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业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业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6 22:5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六单元作业设计
单元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内容有如下要求: 1.熟读课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背诵课文并掌握一些文言词和句式; 3.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4.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古人寓事说理的技巧。
单元知识结构 本单元主题为憧憬美好生活,反思现实生存状态,包括《庄子》二则,《礼记》二则,《马说》,古诗三首几篇古诗文,《礼记.檀弓》故事二则,《新乐府序》两篇链接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导读及《题破山寺后禅院》、《送友人》、《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咏梅》四篇课外古诗词诵读,所选课文都是传统的名家名篇,本单元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加大字词积累,通过阅读,提高文言语感;并学会欣赏精彩语句,学习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受到启发和情感陶冶。
单元学习目标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 2.欣赏文中优美语句; 3.学习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 4.熟读课文,培养文学语感; 5.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6.体会文章中的人生感悟,并从中受到启发; 7.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或者发挥想象,编写一个小故事。
作业设计原则 1.科学性:基于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不同难度设计和类型的分层作业。 2.匹配性:“学困生”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中等生”兼顾基础训练题和拓展题;“学优生”着重提高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层级的作业。 3.综合性:作业类型分为基础巩固类、综合应用类和拓展创新类。在综合语言技能训练巩固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培养,从而达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 难度比控制在7:2:1(易中难比),时长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 (根据单元要求,对设计原则进行实际安排)
课题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六单元作业设计
来源 改编
课型 讲授 授课对象 八年级 预设完成时间 37分钟
设计者 学校
目标 确立 依据 一、课标分析。 1.熟读课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背诵课文并掌握一些文言词和句式; 3.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课标分解 1.学什么? 学习文言文基础字词,句子,写作手法,及说明的道理和要抒发的情感。 2.学到什么程度? 熟读课文,掌握字词、句子含义,根据学生的水平及语文积累情况进行差异化布置学习任务及评价。 3.怎么学? 文言文首要的是正确朗读,可自由朗读和同桌分角色朗读等,在熟读后同桌互译或师生互译自主学习探究;通过重点语句的理解和互相讨论,促进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加强课前预习和课后拓展阅读,为后续文言文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材 分析 第一课为《庄子》二则,《北冥有鱼》是一篇寓言说理的文章,通过富有想象力地描述鲲的形态与迁徙变化,使学生明白万物皆“有所待”的道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粱之上》是一则辩论性的文章,生动描写了庄子与惠子间的雄辩场面,使学生学习分析人物不同的思想、风格、价值观等; 第二课为《礼记》二则,其中《虽有嘉肴》是一篇论证性较强的文章,描写了多种论证方法,使学生明白教学相长的道理,《大道之行也》一文为叙事性文章,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第三课为《马说》,其为一篇议论文性质的略读课文,通过对千里马的辩证论述,使学生感悟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作者当时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 第四课为《唐诗三首》,其中的前两首是杜甫描述战乱之佳作,文中通过对恶劣环境和悲惨人物的描写,突出了诗人对战乱的控诉和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的胸怀,《卖炭翁》一文为叙事性文章,通过描述卖炭翁的悲惨人生,衬托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生活的水深火热; 综合学习,主要使学生理解“和为贵”的具体含义和当下的积极意义;本单元写作内容为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或者发挥想象,学写一个小故事,注意运用一定的写作手法增加故事的趣味性,比如开头悬念,一波三折,结尾反转,人物鲜明生动等。
学情 分析 本单元为文言文的学习与理解,重点掌握常用文言字词、语句的含义,学习作者写作手法,理解文章说明的道理和要抒发的情感。八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大部分学生可以借助文章批注和教师讲解理解字词和语句含义,但有些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于文章的写作手法的感悟及文章拓展性相关知识可能较难掌握,因而,需要加强其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和阅读理解能力,增强其学习兴趣,激发其对文言文的内在学习欲望。可以采取如下措施:针对性地搜索文章相关人物和社会背景,做好提前预习,课中明确重点语句,加深文章理解,课后通过课外阅读积累文言文知识,学习分析文章结构,从而实现对文言文的全面解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作业 目标 1.熟读课文,读准字词; 2.掌握同一个字词在不同语句中的不同含义; 3.掌握字词的古今不同义; 4.能够理解性默写文中语句; 5.学习写作手法,理清文章思路; 6.能够总结故事写作要点。
检测 重点 难点 学习重点:字词读写,语句理解,感情体会。 学习难点:句式的理解和掌握,写作手法的运用。
作业 设计 (主要部分) A.基础巩固类:(预设10分钟) 一.写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
1.






濠粱


2.
选贤

能(



其弃于地也(

3.

马者(

无马



4.





)半


命》曰(

) 二.写出加点字的正确含义 (

正色耶?(

不知

几千里也。(

)1.其{ (


或尽粟一石(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食{ (

之不以其道(



而临之(

)3.策 { 4.故曰:教学相长也。( ) 三.根据课文,翻译句子 1.我非子,故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四.根据理解默写句子。 1.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2.描写卖炭翁艰苦伐炭的语句是: 3.写出一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环境恶劣的句子: [设计意图] 该部分为基础性习题,为全班必做题目,难度较低。通过对单元基础字词的读音,含义的训练及句子的翻译默写,巩固学生对文言文字词理解,检验其对课堂教学的掌握程度。
[评价标准] 评价方试自评 互评√ 师评评价标准 A字词翻译准确,书写工整,能够快速写出答案B错误率<20%,书写清晰C错误率>40%,用时较长
(ABC是评价等级,后面的评价的标准) 完成自我检测: (
鲲鹏展翅
雄奇壮丽
) 《北冥有鱼》一文题目为鱼, 但文章重点写的是鲲鹏,这 是为什么?根据对课文的理 解,用文中的语句说说鲲鹏 的形态是什么样的? [设计意图] 本题为对课文初步熟读翻译后,语言概括理解题型,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段落的理解,增强其段落分析的能力。 [评价标准] 评价方试自评 互评√ 师评评价标准 A书写工整,语句通顺,无错别字B书写清晰,表述正确,少量错别字C书写模糊,表述有错误
B.综合应用类:(预设12分钟) 一.阅读《北冥有鱼》,完成以下练习。 1.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该句是 的写作手法。 2.本课描写了鱼变为鲲鹏的过程,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完成下面思维导图 (


变化迁徙
名字
特点
体现变化的词语
名字
特点
) 3.鲲鹏由北海飞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样的条件?由此说明了什么道理? 二.不同的句式可以大大增强表达效果,判断下面句子用了什么样的句式。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 三.《虽有嘉肴》一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课文主要论述了什么理论。 四.仔细阅读《马说》,完成下面问题。 1.“说”是古代的一种( ),是( )的意思。 2. 本文的中心论点为 。文中的“千里马”和“伯乐”分别比喻什么? 。 抒发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 加深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提高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程度。 评价方试 自评 互评√ 师评√ 评价标准 A概括准确,语句生动B概括较准确,词句通顺C概括有偏差,语句不通顺
C.拓展创新类:(选做,预设15分钟) 一.你是否同意《马说》中表述的观点?在思考说一说,假如你想成为千里马,应该怎么做才能被伯乐赏识? 二. 你一定听过看过很多故事,有的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请你结合自己的知识和学习实际,说说如何才能写出一个让人喜欢的故事。并把自己的观点分享给同学听。 [设计意图] 课本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加强语文知识的实际运用,开放式设计,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增强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的欲望;此外,通过分层设计,实现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评价标准] 评价方试 自评 互评 师评√ 评价标准 A观点分析准确,语句通顺B观点清晰,词句正确C观点模糊,语句不准确
设计感受 语文课程重点在于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本单元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文言文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通过差异化分层作业设计,使学生按需作业,在巩固基础字词的基础上,满足了不同层级学生的不同需求,从而使作业更具针对性,学生的作业体验更愉快,践行了“双减”快乐学习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