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认识地球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空间分布。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及相互位置关系。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探究互助,游戏激趣等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与经历整理、分析、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领悟合作、互助、讨论、交流的意义,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教学过程:采用直观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眼、动脑、动手、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今天正确反映在地图上的海陆面貌,是无数人科学研究的结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学情分析
学生进入中学后,首次接触世界地理教学内容,海陆分布可以做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较熟悉,关键在于通过读图直观感受,并理解其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加强读图训练,强调七大洲、四大洋的相互位置关系,由于初一的学生在小学中已学过一部分地理知识,所以对本节课的内容并不陌生,但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等方面都存在着欠缺与不足。针对这些情况,在学生学习时,主要利用课件和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并指导学生用“图上记忆法”记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体,根据学生好动、好胜的特点,本课以做课本的活动题和完成老师在课堂上设计的活动环节的形式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学生在做活动的同时初步养成读图、填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培养用图能力;通过查找、搜寻信息,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归纳、总结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地球”、“水球”的论证等,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世界奥秘的精神;通过小组合作与竞争的活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参与式开放型教学,“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根据教学进度的需要,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重点难点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空间分布
【教学难点】1.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空间分布。
2.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地球和地球仪的知识,今天我们来学习地球表面地理事物的知识。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内容,并提出问题世界的海陆分布要阐述几方面内容?
【活动】新知探究
教师出示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早已广被接受,但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却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的星球。他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叫做水球。”“那么到底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
请你对地球?水球?做个解释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第一段和第二段,提问:①地球表面有什么显著特征?②图2.2有两个数字谁能解释它们说明什么问题。
教师对回答问题学生给予激励语言。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第三段。并指图说明:世界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集中在北半球,北极周围是海洋;海洋集中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是一块大陆。
这个结果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讲是容易的,而古代人认识海陆分布有没有那么容易呢?接下来我们来学习阅读资料,认识几位著名探险家和它们为人类认识世界所做的贡献吧。教师安排学生阅读。同时教师要联系学生的学习也是一个探索过程。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活动,主要请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我们知道了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是陆地和海洋,下面我们来认识海和陆的名称和位置。
【活动】阅读思考,深入自学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P28—P29图文。回答问题:什么是大陆、大洲、半岛和岛屿、海峡、海、洋。
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
【活动】师生互动突出重点
教师指导并和学生一齐找7大洲和4大洋。
教师写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太、大、印、北”。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各大洲的轮廓及分布特征。
【练习】竞赛活动,巩固练习
⒈①太平洋、北冰洋沿岸各有哪几个大洲?
②东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
③西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
④赤道穿过了哪些大陆?穿过了哪些大洲?
⑤世界上最大的大洲和最大的大洋分别是什么?
⑥世界上最小的大洲和最小的大洋分别是什么?
⑦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什么?
⑧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什么?
⑨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什么?
⒉对同学回答点评,多使用鼓励语言。
组织全体学生动手参与,用“简单几何图形”在一张白纸上进行“一笔画世界”的绘图比赛。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
教学目标
1.知道世界海陆分布的比例,掌握世界海陆分布的概况。
2.运用地图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空间分布位置。
3.能在图上读出并记忆大洲的分界线。
4.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提高读图、填图技能。
学情分析
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问题学生在第一节“认识地球”已有初步认识,但地球上海陆分布的特点,各大洲在地球上的位置等都是一些全新的知识。作为初中生的第一节世界地理课内容,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让学生通过“看、画、写、拼”地图等活动了解和熟悉大洲、大洋的位置和轮廓。通过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乐于探究。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背硬记、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发动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空间分布
教学难点:
1.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空间分布。
2. 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
小花同学在学习完“认识地球”一课之后,按老师的要求买了一个地球仪,在无意转动地球仪的过程中他发现地球仪表面主要有两种颜色构成:绿色和蓝色。引起他思考有两个问题:
绿色代表什么,蓝色又代表什么?
绿色和蓝色的部分到底哪个面积大?
带着这两个问题开始我们今天的地理课堂。
认真看地图并回答小花同学的疑问。
【讲授】活动二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教师板书课题:
世界的海陆分布
到底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的面积谁大呢?我们首先想到了我们把地球分为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这样我们就可以直观的去判断陆地与海洋面积的大小了。
南北半球: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无论南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东西半球:
陆地主要集中于东半球,无论东西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结论:“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过渡:尽管海洋面积广大,但是我们人类主要生活在陆地上,所以我们先来学习陆地有关的知识。
在白板中给出地球表面陆地分布示意图,仔细观察,地球表面陆地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吗?(其中图中标注A、B、C、D四个字母,让学生观察发现这四个地方的不同之处,结合概念,将大陆的有关概念和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位置一一对应)
超链接显示岛屿及大陆的示意图。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岛屿:面积较小到陆地
大洲:大陆及其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
根据大洲的概念,将全球的陆地共分为了七大洲,让学生在一张空白的世界地图中标出七大洲的名称。(强调记忆方法:倒写的问号)
其中亚洲和欧洲同属一块大陆,被称之为亚欧大陆。
转承:知道了七大洲的名称及其位置,我们完成两道活动题,加强基础知识。
活动一:认识大洲的轮廓(利用白板,将各大洲的轮廓和名称对应)
面积大小:按各大洲面积大小将名称由大到小排序)
总结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转承:既然国家和国家有国界线,当然七大洲也不例外,那么它们之间以什么作为分界线呢?接下来我们完成活动一
1、查阅地图,在图中相对应的序号处填写各大洲分界线的名称;(在白板中连线)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北美洲:白领海峡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2、一般以什么作为分界线?
往往以山脉,河流,海峡及运河作为洲界线。
转承:学习完了地球上的陆地,接下来我们学习地球表面海洋部分的内容。
完成活动二:
1、查阅地图册,在图中相对应的位置上填写出海洋的名称,共有几大洋?(在白板中学生填注)
2、阅读课文,总结四大洋的主要特点。
面积大小:太 大 印 北
纬度最高:北冰洋
大西洋:形似“S”型
转承:完成活动三:
1、在图中找出并画出太平洋、南海、安达曼海及马六甲海峡;(学生在白板中圈画)
2、根据图示,总结出洋、海及海峡的概念。
洋:海洋的主体,一般离大陆较远;
海:海洋的边缘部分,一般靠近大陆,有半岛或岛屿与大洋隔离开;
海峡: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
完成三道活动题:展示完整的海陆分布示意图
活动四:找朋友游戏:
将某个海洋或大洲放置中间,让学生在白板中将其周围的邻居拖放正确
活动五:给出flash图,完成各大洲和各大洋位置的对应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板书小结。
【练习】活动三
世界的海陆分布随堂练习
1、巴拿马运河沟通的两个大洋是:( )
A.太平洋、大西洋 B.大西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太平洋 D.太平洋、北冰洋
2、下列围绕北冰洋的大洲,正确的一组是:( )
A.亚洲、欧洲、北美洲 B.北美洲、亚洲、非洲
C.大洋洲、亚洲、北美洲 D.大洋洲、非洲、北美洲
3、世界四大洋中,其范围只分布在东半球的是:( )
A.北冰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太平洋
4、下列大洲中,赤道没有穿过的大洲是:( )
A.欧洲 B.非洲 C.亚洲 D.南美洲
5、世界陆地主要集中在( )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6、关于七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濒临三大洋,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
B.南极洲几乎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内,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C.欧洲是全球七大洲中,惟一没有热带和亚热带的大洲
D.大洋洲、南美洲和北美洲,均为濒临三大洋的大洲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一、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
1、了解世界陆地两大著名高山带的分布规律,能在地图上找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的位置。
综合思维
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等概念。
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人地协调观
1、关注当地的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地理实践力
1、能根据需要选择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2、通过制作地形模型,加强对地形的感性认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2、能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3、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难点:
1、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2、能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3、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三、教学过程
情景导学,明确主题
展示“地球表面3d曲面图”,说明无论是陆地表面还是海底都是起伏不平的。
从而引入地形的定义:地球表面各种各样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自主探究,尝试解决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描述地表的高低起伏?
通过示意图讲解: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补充: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
相对高度: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请两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分别说出自己的身高,然后大家一起计算他们的身高之差,从而类比“海拔”和“相对高度”,让学生了解和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
一、陆地地形
过渡:正是由于陆地表面各个地方的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不相同,所以就有了各种不同的地形类型。陆地表面有哪些地形类型呢?
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并通过多媒体展示五种地形的图片。
讲授讲解,提炼归纳
通过对比的方式讲解各种地形的特征。
高原vs平原
共同点:地表起伏较小
不同点: 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边缘较陡峭。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山地vs丘陵
共同点:地表崎岖不平
不同点: 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丘陵:海拔较低,大致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盆地:四周多被山地和高原环绕,中间相对低平。
活动交流,展示评研
请同学们根据五种地形类型的特征,画出其简图。
自主探究,尝试解决
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出世界陆地上两大高峻山脉地带,观察它们的走向有何特点?它们分别由哪些山脉构成?以及著名的高原、平原等。
教师展示世界地形图,引导学生寻找各地的具体位置。
太平洋沿岸山脉带:科迪勒拉山系主要由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组成。
横贯亚欧大陆南部的山脉带:大体呈东西走向,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和阿特拉斯山脉。
阅读教材p35——世界陆地地形之最,并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出它们。
让学生举例说明地形对人们的生活或生产活动有哪些影响?
二、海底地形
讲授讲解,提炼归纳
通过展示海底地形示意图进行讲解:
大陆架: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缓,水深在200米以内。
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
大洋中脊: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较强烈。
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一万多米。
三、学看地形图
展示台湾某地的地形,思考:我们该如何将它制成平面的地图?
通过动画展示绘制过程:将相同高度的各点连接起来,形成的连线,称为等高线。将等高线投影到平面上,形成等高线地形图。
自主探究,尝试解决
让学生思考:虽然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哪里高哪里低,但是等高线太多了,看起来很费劲,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
上色,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可以直观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一般用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橙色表示山地和高原。
思考:下图是同一区域分层设色地形图的两种表现形式,观察这两幅图,说一说它们的差异。
第一幅图等高线之间差值较小,等高线更加密集。
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之差。
地形剖面图:1.找出剖面线AB与等高线的交点
2.沿每一个点向下做垂线,在高度表上找到相应的点
3.将各点用圆滑曲线连接起来
讲授讲解,提炼归纳
每座山都有自己的组成部分,即山体部位,不同的山体部位用等高线该如何表示?
通过展示山体各部位的等高线示意图进行讲解。
总结归纳:
自主探究,尝试解决
引导学生思考: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陡坡和缓坡的等高线有什么特点?
总结:坡陡的地方绘出的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绘出的等高线稀疏。
当堂训练,巩固提升
王奶奶准备周末登山,现有A,B两条路线,你建议王奶奶选择哪一条呢?为什么?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四节 海陆变迁
一、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
1、认识地壳是变动的,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了解世界火山、地震的主要分布规律,关注人类如何防震抗灾,提高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综合思维
1、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发现到板块构造的提出。
2、通过学习海陆变迁等实例,认识自然环境变化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
1、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感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体会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加强对学生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的培养。
2、初步认识自然届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自然的手段也永无止境。
地理实践力
1、通过阅读示意图进行演示、模拟等,初步了解海陆地形的形成及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带与板块构造的关系。
2、世界火山、地震的两大分布带。
难点: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带与板块构造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情景导学,明确主题
一、地表形态的变化
通过“沧海桑田”这一成语引入,
引导学生认知,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活动交流,展示评研
请同学们寻找“海陆变迁”的实证。
举例:1、喜马拉雅山有海洋生物化石;
2、云南石林2亿多年前曾是海底石灰岩层;
3、台湾海峡海底有人类活动的遗迹;
4、荷兰填海造陆。
总结: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1、地壳变动(造山运动) 2、海平面的升降
次要原因: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渡: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海陆之间也是不断变化的。那么海陆之间是如何变化的呢?
二、大陆漂移假说
介绍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过程。
自主探究,尝试解决
请同学们寻找证据,证明非洲与南美洲原本是一块大陆。
总结:1、大陆轮廓的相似性;2、动物的相似性;3、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补充拓展:在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媒,说明南极洲原本的位置不是寒带,是后来漂移到现在位置的。
讲授讲解,提炼归纳
通过大陆漂移过程的模拟示意图讲解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观点。
1、地球原先只有一块“泛大陆”。
2、大约2亿年以前,泛大陆开始破裂,向外“漂移”,逐渐形成现在的海陆分布。
过渡:大陆漂移被证实后,必须进一步探究“为什么会漂移”,地质学家经过长期探究,提出多种学说,其中板块构造学说最为著名。
三、板块构造学说
自主探究,尝试解决
通过展示“六大板块”示意图,让学生熟悉六大板块的名称、位置及海陆构成。
思考:板块与板块之间有哪些运动方式?会带来怎样的现象?
归纳: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如青藏高原、阿尔卑斯山
板块涨裂拉伸,形成海洋、裂谷,如红海、东非大裂谷
举例:1、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2、地中海: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不断缩小
3、东非大裂谷: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
4、红海: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不断扩大
四、火山与地震
过渡:引起海陆变迁的地壳运动过程中,地球内部会以地震和火山喷发等形式释放巨大的能量。
自主探究,尝试解决
通过展示“全球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示意图,找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有哪些,它们与板块运动有什么关系?
讲授讲解,提炼归纳
讲解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通过对比英国和日本发生火山地震的次数情况,进一步说明: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边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解释火山喷发,介绍几座火山:富士山、乞力马扎罗山、长白山天池。
解释地震,介绍震级的概念及国际通用的“里氏震级”的震级标准。
通过多媒体播放“遇到地震怎么办”,介绍地震发生时的正确自我保护措施。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