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阳楼记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3-04 11:02:19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曾的条幅:2018-12-16岳


记范仲淹2018-12-16读1—4段思考下列问题:1、从文中找出描写岳阳楼景色的句子,并分析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
2、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3、前四段在表达方式上异同。
4、三四两段集中表现了迁客骚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018-12-162段、整体写洞庭湖,并且是概写,用墨较少。
3段、描写的是恶劣天气下的洞庭湖。
4段、展现的是碧空万里的洞庭湖。2、3、4段写景文字在内容上的侧重:2018-12-16 “前人之述备矣”,既然前人的描述已经完备,而且有诗赋刻在岳阳楼上,范仲淹便不再重复。人详我略,人略我详。用“然则”一语引出“览物之情”来。可见作者的重点不是在景上,而在景中之情。第二段略写洞庭湖景色的原因:2018-12-16写景的视角有两个:
以物观物(客观角度)
以我观物(主观角度)第2段的景物描写是客观角度。
第3、4段的景物描写明显有了很浓重的主观色彩,写景与抒情有机的融合到一起。二、三四段在写景角度上有何不同?2018-12-16 朝晖夕阴的洞庭湖在迁客骚人眼中生成了怎样的情景?景:一阴一晴。情:一悲一喜。2018-12-16 雨中的洞庭湖,是那么的天昏地暗、浪黑风高、恐怖凄惨。原因就是心中有忧愁,有哀怨。借景抒发自己的悲苦之情。正所谓 “因己而悲”。
然而,当看到风和日丽、天光一色的洞庭湖呈现出一派祥和景象时,心中的愁闷和悲苦得到暂时的解脱,因此是心旷神怡,喜洋洋。这也正是“因物而喜”了 在迁客骚人看来:2018-12-16 你有过和这两种览物之情相似的经历吗? 2018-12-16品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古仁人之心与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何不同?
儒家思想中对“穷”“达”这两种不同境况有过怎么的要求?
作者写古仁人的胸怀抱负与藤子京有何关系?2018-12-16 古仁人之心与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何不同?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迁客骚人:因己而悲,因物而喜。对比2018-12-16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儒家思想中对“穷”“达”的要求与范仲淹的政治抱负有和不同?2018-12-16这篇课文是应滕子京之邀所做,那作者所表达的胸怀和抱负与滕子京有无关系呢? 滕子京虽谪但却使巴陵“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足见滕实为国之栋梁,他到任不到一年,便政绩卓著,遂重修岳阳楼。滕子京便请朋友范仲淹写记。朋友相邀,焉有不做之理。而此时的范仲淹,也正被贬在邓州作知州,正所谓“同是天涯沦落人”。有所不同的是,范仲淹与滕子京在处世上相差很大。滕子京是个很有脾气的人,又有点刚愎自负,很难听进别人的意见,他对自己的无端遭遣始终耿耿于怀,常常口出怨言。据说,岳阳楼落成之日,他的部下前来祝贺,他却说:“落甚成!待痛饮一场,凭栏大恸十数声而已。”本当高兴之际,滕子京却万般悲伤涌上心头,可见他还没有走出谪官带来的打击。 2018-12-16 作为滕子京的朋友,范仲淹总想对他进行规劝却一直无缘开口。后来滕子京给范仲淹去信,要他为岳阳楼写记,范仲淹才有机会为老朋友进言,文中写到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这些话,不仅是范仲淹用于自勉的,更是用来勉人的,劝勉谁?滕子京呀! 2018-12-16小结: 1、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2018-12-16 文章先由叙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
梳理文章思路:2018-12-16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改其乐也。既仕(做官),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副宰相)谪守邓州。勤政爱民,有政声,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2018-12-16思考:1.范仲淹少年时为什么发愤苦读?
2.范仲淹论政事奋不顾身,力主改革, 勤政爱民,他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2018-12-16①衔远山, 吞长江②阴风怒号,浊浪排空③日星隐曜,山岳潜形④沙鸥翔集,锦鳞游泳⑤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品析语言品析语言的要点:从修辞、景物特点、感受等方面进行。2018-12-16品一品:①衔远山,吞长江②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衔”和“吞”二字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湖与山、湖与江的关系,更使静景富于动态美③日星隐耀,山岳潜形“阴”“怒”“浊”三字渲染了悲怆的哀景,极富感染力。“怒号”运用了拟人,似乎在为迁客骚人的不幸境遇而呐喊。两句极写天气的昏暗阴沉。“隐”“潜”二字运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为画面增添了动感。2018-12-16④沙鸥翔集,锦鳞游泳⑤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组对句由上到下写飞鸟游鱼,用动感十足的画面与上下文的静态美景相映衬,富于趣味。“锦鳞”,指美丽的鱼,是借代,加上“锦”字的修饰,令人想见碧波清浅之中日光下彻、彩鳞闪烁的美丽景象。浮光跃金”把湖面上“浮动的月光”比喻成“跃动着的碎金”,展现了景物的动态美。“静影沉璧”的修辞方法跟上句相同,写的是景物的静态美:静静的月影宛如沉在水底的白璧。两句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2018-12-16 表达与交流: 如果你能穿越时空,回到宋代,与范仲淹进行对话,你会对他说些什么?请按照如下格式,写出自己的心声,提出自己的阅读见解:
“ 范仲淹先生,我想对您说:……”
2018-12-16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 岳阳楼记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 八年级
课时: 一课时
提供者: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精当、优美的语言;学习叙事抒情描写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通过师生讨论理解文章深刻的内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会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学习古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浅显的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能够根据书下注释以及参考资料来疏通文意,这就为同学们深入理解课文的内涵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同时同学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已经对岳阳楼以及洞庭湖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这也可以成为调动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教学过程中以教师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师生共同探讨作为基本模式。通过创设相关情境、设置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引导者、促进者与参与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营造民主、开放的教学空间。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情景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和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1、重点:学习本文优美精当的语言;学习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写作方法。2、难点:理解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六、信息技术设备说明:白板、ppt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当代著名画家范曾曾经写过一个条幅 ‘忧乐先天下’ ,同学们能联想到《岳阳楼记》中的哪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这句话是岳阳楼记中最著名的一句,它成为了许多古代仁人志士的座右铭,就是在今天,也有着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学习这篇文章,去了解体会感悟作者的非凡情怀。
学生通过老师的问题快速思考《岳阳楼记》中与“忧乐先天下”含义相似的句子。
这个问题的设置一方面考察同学们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另一方面将本文的重点揭示出来。
环节一:
多层次朗读1-4段思考以下问题:
1、《岳阳楼记》的写作背景是怎么的?
2、从本文中找出描写岳阳楼景色的句子,并分析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
3、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是什么?
4、前四段在表达方式上异同?
5、你曾经有过相似的情感经历吗?
同学们通过朗读小组合作讨论,可以找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1、本文是应滕子京之邀而写的,滕子京被贬,但政绩卓著,所以本文应该有赞美之意。
2、2段是整体写洞庭湖,并且是概写,用墨较少。 3段描写的是恶劣天气下的洞庭湖。4段展现的是碧空万里的洞庭湖。
3、前人之述备矣,不再多说,人详我略。另外,“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话其实向我们传达出一个信息:作者更关注的不是洞庭湖的景色,而是登临它的人们的观景感受。也就是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4、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
此环节设置的问题,意在引导学生去关注本文中作者对洞庭湖景色的不同处理,进而去思考这样处理的原因是什么。最终能够让学生明白迁客骚人眼中的洞庭湖不是对景色的描摹,而是带有浓重的感彩,所谓“因己而悲,因物而喜”。为后文讲古仁人的思想情感做铺垫。
第五题的设置是为了让同学们明白因己而悲的情感是人之常情,为后文表现古仁人的思想情感的高尚做铺垫。
环节二:
重点研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在第五段中作者提到了古仁人的悲喜观,与迁客骚人有何不同? 2、作者对于这两种态度有何评价? 3、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文末有没有显示出来? 4、本段在表达方式上与前文有何不同?
学生在这一环节中,需要深入的品读文本,并且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来回答问题1、古仁人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与迁客骚人不同。2、作者并没有正面评价,但是通过一句“微斯人,吾谁与归”表明了自己的立场。3、到文末,作者说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同时表明了劝勉滕子京之意。借探求古仁人之心,其实表达的是自己的胸怀和抱负。4、本段是议论段,借评价古人的悲喜观来阐述自己的胸怀和抱负。
本环节所学习的内容是本课的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在设置问题时是有易到难,由表及里。同时让同学充分的阅读课文,小组之间的讨论也相当的充分。
通过问题的设置,想让学生能够由浅入深的去理解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同时也能明白作者对滕子京的良苦用心。
活动三:
赏析语言:
这篇文章,刨除思想性,单就艺术性而言,也堪称典范。赏析本文优美的语言。
①衔远山,吞长江②阴风怒号,浊浪排空③日星隐耀,山岳潜形④沙鸥翔集,锦鳞游泳⑤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活动四:
如果你能穿越时空,回到宋代,与范仲淹进行对话,你会对他说些什么?请按照如下格式,写出自己的心声,提出自己的阅读见解:
“ 范仲淹先生,我想对您说:……”
提醒同学可以从修辞的角度、炼字的角度或者是文字的蕴涵的角度去进行赏析。
设置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因为一篇好的古代散文,不光是它的含义深刻,意蕴绵长,更重要的是它的语言是优美动人的,我们应该体会这些文字的优美,并且能够将它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中去。
本环节的设计的意图是让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梳理自己的学习体会,与同学做交流,老师也可以借此环节了解同学们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借此进行口语的训练。
七、教学评价设计
学生课堂学习评价表
学校: 班级: 姓名:
项目
A级
B级
C级
个人评价
同学评价
教师评价
认真
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参与讨论态度认真
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依时完成,有参与讨论
上课无心听讲,经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
?
?
?
积极
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大量阅读课外读物
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有阅读课外读物
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没有阅读课外读物
?
?
?
自信
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
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
?
?
善于与人合作
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
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
?
?
?
思维的条理性
能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
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条理性差些
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计划性,条理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
?
?
思维的创造性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
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
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
?
?
我这样评价自己:
?
?
?
同伴眼里的我:
?
?
?
老师的话:
?
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
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学生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去均值;
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同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和提高。

八、板书设计 1、叙事:作记缘由
2、写景:主观 客观
3、抒情:因物而喜,因己而悲
4、议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九.教学反思
优点:整个过程比较合理。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导入到结束,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现代教学思想渗透其中,有教育法、心理学的应用,给学生宽松的思维空间,采取了应变得当的措施,问题的设计突出重点,降低难点,难易适中,能让85%以上的同学都能自己解决问题,板书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清晰完整的印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缺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小组的探究、合作学习比较多,没能尽情的发挥每个人的长处,特别是对于差生、没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发展、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这对特们今后的成长很不利。
改进建议:1、走出去、请进来,多学习别人的优点。
2、努力钻研教材、用好教材,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
3、多反思自己,在反思中进步、在反思中感悟、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