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五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单元课 标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 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在“表达与交流”中要求学生“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要求,其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关于生活感悟、生活哲理方面的优秀作品,学习思考与表达的方法,结合生活经验和阅读材料,阐述自己的感悟和观点”。 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能够“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到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阅读简单议论性文章,能区分观点与材料,并能解释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实证材料对他人观点作出价值判断”。 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议论文时,应关注论证和语言两个方面内容,在本专题中论证侧重于论证的三要素及其关系。
单元知识结构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议论文,其中包含两篇驳论文。单元的核心知识为驳论、议论文准确性的语言特色、增强说服力的修辞手法、讨论的规则及合理地论证;关键能力为把握观点、分析论据、掌握论证方法,区分驳论与立论,分析批驳方式,梳理论证思路和结构。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的一篇典范驳论文,分三个层次驳斥了“中国失掉自信力了”这一错误论调;《怀疑与学问》论证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谈创造性思维》逐层递进,层层深入地论证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创造宣言》运用先破后立的写作手法,反驳了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得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这四篇议论文,均为结构严谨、论证合理的典范之作。
单元学习目标 一、语言目标 1.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能够分析议论性文章所用的材料,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掌握论证方法,学会运用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辨析立论文和驳论文的不同点; 2.能够结合语境,理解关键的词语、语句、段落的含义及作用,并通过反语、反问、摹拟、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不同的语言风格,分析语言的逻辑性,体会语言的严密性,品味作者鲜明的感彩; 3.学会确定论点、选择恰当的论据和论证方法,拟写提纲,合理、准确且有力地辩论“网络用语是提倡还是抵制”。
二、思维目标 1.能通过比较阅读,明晰议论文三要素及其论证思路,区分立论文和驳论文,提升比较、分类的能力; 2.学会分析驳论文的批驳之处,运用合理、准确和有力的批驳语言进行批驳,能够有逻辑地把握、认识和分析问题,增强批判性思维; 3.能够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能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不断思考和反思,增强思维的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三、价值目标 1.提高阅读典范议论文的兴趣,具备质疑、探究和反思的能力,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语言表达的快乐,肯定沟通交流的价值; 2.在阅读、讨论和写作中,体会并认可议论文敢于质疑的精神,理解作者文章中体现的针砭时弊和关怀现实的人性光辉,在写作中挖掘并发扬自己关怀现实的理想情怀。
作业设计原则 1.科学性:基于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不同难度设计和类型的分层作业。 2.匹配性:“学困生”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中等生”兼顾基础训练题和拓展题;“学优生”着重提高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层级的作业。 3.综合性:作业类型分为基础巩固类、综合应用类和拓展创新类。在综合语言技能训练巩固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培养,从而达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 难度比控制在7:2:1(易中难比),时长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 (根据单元要求,对设计原则进行实际安排)
课题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五单元
来源 改编
课型 讲授 授课对象 九年级 预设完成时间 20分钟
设计者 学校
目标 确立 依据 一、课标分析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该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 二、课标分解 1.学什么?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辨性语言,运用论据证明论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思辨、质疑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思考人的价值,探讨创造的意义,领会学术中思想的光芒。 文化传承与理解:增进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2.学到什么程度? 要让学生实实在在学会,让学生有举一反三的经过。可以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好奇、思考、质疑、验证方面的表现,从而使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时,逐渐形成批判性思维。 3.怎么学? 训练速读能力,规定时间内完成速读任务。 初步提炼观点,理解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掌握梳理文章思路的方法。 品味关键语句,体会议论文语言特色。
教材 分析 统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选编了4篇议论文,其中包含两篇驳论文,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理想信念”。 单元要求在学习中要注意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注意分析议论文所用的材料,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掌握论证的方法;还要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学情 分析 九上第二单元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立论文的写作,并明晰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这个单元是学生首次接触驳论文,需要学生在立论文的基础上,学习驳论文。 学生能够初步发现驳论文在语言和论证上都与立论文有所差异,但大多停留在表层,无法深入发掘驳论文在语言组织背后的逻辑性及其鲜明的情感态度,也无法辨析立论文和驳论文在论证上的差异,运用一定的论据和论证方法进行批驳。因此,辨析立论文和驳论文的差异、分析品味驳论文的语言、恰当合理有力地进行批驳,是本专题设计的学习内容。
作业 目标 1.联系文章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 2.通过分析议论性文章所用的材料,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掌握论证的方法。 3. 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探究,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4.梳理议论文的三要素、论证思路和结构 5.掌握批驳的方式,进行合理、精确和有力地批驳。
检测 重点 难点 学习重点: 通过分析议论性文章所用的材料,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掌握论证的方法。要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首先要知道观点是什么,材料是什么,文章是怎样安排的,按怎样的论证思路来完成论证的。 学习难点: 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探究,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一种习惯的养成不是偶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整体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意识。 班级开展“批驳之箭的王者”活动,请仔细研读本单元的四篇议论文,学习立论和驳论的方法,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议论之树射出批驳之箭,活动将评选出射箭王者。
作业 设计 (主要部分) A.基础巩固类:(预设6分钟) ①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前仆后继 自欺欺人 辨伪去妄 默守成规 莫不关心 持之以恒 契而不舍 根深帝固 行之有效 不言而喻 自暴自弃 轻而易举 ②议论文文学常识。 议论文三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课文相关内容填空。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_________在民国时期所著的一篇杂文,最早于1934年刊发,后编入_________。 ·《怀疑与学问》的作者是_________,字铭坚,江苏苏州人,_________。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和辨伪,有不少创见。 ·《谈创造性思维》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他在文中论述了创造的重要性。 ·《创造宣言》选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
[评价标准] 评价方试自评 互评 师评评价标准A作业完成认真、准确,知识掌握全面。B作业完成仔细、较为准确,知识掌握较为全面。C作业完成、有知识错误,知识掌握需加强。
(ABC是评价等级,后面的评价的标准) [设计意图] 了解议论性文章特点,通过基础复习巩固之前所学,又要进一步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本单元生字词掌握做到熟知、熟练运用。 ·掌握议论文的整体构成,掌握其组成内容。 ·知道本单元课文内容,并做到掌握其主要内容。
B.综合应用类:(预设8分钟) ·回顾梳理课文,小组共同探讨梳理文章内容以及论证思路,并尝试表述出来。 ·探讨表达完成后,请讲一讲立论与驳论不同文章之间的区别。 [设计意图] 研读本单元四篇文章,把握作者的观点、理清观点和材料间的联系,分析论证方法,对比本单元四篇文章,分析立论与驳论的区别。
[评价标准] 评价方试自评 互评 师评评价标准A理清文章论证思路表达明确,无异议。B理清文章论证思路表达合理,思路较为清晰,但部分语句不够流畅。C理清文章论证思路表达缺乏合理,逻辑有些凌乱。
(ABC是评价等级,后面的评价的标准) 完成自我检测: 通过求同和寻异,把握作者的观点,理清观点和材料间的联系;分析论证方法,梳理作者建构起议论之树的思路;区分立论与驳论的差异。 [设计意图] 研读本单元四篇文章,把握作者的观点、理清观点和材料间的联系,分析论证方法,对比本单元四篇文章,分析立论与驳论的区别。
C.拓展创新类:(选做,预设25分钟) 任务一:就“网络语言提倡还是抵制”的论题,组织一次班级辩论会。 任务要求: ①阅读材料,选择你所认同看法观点。 ②小组内进行讨论,提前搜集资料加工成论据材料包,并在讨论过程中不断补充完善。
任务二:分析、筛选合适的材料,就“网络语言提倡还是抵制”的论题,写一个300字左右的观点明确、论证方法得当、思路清晰的议论性文段。 [设计意图] 用写作提纲固化学习成果,提示写作思路,学习过程环环相扣,提升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与整体性。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明确不足,有效地提升思维品质。 材料参考: ·2022年度十大流行语:①人民至上,生命至上;②逆行者;③飒;④后浪;⑤神兽;⑥直播带货;⑦双循环;⑧打工人;⑨内卷;⑩凡尔赛文学。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了。受访者认为年轻人语言贫乏的表现是基本不会说诗句(61.9%)和不会用复杂的修辞手法(57.6%)。76.5%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了。 ·央视网央视网表示,人间词、话在网络上走红,必然有其合理性。它们简约个性、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独特的表达方式很合网友口味,它们并非凭空而出,很多植根于现实,万事万物都在运动、变化,语言自然也不例外。
评价方试自评 互评 师评评价标准A论点清晰、新颖,有一定深度,结构严谨,字迹工整,行文流畅。B论点较为清晰、但缺乏深度和新意,结构较为严谨,卷面相对整洁,行文较为流畅。C论点不清晰、缺乏合理性和准确性,缺乏论证结构,字迹模糊不清,句子不连贯。
(ABC是评价等级,后面的评价的标准) 完成自我检测: 明确提出观点,使用一定的论据和论证方法进行对观点进行批驳,关注到语言的逻辑性及其建构的感彩。 [设计意图] 通过撰写驳论文,帮助学生理清论证思路,并通过分析,使学生了解批驳的方式。通过辩论会的方式让学生在探讨中梳理规整的思考,提升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与整体性。 ·选择恰切的论据,反驳对方观点,并适当地运用论证方法; ·明确论证的结构和思路,从批驳的合理性、精确度和力度三方面进行讨论思考。 ·明确观点,选好论据,恰当论证。 ·选择恰切的论据,运用有效的批驳方式,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进行批驳。
设计感受 本单元的4篇议论文,既有立论文也有驳论文,立论文和驳论文在论证思路和结构上都存在差异。因此,要让学生能够形象生动地区分立论文和驳论文,又能促进学生对议论文三要素、论证思路和结构的深入理解。掌握批驳方式,学会合理、精确和有力地批驳,并学会用修辞手法来增强批驳的力度;然后,通过讨论碰撞思想,发散拓展思维。通过视频展示的方式让学生梳理规整碎片化的思考,提升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与整体性。 学生很惊喜的和我反馈:“要经常这样想:我刚刚这样想够不够公正,我刚刚这样想够不够深刻,有没有逻辑。” “要养成讨论问题时,听到任何观点都能主动去怀疑、思索、辨别以及去证明这个观点是否存在逻辑上、事实上或数据上的问题。”这十分令我惊喜,这说明学生在学习后具有了一定批判性思维,能尽全面辩证地去看待一个问题。正对于本次单元作业设计——注重思维、追求理解,让学生实实在在学会,让学生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