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八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八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9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0-27 08:3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八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共50分)
1.(2分)下列动物的身体都是辐射对称的一组是(  )
A.蚂蟥、海蜇、海葵 B.水母、珊瑚、海葵
C.水母、海蜇、珊瑚虫 D.蚯蚓、海蜇、海葵
2.(2分)下列动物出现有口有肛门的是(  )
A.海葵 B.涡虫 C.蛔虫 D.血吸虫
3.(2分)如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气管、②是气囊、③是肺
B.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③→②
C.家鸽的呼吸系统特点是与其飞翔生活相适应的
D.②和③都能进行气体交换,所以有人称其呼吸是“双重呼吸”
4.(2分)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终身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B.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也可在水中游泳
C.两栖动物大多数有害,我们要多多捕杀
D.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甲鱼、“娃娃鱼”等
5.(2分)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下列动物与它的特点最相近的是(  )
A.蝗虫 B. 草履虫
C. 沙蚕 D. 鱼
6.(2分)下列哪项与鲫鱼在水中生活无关(  )
A.身体呈流线型
B.身体上长有鳍
C.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
D.用鳃呼吸
7.(2分)体温恒定有利于动物的区域分布,生存和繁衍,下列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  )
A.麻雀和螳螂 B.家鸽和蜥蜴
C.梅花鹿和蚯蚓 D.朱鹮和海豹
8.(2分)下列水生动物中,哪一种是脊椎动物(  )
A.海马 B.鱿鱼 C.海蜇 D.螃蟹
9.(2分)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
A.贝壳 B.外套膜 C.珍珠层 D.斧足
10.(2分)下列动物属于鱼类的是(  )
A.海马 B.娃娃鱼 C.鲸鱼 D.海豚
11.(2分)如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某个概念或器官,下列不能构成图中关系的是(  )
A.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节肢动物
B.变温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C.狼的牙齿、门齿、犬齿
D.运动的器官、足、翅
12.(2分)关于动物的运动,下列描述你认为不妥当的是(  )
A.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和肌肉
B.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会牵引骨绕着关节转动
C.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
D.动物的运动能力和方式千差万别,有的善于飞行、奔跑,有的只能蠕动,甚至有些固着在某些植物体上,极少运动
13.(2分)动物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往往是相互适应的,如:鸟类翱翔于天空,鱼儿在水中嬉戏,据你所知下列动物生活环境、形态结构最为相似的一组是(  )
A.鲸鱼 鲨鱼 B.鲫鱼 草鱼 C.蝙蝠 家鸽 D.青蛙乌龟
14.(2分)下列动物中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A.海蜇 B.蚯蚓 C.海豹 D.蜘蛛蟹
15.(2分)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是交替张合的
B.涡虫的口在其前端
C.在水中游泳的一定用鳃呼吸,在陆地生活的一定用肺呼吸
D.蝗虫的头浸入水中,很快就会窒息而亡
16.(2分)下列动物;生活在淡水中的是(  )
A.中华鲟、草鱼、鳙鱼 B.银鲳、鲫鱼、带鱼
C.鲤鱼、鲨鱼、鲢鱼 D.鳄鱼、青鱼、黄鱼
17.(2分)你认为,真正适应了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是(  )
A.昆虫 B.爬行动物 C.环节动物 D.两栖动物
18.(2分)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特点是(  )
①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②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③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鳃
④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
⑤靠贝壳来保护身体.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⑤ D.①③④
19.(2分)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在进化上的意义是(  )
A.运动更灵活 B.消化食物更充分
C.反应更灵活 D.运输氧气的能力更强
20.(2分)下列是同学们熟悉的一些空中飞行的动物;其中不属于鸟类的是(  )
A.鸵鸟 B.企鹅 C.麻雀 D.蝙蝠
21.(2分)以下关于胎生、哺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B.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
C.胎生、哺乳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
D.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
22.(2分)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与从鱼口流入的水在成分上比较,发生的变化是(  )
A.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都增加
B.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C.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D.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都减少
23.(2分)如图骨骼肌附着骨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4.(2分)下列与鸟适于飞行生活无关的是(  )
A.翅膀上的羽毛排列呈扇形,扩大与空气的接触面,产生上升力
B.发达的胸肌牵动两翼
C.具有发达的牙齿,能加强消化提供能量
D.直肠短,不储存粪便,减轻飞行时的重量
25.(2分)在下列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中,哪项是不属于适于寄生生活的(  )
A.消化管结构简单 B.体表有角质层
C.生殖器官发达 D.身体呈圆柱形
二、填空题(共50分)
26.(12分)如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是关节头;④是关节窝;二者合称为    ;其表面覆盖一层光滑的⑤   ;它可以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摩擦和碰撞(减震)。
(2)图中②是    ;由    组织构成;它里面和外面的一些韧带;使关节具有    性。
27.(12分)根据图回答:
(1)图A表示    动作,行军礼时收缩的是    (填写肌肉名称)。
(2)3和4分别表示肌肉的两个部分,3表示    。一块完整的骨骼肌属于    这一结构层次。
(3)运动并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    系统的调节,以及其他系统的供能,能量来自肌肉细胞的    。
28.(10分)根据观察蚯蚓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身体呈圆筒形,前端和后端可依据[   ]   的位置来区分,这个位置靠近身体的前端。
(2)在观察中,要经常用浸湿的棉花轻轻擦拭蚯蚓的体表,是为了保持体表湿润   。
(3)蚯蚓通过    的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运动方式为    。
(4)蚯蚓在硬纸板上运动速度比在玻璃板上运动速度要    。
29.(10分)如图所示图中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上述类群中A属于无脊椎动物,它的体表有    ,可以起    ,适应陆地生活。
(2)C属于两栖动物,成体的它用    呼吸。
(3)从体温来说,D和E都属于    。但在生殖发育方面E的特点是    。
30.(6分)如图所示是两种不同哺乳动物的牙齿分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1)哺乳动物的牙齿是有分化的,图中③是    ,其中①能    。
(2)从食性来分析,   图表示的是肉食性动物的牙齿。
(3)如果A、B代表的两种动物处于一条食物链中,那么    图动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较少。
2023-2024学年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八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共50分)
1.(2分)下列动物的身体都是辐射对称的一组是(  )
A.蚂蟥、海蜇、海葵 B.水母、珊瑚、海葵
C.水母、海蜇、珊瑚虫 D.蚯蚓、海蜇、海葵
【答案】C
【分析】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由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解答】解:腔肠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
A、蚂蟥属于环节动物;
B、珊瑚不属于生物;
C、水母、珊瑚虫都是腔肠动物。C正确;
D、蚯蚓属于环节动物。
故选:C。
2.(2分)下列动物出现有口有肛门的是(  )
A.海葵 B.涡虫 C.蛔虫 D.血吸虫
【答案】C
【分析】腔肠动物的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
线形动物门: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解答】解:A、海葵属于腔肠动物。
B、涡虫属于扁形动物。
C、蛔虫属于线形动物,后端有肛门。
D、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
故选:C。
3.(2分)如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气管、②是气囊、③是肺
B.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③→②
C.家鸽的呼吸系统特点是与其飞翔生活相适应的
D.②和③都能进行气体交换,所以有人称其呼吸是“双重呼吸”
【答案】D
【分析】鸟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气囊辅助呼吸,图中①气管,②气囊,③肺。
【解答】解:A、图中①气管,③肺。
B、在飞行时,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和气囊。当两翼下垂时,气囊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第二次气体交换后排出体外,正确。
C、家鸽的呼吸系统特点是与其飞翔生活相适应的。
D、②气囊可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③肺能进行气体交换。
故选:D。
4.(2分)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终身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B.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也可在水中游泳
C.两栖动物大多数有害,我们要多多捕杀
D.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甲鱼、“娃娃鱼”等
【答案】B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解答】解:A.既能生活在水中,比如爬行动物中的乌龟,也能生活在陆地上。
B.由分析可知,用鳃呼吸,也能在水中游泳,B正确。
C.两栖动物中的青蛙对我们来说是有益的。
D.甲鱼是爬行动物。
故选:B。
5.(2分)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下列动物与它的特点最相近的是(  )
A.蝗虫 B. 草履虫
C. 沙蚕 D. 鱼
【答案】C
【分析】(1)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如蚯蚓、水蚤、沙蚕。
(2)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如图:

【解答】解:A、蝗虫的身体是由大小不同的体节构成;
B、草履虫的身体只有1个细胞构成;
C、沙蚕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
D、鱼的体节大小不同,而且分部。
所以与蚯蚓的特点最相近的是“沙蚕”。
故选:C。
6.(2分)下列哪项与鲫鱼在水中生活无关(  )
A.身体呈流线型
B.身体上长有鳍
C.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
D.用鳃呼吸
【答案】C
【分析】每种生物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理特征和形态结构,结合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进行解答。
【解答】解:A、身体呈梭形,分泌黏液,故与水中生活相适应;
B、身体上长有鳍、背鳍,尾鳍决定鱼体运动方向,故与水中生活相适应;
C、身体分为头部、尾部,C符合题意;
D、用鳃呼吸,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到水中,故与水中的生活相适应。
故选:C。
7.(2分)体温恒定有利于动物的区域分布,生存和繁衍,下列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  )
A.麻雀和螳螂 B.家鸽和蜥蜴
C.梅花鹿和蚯蚓 D.朱鹮和海豹
【答案】D
【分析】(1)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
(2)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而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及所有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都属于变温动物.
【解答】解:A、螳螂是节肢动物,属于变温动物;
B、蜥蜴是爬行动物,属于变温动物;
C、蚯蚓是环节动物,属于变温动物;
B、朱鹮是鸟类,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故D正确。
故选:D。
8.(2分)下列水生动物中,哪一种是脊椎动物(  )
A.海马 B.鱿鱼 C.海蜇 D.螃蟹
【答案】A
【分析】(1)无脊椎动物: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2)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解答】解:海马属于鱼类,体内有脊柱,鱿鱼属于软体动物,螃蟹属于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A正确。
故选:A。
9.(2分)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
A.贝壳 B.外套膜 C.珍珠层 D.斧足
【答案】B
【分析】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能分泌珍珠质形成贝壳.
【解答】解:蛤、蚌类等软体动物具有左右两瓣贝壳,腹部分离、内脏团,外套膜位于体之两侧,构成外套腔。蛤、蚌类的贝壳的结构分三层,中层为棱柱层,最里面一层,叫做珍珠层。从以上可看出外套膜有分泌珍珠质的功能。
当蚌壳张开的时候,如果恰好有沙粒或寄生虫等异物进入蛤,处在了外套膜与贝壳中间,沙粒等异物就会不断刺激该处的外套膜,形成珍珠囊,久而久之,于是就形成了一粒粒的珍珠,则是蛤,导致细胞分裂,渐渐陷入外套膜。
故选:B。
10.(2分)下列动物属于鱼类的是(  )
A.海马 B.娃娃鱼 C.鲸鱼 D.海豚
【答案】A
【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据此答题.
【解答】解:A、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减少水的阻力,用鳍游泳,海马符合鱼类的特征,A符合题意。
B、娃娃鱼又叫大鲵,成体用肺呼吸,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B不符合题意;
C、鲸鱼具有胎生,属于哺乳动物。
D、海豚具有胎生,是哺乳动物。
故选:A。
11.(2分)如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某个概念或器官,下列不能构成图中关系的是(  )
A.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节肢动物
B.变温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C.狼的牙齿、门齿、犬齿
D.运动的器官、足、翅
【答案】A
【分析】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都属于变温动物。
【解答】解:A、节肢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A错误。
B、鱼类、爬行类,都属于变温动物,B正确。
C、狼属于肉食动物、臼齿,能构成图中关系。
D、足和翅都属于运动器官,D正确。
故选:A。
12.(2分)关于动物的运动,下列描述你认为不妥当的是(  )
A.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和肌肉
B.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会牵引骨绕着关节转动
C.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
D.动物的运动能力和方式千差万别,有的善于飞行、奔跑,有的只能蠕动,甚至有些固着在某些植物体上,极少运动
【答案】C
【分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解答】解:A、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B、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B正确。
C、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呼吸系统,C错误。
D、动物的运动能力和方式千差万别、奔跑,甚至有些固着在某些植物体上,D正确。
故选:C。
13.(2分)动物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往往是相互适应的,如:鸟类翱翔于天空,鱼儿在水中嬉戏,据你所知下列动物生活环境、形态结构最为相似的一组是(  )
A.鲸鱼 鲨鱼 B.鲫鱼 草鱼 C.蝙蝠 家鸽 D.青蛙乌龟
【答案】B
【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解答】解:A、鲸鱼是哺乳类用肺呼吸;
B、鲫鱼,都是鱼类;
C、蝙蝠是哺乳类;
D、青蛙是两栖类。
因此动物生活环境、形态结构最为相似的一组是鲫鱼。
故选:B。
14.(2分)下列动物中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A.海蜇 B.蚯蚓 C.海豹 D.蜘蛛蟹
【答案】D
【分析】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
【解答】解:选项中,海蜇属于腔肠动物,海豹属于哺乳动物。
故选:D。
15.(2分)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是交替张合的
B.涡虫的口在其前端
C.在水中游泳的一定用鳃呼吸,在陆地生活的一定用肺呼吸
D.蝗虫的头浸入水中,很快就会窒息而亡
【答案】A
【分析】涡虫身体扁平,属于扁形动物,其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消化系统由口、咽、肠组成。
【解答】解:A、鱼呼吸时口和鳃盖后缘是交替张合的。
B、涡虫有口,B错误。
C、鲸鱼在水中生活,蝗虫在陆地上生活,C错误。
D、蝗虫是一种典型的节肢动物、胸部和腹部,气体进出的门户是气门,所以把蝗虫的头部置于水中,D错误。
故选:A。
16.(2分)下列动物;生活在淡水中的是(  )
A.中华鲟、草鱼、鳙鱼 B.银鲳、鲫鱼、带鱼
C.鲤鱼、鲨鱼、鲢鱼 D.鳄鱼、青鱼、黄鱼
【答案】A
【分析】水生动物有的生活在海洋中,有的生活在淡水中。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是我国广泛养殖的淡水鱼类,其中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被称为四大家鱼;银鲳、带鱼、鲨等生活在海洋中,属于海洋鱼类。
【解答】解:A、中华鲟、鳙鱼生活在淡水中。
B、银鲳,属于海洋鱼类,B不符合题意。
C、鲨鱼生活在海洋中、鲢鱼生活在淡水中。
D、鳄鱼属于爬行动物,青鱼生活在淡水中。
故选:A。
17.(2分)你认为,真正适应了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是(  )
A.昆虫 B.爬行动物 C.环节动物 D.两栖动物
【答案】B
【分析】陆地生活的动物都具有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爬行类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爬行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故爬行类成为真正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解答】解:A、昆虫属于节肢动物,A不符合题意;
B、爬行动物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B符合题意;
C、环节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D、两栖动物水中产卵,幼体生活在水中,都不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故选:B。
18.(2分)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特点是(  )
①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②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③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鳃
④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
⑤靠贝壳来保护身体.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⑤ D.①③④
【答案】B
【分析】陆生动物适于陆生的特点:
(1)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生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2)陆地上的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3)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
(4)陆地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解答】解:根据陆生动物适于陆生的特点可知:①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外骨骼、鳞或甲;④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故选项B正确。
故选:B。
19.(2分)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在进化上的意义是(  )
A.运动更灵活 B.消化食物更充分
C.反应更灵活 D.运输氧气的能力更强
【答案】A
【分析】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可以从是环节动物运动是更灵敏,转向更灵活。
【解答】解: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体腔、蚯蚓和沙蚕等。
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可以从是环节动物运动是更灵敏。
故选:A。
20.(2分)下列是同学们熟悉的一些空中飞行的动物;其中不属于鸟类的是(  )
A.鸵鸟 B.企鹅 C.麻雀 D.蝙蝠
【答案】D
【分析】鸟类前肢变成翼、身体呈流线型、双重呼吸、体表被覆羽毛、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等结构特点决定了适于飞行生活。
【解答】解: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体温恒定。鸵鸟,都属于鸟类,属于哺乳动物,D错误。
故选:D。
21.(2分)以下关于胎生、哺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B.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
C.胎生、哺乳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
D.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
【答案】D
【分析】乳动物的生殖方式为胎生,幼崽出生时已经基本发育完整,所以不易受到天敌的攻击,能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增加对陆地生活的适应能力。据此解答。
【解答】解:哺乳动物在繁殖期间哺乳动物雌雄交配,雄性的精子进入雌性的体内,形成受精卵,胚胎在母体的子宫内,发育成胎儿,这种生殖方式叫胎生,眼睛没有睁开,只能靠母体的乳汁生活,所以称为哺乳动物,增强了对陆上生活的适应能力,故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D。
22.(2分)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与从鱼口流入的水在成分上比较,发生的变化是(  )
A.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都增加
B.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C.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D.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都减少
【答案】B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水由口进入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
【解答】解: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当水流经鳃丝时,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口和鳃盖后缘不停的交替张合这时它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呼吸。
故选:B。
23.(2分)如图骨骼肌附着骨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分析】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的肌腱,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
【解答】解: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共同完成的。
故选:B。
24.(2分)下列与鸟适于飞行生活无关的是(  )
A.翅膀上的羽毛排列呈扇形,扩大与空气的接触面,产生上升力
B.发达的胸肌牵动两翼
C.具有发达的牙齿,能加强消化提供能量
D.直肠短,不储存粪便,减轻飞行时的重量
【答案】C
【分析】鸟类的身体成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胸肌发达,胸骨有龙骨突,长骨中空,消化系统发达,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帮助呼吸.
【解答】解:A、鸟类的前肢特化成翼,展开时面积很大,煽动时非常有力,正确。
B、胸部肌肉发达,正确。
C、鸟类有喙无齿。
D、鸟类的直肠短,减轻飞行时的重量。
故选:C。
25.(2分)在下列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中,哪项是不属于适于寄生生活的(  )
A.消化管结构简单 B.体表有角质层
C.生殖器官发达 D.身体呈圆柱形
【答案】D
【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解答】解: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蛔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蛔虫的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
故选:D。
二、填空题(共50分)
26.(12分)如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是关节头;④是关节窝;二者合称为  关节面 ;其表面覆盖一层光滑的⑤ 关节软骨 ;它可以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摩擦和碰撞(减震)。
(2)图中②是  关节囊 ;由  结缔 组织构成;它里面和外面的一些韧带;使关节具有  牢固 性。
【答案】(1)关节面;关节软骨。
(2)关节囊;结缔;牢固。
【分析】图中,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
【解答】解:(1)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上覆盖着⑤关节软骨。
(2)②是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
故答案为:(1)关节面;关节软骨。
(2)关节囊;结缔。
27.(12分)根据图回答:
(1)图A表示  屈肘 动作,行军礼时收缩的是  肱二头肌 (填写肌肉名称)。
(2)3和4分别表示肌肉的两个部分,3表示  肌腹 。一块完整的骨骼肌属于  器官 这一结构层次。
(3)运动并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  神经 系统的调节,以及其他系统的供能,能量来自肌肉细胞的  呼吸作用 。
【答案】(1)屈肘;肱二头肌
(2)肌腹;器官
(3)神经;呼吸作用
【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由骨、关节、肌肉。由图可知:A图表示屈肘动作,B图表示伸肘动作。1肱二头肌,2肱三头肌,3肌腹,4肌腱。
【解答】解:(1)图A表示屈肘动作,图B表示伸肘动作。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共同完成的,1肱二头肌收缩,B伸肘时,1肱二头肌舒张,收缩的是肱二头肌。
(2)6和(4分)别表示肌肉的两个部分,3表示肌腱。肌腱属于结缔组织,里面的血管属于上皮组织,也就有了结缔组织与上皮组织,可见一块骨骼肌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
(3)运动并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如呼吸系统,其中能量来自肌肉细胞的呼吸作用。
故答案为:(1)屈肘;肱二头肌
(2)肌腹;器官
(3)神经;呼吸作用
28.(10分)根据观察蚯蚓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身体呈圆筒形,前端和后端可依据[ 3 ] 环带 的位置来区分,这个位置靠近身体的前端。
(2)在观察中,要经常用浸湿的棉花轻轻擦拭蚯蚓的体表,是为了保持体表湿润 呼吸 。
(3)蚯蚓通过  肌肉和刚毛 的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运动方式为  蠕动 。
(4)蚯蚓在硬纸板上运动速度比在玻璃板上运动速度要  快 。
【答案】(1)3环带
(2)呼吸
(3)肌肉和刚毛;蠕动
(4)快
【分析】(1)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蚯蚓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蚯蚓以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2)图中:1前端、2体节、3环带、4体节。
【解答】解:(1)在蚯蚓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颜色较浅的环带,后端离环带远。
(2)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观察蚯蚓时,其目的是使体表保持湿润。
(3)蚯蚓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运动方式为蠕动。
(4)蚯蚓的运动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刚毛能固定和支撑身体;在玻璃板上,爬得慢。
故答案为:
(1)3环带
(2)呼吸
(3)肌肉和刚毛;蠕动
(4)快
29.(10分)如图所示图中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上述类群中A属于无脊椎动物,它的体表有  外骨骼 ,可以起  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适应陆地生活。
(2)C属于两栖动物,成体的它用  肺和皮肤 呼吸。
(3)从体温来说,D和E都属于  恒温动物 。但在生殖发育方面E的特点是  胎生哺乳 。
【答案】(1)外骨骼;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2)肺和皮肤。
(3)恒温动物;胎生哺乳。
【分析】观图可知:A蝗虫属于节肢动物、B属于鱼类、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家鸽属于鸟类、E家兔属于哺乳动物。
【解答】解:(1)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足和触角也分节、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有蜕皮现象。
(2)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皮肤裸露辅助呼吸。
(3)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胎生。
故答案为:
(1)外骨骼;保护和支持作用。
(2)肺和皮肤。
(3)恒温动物;胎生哺乳。
30.(6分)如图所示是两种不同哺乳动物的牙齿分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1)哺乳动物的牙齿是有分化的,图中③是  臼齿 ,其中①能  切断食物 。
(2)从食性来分析, B 图表示的是肉食性动物的牙齿。
(3)如果A、B代表的两种动物处于一条食物链中,那么  A 图动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较少。
【答案】(1)臼齿;切断食物。
(2)B。
(3)A。
【分析】(1)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图中①为门齿,②为犬齿,③为臼齿。
(2)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会越多。
【解答】解:(1)哺乳动物的牙齿是有分化的,从牙齿分化的功能来看,适于磨碎食物,适于切断食物。
(2)从食性来分析,A图中只有门齿,表示的是草食性动物的牙齿、臼齿和犬齿。
(3)如果A、B代表的两种动物处于一条食物链中,B为肉食性动物,故A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较少。
故答案为:
(1)臼齿;切断食物。
(2)B。
(3)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