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陆地和海洋复习学案(含解析)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陆地和海洋复习学案(含解析)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26 22:0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陆地和海洋—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单元知识链接
【单元学习目标】
重点:
大洲和大洋
大陆漂移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
难点:
海陆分布概况,掌握七大洲的名称、大小、分布、轮廓、特征、位置及主要大洲的分界线
【单元思维导图】
【单元知识梳理】
第二单元——陆地和海洋
世界海陆分布的总体特征——不均匀
项目 陆地分布 海洋分布
南、北半球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东、西半球 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陆半球、水半球 主要分布在陆半球 主要分布在水半球
无论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可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七大洲的位置及轮廓特点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轮廓
亚洲 大部分位于赤道与北极圈之间 东:太平洋 南:印度洋 北:北冰洋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
非洲 赤道横贯中部,大部分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东:印度洋 西和南:大西洋 北:地中海 海岸线平直
北美洲 位于北半球,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 东:大西洋 西:太平洋 南:墨西哥湾 北:北冰洋 北部海岸线曲折
南美洲 跨南北半球,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至50°S之间 东:大西洋 西:太平洋 北:墨西哥湾 海岸线平直,半岛、岛屿少
欧洲 大部分位于40°到北极圈之间 西:大西洋 南:地中海 北:北冰洋 海岸线曲折,多岛屿、半岛、海湾
大洋洲 主体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带 东:太平洋 西:印度洋 岛屿多,有三组群岛,另有新西兰二岛等
南极洲 大部分在南极圈内,是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七大洲的面积和轮廓
名称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面积 4400 3000 2400 1800 1400 1000 900
注:面积/万平方千米
四大洋的位置和特点
海陆位置 半球位置 特点
太平洋 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北美洲五大洲之间 跨四个半球 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 位于欧洲、非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五大洲之间 跨四个半球 形状略呈“S”形态
印度洋 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非洲四大洲之间 全在东半球 世界第三大洋
北冰洋 被亚洲、欧洲、北美洲三大洲环绕 全在北半球 四大洋中最小、最浅、跨经度最广
六大板块的大致位置
大致位置
太平洋板块 几乎全部位于海洋之中
亚欧板块 以亚欧大陆为主,包括大西洋、北冰洋的一部分
印度洋板块 包括澳大利亚大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印度洋的一部分
非洲板块 包括非洲大陆,大西洋、印度洋的一部分
美洲板块 包括南北美洲,大西洋、北冰洋的一部分
南极洲板块 包括南极大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一部分
板块运动
运动方式 结果 举例 成因
张裂拉伸 形成裂谷或海洋 东非大裂谷 板块的张裂拉伸
红海面积不断扩大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
碰撞挤压 形成山脉 阿尔卑斯山系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喜马拉雅山系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科迪勒拉山系 太平洋板块、小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
用板块构造力量解释地理现象
红海面积在扩大 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地带,此处两大板块运动方向相反,发生张裂运动
地中海面积在缩小 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此处两大板块相向运动,碰撞挤压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相向运动,碰撞挤压,地表隆起抬升
日本地震频繁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大西洋面积在扩大 大西洋地处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此处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运动方向相反,大西洋面积不断扩大
【单元易混易错】
本章易错点:大洲和大洋,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通过学习本章知识点,熟练掌握世界大洲、大洋分布,掌握主要板块分布,运动状况,以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理现象。
试题练习: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2年10月1日23时2分在日本九州岛附近海域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日本位于地震多发地区,因为它主要地处( )
A.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2.下列关于防震减灾的做法,错误的是( )
A.地震发生时听从指挥有序撤离 B.地震时应乘坐电梯迅速离开
C.地震时应撤离到相对空旷的地带 D.地震逃生时用书包等物品保护好头部
结合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对图中字母所代表海陆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是大西洋 B.b是太平洋 C.c是南美洲 D.d是非洲
4.下列有关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②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③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海陆分布状况完全相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阅读三个大洲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①②③大洲分别是( )
A.亚洲、非洲、欧洲 B.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C.北美洲、欧洲、亚洲 D.南美洲、非洲、南极洲
6.贝贝乘轮船从②大洲西部前往巴西,走最短航线须经过(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7.读图发现,①大洲东岸凸出的部分与②大洲西岸凹入的部分遥相对应,可以支持下列哪个结论( )
A.大陆漂移假说
B.全球上要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
C.①大洲西部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D.①②两大洲热带面积广大
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3年9月,竖版世界地图正式出版发行,它以崭新的视角展示世界。地图的变革,意味着对世界地理的再发现、再认识,能够激发人们对世界的想象,催生探索世界的愿望。读下面竖版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问题。
(1)左图中,从南北半球看,海洋主要分布在_____半球。
(2)左图中,从南北极点看,___________极点附近是一片陆地。
(3)甲是_____洲,__________河是甲洲和乙洲的分界。
(4)地中海位于板块与板块的_____(“张裂”或“挤压”)运动处,地中海的面积将会__________(扩大/缩小)。
【单元对接中考】
本单元考察重点集中大洲和大洋,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三个方面,要熟练掌握板块分布以及板块之间的运动方向,以及因板块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2022山东青岛中考】2022年5月20日8时36分,四川省雅安市发生4.8级地震,震区提前14秒接到预警。学生第一时间躲在书桌下,随后有序撤到空旷地带,上演了“教科书式撤离”。读世界局部板块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雅安市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 )
A.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2.雅安市提前14秒接收到预警信息,主要得益于( )
A.北斗导航系统 B.遥感技术
C.地震预警系统 D.气象雷达
3.学生上演了“教科书式撤离”,说明学校( )
A.交通安全教育到位 B.地震逃生应急演练到位
C.消防安全教育到位 D.疫情应急处置演练到位
【2022陕西省中考】读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阿留申群岛是太平洋北部的火山群岛,其位置最接近图中序号( )
A.① B.② C.③ D.④
5.2021年7月,墨西哥发生7级以上地震,2022年1月,汤加火山剧烈喷发,共同原因是两地都位于( )
A.非洲板块的内部 B.板块与板块的张裂处
C.板块与板块的碰撞挤压处 D.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2022吉林长春中考】2022年5月15日,我国青藏科考使用“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平台进行大气观测。浮空艇的艇体材料由我国自主研发,具有重大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意义。图左为“部分板块分布图”,图右为“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于(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发生张裂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发生张裂
7.我国能够自主研发“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的艇体材料,主要得益于我国( )
A.地理位置优越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矿产资源丰富 D.劳动力资源丰富
答案及解析
【单元易混易错】
1.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日本的位置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活动,D对,A、B、C错。故选D。
2.答案:B
解析:地震发生时应听从指挥有序撤离,撤离到相对空旷的地带,撤离时用书包等物品保护好头部,防止掉落物品砸伤头部,以上做法均为防震减灾的正确做法,A、C、D不符合题意;地震时应乘坐电梯容易被断电等突发情况困在电梯里,影响逃生时间,B符合题意,故选B。
3.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a位于北美洲东侧、非洲西侧,为大西洋,故A正确;由图可知,b位于大洋洲、非洲、南极洲之间,为印度洋,故B错误;由图可知,c为非洲,故C错误;由图可知,d为南美洲,故D错误。故选A。
4.答案:B
解析: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占39%,海洋面积占61%,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故①错误;南半球海洋面积占81%,陆地面积占19%,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故②正确;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南半球,但是无论怎么划分,面积相等的两个半球海洋面积都是大于陆地面积,故③正确;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海陆分布不同,故④错误。故选B。
5.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七大洲的轮廓特征。根据图中大洲轮廓判断大洲名称,①是南美洲,②是非洲,③是南极洲。
6.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四大洋的分布。②大洲非洲西部濒临大西洋,巴西位于大西洋的西岸,从非洲到巴西经过大西洋的航线最短。
7.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陆漂移假说提出的证据。①南美洲东岸凸出的部分与②非洲西岸凹入的部分遥相对应,说明两个大陆原来是一个整体,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以此为据,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一个大洲所处温度带由纬度位置决定;选项BC是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8.答案:(1)南
(2)南
(3)亚 苏伊士
(4)挤压 缩小
解析:(1)读图分析,左图中,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2)读图分析,左图中,从南北极点看,南极点附近是一片陆地,北极点周围是一片海洋。
(3)读图分析,甲是亚洲,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乙是非洲,苏伊士运河是甲洲和乙洲的分界,该运河沟通地中海与红海。
(4)读图分析,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挤压运动处,地中海的而积将会缩小。
【单元对接中考】
1.C 2.C 3.B
【解析】1.读图可知,雅安位于亚欧板块边缘,西南部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北斗导航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且具备短报文通信能力,目前并没有地震预警通知功能,故A错误;遥感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并没有预警地震信息的功能,故B错误;建立地震预警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地震发生之后,将地震即将到来的消息传递给大家,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故C正确;气象雷达主要用于探测气象状况以及变化趋势,是人们为防范气象风险,保障飞行安全而研制的航空电子产品,与地震关系不大,故D错误。故选C。
3.交通安全教育是通过学习了解生命的可贵,掌握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故A错误;地震逃生应急演练可以使学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险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故B正确;消防安全教育,目的在于增强消防安全的意识,故C错误;疫情应急处置为了避免更多人被感染疫情,与地震相关性不大,故D错误。故选B。
4.B 5.C
【解析】4.由题可知,阿留申群岛是太平洋北部的火山群岛,②位于太平洋北部,B正确。①位于太平洋东南部,③位于印度洋北部,④位于大西洋东部,均不符合题意,ACD错误。故选B。
5.由图可知,墨西哥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处,板块之间碰撞挤压,汤加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之间碰撞挤压,地壳活跃,因此多地震,AB错误,C正确。墨西哥和汤加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D错误。故选C。
B 7.B
【解析】6.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形成的,受板块挤压的影响,山脉还在不断升高,与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无关,故ABD错误、C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
7.我国能够自主研发“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的艇体材料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得益于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地理位置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和劳动力丰富关系小,故ACD错误、B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