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代码复用调函数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鲁教版(2018)初中信息技术第4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代码复用调函数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鲁教版(2018)初中信息技术第4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3-10-26 18:2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代码复用调函数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函数的作用和Python中常用的内置函数。
2.掌握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方法。
3.利用函数编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自定义函数。
教学难点:利用函数编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
软件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Python编程软件。
硬件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学资源
教学课件、程序范例等。
四、教学建议
本课的主题是利用Python中的函数,包括内置函数和自定义函数解决代码复用的问题。可利用一个程序实例,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代码复用调函数。
学习内置函数时,可以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内置函数及其用法,从而引出新的内置函数的学习。
学习自定义函数时,可以先讲一个简单的例子,由浅入深,从无参数无返回值的函数到有参数有返回值的函数逐步深入,展开教学。全局变量在函数中的使用只需了解即可。
(一)内置函数
Python内置了一些常用函数,用户可以直接使用,如前面已经多次使用的print()函数、int(函数、input()函数等都是内置函数。本课中新增的几类内置函数,不必强求学生死记硬背,在编程实践中让学生学会应用即可。
(二)自定义函数
自定义函数的基本格式以及函数的调用,可在探究实践中让学生进行理解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到简单应用。
(三)函数的应用
“探究实践一”要求学生利用函数编写程序,在屏幕上打印输出两组同样的图形,重在体验函数的代码复用功能。该题比较简单,可让学生利用课本提示,自主对无参数无返回值的函数进行探究学习,然后让成功编写出代码的学生演示讲解算法思想和程序代码,实现学生间的思维碰撞。
“探究实践二”要求学生利用函数编写程序,求解n!。本题中的函数为有参数有返回值的自定义函数,并且其中应用的数学知识(阶乘)对学生来说是新知识。教师应先给学生进行相应的数学知识的补充讲解,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算法分析,画出流程图或用自然语言、伪代码等方式梳理解题思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算法分析,编写出程序代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
算法分析:根据阶乘的定义,本题可利用递推法计算n!。
n!=1*2*..*(n-1)*n
根据上述分析,引导学生编写 Pyththon代码。
def fac(n):
s=1
for i in range(1,n+1):
s=s*i
return s
“小试身手”要求学生编写一个判断素数的函数,参考程序如下:
“探究实践三”要求学生利用海伦公式求解多边形的面积,属于有参数有返回值的自定义函数的应用。其中应用的数学知识(海伦公式)对学生来说是新知识,教师应首先给学生讲解海伦公式,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梳理算法,编写程序解决问题。
(四)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要求学生利用本课所学的自定义函数编写程序,难度为关联结构水平。教师可利用该任务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也可据此检测自己的学。
第1题参考程序:
第2题参考程序:
(五)成果分享
可分小组交流学生编写的程序,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进一步感受Python编程的魅力。
五、教学评价设计
本课的主要内容为内置函数和自定义函数。内置函数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通过测评题来检测掌握情况;自定义函数的内容都包含在三个探究实践中。对于自定义函数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依据SOLO分类评价理论进行过程性评价;也可依据SOLO分类评价理论对学生编写的程序进行分级评价。
六、补充资料
本课的“知识链接 用文件存储数据”属于补充性学习材料,用于拓展学生用文件读入、存储和输出数据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为选学内容。
七、教学反思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