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
课题 我们身边的地理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1.培养对地理的探索兴趣,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地理之谜、地理问题,了解地理学科,培养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2.注意学习身边的地理知动态的地理知识和发展中的地理知识。 3.形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都离不开地理知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地理学科,培养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难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对今后的地理课产生“期盼心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步骤 活动 复备
激情导入 平时,人们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的博学多才、知识渊博,那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地理吗?它到底研究什么内容?让我们从今天开始走进地理,了解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分组解决,巡回指导深入学生,了解学情根据问题启发学生解决教师给予补充。
自主学习 出示自主学习目标,带领小组成员独立自主完成学习目标,并记录下自己学习中的疑问: 1.你知道地球上还有哪些地理之谜? 2.你能举例说明地理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社会文化的关系吗?
激情互动 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认识,比较出不同之处,提出疑问,由代表或另一成员记录。 组间:以各组代表为代表交换各组记录,作出汇总。并互相解答。 师生:老师筛选重难点问题并通过提示启发的方式帮助同学解决。 1.你知道地球上还有哪些地理之谜? 2你能举例说明地理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关系吗? 3.你能举例说明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产建设的关系吗? 4.你能举例说明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社会文化的关系吗? 邹平的特产,种植的农产品都是学生喜欢发表见解的课题,给学生适当的鼓励,让学生自第一节课就都有发言的机会,激发学习的斗志。
魅力精讲 1.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地理学科是一们非常实用的知识性学科。 2.地理是一门很有意义的学科,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拥有丰富的地理知识是一个未来公民的基本素质。 学生通过讨论、回答,老师纠正、补充,培养学生的人地观、环境观、资源观。
拓展应用 俗话说,入乡随俗,入国问禁,你知道美国人、英国人、巴西人、泰国人、日本人、埃及人分别有哪些习俗和禁忌吗? 地理和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以前学生不明白,现在学习以后一定非常骄傲。对课堂纪律要是适时引导。
精讲点拨 拓展拔高 能力提高部分: 1.回忆我国耕地和草地的分布地区,它们的分界线 是______毫米的等降水量线,我国种植业分布在这条线以______? 2.冬小麦与春小麦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 3.我国主要粮食产区所产的粮食种类一样吗? 4.江汉平原的作物熟制是____________,海南岛的作物熟制是____________。 5.在农业的五个部门中,____________占主要地位。
达标检测 1.按自北向南的顺序写出图中所示的主要商品粮基地的名称。 2.写出我们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名称、作物熟制耕 地类型。 3.写出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农产品的名称。 4.从农业构成扇形图上可看出,我国______业占主要地位,我国应大力发展______业。
后记 本节的重点是粮食作物的分布,因此对课本中小麦、水稻的分布图要熟练掌握,在给时间记忆后,要求能够正确地填注在填充图上。 通过举例,让学生搞清了哪些东西是农作物,哪些不是。
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
一、教学目标
1、初步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的观念;了解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的重要性。
2、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识记比例尺的三种表现形式,能在地图上量算出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识记一些常用图例。
3、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初步掌握学习地理知识的手段。
4、利用地图学习地图三要素,动手动脑,实践操作,理解地图三要素。
5、初步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形成主动使用地图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在地图上判断方向。
2、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大小。
3、图例和注记。
难点:
1、比例尺的判断。
2、比例尺的选择。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板书】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
【创设情境】又是一年开学季,学校即将迎来一批新生,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他们快速找到班级,并了解整个校园吗?
【学生】思考并自由发表意见。(地图)
【教师】点明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
(二)新课讲授
【学生】阅读课本第7页最后一段,总结地图的概念和地图的三要素。
【板书】一、地图
【多媒体展示】校园平面图
【学生】思考并回答“如左图这样的平面图就是地图吗?为什么?地图包含着哪些要素呢?”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指出该图是地图,因为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三个要素。
【教师】地图的种类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水文图、气候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多媒体展示】遥感图像
【教师】遥感图像具有覆盖面大、信息丰富、空间位置准确、快捷、直观的优势,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多媒体展示】电子地图
【教师】电子地图克服了传统地图携带不方便、内容更新较慢等不足,具备快速获取地理信息的优点。
【练习】不同的地图功能也不同,想要了解我国的地形应该选择哪种地图呢?
【学生】2.中国地形图
【教师】使用地图的目的不同,选择的地图类型也不同
【多媒体展示】寻找旅游景点——旅游地图;查看行政区划——行政区划图;了解地区地形——地形图;查看铁路分布——铁路分布图。
一、辨别地图方向
【学生】阅读课本第8页“方向”的内容,说明地图上有哪八个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和无指向标的地图都是怎样确定方向的。
【板书】1、方向。
【教师】总结: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指向的就是北方;无指向标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练习】将体育馆画在哪里表示它在宿舍楼的正南方?怎样表示篮球场在体育馆的东北方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对于右图这种没有指向标,却带有经纬网的地图,我们又该怎么辨别方向呢?
【学生】经纬网定向法。
【教师】在野外,我们怎样确定方向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多媒体展示】指南针定向(红色指针指北),北极星定向,太阳定向。
【教师】除了上述方法外,你还有哪些辨认方向的敲门?
【学生】数目的年轮,山顶的积雪等。
二、计算比例尺
【教师】画一幅学校平面图需要多大的纸呢?要用学校这么大的纸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不需要。
【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比例尺”内容,找出比例尺的定义和公式。
【板书】2、比例尺。
【教师】总结: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学生】说出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教师】讲解三种表达方式的转换
【练习】三种表达方式的转换
【练习】算一算:已知该学校长约600米,我想把平面图画成10厘米长的,要用多大的比例尺呢?
【练习】比一比:绘制不同的地图要选用不同大小的比例尺,右边的几个比例尺谁最大呢?
【练习】请比较这两幅图的比例尺、实地范围大小及内容。
【教师】总结:比较图幅相同的地图时:比例尺小的地图表示的实地范围大,内容更简略;比例尺大的地图表示的实地范围小,内容更详细。
【板书】
比例尺 大小 范围 详略
1:100 大 小 详
1:10000 小 大 略
三、图例和注记
【多媒体展示】学校平面图
【学生】观察并思考,学校的各种建筑是用什么符号来表示的。
【学生】阅读课本第10页“图例和注记”内容,找出图例和注记的概念。
【板书】3、图例和注记
【教师】总结:图例是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一般附在地图上。注记是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文字或数字,如说明山脉的海拔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的数字。
【多媒体展示】地图上常见的图例
【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使用地图,还有什么方法能帮助我们学习地理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多媒体展示】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开展地理考察。
(三)小结作业
【多媒体展示】1.当你到一个陌生城市旅游时,你应选择哪种地图?
A、世界气候图 B、世界政区图 C、中国地形图 D、城市交通旅游图
【学生】D
【多媒体展示】2.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用大小不同的比例尺绘制同一地区的地图,哪个说法正确?
A、范围上比例尺大的面积就大
B、范围上比例尺小的面积就小
C、内容上比例尺大的要详细
D、内容上比例尺小的要详细
【学生】C
【多媒体展示】3.在一幅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距离是7.5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学生】225千米
【多媒体展示】4.某人驾驶汽车从图中a向b、c方向行驶,其行驶方向是?
【学生】先向东北,后向北
四、板书设计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
一、地图
1、方向
2、比例尺
比例尺 大小 范围 详略
1:100 大 小 详
1:10000 小 大 略
3、图例和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