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27 16:2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周礼·地官》载,作为乡大夫,“受教法于司徒,退而颁之于其乡吏,使各以教其所治,以考其德行,察其道艺。”据此可知
A.乡保留了浓厚的血缘宗法关系 B.政治教化由来已久
C.儒学成为基层教化的重要内容 D.官府垄断西周教育
2.西汉武帝以后,官僚多以经术起家。他们授徒讲学,门生故吏遍天下,形成一种社会力量,其子孙承家学,继续为官。久而久之,到东汉中叶出现了一批世家大族。这一现象
A.是汉代独尊儒术、察举选官的结果 B.是两汉据家世选官的后遗症
C.推动儒学成为汉代的主流意识形态 D.促使汉代官场形成一股清流
3.唐代对“议、请、减、老、小、疾”这些不适合拷讯的涉案当事人,实行“众证定罪”原则,即至少有三人作证才能定罪;为获取证词,唐律允许拷讯证人。这一原则说明唐朝
A.司法判决全凭群体作证 B.保证了司法审判的公平公正性
C.承认刑讯制度的合法性 D.司法实践中坚持无罪推定原则
4.“茶,自宋人岁供之外,皆贸易于宋界之榷场。”金史载,“茶,饮食之余,非必用之物。……商旅多以丝绢易茶,岁费不下百万,是以有用之物易无用之物也。若不禁,恐耗财弥甚。”金对茶叶的禁令,从侧面反映出
A.茶叶缓和了宋金的对峙局势 B.宋朝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优势
C.金朝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D.民族的交往、交流趋势加强
5.据《广东通志》记载:“明隆庆间始议抽银……估验每一舶……该纳银若干……估税完后,贸易听其便。每年税银约四万余两备饷。”据此可推断,明隆庆年间
A.海禁政策有所松弛 B.广东是海关税收的主要来源
C.仅有广州一口通商 D.政府放弃对来华贸易的管控
6.表1为维新变法期间创办的《时务报》论说文中涉日篇目统计,对表1解读合理的是
表1
梁启超 汪康年 麦孟华 徐勤 章炳麟 欧榘中 汪大钧 读者来搞 佚名 合计
全体 59 15 12 4 2 2 2 13 6 115
日本 36 4 5 4 1 2 2 5 0 59
比例 61% 27% 42% 100% 50% 100% 100% 39% 0% 51%
A.《时务报》激发了抗日热情 B.甲午后民众民主意识浓厚
C.甲午战败推动国人关注日本 D.维新派主张联日抵制欧美
7.1912年9月起,北洋政府陆续颁布了抚恤军人和警察的法规,并在每一期的《内务公报》中公布受恤人员名单,受恤人员的主要事迹及所享抚恤待遇均列至单内。这些举措
A.实现了社会公平 B.保证了军人、警察忠于职守
C.化解了紧张时局 D.利于提升政府形象与影响力
8. 1931年南京政府行政院发布训令,限令各学校制造匾额,一律蓝底白字,横书“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字,悬挂在礼堂或公共场所。1934年湖南、广东等省强令中小学读经,将“四书”“五经”及古文编入教科书。各地中学毕业会考,语文题目均是经书的原句。这些举措旨在
A.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B.培养近代化的专业人才
C.维护一党专政的集权统治 D.推行文化专制主义政策
9.图1为建国初的一幅宣传画:墙上对联“情投意合自配良缘,新事新办幸福百年”,横批“婚姻法万岁”,一家人在商讨“爱国丰产计划”。该画体现建国初期,我国
图1
A.将倡导婚姻自由与推进生产建设结合 B.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C.切实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封建婚姻得以铲除
10.2005年中国农业部公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承包土地的农业用途,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不得损害利害关系人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这反映土地流转
A.须稳定承包权、搞活所有权 B.坚持保护农业用地的原则
C.旨在加快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D.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
11.《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内容共计282条,见表2。据表可以得出,该法典
表2
1-5 6-25 26-88 89-126 127-194
关于审判 关于盗窃动产和奴隶 关于不动产的占有、继承、转让、租赁、抵押等 关于借贷、经商、债奴等 关于婚姻、家庭
195-214 215-240 241-277 278-282
关于伤害不同地位的人的处罚 各种职业人员的报酬和责任 关于租用工具、牲畜及雇工 关于奴隶等
A.宣扬君权神授观念 B.涉及民法等诸多领域
C.体现公平正义原则 D.开创律例合编的先例
12.德里苏丹国对非穆斯林农民征收的田赋占产量的1/3-1/2,对穆斯林农民征收的田赋占产量的5%-10%,对非穆斯林课以人头税。可见,德里苏丹时代
A.民众信仰最终实现统一 B.教权与王权矛盾尖锐
C.利用税收调节收入分配 D.存在严重的宗教歧视
13.表3呈现的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和卢梭的思想观点。这说明启蒙思想家
表3
思想家 观点
孟德斯鸠 按照掌权人数的多寡,政体可分为共和、君主和专制三种。君主政体最好,因其奉行荣誉原则,人人以为是奔向个人利益,实际却达成了公共利益。
卢梭 政府要称其为合法的,就绝不能与主权者混为一谈,而只能是主权的执行人。这样,君主制本身也还是共和制。
A.未否定君主专制 B.主张建立民主政治
C.坚决反对君主制 D.彻底否定宗教神权
14.图2是某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占世界总额比重,该国最有可能是
图2
A.中国 B.印度 C.日本 D.英国
15.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进行文官改革:撤销文官部,将文官管理纳入内阁和财政部;裁撤冗员,用合同制取代终身制,限制文官工资增长幅度;加强对高级文官的控制。这些措施
A.维护了文官常任原则 B.不利于走出经济滞胀
C.利于政府的廉洁高效 D.保证了文官政治中立
16.图3为1962年10月17日英国发表的漫画:左边树上文字为US BASES(美国基地)、TURKEY(土耳其)、WEST GERMANY(西德)、JAPAN(日本),右边树上文字为CUBA(古巴),图中两人均拿着一本《Hints On Pruning》(《修剪技巧》)的书。画者意在揭示
图3
A.美苏共倡和平共处 B.冷战中美苏实力相当
C.美苏对话成为常态 D.美苏对抗、关系紧张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6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
1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说:“为学之意,莫非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揽,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宋代书院分设经义、治世两斋,前者为主。经义斋教四书五经、理学大师研究心得、历史典籍和诗词;治世斋教农田、治民、水利、算数、军事等实用技能。经费来自官府拨付、民间捐献、自主经营,主要靠学田收入。主持人称山长或洞主,由在职官员或赋闲官员充任。教学活动以升堂讲说和生徒自我钻研为主,辅以讲会制度,即定期邀请不同学派的学者同堂交流辩论。
材料二 中世纪西欧大学基础学科为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专门学科为法学、医学、文学、神学。早期,有很强的神学性;后期,艺术、诗歌、法学、医学、自然哲学、伦理学、希腊语、拉丁语等逐渐成为大学课堂的主流。经费主要来自学生所交学费,部分来自教会、政府、城市的资助以及私人的捐赠。早期大学是为争取特许状以及自由求学活动而组织起来的学者行会组织。尽管教皇和世俗政权力图控制,但大学的运转主要靠学者的活动。大学最通行的课程实施方法是讲授和辩论。
——均据孟冰寒《浅析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等整理
(1)依据材料归纳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在课程设置上的主要差异,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社会原因。(10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书院和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借鉴意义。(6分)
18.(12分)国书是国家元首代表本国政府致书于他国元首的一种文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乾隆帝回复了英国国王一封国书:“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深为嘉许。……昨据尔使臣以尔国贸易之事禀请大臣等转奏,皆系更张定制,不便准行……念尔国僻居荒远,间隔重瀛(重重的海洋),于天朝体制原未谙悉,是以命大臣等向使臣等详加开导,遣令回国。”
——摘自《清高宗实录》
材料二 1905年光绪帝致英国国王的国书:“大清国大皇帝敬问大英国大皇帝:中国与贵国通好有年,交谊益臻亲密。夙闻贵政府文明久著、政治日新,凡所措施,日臻美善。朕眷恋时局,力图振作,……兹特派兵部侍郎徐世昌、镇国公载泽、商部右丞绍英前赴贵国考求政治。……惟望大皇帝推诚优待。”
——摘自台北故宫博物馆原件
(1)依据材料,指出清朝的外交政策,并结合所学说明其产生的社会因素。(6分)
(2)依据材料,指出晚清外交政策的转变,并结合所学说明变化的原因。(6分)
19.(12分)农业税,俗称交公粮。新中国成立后计划征收,2006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在这50多年里,农业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建国40年来,安徽省农业税的征收,贯彻中央统一规定的税法,评定“常年产量”,依率计征,依法减免的办法。1949年,全省实际负担率12.4%,这一年农民负担较重,是为了支援解放全国的战争。三年恢复时期(1950~ 1952年)和“一五”、“二五”计划时期,实际负担率分别为9.26%、9.19%和12.2%。1961年,为了在遭受三年严重自然灾害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安徽省根据中共中央批转财政部党组关于调整农业税负担的报告,把平均税率降到9.3%,实际负担率从1960年的11.2%降低到1961年的6.5%。“四五”、“五五”、“六五”计划期间的实际负担率一直下降,分别为5.2%、4.1%、2.75%,1989年只有2.42%。
——摘编自安徽族讯
(1)依据材料,概括安徽农业税征收的特点。(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新中国农业税的征收。(6分)
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宣传海报《HELP CHINA》
(
图中

文:
“帮助中国”
“中国正在帮助我们”
“请尽所能给出所有你能够给予的”
)
图4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C D A C D C A B
11 12 13 14 15 16
B D B C C D
17.(1)差异:
宋代书院以儒家经典为主(或偏重伦理道德);相对稳定(2分)
中世纪欧洲大学中世纪欧洲大学的课程设置发生了变化;早期以神学为主,后期偏重学习实用技能(或偏重科学理性)。(2分)(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成因:
中国:科举制以儒学为主要的考查内容,宋代理学家意图复兴儒学(儒学的困境,儒学受到冲击),书院注重社会教化、重塑社会价值观。(3分,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中世纪欧洲:早期:欧洲基督教垄断一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分)后期:10-11世纪,工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兴起,城市自治,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2分)
(2)教育应去行政化(保证大学的相对独立性);课程开设应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激励学生自我钻研;要注重学术交流与讨论;注重传授知识和道德培养;多方筹集办学经费。(6分,任答三点即可得6分。)
18.(1)外交政策:清朝奉行朝贡外交(固守传统的宗藩体系);拒绝与英国通商。(2分)
社会因素:对西方侵略的防范;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传统华夷观的影响)。(4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2)转变:平等外交;遣使学习英国政治制度。(2分)
原因:《辛丑条约》签订后晚清统治危机深重(民族危机严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的需求;自然经济日益瓦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学不断传入,传统华夷观瓦解(天朝上国迷梦破碎);近代外交意识的加强。(4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19.(1)特点:具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依法征收、减免(依据中央税法与规定);依据常年产量征收;服务于现实需要;适时调整;税额总体呈下降趋势。(6分)
(2)农业税在建国后的很长时间内,是国家对农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它的征收,保证了国家的粮食安全,推动了国家其他事业特别是工业化的建设。(3分)
建国初农民的负担较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后来农业税逐渐减轻到最终取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3分)
示例:
美国的宣传海报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际(1分)。海报中强调“中国正在帮助我们”,这是美国对中国抗战的肯定。(1分)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1分)1942年1月,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协同作战。(1分)而中国在亚洲战场抗击日本法西斯,缓解了美国及世界对日作战的压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2分)
海报以《帮助中国》为题,并展示了妇女、儿童和伤员的形象(1分),这是美国正视了中国人民在抗战过程中付出的巨大牺牲(1分)。海报以此来动员美国民众及更多力量支援中国,争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维护世界和平。(2分)
综上所述,美国宣传海报折射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人民团结协作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获胜的根本保证。(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