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语言-炼字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语言-炼字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6 18:2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轻风( )细柳,
淡月( )梅花。
●请你品味一下,说出二字的妙处。


吹 照 摇 映 舞 隐 扶 失
一个“扶” 把风人格化,给人以柔美之感。
一个“失”字,勾画出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
含英咀华 细品诗歌
-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
何为“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在一首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思想感情、体现诗人匠心的字是“炼”的字,一首诗词往往会因一字(或几个字)炼得好而意境全出。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
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清)袁 枚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 岛
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 甫
“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俗字见雅。”
沈德潜《说诗畔语》
复习目标:
1.鉴赏古典诗歌字词的妙用
2.掌握古典诗歌炼字题的解题方
法和步骤
提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
1.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某字与其他字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3.全篇的诗眼是什么,妙在何处?
4.分析某字或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妙处。
5.某词在全词/诗中的作用。
6.说说某字的表达效果。
分析考情:
品赏佳句 推敲诗词
(一)炼名词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商山早行》温庭筠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
——《寄黄几复》黄庭坚
好处:纯名词连缀,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会营造独特的意境。
例:乡心正无限,
一雁过南楼。
诗中借“雁”这一意象,生动含蓄地表达了思乡之情。

名词的重要性在于它与诗歌意象的关系,很多意象成为理解诗歌的关键,如松、竹、梅、菊、荷、长亭、杨柳等等。
(二)炼动词
好处: 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蒸”写出了洞庭湖云蒸霞蔚、万马奔驰之势,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湖的滋养哺育;“撼” ,“岳阳城”也似乎被汹涌澎湃的湖水所震撼,写出洞庭湖气势磅礴。
例2: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例3: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个“关”字,将无形的春光化作有形,表现了春天到来后,万物蓬勃生长、充满力量的情态。
(三)炼形容词
好处: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王昌龄)
作者用了一个“忽”字,貌似漫不经心,实则恰到好处,耐人寻味。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而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远在边疆征战的丈夫,不禁有些伤感。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四)炼副词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杜甫 (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漫,随意地,胡乱地。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在闻听战斗的喜报后急于回家时急促的收拾物品的动作,以此来表现诗人狂喜的心情。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自”,徒自,枉自;“空”,白白地,枉然地。此句中一“自”一“空”,与全诗境界极为密切。 “庭草自春,何干人事?新莺空啭,祗益伤情。”这两个虚词,“自”绘出了满院碧草凄凄,无限荒凉之境;“空”状写数声呖呖黄鹂,寂寞难言之心。
新密二高(五)炼数量词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齐己《早梅》齐己《早梅》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作者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一一片飞花减却春,
风飘万点正愁人。
一片
万点
一片花瓣的凋零都会减掉一层春色,而今,万点飘坠,落花纷纷,更使人烦恼愁闷。由一片花飞的春残之始,到风飘万点的春残欲尽,诗中景物,抒发了诗人满腹的怨愁。
(六)叠词——
1.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2.起强调作用
3.加强抒情效果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释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并点明手法。说明炼字刻画出对象的什么特征。(析景)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点作用,明感情)
答题步骤
炼字型
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阅读下面这首来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轂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有这样一个评价“著一闹字,境界全出”,你认为这个“闹”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A、“闹”有热闹、喧闹的意思(释字义)
B、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描景象)
C、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表达出作者对春日美景的喜爱。(点作用,感情)
高考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参考答案】
“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闲适无拘生活的向往。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作用)
古人炼字,炼的是字,炼的更是意,是他们眼前的景色,心中的情思。
今天,我们做炼字题,我们赏的是字,赏的更是文字里面秀美的河山,纯美的情感,高尚的灵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