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阅读提分训练
一、【类型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篇)
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太湖园博园购票须知
普通票:50元/人。适用于所有游客。
优惠票:40元/人。仅限身高1.4m以上(不含1.4m)的儿童及中小学生,全日制本、专科生及60~69周岁的老人,购票时须出示有效身份证件。
爱心票:身高不超过1.4m(含1.4m)的儿童(需有成人陪同),70周岁及以上的老人、残疾人,中国现役军人凭本人有效证件免费入园。老人及残疾人建议有陪同。
入园时间:园区开放时间8:30-17:00;售票时间8:30-16:00;16:30起停止入园;17:00清场闭园。
票、款当面点清,门票一经售出概不退换,遗失不补。
(1)依据购票须知,妹妹刚刚一岁可以享受______票;爸爸需要购买______票;小宇是小学生,身高1.45m,带了学生证,可以购买______票。
(2)入园游玩必须有成人陪同的是( )
A.残疾人 B.1.4m以下儿童 C.70岁以上老人
(3)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①小宇一家人8:10到园博园,可以立刻购票进园。( )
②小宇一时大意买错票了,可以退了再买。( )
(4)为创造文明城市,请你为园博园拟一条宣传用语: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
材料一:近代以来,英国发展成工业强国,对中国这个落后的东方大国垂涎欲滴。为了掠夺中国的财富,英国向中国走私和倾销鸦片。鸦片走私带给中国的是大量白银外流。国库空虚,烟毒泛滥。据统计,1835年全国吸食鸦片的人数超过200万。上自清朝官员,下至平民百姓,许多人吸毒成瘾,身心俱损,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材料二:
材料三:1839年6月3日—25日,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该事件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这场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而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阅读材料一,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二,你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落后就要挨打”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类型2】课外拓展阅读(3篇)
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轮车夫
①深夜,小城仿佛睡着了,只有马路两旁的街灯,还在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给寒冷的冬夜带来些许温馨。
②她抱着正发高烧的女儿,穿过漆黑的小巷,奔向街口。鞋跟敲打在冻得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急促而清脆的响声。从这儿到医院还有很远的一段路程,而怀中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儿却变得越来越沉重,她不由得咬咬牙,加快了脚步。
③突然,她看见前面街口处停着辆三轮车,旁边还晃动着两个人影。她赶忙跑了过去,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和车夫谈着价钱。
④她对那位中年男子说:“大哥,让我先坐这部车好吗?我急着上医院呢!”中年男子看了她一眼,没有吭声。车夫走过来,瞅了瞅她怀中的女儿,问道:“孩子病了?”
⑤“是呀是呀,病得不轻呢!孩子她爸在外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这深更半夜的真急死人了!”
⑥“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车夫说。女人感激地刚要上车,没想到被那中年男子一把拦住:“哎,车是我先要的,我也急着要回家呢。”女人停下脚步,惶惑地看着车夫。
⑦车夫想了想,说:“这样吧,你们谁肯出20块钱,我就拉谁!”“咦,你这不是宰人吗?平时两块钱的车钱,你开口要20,心也太黑了!”
⑧“别啰唆,上不上?”车夫不耐烦了。“太贵了,能不能少点?”那男子还想讨价还价。“一分都不能少!”车夫A斩钉截铁地说。随即,他转身问女人:“喂,20块钱,你坐不坐 ”望着怀里的孩子,她B把心一横:“20就20。”说完,她毫不犹豫地抱着孩子上了车。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
⑨女人坐在车上,心里这才感到有些踏实。她问车夫:“大哥,你这么晚还出来蹬三轮车?”“没办法,厂子效益不好,我下了岗,只好靠蹬三轮车挣点钱补贴家用。”想到自己和丈夫下岗后的艰难,女人不禁对车夫有些同情起来。不过,要不是为了女儿,她是怎么也舍不得花20块钱坐这三轮车的。
⑩车子很快就到了医院。她抱着孩子下了车,伸手去口袋里掏车钱。
“大妹子,快带孩子进去看病吧!看得出你过得也不易,两块钱的车钱就不用给了。”“刚才……不是说好20块吗?”“不这样说,那个男人肯让你先坐吗?”车夫咧开嘴,有几分得意地笑了起来。
她还要从兜里去掏那本来该付的两块钱车费,没想到车夫已经迅速调转了车头,用力一踩,转眼就消失在浓浓的夜色之中。
(1)第①自然段中画线句表面上写街灯带来温馨,从全文来看,它还有什么其他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文中划线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车夫不要车费这一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请你用波浪线画出这样安排的伏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纵观全文,从车夫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是文中的“她”,在车夫转身离开医院的一刹那会怎么想?怎么做?请用文字表达出来。(要求:想象合理,符合语境,不超过6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童年的馒头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酸楚。那时候,家里穷得丁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小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锅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过得非常清贫。
有一年“六一”,学校说庆祝儿童节,每人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第二天,我的手里多了一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回家的路上,口水一咽再咽,肚子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有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等我回到家时,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有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带回来了!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大馒头!“你看,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地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贫困________ 辛酸________ 披星戴月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填空。
文中第2自然段写“妹妹笑了”,原因是________
“娘也笑了”,是因为________
(3)第3自然段中的“故伎重演”具体指:________
(4)用横线画出短文第3自然段中的两处心理活动描写。
(5)“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为什么说“我”的童年结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月亮已经上来,照得厅堂外面如同白昼。众人来到堂前空地上。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
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两个教头就在月光下一来一往,交起手来。
战了四五个回合,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柴进问:“还没见二位较量呢,怎么便输了?”林冲说:“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柴进连忙请两个差人开了枷,笑着说:“请两位教头使出本事,再试一棒。”洪教头提起棒来就要打。柴进说:“慢!二位教头比试,不同一般,这锭银子权且作为彩头,谁赢谁就将这银子拿去。”说着将一锭二十五两重的大银丢在地上。
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 气势汹汹, 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
(1)给上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本文选自施耐庵写的长篇小说《________》。这部小说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好汉形象,如宋江、________、________等。这部长篇小说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________、________等。
(3)请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
林冲看他 气势汹汹, 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
A.因为……所以…… B.不但……而且……
C.虽然……但是…… D.不是……就是……
(4)“措手不及”的意思是( )。
A.手不知放哪里好
B.临时来不及应付
C.手够不着的地方
D.比不上
(5)下列对文中画“ ”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使”,一个“还”,写出了洪教头的步步紧逼和林冲的礼节性防守。
B.“把火烧天”写出了洪教头欲置人于死地,“拨草寻蛇”写出了林冲点到即止。
C.文中洪教头和林冲两人的动作形成对比,烘托出了洪教头的勇猛无敌。
D.洪教头的动机是恼恨林冲赢得银子,而林冲是出于无奈、礼节性应对。
(6)请用简洁的词语分别概括林冲和洪教头的性格特点。
①林冲:________
②洪教头:________
(7)选文的主人公是林冲,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描写洪教头,这样安排是否喧宾夺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类型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篇)
1. (1)爱心 普通 优惠
(2)B
(3) × ×
(4)讲文明,游博园
2. (1)大量白银外流,国库空虚;烟毒泛滥,受害面广;吸毒成瘾,身心俱损;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2)英国向中国走私的鸦片逐年增加,数量惊人。
(3)清政府软弱无能,国力衰弱,就不能抵御外族侵略,不能守护中华民族的领土和资源。结果只能割地赔款。
二、【类型2】课外拓展阅读(3篇)
3. (1)暗指三轮车夫像街灯一样给人温馨。
(2)①“斩钉截铁”表现车夫下定决心拒绝中年男子、帮助妇女的心理。②“把心一横”表现妇女为给孩子治病不惜车费昂贵的心理。
(3)“病得不轻呢!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这深更半夜的真急死人了”“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车夫想了想,说……”“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等。
(4)勤劳、机智、善良、助人为乐。
(5)略
4. (1)清贫;酸楚;起早贪黑
(2)有馒头吃了;儿子懂事了
(3)流口水和肚子咕咕叫
(4)①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②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
(5)自从那天“我”懂事了,知道让着别人了。
5. (1)林冲棒打洪教头
(2)水浒传;示例:武松;鲁智深;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吴用智取生辰纲
(3)C
(4)B
(5)C
(6)谦逊有礼、宽宏大量、武艺高强;狂妄自大、傲慢无礼
(7)这样描写不会喧宾夺主。因为这是侧面描写,用洪教头的狂妄自大和傲慢无礼,反衬出林冲的谦逊有礼和宽宏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