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质量检测试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质量检测试卷(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7 11:4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质量达标检测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画横线。(3分)
磅(páng bàng)礴 岷(mín míng)山 沉着(zhe zhuó)
擎(qín qíng)着 瞻(zhān zān )仰 璀(cuī cuǐ )璨
二、读拼音写词语。(3分)
1.政委走到yì zhǎn dēng( )下,扶着旁边的 lán gān( ),望着飘拂的
qí zhì( ),陷入沉思。
2.tǎn kè( )驶到jù lí( )rì kòu( ) 不到一百米的地方,发出了一枚炮弹,炸得敌人 fěn shēn suì gǔ( )。
三、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6分)
( )七( )八 ( )水( )山 居高( )下
四( )八( ) ( )( )上升 大江南( )
张灯( )彩 热血沸( )
1.过年了!过年了!大街上( ),热闹非凡。
2.我们( ),把敌人的行踪看得一清二楚。
四、根据五壮士的情感,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6分)
满怀深情 视死如归 顶天立地 无比蔑视
( )的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 )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 去的方向。他们( )地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 )地走到悬崖边,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上往下跳。(4分)
假如狼牙山已开发为一处红色旅游胜地,你跟随旅行团来到五壮士跳崖的地方,你想说些什么 请把它写下来。(2分)
.
.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4分)
1.参加典礼的有工人、农民、妇女等各行各业的人。(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2分)
2.市民瞻仰国旗。(扩句,至少扩两处)(2分)
.
3.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有的 ,有的 。(照样子仿写句子)(2分)
4.这声音传遍全中国。这声音传到世界各地。(用合适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2分)
.
5.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 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4分)
(1)对这句话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
B.马宝玉的话体现了他对敌人的仇恨
C." 用石头砸"的原因是石头比手榴弹的威力更大
(2)仿照例句,写一句含有三个以上连贯动作的句子。
.
6.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2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
,"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表明 .
六、课文回顾。(20分)
1.根据课本内容填空。(12分)
(1)《七律·长征》中总写红军战士不惧千难万险的两句是:
.
(2)学了《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我想用几个四字词语来形容这些英雄人物: .
。学了《我的战友邱少云》 一文,我被邱少云 的精神和 的意志而感动。
(3)《开国大典》记叙了 年 月 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 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 之情。2019 年是新中国建国 周年。
(4)《灯光》是 写的,课文的主人公是 .
2.根据所学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5分)
(1)《我的战友邱少云》 一文按"天还未亮 → 中午的时候→黄昏的时候"的时间顺序写了邱少云从隐蔽潜伏到被火包围直至壮烈献身的全过程。 ( )
(2)"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指海、陆、空三军。 ( )
(3)"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光明",不仅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 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使中国永远摆脱黑暗统治,获得光明( )
(4)《狼牙山五壮士》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故事的主人公是马宝玉和葛振林。 ( )
(5)《灯光》 一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 )
3. 了解故事内容,按顺序排列。(3分)
(1)翻越五岭 爬雪山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
(2)跳下悬崖 接受任务 诱敌上山 顶峰歼敌 痛击敌人
.
(3)群众游行 阅兵式 宣读公告 群众入场
.
七、阅读理解。(1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 ( 8 分 )
开国大典(节选)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 )着红旗,有的( )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 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己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在文段中的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1分)
2.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2分)
3. 用“ ”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1分)
4.选择正确答案。(4分)
(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 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句中的“直奔”( )
A. 可以换成"走向"。都说明大家很急。
B. 比"走向"更能反映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急迫、兴奋的心情。
(2)文段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
A. 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二)课外阅读。 (10分)
死也不倒下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了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他们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而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 ”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 "那特务发抖地问。
“你就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里。
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5分)
逮捕(dǎi dài) 处决( chù chǔ) 挨枪(āi ái)
2.写出画线词的近义词。(2分)
(1)(敌人)妄图吓唬他。 ( )( )
(2)他们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 ( )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1.5分)
(1)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或害怕。 ( )
(2)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 ( )
(3)使国家受害,人民遭殃。 ( )
4.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水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这句话中, 第一个"休息"指 ,第二个"休息"指 ,这句话的意思是 。(3分)
5."死也不倒下"的正确含义是( )(2分)
A.坐在椅子上死了都倒不下去。
B.他死也不愿倒下。
C.他宁可死也不向敌人屈服。
八、习作乐园。(30分)
题目:分享 .
要求:1.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胜利、快乐、果实、幸福、教训……)
2.事例具体,语句通顺,叙述生动。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参考答案
一 、páng mín zhuó qíng zhān cuǐ
二、1.一盏灯 栏杆 旗帜 2.坦克 距离 日寇 粉身碎骨
三、横 竖 万 千 临 面 方 徐徐 北 结 腾
1.张灯结彩 2.居高临下
四 、顶天立地 满怀深情 无比蔑视 视死如归
五壮士,你们是民族的脊梁,我为你们自豪,你们坚强不屈的精 神激励我们自立自强。我要像你们一样为建设伟大的新中国而贡献力量。
五、1.参加典礼的有工人、农民等各行各业的人。
2.示例:市民成群结队到广场瞻仰鲜艳的国旗。
3.示例:拿着报纸 握着书本
4.示例:这声音不但传遍全中国,而且传到世界各地。
5.(1)C (2)示例:李老师走到办公桌前,坐了下来,开始动笔写教案。
6.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声音 这声音传遍了全中国
六、1. (1)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2)英勇顽强 视死如归 为国为民 严守纪律和英勇献身 钢铁般意志
(3)1949 10 1 激动和自豪 70
(4)王愿坚 郝副营长
2. (1) √ (2)× (3) √ (4)× (5) √
3. (1)翻越五岭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2)接受任务 痛击敌人 诱敌上山 顶峰歼敌 跳下悬崖
(3)群众入场 宣读公告 阅兵式 群众游行
七、(一)1.擎 提
2.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3.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4. (1)B 【解析】"直奔"表现出人民喜悦而激动,迫不及待的心情。 (2) A
(二) 1 .dài chǔ ái
2. (1)妄想 威吓 (2)伤痕累累
3. (1)张口结舌 (2)恼羞成怒 (3)祸国殃民
4.暂时停止工作,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 牺牲 吉鸿昌临死前都在积极地宣传抗日
5. C
九、写作提示:
1.将半命题题目补充完整,如:分享快乐。
2.选一件给你感受最深的事情,把其中的经过写清楚,体现出 "分享",可以运用适当的环境或场面描写烘托快乐气氛,增强表达效果。
3 .可运用多种描写手法,使故事情节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