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同步练习——4.5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上同步练习——4.5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26 23:57:1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5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1.为了研究肾的功能,科学家利用微穿刺法将显微操纵仪插入肾小囊腔中进行微量化学分析(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与②内均流鲜红色的动脉血
B.正常情况下,微吸管提取的囊内液中含有水、蛋白质和尿素
C.由③刚流入④的液体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D.与①中液体相比,等量的④中液体尿素的含量增加
2.如图为尿液的形成示意图,其中①~⑧代表相关结构或物质,a、b代表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⑧中检测到有葡萄糖,可能是图中⑤出现了异常
B.正常情况下,⑦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C.a、b分别代表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D.③④⑥构成了肾单位
3.我国外科专家首创“跟腱—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重建术,解决了脊髓损伤导致的膀胱功能障碍难题。具体做法是:分别剪断患者支配跟腱及膀胱的传出神经,然后将二者进行显微手术缝合,如图所示。患者通过敲击自己的跟腱引起反射促使膀胱排尿。则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膀胱 B.人体在②中产生尿意的感觉
C.上述人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①
D.患者敲击自己的跟腱促使膀胱排尿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4.下列曲线表示人体的某项生理过程,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
A.若甲中x表示健康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则部位①是肾小球
B.若乙中y表示血液中氧气含量,则部位②是肺部毛细血管
C.若丙中z表示肺容积,则ab段曲线表示吸气过程,此时膈肌收缩
D.若丁表示在消化道内淀粉、蛋白质、脂肪被消化程度,则物质w在部位③中消化成葡萄糖
5.小金对照课本的肾单位模型图如图甲,制作了肾单位实物模型如图乙,以模拟胁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d处流出的是动脉血乙中部位①模拟肾小囊
B.图乙中部位①模拟肾小囊
C.图乙中形成的“尿液”将从部位②中流出
D.图乙中塑料颗粒可以模拟血液中的大分子蛋白质等物质
6.如图为甲、乙两人肾脏内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变化曲线,其中①②③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①是肾小球,其内液体为原尿 B.②为肾小囊,其内液体为尿液
C.③是肾小管,其内液体为血液 D.④内液体为尿液,甲的肾小管可能有病变
7.如图中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A、B表示人体身上的两个器官,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A是肾脏,则血管②中的血液与血管①中相比尿素含量增加
B.若A是小肠,则血管②中的血液与血管①中相比营养物质较丰富
C.器官B是肺,血管③中流静脉血,血管④中流动脉血
D.器官B是肺,血管③连接右心房,血管④连接左心室
8.如图,微穿刺法是利用显微操纵仪,将极细针管插入肾小体的囊腔中,抽取囊内液进行微量物质化学分析的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入球小动脉 B.②是出球小静脉
C.③中不含血细胞 D.④主要作用是重吸收
9.大部分代谢废物是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的。如图是小嘉整理的尿液形成过程的示意图,①﹣④处的液体中不含有葡萄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下列能正确表示尿液形成过程的是(  )
A.血浆 原尿 尿液
B.血浆 原尿 尿液
C.血浆 原尿 尿液
D.血浆 原尿 尿液
11.糖尿病药物治疗的临床手段对病情的控制有限,而鄞州在未来社区健康场景建设中引入了AI技术,一旦发现患者的血糖有异,不仅家庭医生会开具药物处方,AI智慧干预系统还将开具运动和饮食处方。如表为该系统给一患者开具的营养早餐处方,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类型 推荐材料 食材质量
蛋 鸡蛋 50g
奶 豆浆(无糖) 292g
蔬菜 菠菜 195g
主食 50%绿豆米饭 146g
A.鸡蛋中的蛋白质在胃内就开始初步消化
B.糖尿病患者原尿中的葡萄糖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
C.小肠吸收的葡萄糖到达脑部细胞需要经过左心房1次
D.为了稳定血糖,患者应该平衡膳食并加强体育锻炼
12.如图为人体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①—④液体中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含有血细胞 B.②中没有氨基酸
C.③中含有葡萄糖 D.④中没有尿素
13.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共同组成了泌尿系统
B.乙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
C.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可在乙处形成尿液
D.血液中的所有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无机盐在丙处重吸收
14.某人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完全休息和运动两种情况下,相同时间内通过不同途径所散失的水分,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时汗液显著增多利于散热 B.休息时多余的水主要通过尿液排出
C.休息时散失的水分总量少于运动时 D.此调节活动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无关
15.请根据如图的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尿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肾单位的结构包括图中的④⑤和⑥____________等部分。
(2)图中A过程表示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____________作用。通过该生理过程,在图中⑤内形成了原尿。
(3)图中B过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4)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来说,②与③内流动的液体相比较,②内液体中尿素含量较 _________(高、低)。
16.天津大学龚俊波团队与休斯敦大学()等开展国际合作,成功发现一种新型结晶抑制剂。该抑制剂可有效抑制诱发尿酸盐结石形成的晶体生长,有望为肾结石患者带来福音。
(1)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其中②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③、⑤、⑥中能形成肾结石的物质,其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____________处(填序号)。
(3)易生结石的人应避免摄入高嘌呤的食物,如肉类、海鲜类等,这些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______。
17.图甲是人体肾单位结构模式,图乙是小徐和小王两个人饮用等量葡萄糖后,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注:正常情况下人血糖浓度为0.1%)
(1)图甲A、C、D、E中的液体是血液的是 ____________。
(2)图甲中若在D处发现蛋白质和红细胞,说明 ____________有病变。
(3)由曲线图乙可知,小徐血糖浓度过高,图甲____________中不能将原尿中葡萄糖全部重吸收回血液,会使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
18.如图所示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的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A、B表示相关的生理过程,Ⅰ、Ⅱ表示肾单位的两个组成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体检时发现尿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图中_______(填字母)所示的生理过程异常所致。
(2)小肠绒毛壁、肺泡壁、毛细血管壁等结构的共同特点都是由一层细胞构成,利于____________。这充分体现出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科学观点。
19.人体内水的平衡对于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图甲是人体水平衡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
(1)食物是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之一。人体主要通过器官____________吸收水的,也可以通过细胞的 ____________(生理活动)得到水分。
(2)根据图甲分析,人体参与水平衡调节的系统有泌尿系统、神经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个)。
(3)图乙是某人汗液和尿液量随环境温度变化的曲线图。结合图甲,分析他在高温环境中汗液分泌量增多,未及时补充水分,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 ____________(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以维持水盐平衡。
20.模型是生物学习中常用的方法。
(1)图甲为某同学利用橡皮管、漏斗、水、相同的塑料颗粒、注射器等制作的肾单位模型。橡皮管中的塑料颗粒经过部位①后沿橡皮管到达部位②,则塑料颗粒不能模拟____________。
A.血细胞 B.大分子蛋白质 C.尿素
(2)图甲中模型不能模拟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请你提出至少一条改进的意见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是呼吸运动的模型,其中橡皮膜模拟的是____________。
(4)图丙是植物某生理活动的模型,请写出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实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其中水盐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方面,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是人体内水分平衡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人体内水流失的途径,除了排尿外请写出其中一种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正常人体内水分的自身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若人体内水分过剩时,肾脏会产生很多的尿,将多余水分排出
B.若人摄入的盐较多,又不多喝水,肾脏会产生盐含量较高的尿液
C.若人摄入的糖分较多,又不多喝水,肾脏会产生糖含量较高的尿液
22.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于维持人体的稳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如图是部分水盐调节的过程:
(1)人体获得水的主要途径,除了饮水饮食,还可以通过细胞____________产生。
(2)由上图可知,参与水盐平衡的系统除了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样人的体温、血糖等也在相关系统的调节下维持动态稳定,可见人体的稳态让每一个细胞分享,也靠所有细胞共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在水盐平衡的调节上,起关键作用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肾小球的滤过”或“肾小管的重吸收”)
23.尿毒症是由于肾功能衰竭,导致体内的代谢产物无法及时排出,造成人体中毒。目前的治疗方法是人工肾血液透析(如图甲),用插管将病人的血液引入透析器,透析后再将净化的血液送回病人的静脉中。
钠离子 钾离子 葡萄糖 尿素
健康血液(摩尔/升) 130—140 2.0—3.0 3.9—7.0 2.3—7.1
透析液(摩尔/升) 130—140 2.0—3.0 3.9—7.0 0
(1)图甲中“血液泵”相当于血液循环系统中的____________。(填器官名称)
(2)图乙中血液不能通过透析膜进入透析液的成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
(3)分析“健康血液”与“透析液”的成分对比表,说明透析液成分配制的理由。
24.人体的多个系统参与内环境稳定的维持。图1中A、B、C、D分别表示人体的部分系统,①~⑥表示某些生理过程。请回答:
(1)A是____________系统,①表示通过该系统的肺与外界进行____________交换的过程。
(2)B是____________系统,通过该系统将 ____________和营养物质运输到组织细胞。
健康人血浆、原尿、尿液样品成分表 :
成分样品(g/100mL) 血浆 原尿 尿液
蛋白质 8 微量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9 0.75 1.6
尿素 0.03 0.03 2.0
(3)结合表格信息判断,血浆和原尿中蛋白质含量存在差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每天约形成原尿150升,但排出的尿液仅有约1.5升,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食物中的糖类提供的。图2是小申同学早餐后一段时间内血糖浓度变化曲线图。
(4)图2中,曲线ab段的变化主要是因为食物中的糖类在 ____________(器官名)被吸收。b点以后血糖浓度迅速下降,主要是____________(激素名)调节的结果。如果该激素长期合成和分泌不足,可能会导致 ____________病。除遗传等因素外,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肥胖也是该病常见诱因。为预防该病的发生,请写出一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平衡膳食指食物类型多样且比例合适。小申一日食谱中有鸡蛋、酸奶、牛肉、鲈鱼、蔬菜、水果、米饭等。你认为小申的食谱科学吗?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如图表示人体部分系统或器官的功能示意图,其中①﹣⑦表示生理过程,A、B、C代表系统或者器官,a表示葡萄糖,请分析回答:
(1)参与生理过程⑥的主要器官C是 ____________。
(2)雾化治疗时,药液雾化成的小液滴通过呼吸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则药液首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图乙中的____________(填数字)。
(3)你认为小肠有哪些结构特点与生理过程②的功能相适应。
26.(1)在虾的头部经常能看到一些黑乎乎的东西,有人认为是虾被铅、汞等重金属污染所致,若虾被重金属铅污染,被人食用后进入血液,要除去血铅,可以通过透析的方式,透析用的半透膜相当于肾脏内____________的滤过作用;
(2)虾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化学消化最先发生在人体的 __________这一消化器官中。
(3)如图甲为人体发烧三阶段体温变化大致曲线图,T0为人体正常体温;在体温处于①阶段时,人体产热与散热的关系是:产热 ____________散热。(填“大于“小于”“等于”)
(4)图乙为不同温度下皮肤血管口径示意图。人体体温可通过皮肤直接散热来调节,图乙中表示高温环境下皮肤血管口径示意图的是 ____________。
第3题
第2题
第1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21题
第22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5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带答案)
1.为了研究肾的功能,科学家利用微穿刺法将显微操纵仪插入肾小囊腔中进行微量化学分析(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与②内均流鲜红色的动脉血
B.正常情况下,微吸管提取的囊内液中含有水、蛋白质和尿素
C.由③刚流入④的液体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D.与①中液体相比,等量的④中液体尿素的含量增加
解:A、和肾小球相连的两条血管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都流动脉血,所以①与②内均流鲜红色的动脉血。A正确;
B、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所以正常情况下,微吸管提取的囊内液中不含蛋白质。B错误;
C、③内的液体是原尿,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C正确;
D、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④内的液体是尿液,由于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部分的水,而没有重吸收尿素,所以与①血液相比较,等量的④尿液中尿素的含量增加。D正确。故选:B。
2.如图为尿液的形成示意图,其中①~⑧代表相关结构或物质,a、b代表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⑧中检测到有葡萄糖,可能是图中⑤出现了异常
B.正常情况下,⑦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C.a、b分别代表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D.③④⑥构成了肾单位
解:A、全部的葡萄糖被⑤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若⑧尿液中检测到有葡萄糖,可能是图中⑤肾小管出现了异常,A正确;
B、当血液流经③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⑦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所以正常情况下,⑦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B正确;
C、当血液流经③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a表示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b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正确;
D、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由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组成的,D错误。故选:D。
3.我国外科专家首创“跟腱—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重建术,解决了脊髓损伤导致的膀胱功能障碍难题。具体做法是:分别剪断患者支配跟腱及膀胱的传出神经,然后将二者进行显微手术缝合,如图所示。患者通过敲击自己的跟腱引起反射促使膀胱排尿。则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膀胱 B.人体在②中产生尿意的感觉
C.上述人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①
D.患者敲击自己的跟腱促使膀胱排尿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解:A、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脏,而膀胱是暂时储存尿液,A错误。
B、“尿意”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B错误。
C、观察图所示重建的完整“跟腱—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其感受器位于跟腱,神经中枢位于①,C正确。
D、敲击患者跟腱促发膀胱排尿,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简单(非条件)反射,D错误。
故选:C。
4.下列曲线表示人体的某项生理过程,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
A.若甲中x表示健康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则部位①是肾小球
B.若乙中y表示血液中氧气含量,则部位②是肺部毛细血管
C.若丙中z表示肺容积,则ab段曲线表示吸气过程,此时膈肌收缩
D.若丁表示在消化道内淀粉、蛋白质、脂肪被消化程度,则物质w在部位③中消化成葡萄糖
解:A、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所以若丙中x表示健康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①表示肾小管,重新吸收了全部葡萄糖,A错误。
B、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若乙中y表示血液中氧气含量,则部位②是肺部毛细血管,B正确。
C、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体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所以,若丙中z表示肺容积,则ab段曲线表示呼气过程,此时肋间肌和膈肌均舒张,C错误。
D、淀粉在口腔内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在小肠内分解为葡萄糖,若丁表示在消化道内淀粉、蛋白质、脂肪被消化程度,则物质w在部位③中消化成麦芽糖,D错误。 故选:B。
5.小金对照课本的肾单位模型图如图甲,制作了肾单位实物模型如图乙,以模拟胁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d处流出的是动脉血乙中部位①模拟肾小囊
B.图乙中部位①模拟肾小囊
C.图乙中形成的“尿液”将从部位②中流出
D.图乙中塑料颗粒可以模拟血液中的大分子蛋白质等物质
解:A、图甲中d肾静脉流的是静脉血,而乙图①模拟肾小球流动脉血,A错误。
B、根据图甲和图乙对比可知,图乙中的部位①模拟的是肾小球,以模拟肾小球的滤过作用,B错误。
C、图乙中部位②模拟的是肾静脉,而尿液是从肾小管中流出,C错误。
D、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不重吸收尿素,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塑料颗粒可以模拟血液中的大分子蛋白质等物质,D正确。 故选:D。
6.如图为甲、乙两人肾脏内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变化曲线,其中①②③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①是肾小球,其内液体为原尿 B.②为肾小囊,其内液体为尿液
C.③是肾小管,其内液体为血液 D.④内液体为尿液,甲的肾小管可能有病变
解:A、①是肾小球,其内液体为血液,A错误。
B、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②为肾小囊,其内液体为原尿,B错误。
C、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末端流出形成尿液。③是肾小管,其内液体为尿液,C错误。
D、甲的葡萄糖一部分随尿液排出,可能是肾小管病变,不能重吸收全部葡萄糖,D正确。
故选:D。
7.如图中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A、B表示人体身上的两个器官,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A是肾脏,则血管②中的血液与血管①中相比尿素含量增加
B.若A是小肠,则血管②中的血液与血管①中相比营养物质较丰富
C.器官B是肺,血管③中流静脉血,血管④中流动脉血
D.器官B是肺,血管③连接右心房,血管④连接左心室
解:A、若A是肾脏,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中的代谢废物经过肾脏的滤过作用,尿素和无机盐量会减少,血管②中的血液与血管①中相比不是不存在无机盐,A错误。
B、若A是小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当血液流经小肠时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血管②中的血液与血管①中相比营养物质较丰富。B正确。
C、器官B是肺,在肺循环中血液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静脉血会变成动脉血,故③中流动脉血,血管④中流静脉血。C错误。
D、肺循环的路线是:血管③将动脉血送回左心房,血管④将静脉血从右心室送往肺。D错误。
故选:B。
8.如图,微穿刺法是利用显微操纵仪,将极细针管插入肾小体的囊腔中,抽取囊内液进行微量物质化学分析的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入球小动脉 B.②是出球小静脉
C.③中不含血细胞 D.④主要作用是重吸收
解:AB、肾小球相连的两条血管分别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流动脉血,所以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出球小动脉,A正确,B错误。
C、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所以正常情况下,微吸管提取的③囊内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C正确。
D、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④的主要作用是重吸收,D正确。故选:B。
9.大部分代谢废物是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的。如图是小嘉整理的尿液形成过程的示意图,①﹣④处的液体中不含有葡萄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A、图中①是肾小囊,肾小囊内是原尿,原尿内有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A不符合题意;
B、②肾小管内流出的液体是尿液,尿液的成分包括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尿液中不含葡萄糖,B符合题意;
C、③出球小动脉内流动脉血,内含葡萄糖,C不符合题意;
D、④肾静脉内流动脉血,内含葡萄糖,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下列能正确表示尿液形成过程的是(  )
A.血浆 原尿 尿液
B.血浆 原尿 尿液
C.血浆 原尿 尿液
D.血浆 原尿 尿液
解: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通过入球小动脉到达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网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包括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喝部分无机盐等。这些物质进入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被送回血液;剩下的其他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B正确。故选:B。
11.糖尿病药物治疗的临床手段对病情的控制有限,而鄞州在未来社区健康场景建设中引入了AI技术,一旦发现患者的血糖有异,不仅家庭医生会开具药物处方,AI智慧干预系统还将开具运动和饮食处方。如表为该系统给一患者开具的营养早餐处方,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类型 推荐材料 食材质量
蛋 鸡蛋 50g
奶 豆浆(无糖) 292g
蔬菜 菠菜 195g
主食 50%绿豆米饭 146g
A.鸡蛋中的蛋白质在胃内就开始初步消化
B.糖尿病患者原尿中的葡萄糖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
C.小肠吸收的葡萄糖到达脑部细胞需要经过左心房1次
D.为了稳定血糖,患者应该平衡膳食并加强体育锻炼
解:A、蛋白质在胃内被初步分解为多肽,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A正确。
B、正常情况下,肾小管能够吸收全部的葡萄糖。若肾小管出现病变,血液流经肾脏形成尿液时,一部分血糖会进入尿液形成糖尿,糖尿病患者原尿中的葡萄糖不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B错误。
C、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经过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脑部的毛细血管→脑细胞。肠吸收的葡萄糖到达脑部细胞需要经过左心房1次,C正确。
D、糖尿病多与生活习惯相关,大部分病人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且缺乏运动,所以,为了稳定血糖,患者应该平衡膳食并加强体育锻炼,D正确。故选:B。
12.如图为人体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①—④液体中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含有血细胞 B.②中没有氨基酸
C.③中含有葡萄糖 D.④中没有尿素
解:A、①肾小囊内是原尿,原尿是血浆经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后形成的,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的内壁不能将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因此原尿中没有血细胞,A错误。
B、氨基酸属于小分子物质,原尿中含有氨基酸。所以当原尿流经②肾小管时,肾小管中有氨基酸,B错误。
C、当原尿流经②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③肾静脉中含有葡萄糖,C正确。
D、图中④表示集合管,内流的物质是尿液,尿液中含有水和无机盐、尿素等物质,D错误。故选:C。
13.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共同组成了泌尿系统
B.乙是人体内唯一有排泄功能的器官
C.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可在乙处形成尿液
D.血液中的所有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无机盐在丙处重吸收
解:A、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A为错误项。
B、体内的一些代谢终产物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所以乙为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除了肾脏之外,还有呼吸系统和皮肤等,也可以排出废物的作用,B为错误项。
C、乙为肾脏,肾脏是泌尿系统中最主要的器官,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血液在流经肾单位时,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与肾小管的重吸收等过程,将血液中多余的水分、尿素等物质形成尿排出体外,C为正确项。
D、丙是输尿管,乙肾脏形成尿液后,肾盂把所有形成的尿液集中起来,由输尿管把尿液输送到膀胱,暂时储存,最后排出体外,而尿液中的水会被排出体外,不会被吸收,D为错误项。故选:C。
14.某人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完全休息和运动两种情况下,相同时间内通过不同途径所散失的水分,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时汗液显著增多利于散热 B.休息时多余的水主要通过尿液排出
C.休息时散失的水分总量少于运动时 D.此调节活动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无关
解:A、运动时,水分主要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有利于散热。正确。
B、人在休息时,出汗较少,因此多余的水主要通过尿液排出。正确。
C、运动时,水分主要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有利于散热。因此休息时散失的水分总量少于运动时。正确。
D、人的调节方式主要两种: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错误。 故选:D。
15.请根据如图的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尿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肾单位的结构包括图中的④⑤和⑥ 肾小管 等部分。
(2)图中A过程表示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  过滤(滤过) 作用。通过该生理过程,在图中⑤内形成了原尿。
(3)图中B过程指  肾小管的重吸收 作用。
(4)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来说,②与③内流动的液体相比较,②内液体中尿素含量较  低 (高、低)。
解:(1)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因此,肾单位由④肾小球、⑤肾小囊和⑥肾小管组成。
(2)由图中看出,A过程示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B过程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都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
(3)图中B代表的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过程。
(4)③是肾动脉进入肾脏后经过反复分支形成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肾小球,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又在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又分支形成毛细血管,包绕在肾小管外面,这些毛细血管又汇集成②肾静脉;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在沿这条路线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尿酸等废物减少;故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来说,②与③内流动的液体相比较,②内液体中尿素含量较低。
故答案为:(1)肾小管。(2)过滤(滤过)。(3)肾小管的重吸收。(4)低。
16.天津大学龚俊波团队与休斯敦大学()等开展国际合作,成功发现一种新型结晶抑制剂。该抑制剂可有效抑制诱发尿酸盐结石形成的晶体生长,有望为肾结石患者带来福音。
(1)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其中②的主要功能是  滤过作用(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
(2)在③、⑤、⑥中能形成肾结石的物质,其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⑥ 处(填序号)。
(3)易生结石的人应避免摄入高嘌呤的食物,如肉类、海鲜类等,这些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小肠 。
解:(1)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图中②肾小球的主要功能是滤过作用。
(2)当血液流经②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①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⑥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尿酸、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尿酸浓度最高的部位是⑥肾小管。
(3)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故答案为:(1)滤过作用(肾小球的滤过作用)。(2)⑥。(3)小肠。
17.图甲是人体肾单位结构模式,图乙是小徐和小王两个人饮用等量葡萄糖后,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注:正常情况下人血糖浓度为0.1%)
(1)图甲A、C、D、E中的液体是血液的是  A、C 。
(2)图甲中若在D处发现蛋白质和红细胞,说明  肾小球 有病变。
(3)由曲线图乙可知,小徐血糖浓度过高,图甲  B肾小管 中不能将原尿中葡萄糖全部重吸收回血液,会使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
解:(1))图甲A肾小动脉,流动脉血;C肾小静脉,流静脉血;D收集管内流的液体是尿液;E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
(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所以,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肾小管只能重吸收原尿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不能重吸收蛋白质和血细胞,因此D收集管内发现蛋白质和红细胞,说明肾小球病变,通透性过大造成的。
(3)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曲线图乙可知,小徐血糖浓度过高,说明图甲B肾小管不能将原尿中葡萄糖全部重吸收回血液,导致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故答案为:(1)A、C (2)肾小球 (3)B肾小管
18.如图所示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的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A、B表示相关的生理过程,Ⅰ、Ⅱ表示肾单位的两个组成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体检时发现尿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图中  B (填字母)所示的生理过程异常所致。
(2)小肠绒毛壁、肺泡壁、毛细血管壁等结构的共同特点都是由一层细胞构成,利于  物质交换 。这充分体现出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科学观点。
解:(1)正常情况下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把全部的葡萄糖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正常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如果肾小管发生病变,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障碍,导致葡萄糖没有被完全吸收,使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若体检时发现尿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图中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异常所致。
(2)小肠绒毛壁、肺泡壁及其外面包绕的毛细血管壁、肾小球壁及肾小囊内壁的共同特点是都很薄,有利于物质的交换,这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故答案为:(1)B。(2)物质交换。
19.人体内水的平衡对于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图甲是人体水平衡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
(1)食物是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之一。人体主要通过器官  小肠 吸收水的,也可以通过细胞的  呼吸作用 (生理活动)得到水分。
(2)根据图甲分析,人体参与水平衡调节的系统有泌尿系统、神经系统、 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 (写两个)。
(3)图乙是某人汗液和尿液量随环境温度变化的曲线图。结合图甲,分析他在高温环境中汗液分泌量增多,未及时补充水分,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  增强 (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以维持水盐平衡。
解:(1)由分析可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人体吸收的水分的主要器官是小肠。人体内的水分平衡对实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人体增加水分的方式除了直接饮水外,还有食物带进的水和营养物质经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水两种来源;人体水分流失的方式除了流汗和排尿外,还有通过呼吸和排便流失水分。
(2)水平衡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调节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根据图甲分析,所以人体参与水平衡调节的系统有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3)图乙显示25~35℃时,尿液量很低,分析原因是:25~35℃时,人体大量出汗,使血浆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下丘脑分泌到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强,使尿量减少。
故答案为:(1)小肠;呼吸作用。(2)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3)增强。
20.模型是生物学习中常用的方法。
(1)图甲为某同学利用橡皮管、漏斗、水、相同的塑料颗粒、注射器等制作的肾单位模型。橡皮管中的塑料颗粒经过部位①后沿橡皮管到达部位②,则塑料颗粒不能模拟  C 。
A.血细胞 B.大分子蛋白质 C.尿素
(2)图甲中模型不能模拟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请你提出至少一条改进的意见  用不同大小颗粒模拟不同成分,并在部位①处戳出若干小孔,使代表尿素等物质的小颗粒能滤过,代表大分子蛋白质等物质的大颗粒不能滤过 。
(3)图乙是呼吸运动的模型,其中橡皮膜模拟的是  膈肌 。
(4)图丙是植物某生理活动的模型,请写出文字表达式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
解:(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用塑料颗粒模拟血液中不能进入肾小囊的成分是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并在部位①处戳出若干小孔,使代表尿素等物质的小颗粒能滤过,代表大分子蛋白质等物质的大颗粒不能滤过。(2)图甲中模型不能模拟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对该模型合理的改进建议使:用不同大小颗粒模拟不同成分。
(3)乙图演示吸气过程,玻璃管代表气管、气球代表肺(或肺泡)、集气瓶模拟人体的胸廓,橡皮膜模拟膈肌。
(4)图丙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表示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的表达式: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故答案为:(1)C(2)使用不同大小颗粒模拟不同成分,并在部位①处戳出若干小孔,使代表尿素等物质的小颗粒能滤过,代表大分子蛋白质等物质的大颗粒不能滤过
(3)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21.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实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其中水盐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方面,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是人体内水分平衡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人体内水流失的途径,除了排尿外请写出其中一种途径: 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或皮肤排出汗液) 。
(2)关于正常人体内水分的自身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填字母编号)
A.若人体内水分过剩时,肾脏会产生很多的尿,将多余水分排出
B.若人摄入的盐较多,又不多喝水,肾脏会产生盐含量较高的尿液
C.若人摄入的糖分较多,又不多喝水,肾脏会产生糖含量较高的尿液
解:(1)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
(2)A、若人体内水分过剩时,则大部分的水通过泌尿系统中的肾脏形成很多的尿,将多余水分排出,正确。
B、若人摄入的盐较多,人需要的无机盐量是一定的,大部分无机盐以尿液或汗液形式排出体外。此时不多喝水,则肾脏形成的尿液减少,会产生盐含量较高的尿液,正确。
C、若人摄入的糖分较多,一方面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另一方面由肾小管的作用使葡萄糖全部重新吸收进入血液,所以正常情况下,葡萄糖不会进入尿液,错误。
故答案为:(1)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或皮肤排出汗液)(2)AB
22.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于维持人体的稳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如图是部分水盐调节的过程:
(1)人体获得水的主要途径,除了饮水饮食,还可以通过细胞  呼吸作用 产生。
(2)由上图可知,参与水盐平衡的系统除了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还有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同样人的体温、血糖等也在相关系统的调节下维持动态稳定,可见人体的稳态让每一个细胞分享,也靠所有细胞共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在水盐平衡的调节上,起关键作用的是  肾小管的重吸收 。(选填“肾小球的滤过”或“肾小管的重吸收”)
解:(1)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人体获得水的主要途径,除了饮水饮食,还可以通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
(2)通过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人体的各大系统的各项生理活动相互协调,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由上图可知,参与水盐平衡的系统除了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还有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同样人的体温、血糖等也在相关系统的调节下维持动态稳定,可见人体的稳态让每一个细胞分享,也靠所有细胞共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在水盐平衡的调节上,起关键作用的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故答案为:(1)呼吸作用(2)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3)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3.尿毒症是由于肾功能衰竭,导致体内的代谢产物无法及时排出,造成人体中毒。目前的治疗方法是人工肾血液透析(如图甲),用插管将病人的血液引入透析器,透析后再将净化的血液送回病人的静脉中。
钠离子 钾离子 葡萄糖 尿素
健康血液(摩尔/升) 130—140 2.0—3.0 3.9—7.0 2.3—7.1
透析液(摩尔/升) 130—140 2.0—3.0 3.9—7.0 0
(1)图甲中“血液泵”相当于血液循环系统中的  心脏 。(填器官名称)
(2)图乙中血液不能通过透析膜进入透析液的成分是  血细胞(或大分子蛋白质) 。(写出一种)
(3)分析“健康血液”与“透析液”的成分对比表,说明透析液成分配制的理由。
解:(1)心脏是推动全身血液循环流动的动力器官,图甲中“血液泵”相当于血液循环系统中的心脏。
(2)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他的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图乙中的透析膜相当于肾小球,所以,图乙中血液不能通过透析膜进入透析液的成分是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
(3)在透析仪器中,通过导管与患者的血管相连,管内有一种半透膜,膜外是特殊药液﹣﹣透析液,通过分析“健康血液”与“透析液”的成分对比表,可以看出,新鲜透析液的营养成分与血浆相似。当患者的血液经过这些管子时,其中的代谢废物就透过半透膜扩散到膜外透析液中去,而透析液还可以向患者的血液提供人体所需要的物质。最后经过透析的、除去废物的血液再由静脉流回人体内。
故答案为:(1)心脏;(2)血细胞(或大分子蛋白质);
(3)新鲜透析液的营养成分与血浆相似。当患者的血液经过这些管子时,其中的代谢废物就透过半透膜扩散到膜外透析液中去,而透析液还可以向患者的血液提供人体所需要的物质。最后经过透析的、除去废物的血液再由静脉流回人体内。
24.人体的多个系统参与内环境稳定的维持。图1中A、B、C、D分别表示人体的部分系统,①~⑥表示某些生理过程。请回答:
(1)A是  呼吸 系统,①表示通过该系统的肺与外界进行  气体 交换的过程。
(2)B是  循环 系统,通过该系统将  氧气 和营养物质运输到组织细胞。
健康人血浆、原尿、尿液样品成分表 :
成分样品(g/100mL) 血浆 原尿 尿液
蛋白质 8 微量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9 0.75 1.6
尿素 0.03 0.03 2.0
(3)结合表格信息判断,血浆和原尿中蛋白质含量存在差异,原因是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人体每天约形成原尿150升,但排出的尿液仅有约1.5升,原因是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食物中的糖类提供的。图2是小申同学早餐后一段时间内血糖浓度变化曲线图。
(4)图2中,曲线ab段的变化主要是因为食物中的糖类在  小肠 (器官名)被吸收。b点以后血糖浓度迅速下降,主要是  胰岛素 (激素名)调节的结果。如果该激素长期合成和分泌不足,可能会导致  糖尿 病。除遗传等因素外,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肥胖也是该病常见诱因。为预防该病的发生,请写出一条建议  减少糖类的摄入(合理即可) 。
(5)平衡膳食指食物类型多样且比例合适。小申一日食谱中有鸡蛋、酸奶、牛肉、鲈鱼、蔬菜、水果、米饭等。你认为小申的食谱科学吗? 不科学 ,理由是  该食谱中蛋白质含量过高,缺少一定量的脂肪 。
解:(1)图中A是呼吸系统,外界的氧气通过与肺的气体交换进入体内,①表示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即肺的通气。
(2)B是循环系统,主要通过物质运输将营养物质和氧气运送至全身各处组织细胞,并将产生的代谢废物运送至皮肤、肾和肺等排出体外。
(3)尿液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所以,血浆和原尿中蛋白质含量存在差异是因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人体每天约形成原尿150升,但排出的尿液仅有约1.5升,这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4)饭后血糖升高是因为食物中的糖类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后被人体吸收,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胰岛素可以调节糖代谢,促进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b点以后血糖浓度迅速下降,主要是胰岛素调节的结果。如果胰岛素长期合成和分泌不足,血糖合成糖原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导致糖尿病。为预防该疾病,应减少糖类的摄入。
(5)小申的食谱中,鸡蛋、酸奶、牛肉和鲈鱼都主要提供蛋白质,蔬菜和水果主要提供维生素和无机盐,米饭主要提供糖类,该食谱中蛋白质含量过高,缺少一定量的脂肪,所以不科学。
故答案为:(1)呼吸;气体;(2)循环;氧气;(3)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4)小肠;胰岛素;糖尿;减少糖类的摄入(合理即可);(5)不科学;该食谱中蛋白质含量过高,缺少一定量的脂肪。
25.如图表示人体部分系统或器官的功能示意图,其中①﹣⑦表示生理过程,A、B、C代表系统或者器官,a表示葡萄糖,请分析回答:
(1)参与生理过程⑥的主要器官C是  肾脏 。
(2)雾化治疗时,药液雾化成的小液滴通过呼吸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则药液首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图乙中的  3 (填数字)。
(3)你认为小肠有哪些结构特点与生理过程②的功能相适应。
解:(1)⑥是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C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其功能是形成尿液。
(2)雾化治疗时,血液在肺部毛细血管发生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氧气及雾化药物气体扩散进入血液,经肺静脉最先流入心脏的3左心房。
(3)②是吸收,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小肠长度长;具有皱襞和绒毛,绒毛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便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
故答案为:(1)肾脏(2)3(3)小肠长度长;具有皱襞和绒毛,绒毛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26.(1)在虾的头部经常能看到一些黑乎乎的东西,有人认为是虾被铅、汞等重金属污染所致,若虾被重金属铅污染,被人食用后进入血液,要除去血铅,可以通过透析的方式,透析用的半透膜相当于肾脏内  肾小球 的滤过作用;
(2)虾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化学消化最先发生在人体的  胃 这一消化器官中。
(3)如图甲为人体发烧三阶段体温变化大致曲线图,T0为人体正常体温;在体温处于①阶段时,人体产热与散热的关系是:产热  大于 散热。(填“大于“小于”“等于”)
(4)图乙为不同温度下皮肤血管口径示意图。人体体温可通过皮肤直接散热来调节,图乙中表示高温环境下皮肤血管口径示意图的是  C 。
解:(1)血液透析的目的是除去血液中人体代谢的废物。如同尿的形成过程,因此血液透析的过程实际上是模拟了尿的形成过程中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半透明膜与肾小球的功能相似,起到了过滤作用。
(2)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3)在体温处于①体温上升期阶段时,人体产热、散热的关系是产热大于散热。
(4)人体体温可通过皮肤直接散热来调节,图乙中表示高温环境下皮肤血管舒张,管壁变薄,口径示意图的是C。
故答案为:(1)肾小球(2)胃(3)大于(4)C。
第3题
第2题
第1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21题
第22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