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半信半疑”“神气活现”“东张西望”等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知道狐狸是借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4、让学生明白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别人的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根本没有真本事。
教学重点
理解 “狐假虎威”的意思,知道狐狸是借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教学过程
1、分角色演一演,读好对话。
2、懂得成语故事含义,明白故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狐假虎威》这篇课文课文,齐读课题。
2、释义课题:“狐”指的是? “虎”指的是?在你的印象中,狐狸是怎样的?(狡猾)老虎呢?(威风)过渡:今天咱们就继续学习课文,体会老虎的威风和狐狸的狡猾。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狐之狡猾”“虎之威风”自由读第一小节,从这小节中找一找答案。交流:
(1)你觉得狐狸害怕老虎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生1:窜过。师:那“窜”到底什么意思呢?窜:逃跑,乱跑;
(2)狐狸跑得那么快,还是被老虎逮住了,说明老虎?(很厉害)(3)你能从哪里看出老虎的厉害?生2:扑过去中“扑”字可以看出老虎的厉害。师:“扑”说明时间短,动作快,可见老虎是很厉害的。请你读出老虎的厉害。
(4)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狐狸的害怕和老虎的威风。
2、过渡:可是,狐狸不甘心被老虎吃掉,那它会怎样做?请你们自读2-5小节,看看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
(1)读完后,你觉得这是只怎样的狐狸?从哪里看出来的?生1: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从“眼珠子咕噜噜一转”可以看出
(2)我们都来做一做这个动作师:它眼睛咕噜一转在想什么?(它又在想坏主意了。)
(3)想出办法的狐狸扯着嗓子问老虎。“扯着嗓子”应该怎么读?指导学生朗读。
(4)老虎有没有被吓住,它又是怎么表现的?(老虎一愣)
(5)狐狸说了什么话,使得老虎一愣。(指生读第4小节)
(6)狐狸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用谁来吓唬老虎?老天爷是谁?违背了它的命令会怎样?
(7)你猜猜狐狸会带着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语气?指导读好(你敢吃我?)加上动作(指生读)师:孩子们,你们看狐狸真是一只()的狐狸!放了狐狸是因为老虎被()。
(8)老虎听了这番话,怎么样了?生3: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师:“蒙”是什么意思呢?(蒙:受骗,上当了)请你思考一下,老虎被蒙住后会想什么呢?师:对呀,老虎有点相信,可是又有点不信,文中有一个词语能说明,那就是——半信半疑。师:对呀,老虎被蒙住了,狐狸摇了摇尾巴说(学生齐读,指生读)师:那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这一部分。
3、学习第6--8自然段。明白“谁之威”
(1)老虎跟着狐狸来到了森林深处,狐狸走在前面,老虎走在后面,狐狸的表情是怎么样的?老虎呢?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下列板书:“狐:摇头摆尾神气活现”“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2)森林中的小动物,看到狐狸大摇大摆的样子,是什么表情?(生答:纳闷)师:百兽会纳闷些什么呢?(生自由发挥)
(3)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引读“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指生读段8,全班齐读7-8小节。
4、请 五位同学戴上头饰分别扮演狐狸、老虎、猴子、小白兔、野猪、梅花鹿。其他的小朋友当导演,看看他们表演得好不好?(生表演后,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5、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
(1)随机问一个小动物:刚才看到狐狸,你害怕吗?(不害怕)不害怕,那你为什么要跑?你害怕的到底是谁?(老虎)
(2)你现在知道“狐假虎威”中“假”的意思是什么了吗?(借)事实上狐狸是借着()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所以“狐假虎威”的意思是说()。
(3)那你相对狐狸或者老虎说点什么吗?
师总结:我们可不要像狐狸一样,仗着别人的势力去欺负其他人。
三、布置作业
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四、板书设计
狐假虎威
狐狸 神气活现 半信半疑
老虎 摇头摆尾 东张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