择结构的语句格式和用法、能用if语句编写程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
软件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Python编程软件。
硬件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学资源
教学课件、教学范例。
四、教学建议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采用教材上的引言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课题-条件判断解问题,也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其他实例,引出在编程时如何根据条件进行选择的问题实例。
“新知园地”部分,教材指出了在进行程序设计的时候,根据条件进行比较判断,需要用到条件表达式,通过判断条件表达式解决问题。
(一)关系运算符和逻辑运算符
1.关系运算符
对于关系运算的学习,需要首先了解关系运算符。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自主探究的方式,掌握各种关系运算符,了解计算机可以利用关系运算符比较两个值的大小,其结果为逻辑值“真”(True)或“假”(False)。教师进行教学点拨时,应注意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操作和尝试。例如:
>>>a<=b
True
>>>a==
a==b
False
2.逻辑运算符
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学教材,掌握逻辑运算符,还可让学生动手实践学习教材中关于“逻辑运算”的程序代码,在动手实践中理解逻辑运算符的使用。
为了更好地加深学生对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理解,教师可在学习完这部分知识后,设置几个简单的测试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如:
若a=10,b=20,c=0,d=-10,请写出下面逻辑表达式的返回值。
逻辑表达式 返回值 逻辑表达式 返回
a>b False b or c
a a' 20 not c :
10 not d False
(二)算法
这一环节建议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由了解生活中的算法过渡到理解计算机中算法的定义,然后通过完成填空题的形式让学生理解算法的相关知识。
(三)选择结构
选择结构是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之一。教师可利用教材中选择结构的流程图,并结合一个具体实例(如若天气晴朗,则在室外进行篮球比赛;若下雨,则在室内比赛),帮助学生理解选择结构的含义。
(四)if语句的一般格式
可结合“探究实践一”学习if语句的一般格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通过自学课本、自主探究的方式了解if语句的一般格式,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智能密码锁”问题,研究算法,编写程序。
在编写程序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在Python中,程序代码需要遵守严格的缩进规则,否则会导致程序出错。
如果条件表达式的条件不止一个,就需要用到逻辑运算。教师可利用本课中的“探究实践二”,对if语句的使用进行练习,巩固这部分知识的同时又引出下一个知识点多分支if语句。
(五)多分支if语句的一般格式
教师可用画流程图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多分支if语句的一般格式,然后结合“探究实践三”,利用多分支if语句编写一个简单的猜数游戏程序,在实践中加深理解。
完成“探究实践三”后,教师可让学生尝试利用多分支if语句编写程序,实现分数转等级,进一步体验和巩固多分支if语句的用法。
(六)巩固提升
参考答案:
shopping=int(input("请输入购物金额:“))
shopping=int(
if shopping<=100:
ng<=100:
money=shopping*0.85
hopping*0.85
money=100*0.85+(shopping-100)*0.6
print("请您付费:",money,"元。”)
(七)成果分享
建议教师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然后组内分享交流本节课学习到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之后组内分享各自编写的程序,找出与同学的异同点,从利用新知识编程的角度来看,谁的程序更优胜一些?选出每组最好的程序参与全班的分享和交流。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编程思路和所用的if语句,引导学生不仅能写程序还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计算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价设计
本课的主要内容都包含在三个探究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依据SOLO分类评价理论进行过程性评价;也可依据SOLO分类评价理论对学生用if语句编写程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完成情况进行分级评价。
六、补充资料
本课的“知识链接 Python编程常见错误”属于补充性学习材料。此部分虽为选学内容,但在我们实际编程中会经常用到,建议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掌握本部分知识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