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短诗五首《月夜》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短诗五首《月夜》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6 17:3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自1917年2月《新青年》刊登胡适的八首白话诗之后,白话诗迅速引起轰动,优秀的白话诗作不断涌出,当时任教于北大的沈尹默的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一定程度上讲,正是因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是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那么,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九下 3* 短诗五首 月夜
新课导入
月 夜
沈尹默
学习目标
1.读出节奏,感受意蕴,并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重点)
2.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它描绘出来。(难点)
3.理解早期白话新诗的特点,理解象征意象与主旨。
作者简介
沈尹默(1883年-1971年),原名君默,字中,号秋明、hù瓠瓜,浙江湖州人。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曾任《新青年》编委、河北省教育厅长、北平大学校长、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
沈尹默早年留学日本,1912年回国。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右任)”之称。工诗词,精研书法,崇尚“二王”书风。著有《秋明室杂诗》等等。
背景介绍
1917年,正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
新诗之“新”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现代性,追求“科学”与“民主”,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
概而言之,国人有了主体意识。我国传统诗歌中,是没有“我(指独立存在的意识)”的(除了屈原),只有在新诗中,“我”才大量地出现,例如这首《月夜》。因此《月夜》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文题解读
“月夜”二字言简意赅,点明了全诗描绘的主要内容——一个“月光朗照”的“夜晚”的景象,既富有朦胧美,又引人遐想。
整体感知
月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1.读诗歌,注意诗歌的节奏。

2. 如何理解“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表面上写的是一个冬夜,环境是萧森的,人物是孤独的。实则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
3.《月夜》描绘了一幅月夜图,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4.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纪实,简单地描写记录当时的某种场景,但这何尝又不是对当时现状的描写 请你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对这首诗的象征意象和主旨的理解。
象征意象:这首诗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4.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这首小诗是如何托物言志的?
此诗写的是一个冬夜,北风呼啸,寒霜浓重;明月高照,冷气袭人。环境是萧森的,人物孤独的,正好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面对这样的人世,这样的处境,诗人表现了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与高树并排立着,而不是靠着。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正显示出“五四”前夕一代青年的个性觉醒。追求人格独立,追求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进而唤起国人的觉醒,民族的觉醒,乃是那里先进青年的奋斗目标。
5.如何赏析‘树’的形象?
“树””这个意象可能是象征权贵势力的了。
用“顶高的”来修饰“树”,与“我”的形象形成了对照: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一强一弱。但这种反差或者说不对等,“我”没有“靠”(倚靠、依仗)着,而是“并排”地“立”着。对于并排而立的“我”与“树”的关系:一是对立的双方,那么可能与阶级、贫富、权势有关了;二是非对立的两者。
总之,“我”是以一种平等的独立的、意志的精神的姿态存在着。
概括主题
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强大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诗歌总结
1.读来朗朗上口,别具韵律美。
2.简洁、含蓄的意境是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
写作特色
四句诗含义很广,没有半个字的说教;简练的白描手法却分明地显示了在寒风中卓然独立的意象,传神写意,颇有韵致。这是该诗的巧妙处,也是诗人的独到处。沈尹默有较深的家学,谙熟旧体诗词,并善于吸取其高明的艺术表现手法,清新质朴,含而不露;重意境,重气质,于细微中见精神。
写作特色
课堂检测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差异(chā) 墓畔(bàn) 整片大地(zhěnɡ)
B. 舵手(duò) 吟诵(yín) 长夜漫漫(màn)
C. 寂寞(jì) 霜风(shuānɡ) 房舍如舟(shě)
D. 卧听(wò) 海涛(tāo) 一束山茶(sù)












B
【点拨】A项,墓畔(pàn);C项,房舍如舟(shè); D项,一束山茶(shù)。



A.霜风/呼呼的/吹着,
B.月光/明明的/照着。
C.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D.却/没有/靠着。
C
【解析】正确朗读节奏划分应为“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月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地吹着,
月光明明地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这首小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明确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对独立自由的渴望
霜风吹
月光照
“我”
高树
自我意识的觉醒


板书设计
凄冷的环境
并立而不靠着
谢谢观赏
张忆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