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语文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下语文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7 08:58:2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山水画的意境》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枯藤老树昏鸦”的意境是萧瑟苍凉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意境是孤寂悲壮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意境是壮阔雄奇的……景与情的结合或者说缘物寄情,就是意境。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的议论文,提高诗画的鉴赏能力。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观点。
2、明确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体会层层深入的结构方式。
3、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作者简介】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现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13岁时学画山水。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代表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
2015年11月,李可染创作的《万山红遍》以5800万元起拍,经多位买家数十轮的竞夺,最终1.84亿元成交。
【读音释义】
①惆怅(chóu chànɡ):伤感,失意。
②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③语不惊人死不休:形容写作时在语言上下苦功夫。
④胸有成竹:后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⑤木然:一时痴呆不知所措的样子。
⑥苦心经营:用尽心思去筹划安排。
【整体把握】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2、作者认为意境是什么?意匠又是什么?
明确: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意匠即表现手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
3、划分结构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1):提出中心论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第二部分(2-8):具体论述阐述什么是意境以及获得意境的途径。
第三部分(9):论述意境需要意匠传达。
【合作探究】
1、第1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运用比喻,把“意境”比作“灵魂”,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意境”对山水画的重要性。
点明中心论点,总领全文。
2、为什么山水画要讲究意境?
明确: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要寓情于景。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3、第3、4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举例论证。
以李白的诗《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的观点。
以毛主席的词《十六字令三首》为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的观点。
4、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大篇幅地分析诗歌的意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诗歌通过写景,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便有了意境,而描写自然的景色与绘出的景色无异,也就是说诗歌中的意境与山水画的意境是相通的,并无二致。因此,作者以大家熟悉的诗歌意境为例,也就能更好地诠释山水画的意境。
5、那么,怎样才能获得意境?
明确:①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②要身临其境,长期观察;
③要高于现实;
④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夸张渲染;
⑤要苦心经营意匠。
6、第6段举齐白石画虾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明确:举例论证,说明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则有赖于长期的观察,证明只有身临其境,长期观察,才会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使论证具体有说服力。
7、第7段举《沁园春·雪》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明确:举例论证,以《沁园春·雪》为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写景是为了要写情”“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的观点。
8、分析第8段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明确:(1)举例论证。
举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只有长期观察,深刻认识对象,把握事物的精神实质,才能创造意境的观点。
举苏州四棵古老的柏树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画家观察景物的精神实质,再加以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的观点。
举颐和园风景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异一样”的观点。
(2)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引用四川人对四川不同地区风景的概述,论证了“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如同人的性格差异一样”的观点,使论证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3)对比论证。
列举五代画家荆浩画松树的正面事例和一位作者出外写生的反面事例,通过对比,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只有长期观察,深刻认识对象,把握事物的精神实质,才能创造意境的观点。
把“一个山水画家”和“有的画家”的做法进行对比,有力地论证了画家如果没有深刻感受,就不可能有意境的独创性的观点。
9、“肯定地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 第9段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
明确:内容上,强调画画既要有意境,也要有意匠;
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意境的论述,引起下文对意匠的论述。
10、那么,“意境”和“意匠”是怎样的关系?
明确:“意境”是绘画的内涵,“意匠”则是绘画的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没意境,画画时力量无处可使;没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由此可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11、作者是怎么论证意匠的重要性的?
明确:举例论证,举齐白石的印章“老齐手段”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的观点。
道理论证(引证法),引用杜甫的两句话,充当道理论据,论证“要苦心经营意匠”的观点,使论证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12、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并说说本文的论证结构。
明确:文章开门见山点明“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这个中心论点,然后论述什么是意境,为什么要讲意境,怎样获得意境,最后论述意境与意匠的关系。作者摆事实讲道理,层层深入,让读者逐步了解意境对于山水画的重要性。
因此本文是递进式(层进式)的论证结构。
13、归纳主旨
明确:本文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论述了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的观点,表现了作者对山水画的理解和热爱。
【写作特色】
(1)层层推进,逐层深入。
(2)旁征博引,论证有力。
【课堂检测】
1、“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请结合你的个人经历做简要说明。
答案:松树的耐寒可以象征它的坚忍。当我们在雪地里认真观察,会发现只有松树傲然长青,松针忍受严寒依然向上,可以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坚忍的品质。
2、分析《咏柳》这首诗是怎样成功运用“意匠”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答案: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比喻,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机,青翠袅娜;后两句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作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用拟人手法表现了出来,独具匠心,充分地表达了春天来临、生机萌发时诗人的惊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