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一、单元解析
本单元所选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文学作品,能够很好的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黄河颂》是一首歌词,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颂歌的形式塑造黄河形象,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老山界》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真实、生动地记叙了作者在长征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过程,赞颂了红军英勇、坚强、乐观的精神品质。《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通讯作品,记叙了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情怀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抒情散文,它以倾诉式的语言抒发作者对沦陷了十年的关东原野的怀念、赞美和甘愿为其牺牲一切的决心。《木兰诗》是一首南北朝乐府民歌,诗中塑造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保卫国家的巾帼英雄形象。
二、单元作业设计目标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在阅读中学习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抒情方式,学会做批注。
3.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4.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三、单元作业内容
(一)基础型作业
1.词语理解
认真识记五篇课文“读读写写”和课下注释中的词语,根据情景提示补充下面空缺。
因为太疲倦,一会儿就 (形容畅快的入睡)
她说:“广西的 (指繁重的交税)特别重,广西军阀特别欺侮老百姓。”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 (诚恳而深切)的热爱。
……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 (肮脏的东西)和耻辱。
雄兔脚扑朔, ; ,
。
2.课前预习
通过略读、精读,熟悉文章故事脉络,梳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完成下面表格。
第一天下午
傍晚
夜里
半夜
第二天黎明
走了没多久
翻过雷公岩
下午两点多
2.
(二)发展型作业
3.了解抒情方式
诗歌既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间接抒情,你认为,在《黄河颂》这篇课文中,主要采取的是哪种抒情方式?说一说 七年级上册所学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使用的是什么抒情方式?为什么?
做批注是非常好的读书方法。阅读时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或疑问,用简练的语言和相应的符号标注在文章的空白处,这就是做批注。阅读《谁是最可爱的人》,选出最能表现中国人民志愿军精神的段落和词语,仔细品味并加上批注。
学习做批注。可以从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思想内容、层次结构、艺术手法等多个角度进行理解感受。
5.阅读《土地的誓言》一文,作者选取了“白桦林”“蒙古驹”“奔马群”“红高粱”“黑土地”这些东北所特有的东西,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写作型作业
6.在《土地的誓言》中,作者以倾诉式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美丽的家乡,表现了中华儿女骨血中对故乡割舍不断的依恋,相信同学们也一定十分热爱自己的家乡,请学习该文,抓住商都县所特有的景色与特产,向大家介绍自己美丽的家乡,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
(四)技能展示型作业
7.朗诵技巧与语言表达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中,涌现了一位又一位伟大的革命先辈,在文学长河中,留下了不少歌颂他们的爱国诗词。请同学们搜集令你感动的爱国诗词,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以小组为单位来一场班级朗诵比赛。每小组推举一人为评委,要求全员参与。
读音 0-20
语调 0-20
节奏 0-20
表情 0-15
感染力 0-15
背景音乐 0-10
总分 100
四、案例反思
本作业设计共有四个方面:基础型作业、发展型作业、写作型作业、技能展示型作业。难度由浅到深,并且作业量适中。型程式化:摒弃重复抄写、死记硬背、题海苦练、呆板的作业,重点指向对学生素养落实与学科能力提升的关照。
从字词积累、语言品析、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角度设计作业。
但本单元作业设计较拘泥于传统的作业类型,评价与反馈形式难以体现,缺少分层作业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