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度检测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泰州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度检测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0-26 23:3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泰州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度检测
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如图代表正常情况下肌细胞与人体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X、Y、Z 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Y 化学成分的主要差异是无机盐含量不同
B.X 中的大部分物质都通过 Z 进入Y 中
肌细胞的无氧呼吸代谢产物会导致 X 的 pH 明显降低
若饮食过咸,则 X、Z、Y 的渗透压都可能升高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患者大部分在感染期伴有轻度肝水肿和高水平的血浆肝酶。临床上,丙型肝炎诊疗方案指出,患者的常规治疗需要定时监测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人的肝脏处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液
机体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生理意义是为细胞呼吸的进行提供 O2,避免细胞无氧呼吸C.丙型肝炎患者表现肝水肿症状的原因主要是肝脏处毛细血管壁细胞及肝脏细胞受损,
血红蛋白和细胞内液外渗,使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渗透吸水
D.假如此人静脉注射某种消炎药进行治疗,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是组织液3.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及与其相连的神经
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细胞
学习、记忆和情绪均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
神经中枢的抑制机制有 3 种模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模式Ⅰ体现了神经调节中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模式Ⅱ中,④兴奋后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导致⑤兴奋、③抑制C.模式Ⅲ中,⑧兴奋后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兴奋由⑦传向⑨
D.屈肘反射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神经调节机制属于模式Ⅱ
人的心房钠尿肽(ANP)是由心房肌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肽类激素,能够使集合管上皮细胞膜上钠通道关闭,也能够抑制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NP 经导管弥散进入体液,运输至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
B.ANP 发挥作用后即失活,体内会源源不断地合成以维持动态平衡C.ANP 能促进钠、水的排出,具有升高血压的作用
D.醛固酮和 ANP 对钠平衡的调节起协同作用
如图为人体某器官中血液的流动情况示意图,①②表示物质,①促进或抑制②的产生,
②产生后将释放到血液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该器官为肝脏,①可表示胰高血糖素,②可表示肝糖原分解产生的葡萄糖B.若该器官为胰腺,①可能是促胰液素,②可能是胰液
若该器官为性腺,则①可能是促性腺激素,②可表示性激素
若该器官为下丘脑,①可能是甲状腺激素,②可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为研究物质x 对某种哺乳动物的突触传递的作用,科研人员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物质x 分别处理离体培养的该动物神经元,再分别电刺激突触前神经元,并检测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甲所示。已知 Ca2+内流可引起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研究者用 x 处理(图乙中 2~4min)突触前神经元,检测其Ca2+通道电流相对值的变化,结果如图乙、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 )
A.谷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 Cl-通道开放B.由图甲结果可知,x 可促进突触间信号的传递
由图乙结果可知,x 可抑制突触前神经元释放谷氨酸
由实验结果可知,x 和谷氨酸受体抑制剂对突触传递的抑制机理相同
尼古丁是一种高度成瘾的物质,自然存在于烟草中。它是烟草烟雾中的活性成分,具有刺激性气味和辛辣的味道,可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尼古丁与其受体结合后,可以使受体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为 Na+提供通道B.戒烟前,POMC 神经元的兴奋程度上升,食欲下降,肾上腺素的释放增多C.戒烟后,脂肪的分解程度下降,肾上腺素的释放减少,体重也随之下降 D.尼古丁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内环境,经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特定的细胞
调节性T 细胞是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FOXP3 基因在其形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具体机制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器官移植后,可注射药物抑制 FOXP3 基因表达来减弱排异反应B.某些严重过敏患者体内的 FOXP3 基因表达产物量高于正常人的C.当调节性 T 细胞数量过多时,机体产生肿瘤的风险会增大
D.当调节性 T 细胞数量过少时,机体罹患自身免疫病的概率减小
在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通常表现为黄叶,称为黄化苗。光照影响幼苗叶色的分子机 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光敏色素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细胞内含量较高 B.光敏色素接受光信号后,其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
光照环境下,进入细胞核的光敏色素抑制 HY5 降解,使幼苗发生去黄化反应
黑暗条件可能抑制了细胞分裂素的降解,导致叶绿素合成量减少形成黄化苗11.如图所示为某自然湖泊生态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研究某种植物生态位通常研究其栖息地、种群密度等B.限制深底带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溶氧量 C.沿岸带的物种丰富度高于湖沼带和深底带
D.为持续获得较大的鲢鱼产量应在种群数量为 K/2 时开始捕捞
研究人员对生理状况相同的水稻的根用不同强度的单侧光照射相同时间后,生长状况 如图 1 所示,黑暗、弱光、强光条件下测得的α 分别为 0°、17.5°、35.5°。已知光照不会影响生长素的合成,研究人员测定不同处理后根尖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结果如图 2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由上述实验可知单侧光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由图 1 结果可知,水稻根具有背光生长的特性
C.水稻根向光侧生长素含量下降仅与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有关D.由图 2 可知生长素对根生长没有体现两重性
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一猎物模型,如图甲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图乙为相应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横坐标表示的是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B.图乙中的 a 时间段对应的是图甲中的②区
图乙中的 d 时间段对应的是图甲中的③区
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存在着正反馈调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用一定浓度的 2,4-D 溶液喷洒棉花植株来解除顶端优势B.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喷洒鲜花来延长其保鲜期C.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溶液喷洒果树来促进果实的成熟 D.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类似物处理种子来促进其萌发
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说法正确的是( )
对于植物来说,光既是能量来源,也是一种信号
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不受环境影响C.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都与植物激素类似
D.光敏色素和光合色素都是色素-蛋白复合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踧(dí)踧(平坦的状态)周道(大路),鞠(jū,阻塞)为茂草”出自《诗经·小雅·小弁》,下列与此诗句描述的关于群落水平上的问题明显不一样的是( )
A.山有榛,隰(低下的湿地)有苓(甘草) B.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C.无田(治理)甫田,维莠(杂草)骄骄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生态策略是生物在种群水平上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其中 r 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 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 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图甲两条曲线分别表示 k、r 对策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 Nt+1=Nt。图乙表示某种鼠的数量随时间变化的两种情况。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k 对策生物的动态曲线有 X 和S 两个平衡点,种群数量低于 X 时容易衰退甚至灭绝
B.r 对策生物的曲线只有一个平衡点,这些生物在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表现为“J”形增长
在理想条件下,某种鼠的数量会出现图乙中曲线 1 的增长趋势,种群增长会越来越快,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倍数不变
为缓解鼠患,向环境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若蛇因不适应当地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 α 值将会增大
同域共存是指一些生物生存在同一区域,由于竞争关系而导致对环境的需求发生错位 的现象。譬如共同生活在加勒比海地区岛屿上的两种安乐蜥,通过摄取食物的不同方式实现了同域共存。下列不属于同域共存机制的是( )
雪兔会选择与猞猁不同区域活动
红尾鸲喜欢在缓坡活动,而鹟更喜欢选择陡坡C.田鼠与鼢鼠在不同时间出来觅食
D.不同温度喜好的蜥蜴,选择不同阳光照射度的灌木栖息
基础生态位是指在没有种间竞争前提下,一个物种所能占有的生态位。实际生态位是 指有别的物种存在时的生态位。生态位的大小可用生态位宽度表示,下图为三个物种在不同资源状态下的生态位宽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际生态位中存在种间竞争B.基础生态位大于实际生态位
当可利用资源减少时生态位的宽度增加
窄生态位时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强度大于宽生态位
如图为某生取 1 mL 培养液稀释 100 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1 mm×1 mm×0.1 mm)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在血细胞计数板中的分布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该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为 6.25×108 个/mL
选择图示乙规格的计数室,含 25 个中方格、400 个小方格C.取样时滴管从静置的培养液底部吸取,会导致数据偏小D.一个血细胞计数板中央含有 2 个计数室
二、多选题:共 5 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对者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CAR-T 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疗法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具有极大的优势,其治疗过程如下图所示:提取患者 T 细胞,在体外安装能特异性识别肿瘤靶点并能激活T 细胞的嵌合受体后成为“CAR-T”细胞,再将该细胞在体外扩增后回输到体内,可精准高效地杀伤肿瘤细胞。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
A.肿瘤坏死因子与白细胞介素、干扰素、青霉素等都属于细胞因子 B.外周血 T 细胞在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能发挥重要作用C.CAR-T 细胞疗法既能有效治疗肿瘤又不会引起机体的免疫排斥反应D.CAR-T 细胞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并使其裂解死亡的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某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呈现“S”型曲线,K 值为环境容纳量,如图为该种群的(K 值-种群数量)/K 值随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设 K 值为 200,K 值一种群数是表示 K 值减去种群数量)。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A.K 值会随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B.(K 值-种群数量)/K 值越大,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小,种群增长速率越大
种群的年龄组成在S2 点时是增长型,在S4 点时是衰退型
为获得最大的持续捕捞量,应在S3 点对应的时刻捕捞
下图为夏季北温带常见湖泊不同水深含氧量、温度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有( )
A.决定群落垂直分层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和含氧量B.自养型生物主要分布在表水层,分解者主要分布在底泥层
C.群落分层越明显层次越多,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生态系统稳定性越强 D.湖泊经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和灌木阶段可初生演替出森林
蚯蚓能缓解干旱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科学家研究了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蚯蚓对番茄茎叶脱落酸(ABA)水平以及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蚯蚓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与番茄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
高干旱胁迫下番茄植株 ABA 含量增加,促进气孔关闭减少水分散失,促进生根
低干旱胁迫条件下,蚯蚓通过增加土壤含水量来缓解干旱胁迫 D.高干旱胁迫条件下,蚯蚓能促进番茄植株合成 ABA 来对抗干旱胁迫
下表和图为外加激素处理对某种水稻萌发影响的结果。萌发速率(T50)表达最终发芽率 50%所需的时间,发芽率为萌发种子在总数中的比率。“脱落酸一恢复”组为 1.0mmol/L 脱落酸浸泡后,洗去脱落酸。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0.1mmol/L 浓度时,赤霉素的作用不显著,脱落酸有显著抑制萌发作用
B.1.0mmol/L 浓度时,赤霉素促进萌发,脱落酸将种子全部杀死
赤霉素仅改变 T50,不改变最终发芽率
赤霉素促进萌发对种子是有益的,脱落酸抑制萌发对种子是有害的三、非选择题:共 4 题,共 45 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 1 分
26.(10 分)沙漠蝗、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是主要的蝗灾害虫,为加强对蝗虫的防治,科学家对蝗虫的种群特征、迁飞等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沙漠蝗、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经界定属于 (相同/不同)的物种,判断的依据应是

调查某草原东亚飞蝗的种群密度一般用系统取样和扫网法相结合的方法,而不用标记重 捕法的原因是 (2 分)。图 1 为一种捕捉器,捕捉蝗虫时应将捕捉器尽量 (选填 “远离”或“接触”)草地,在样方内以图 2 中 (填字母)方式捕捉蝗虫以利于准确计数。
图 3 是某区域在若干年内发生的 111 次蝗灾的月份统计图。为了给预防蝗灾提供科学依
据,研究者对气温、降水量变化与蝗虫数量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 4 所示。
图 3、4 所示模型属于 模型。据此模型分析, 是蝗虫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4)蝗虫分为群居型和散居型两类。科学研究发现当少量散居型的蝗虫聚集之后,它们后腿 的某一部位相互触碰时,会释放 4-乙烯基苯甲醚(4VA)引发蝗虫聚集。随蝗虫密度的增加, 释放的 4VA 含量也会迅速增加,进一步促进蝗虫的聚集,这属于 调节。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蝗灾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杀虫剂大规模的喷施,而不合理的化学农药使用对食品安全、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根据上述研究,请提出一种合理化的灭蝗建议: 。
27.(10 分)随着大丰麋鹿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麋鹿数量增加,核心放养区的生境不断恶化。研究人员以麋鹿核心放养区的中心为调查中心,分别在 50m(S50)、100m(S100)、200m(S200)和围栏外 5m(Sw)处取大样方(如下图),对狼尾草(主要通过地下茎繁殖,麋鹿喜食其春季返青的嫩茎叶)和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在大丰滨海湿地设置麋鹿自然保护区,不仅因为该地区湿地面积大,还因为 。保护区中植物、 共同组成生物群落。
研究人员依据实际调查数据建立了麋鹿种群数量变化方程:N(t)=97500/[39+2461e
(398.228-0.198t)](t 代表引入年数),利用该模型可预测 ,为确定合理载畜量提供依据。 (3)根据图示,同一距离大样方位置的确定遵循了 的原则,各取 8 个 20m×20m 大样方的目的是 ,最后应在每个大样方中的 选取 5 个 1m×1m 小样方进行统计。(4)与非采食区(Sw)相比,采食区植物群落丰富度低但狼尾草种群密度大,可能的原因是
(2 分)。
(5)人类的活动对群落的演替有着怎样的影响? 。(2 分)
28.(14 分)当体内细胞外液的量和循环血量不足时,动脉血压明显降低,机体可以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进行调节,如下图 1,其中血管紧张素 I 和Ⅱ属于多肽类物质。下图 2 表示醛固酮促进集合管重新吸收钠离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血压调节的神经中枢位于 。由图可知血管紧张素Ⅱ的受体主要分布在 , 推测肾素是一种具有 功能的蛋白质。
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经 运输到集合管细胞,当 时,肾上腺皮质醛固酮分泌会增加,其进入细胞质后与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诱导 等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Na+的重吸收。
RAAS 过度激活是形成高血压的原因之一,下列药物中可以用来治疗 RAAS 过度激活型高血压的有 (2 分)。
依普利酮(醛固酮受体阻滞剂)
盐酸贝钠普利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C.盐酸肾上腺素(促进血管收缩)
D.坎地沙坦(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抗剂)
(
实验步骤的目的
实验步骤的要点
建立高血压模型大鼠

30
只生理状况一致的健康大鼠,雌雄各半,用相关药物处理后
使其患高血压。
(无需填写)
实验分组并编号
另取②

2



为空





A




30


型大鼠随




型组

卡托
普利









编号
B

C

D

实验处理
A

B



C

每日

5mL
卡托普






D




5mL
钩藤碱





连续


6
周。
测定相关数值
测量大鼠的动脉血压
)中药可以有效控制血压且不良反应较小,科学家为研究钩藤碱对高血压模型大鼠降血压的效果,进行了如下实验(卡托普利是一种有效治疗高血压的西药),请补全下表:
支持“钩藤碱能有效治疗高血压”的预期结果是④ (2 分)。
29.(11 分)针灸是我国传承千年、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我国科研工作者发表在《自然》杂志首次通过小鼠模型,阐明了针灸治疗疾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I、低强度电针刺小鼠后 肢的“足三里(ST36)”穴位,可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轴,发挥抗炎作用;II、LPS 是一种细菌毒素,当其进入动物血液后,会刺激肠巨噬细胞释放 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6(白细胞介素 6)等炎症因子,引起炎症反应。具体过程如图 1 所示,请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LPS 相当于 (①“抗原”/②“抗体”),巨噬细胞属于
(①“免疫细胞” ②“淋巴细胞”)。(填序号,下同)
针灸或低强度电针刺激足三里穴位都能引起肾上腺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增加, 该过程属于(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
迷走神经是从脑干发出的参与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其属于 (①中枢/②外周) 神经系统。低强度电针刺激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起到抗炎作用,是通过 Prokr2 神经元进行传导的,据图 1 写出该调节过程涉及的途径: (2 分)。(4)已知细胞外 Ca2+对Na+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请结合图 1 分析,临床上患者血钙含量偏高,针灸抗炎疗效甚微的原因是 。
图 2 中甲、乙分别为利用细针和粗针进行针灸治疗时,针刺部位附近神经末梢的电位变化。细针治疗 (填①“引起”②“未引起”)动作电位,判断依据是 。乙图曲线上升到 b 点过程中,Na+通道打开导致 Na+大量内流,此时 K+通道 (填
①全部关闭/②全部开放/③部分开放)。
研究人员利用同等强度的电针刺激位于小鼠腹部的天枢穴,并没有引起相同的抗炎反应, 原因是 ,这也为针灸抗炎需要刺激特定穴位才有效提供了解释。
生物参考答案
1-5 DBABB 6-10 BCCCD 11-15 CBAAA 16-20 ABADC
21.BC 22.BCD 23.BC 24.BCD 25.AC
26.(10 分)(1)不同 彼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蝗虫迁移能力强,活动范围太大,个体小难标记(2 分) 接触 C
数学 气温高、气候干旱/气温高、降水量低
正反馈 利用人工喷施 4-乙烯基苯甲醚诱导蝗虫聚集后消杀
27.(10 分)(1)该地区气候适宜,有丰富的食物来源(缺乏捕食者) 动物和微生物
环境容纳量/K 值
随机(取样) 取平均值以减少实验误差/减少实验误差 四角和正中心
麋鹿的采食和践踏等因素导致该区域优势种植物减少,甚至被淘汰;狼尾草春季的嫩茎叶被捕食,仍可通过地下茎进行营养繁殖/麋鹿的采食和践踏使狼尾草的竞争压力下降, 易于其通过地下茎繁殖(2 分)
(5)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2 分)
28.(14 分)(1) 脑干(延髓也给分)
肾小动脉血管细胞和肾上腺皮质细胞表面 催化
体液 细胞外液量减少、血钠降低 钠通道、线粒体酶、钠钾泵
ABD(2 分)
配制溶液(配制药液) 另取 10 只生理状况一致的健康大鼠,雌雄各半(2 分) 每日用 5mL(等量)生理盐水灌胃 D 组血压与 A、C 组接近且明显低于 B 组(2 分)
29. (11 分) (1) ① ①
A
② 足三里→Prokr2 神经元→延髓→迷走神经→肾上腺(2 分)
血钙过高使 Na+ 内流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兴奋性,导致抗炎功能降低
② 刺激引起的膜内外电位差没有超过阈值(没有超过阈电位) ③
腹部不存在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的 Prokr2 神经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