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正弦定理 解答题专项
一、解答题
1.记△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分别以a,b,c为边长的三个正三角形的面积依次为S1,S2,S3,已知,.
(1)求△ABC的面积;
(2)若,求c.
2.(2023高二上·朝阳开学考)在中,.
(1)求;
(2)再从下列三个条件中,选择两个作为已知,使得存在且唯一,求的面积.
条件①:;条件②:;条件③:AB边上的高为.
注:如果选择多个符合要求的条件分别解答,接第一个解答计分.
3.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满足.
(1)求角的大小;
(2)求的取值范围.
4.已知函数.
(1)若的周期为π,且△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满足,,,求b
(2)若在上恰有两个零点,求的取值范围。
5.△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
(1)求A;
(2)若,求△ABC周长的取值范围.
6.如图,在中,,,点D在线段BC上.
(1)若,求AD的长;
(2)若,的面积为,求的值.
7.(2023高二上·西乡县开学考)在锐角中,的对边分别为,且
(1)确定角的大小;
(2)若,且,求边.
8.在ABC中.a,b,c分别是内角A,B,C所对的边,
(1)求角C:
(2)若,求锐角ABC面积的取值范围.
9.已知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平分交于点,且.
(1)求;
(2)求的面积.
10.(2023高一下·北流期中)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且.
(1)求角B的大小;
(2)若,D为AC边上的一点,,且______________,求△ABC的面积.
请在下列两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条件补充在横线上,并解决问题.
①BD是∠ABC的平分线;②D为线段AC的中点.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则按第一个解答记分.)
11.(2023高二上·梅河口开学考)在中,设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且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为.
(1)求C的大小;
(2)若的面积为,求的值;
(3)设的外接圆圆心为O,且满足,求m的值.
12.(2023高二上·梅河口开学考)已知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面积为S,已知.
(1)求角B;
(2)若,且,求的周长.
13.(2023·海盐开学考)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是,,,且满足B.
(1)求角的值.
(2)sinAsinB=34,c=2,求△ABC的面积.
14.(2023·)在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
(1)求角A;
(2)若a=,c=2,的角平分线交BC于D,求AD的长.
15.在中,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
(1)若,,求的值;
(2)若,求角,的大小.
16.(2023高二上·吉林开学考)在中,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
(1)求角的大小;
(2)若边上中线长为,求的面积.
17.△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
(1)求角B的大小;
(2)若△ABC为锐角三角形,且a=2c,,求△ABC的面积.
18.(2023高二上·昆明开学考)在①;②③这三个条件中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并加以解答.
问题:在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 ,解三角形.
19.(2023高三上·深圳月考)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
(1)求角A的大小;
(2)若,△ABC的面积,求△ABC的周长.
20.(2023高三上·阳江开学考)在中,为的角平分线,且.
(1)若,,求的面积;
(2)若,求边的取值范围.
21.(2023高三上·开远月考)在中,,点D在边上,,且.
(1)若的面积为,求;
(2)设,若,求.
22.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
(1)求;
(2)若,过作垂直于交于点为上一点,且,求的最大值.
23.(2023高一下·闵行期末)上海花博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对展览区域的精心规划.如图所示,将展区中扇形空地分隔成三部分建成花卉观赏区,分别种植玫瑰花、白玉兰和菊花.知扇形的半径为米,,动点在扇形的弧上,点在半径上,且.
(1)当米时,求分隔栏的长;
(2)综合考虑到成本和美观等原因,希望使白玉兰种植区的面积尽可能的大,求该种植区三角的面积的最大值.
24.在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
(1)求角B;
(2)若,的面积为,求c的值.
25.(2023高一下·炎陵期末)如图,在平面四边形中,,,.
(1)若,求的面积;
(2)若,,求.
26.(2023高一下·上饶期末)设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
(1)求角;
(2)已知,,点是边上的点,求线段的最小值.
27.如图,为测量山高,选择A和另一座山的山顶C为测量观测点.从A点测得M点的仰角,C点的仰角以及;从C点测得,已知山高,求山高.
28.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
(1)求;
(2)若为锐角三角形,,求周长的取值范围.
29.(2023高二下·湛江期末)已知在 中, , 分别是角 所对的边.
(1)求 ;
(2)若 , ,求 的面积.
30.(2023高一下·苏州期末)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
(1)求角的大小;
(2)若,,求边上中线的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由题意得,
则,即,
由余弦定理得,整理得,则,又,
则,所以,则.
(2)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
则或(舍去),所以.
【解析】
【分析】(1)根据面积公式及余弦定理得,由,结合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得,即可求出,再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求解即可;
(2)由正弦定理求出, 所以.
2.【答案】(1)解:由已知可得:,
∴,而,
∴.
(2)解:选①②:
∵,,
∴;
由正定理得,∴;
故.
【解析】【分析】(1)利用余弦降幂公式和二倍角公式化简;
(2)选①② ,由条件求出角,利用正弦定理求边,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面积公式求解.
3.【答案】(1)解:,化简可得,
,,
,
,,
即,又,
则,,则;
(2)由正弦定理可得
因为,所以,则,
所以,故,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解析】【分析】本题是三角恒等变换与正弦定理的综合应用。
(1)先根据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和正弦定理化简已知得,即,又则,,则;
(2)由正弦定理和二倍角的余弦公式得
再根据角的范围和的图像求出范围。
4.【答案】(1)解:因为的周期,故=2,又>,故=2,
则,又,则,
解得或A=0(舍),
因为,则,又,
由正弦定理得:
故,故.
(2)解:因为,又因为在上恰有两个零点,
当,所以,故,
解得:,故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函数与解三角形的知识。
(1)利用公式求出的值,再结合已知求出角A,与正弦定理得出b的值;
(2)先由,因为 在上恰有两个零点,所以
5.【答案】(1)解:因为,所以.
又,
所以.
因为,所以.
又,所以.
(2)解:由(1)可知,,所以.
由,得,则,
则.
因为,所以,,
则,故△ABC周长的取值范围为.
【解析】【分析】(1)由三角形的恒等变换可得,可得,从而求得;
(2)由(1)利用正弦定理可得, 因为,所以 ,进而利用正弦函数的性质可得△ABC周长的取值范围为.
6.【答案】(1)解:∵中,,
∴,
∵,∴,
在中,由正弦定理得,
∴,
综上所述,结论是:AD的长为.
(2)解:设,则,∴,
∴,的面积为,
∴,
∴,,
中,由余弦定理得
,
在中,由正弦定理,
即,∴,
中,由正弦定理得,
即,
∴,
∵,
∴,
综上所述,结论是:.
【解析】【分析】(1) 在中 ,利用正弦定理运算求解;
(2) 设, 根据 的面积可得 ,, 在 中, 利用余弦定理可得AC, 在, 中,利用正弦定理分析证明.
7.【答案】(1)解:因为,由正弦定理得,又,
所以,即,因为,所以.
(2)解:由余弦定理,得,
又,由解得或
【解析】【分析】(1)利用正弦定理将边化为角得到,结合C的范围可得答案;
(2)由余弦定理得到,再结合解方程组即可.
8.【答案】(1)解:及正弦定理得,
∴,
∴,即,∴,
∵,∴,∵,∴.
(2)解:设外接圆的半径为,由,
得,即,
则,∴.
的面积.
∵,∴,,∴,
∵,,,∴,∴,∴,
∴,∴,即锐角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分析】 (1) 根据题意利用正弦定理结合三角恒等变换运算求解;
(2)设外接圆的半径为, 利用正弦定理可得 ,利用正弦定理边化角,利用面积公式结合三角恒等变换可得 ,进而结合正弦函数的有界性运算求解.
9.【答案】(1)解:如图,
因为,所以,
所以由正弦定理得,
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所以
(2)解:因为平分交于点,且,
所以,即,①
所以,,
所以,,
所以,
因为,所以,得,
因为,所以,
在中由正弦定理得,
得,所以,
所以,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得,②
由①②解得,
所以的面积为.
【解析】【分析】(1)利用正弦定理结合将变形为,z再结合倍角公式可得到,从而得到B;
(2)利用角平分线定理得,即,结合,可得到,结合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可得到,在中由正弦定理算得,从而得到,在中再由余弦定理得到,结合可得到答案.
10.【答案】(1)解:由正弦定理知,,
∵,
代入上式得,
∵,
∴,,
∵,∴.
(2)解:若选①:
由平分得,,
∴,
即.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又,∴,
联立得,
解得,(舍去),
∴.
若选②:
因为,,
,得,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即,
联立,可得,
∴.
【解析】【分析】(1)首先由正弦定理以及两角和的正弦公式整理化简,计算出cosB的取值,从而得出角B的大小。
(2) 若选①: 由已知条件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整理化简计算出a与c的关系,并代入到余弦定理由此计算出ac的取值,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出结果即可。 若选②: 首先由向量加减运算性质整理化简即可得出a与c的关系,并代入到余弦定理由此计算出ac的取值,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代入数值计算出结果即可。
11.【答案】(1)解:在中,,
即,
由余弦定理得,,
即,
即,
即,
在中,,则,
又∵,∴;
(2)解:,
由正弦定理得,∴,
则
,
由余弦定理得,
∴=;
(3)解:∵,
∴,
sinAsinB≠0,上式两边同时除以2sinAsinB得,
两边同时乘以:,
∴①,
如图,
∵O是△ABC的外心,∴,
∴,
同理,,
代入①式得,
由正弦定理,得,,
代入化简得,
∴.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利用余弦定理边化角可得 , 进而结合三角恒等变换运算求解;
(2)根据题意利用正弦定理角化边可得 ,结合余弦定理运算求解;
(3)根据题意利用数量积的定义可得 ,结合外接圆的性质可得 , 再结合正弦定理运算求解.
12.【答案】(1)解:由题意,
即,
因为,所以,,
所以;
(2)解:由题意,则,
由余弦定理,
即,得,
所以三角形的周长.
【解析】【分析】(1)利用正弦定理结合三角恒等变换可得 ,即可得结果;
(2)先利用面积公式可得 , 进而结合余弦定理运算求解.
13.【答案】(1)解: ,由正弦定理得,化简得,又,,又,
(2)解:由(1)知, ,,又 ,, .
【解析】【分析】(1)利用正弦定理将角化边,再利用余弦定理即可求角的值.
(2)利用正弦定理结合(1)可得ab=43,再利用面积公式求解.
14.【答案】(1)解:,由正弦定理可得:,
而,
故,因为,所以,又,所以,
(2)解:由余弦定理可得,,因为,解得:,
由可得,,解得:
【解析】【分析】(1)先利用切化弦结合正弦定理可得 , 再利用三角恒等变换运算求解;
(2)先利用余弦定理可得 , 再根据 结合面积公式运算求解.
15.【答案】(1)解:因为,,,
由余弦定理可得;
(2)解:因为,所以,
由余弦定理可得:,
所以,即,
所以,
因为,
可得,
所以
【解析】【分析】 (1)结合条件利用余弦定理求的值 ;
(2)由结合余弦定理得到 ,进而求解.
16.【答案】(1)解:,
由正弦定理得,所以,所以,
因为,所以;
(2)解:由(1)得因为边上中线长为,
设中点为,所以,
所以,即,
所以,又因为,所以,解得,
所以.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利用正弦定理可得 ,再结合余弦定理可得 ;
(2)根据中线可得 , 根据题意利用数量积的运算律运算求解.
17.【答案】(1)解:由正弦定理,得bsinA=asinB,得,
又∵B为△ABC的一个内角,∴B∈(0,π),∴或;
(2)解:∵△ABC为锐角三角形:,由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所以24=4c2+c2﹣2c2,
得(负值舍去),.∴.
【解析】【分析】(1)由已知结合正弦定理可得,进而可求或;
(2)由已知结合余弦定理可求得,,然后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18.【答案】选择① : ,
由正弦定理得,
,
求得,,,
求得;
选择 ② : ,
由正弦定理得,
,
求得,
或,
当时,;
当时,;
选择 ③ : ,
由正弦定理得,
,
求得,
,,.
【解析】【分析】选择①:利用正弦定理求得 ,再根据 得 ,进而求,再利用正弦定理求边;
选择②:利用正弦定理求出或,分别讨论求,利用正弦定理求边;
选择③:利用正弦定理求出,进而求,再利用正弦定理求边.
19.【答案】(1)解:因为,所以由正弦定理可得到,
又因为,所以,
故,得到,又因为,所以.
(2)解:因为,△ABC的面积,
所以,得到,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故△ABC的周长为.
【解析】【分析】 (1)利用正弦定理化边为角可得 ,再结合角A的范围可求出角A的大小;
(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c,再利用余弦定理求出a,进而求出 △ABC的周长.
20.【答案】(1)解:因为,
所以,
得:,
解得,
所以.
(2)解:设,,
由得
,
即,
所以,
又在中,
所以,
得,
因为且,
得,
则,
所以,
即边的取值范围为.
【解析】【分析】 (1)因为,结合面积公式可得,进而可得结果;
(2)因为,利用面积公式可得,结合余弦定理可得,结合函数求取值范围.
21.【答案】(1)解:因为,即,
又因为,,所以.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即,解得.
(2)解:在中,,因为,则,
又,由正弦定理,有,
所以.
在中,,,
由正弦定理得,,即,
化简得
因为,所以
,,
所以或,
解得或.
【解析】【分析】 (1) 先利用面积公式可得 ,再利用余弦定理运算求解;
(2)在、 中,利用正弦定理整理得 ,运算求解即可.
22.【答案】(1)解:因为,
所以,
又,所以,
因为,,所以,
又,解得,
因为,所以.
(2)解:
由已知可设,
在中,则由余弦定理得,
即,
由正弦定理得,所以.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
当时,的长度取得最大值.
【解析】【分析】(1)利用正弦定理边化角化简得,结合 及 求 的值 ;
(2) 由已知设,在中由正余定理正定理得,再在中利用余定理求的最大值.
23.【答案】(1)解:因为,所以,
在中,,,
由余弦定理得,
即,解得或(舍去),
所以的长为米;
(2)解:因为,,
设,,则,
在中,由正弦定理得,
所有,
则
,
当,即时,面积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平方米.
【解析】【分析】(1)先求出 , 在中 ,利用余弦定理求 ;
(2)在中设 ,利用正弦定理求出 ,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结合三角恒等变换化简得 ,当时求得种植区三角面积的最大值.
24.【答案】(1)解:因为,
由正弦定理得,
又,
所以,
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
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
(2)解:因为的面积为,
所以,所以,
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
所以,与联立,得.
【解析】【分析】(1)根据正弦定理边化角得,结合三角恒等变换推出,求解得;
(2)由面积公式得,再根据余弦定理得,进而求解即可.
25.【答案】(1)解:因为,,,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即,解得,
所以.
(2)解:设,
在中,由正弦定理得,所以①,
在中,,,
则,即②
由①②得:,即,∴,
整理得,所以.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由余弦定理求得,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2)设,在,利用正弦定理可知①,在,根据正弦定理可得②,结合①②化简整理可得,即可求得的值.
26.【答案】(1)解:由得,,
∵,∴,
∴,
又由正弦定理,得,
即,
∴,
∵,∴,即,
∵,∴,∴,
∵,∴.
(2)解:由已知及余弦定理可得,,.
∵边为最大边,∴角为最大角,
而,∴角为锐角,为锐角三角形,
∴最小时为边上的高,
∵,
∴,∴,
∴的最小值为.
【解析】【分析】 (1) 根据题意利用正弦定理结合三角恒等变换运算求解;
(2)利用余弦定理求得 ,分析可知 最小时为边上的高, 结合面积公式运算求解.
27.【答案】在中,,,所以.
在中,,,从而,
由正弦定理得,,因此.
在中,,,得.
【解析】【分析】在中,易得,在中,根据正弦定理求得,最后在,求出即可.
28.【答案】(1)由,可得,
所以,
即,,,所以 或;
(2)因为为锐角三角形,所以,
由正弦定理,得 ,
因为为锐角三角形,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则周长的取值范围为.
【解析】【分析】(1)由可得,利用两角和差公式化简即可求得,从而求;
(2)由为锐角三角形,求得,再由正弦定理结合三角函数恒变换求得,最后根据为锐角三角形求出角B的取值范围,从而求周长的的取值范围.
29.【答案】(1) 解:∵ , A∈(0,π),
∴A∈(0,),
∴,,
(2)解: ∵ ,
∴,
∴sinC=sin(A+B)=sinAcosB+cosAsinB=,
由,得,
则.
【解析】【分析】(1)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得sinA,tanA,再由求解即可;
(2)先求得cosB,再结合sinC=sin(A+B)=sinAcosB+cosAsinB,得sinC,利用得a=2,最后代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答案.
30.【答案】(1)解:因为,
所以,
所以,
由余弦定理可得,又,
所以,
(2)解:由可得,
所以,,
所以或,
所以或,
若,则,
又,所以,
设的中点为,
所以边上中线的长为,
若,则,为等边三角形,
因为,所以,
设的中点为,
所以边上中线的长为.
【解析】【分析】(1)先利用正弦定理把已知条件化简成,整理得,由余弦定理可.
(2)利用正弦定理化边为角,结合二倍角公式可得,由(1)中角A可得或,分别计算三条边即可求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