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1.D【解析】75%的乙醇使蛋白质变性而消毒,“84”消毒液是利用NC1O的强氧化性而消毒,
两者消毒原理不相同,A项错误;石油的分馏为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
化,B项错误:使用聚乙烯制作的塑料包装袋,会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C项错误。
2.D【解析】由于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大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因此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即
△H>0;该反应为气态物质系数增大的反应,故△S>0。
3.D【解析】生成物与反应物的始末状态不变,则△H不变,D项错误
4.A【解析】活化分子发生碰撞时有合适的取向才是有效碰撞,A项错误
5.B【解析】压强越高,生产成本越高,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有利于提高经
济效益,B项错误。
6.D【解析】已知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可表示为H(ag)十OH(aq一一HOI)△H=一57.3kJ·mol1,生
成2 mol H2O(1)放出114.6kJ热量,析出硫酸钡沉淀会放热,则1 mol H2 SO,与1 mol Ba(OHD2完
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114.6k,D项错误。
7.B【解析】NO2球中存在反应2NO2一N2O4,将该NO2球浸泡在热水中,平衡逆向移动,
颜色变深,B项符合题意。
8.A【解析】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即SO2的物质的量小于4mol,浓度小于2mol·L,1,A
项符合题意
9.C【解析】弱碱属于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C项符合题意。
10.C【解析】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加快,与吸、放热无关,A项错误;浓硫
酸具有强氧化性,使铁发生钝化,阻止反应的进行,B项错误;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溶液
体积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D项错误。
11.B【解析】△S<0,根据图示,低温条件下△G0,高温条件下△G>0,可知低温条件下反应
能自发进行,则△H<0,B项正确。
12.C【解析】温度高,速率快,500℃的曲线应先出现拐点,A项错误;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
率均增大,B项错误;相同压强时,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SO2的转化率降低,500℃的曲
线应该在100℃的曲线之下,D项错误。
13.A【解析】压缩体积,浓度增大,速率加快,A项错误。
14,A【解析J反应I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NO):C.O,B项错误;根据图中信息,
c(NH)·c(O2)
开始阶段主要以反应Ⅱ为主,540℃~860℃时容器中发生的反应以反应I为主,C项错误;
不同催化剂对不同反应有选择性,加入适当的催化剂,对反应I的选择性提高,对反应Ⅱ的
选择性减低,因此能提高NO的产率,D项错误。
15.(1)BD(2分)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24-69B+高二化学试卷 B.工业生产中,合成氨采用的压强越高,越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100 75 C.上述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反应物的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本试卷满分 分,考试用时 分钟。
D.使用铁触媒,可使氮气和氢气混合气体之间的反应在较低温度下取得较快的反应速率
注意事项:
1.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1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A. 已 知 2H2 g O2 g 2H2O l ΔH 571.6kJ mol , 则 H2 的 燃 烧 热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ΔH 285.8kJ mol 1
本试卷上无效。 B.已知H2 g F2 g 2HF g ΔH 270kJ mol 1,则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mol液态氟化氢时放出的热量大于 270kJ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选择性必修 1第一章至第三章 C.已知 C s O2 g CO2 g ΔH1 , CO2 g C s 2CO g ΔH2 ; ΔH1 0 ,
第一节。
ΔH2 0
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D.已知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可表示为H
aq OH aq H 2O 1 ΔH 57.3kJ mol 1,则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molH2SO4与1molBa(OH)2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14.6kJ
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下列实验事实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75%的乙醇与“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相同 A.合成氨工业中使用高温条件
B.石油的分馏、裂化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 B.NO2 球浸泡在热水中,颜色变深
C.使用聚乙烯制作的塑料包装袋物美价廉,符合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C.过量铁和稀硝酸反应,溶液变成浅绿色
D.在规定范围内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D.H2 g I2 g 2HI g ,增大压强后颜色变深
2.通过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可以实现煤的综合利用,其中煤的气化发生的反应为
8.在一定温度下,2L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为 2SO2 g O2 g 2SO g ,SO 、O 、SOH O g C s H g CO g 3 2 2 3
起
2 2 ,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
始的物质的量依次为 2mol、1mol、2mo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可能是( )
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ΔH 、ΔS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 SO2 2mol L 1 B. c O2 0.8mol L 1A.ΔH 0 ΔS 0 B.ΔH 0 ΔS 0
C.ΔH 0 ΔS 0 D.ΔH 0 ΔS 0 C. c SO3 1.6mol L 1 D. c SO3 1.8mol L 1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9.下列事实中,能说明MOH是弱碱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 A.MOH溶液的导电能力比NaOH溶液弱
B.已知 4P 红磷,s P4 白磷,s ΔH 0,则红磷比白磷稳定 B.0.1mol L 1MOH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冰的能量低 C.常温下,0.1mol L 1MOH溶液中 c OH 0.1mol L 1
D.同温同压下,H2 g Cl2 g 2HCl g 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 不同 D.等体积的0.1mol L 1MOH溶液与0.1mol L 1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4.下列关于活化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10.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活化分子发生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A.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
B.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 率减慢
C.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 B.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H2
D.加入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 的速率
5. N g 3H g 催 化 剂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 2 2 2NH3 g 。从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两 C.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高温高压
方面看,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一般为压强:10 ~ 30MPa,温度:700K左右,催化剂:铁触媒。 D.100mL2mol L 1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NaCl溶液,生成H2的速率不变
下列有关工业合成氨的叙述错误的是( ) 11.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发生反应: 2H2 g CO g CH3OH g 。该反应
A.在工业合成氨中,N2、H2的循环利用可降低成本 的自由能 ΔG 与温度 T 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分压 总压 物质的量分数,浓度平衡常
数用K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共 58 分。
A.增大CO的浓度, v正 和K均增大 15.(14 分)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使用时污染严重,且日渐枯竭,科学家们正积极寻找其他清
B.由图像可知 2H g CO g CH OH g ΔH 0 洁能源作为替代品。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 3
C. (1)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填标号)。加入更多的固体酸催化剂,有利于提高甲醇的平衡产率
p A.碳与CO 反应 B.铝和氧化铁反应D.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系的总压强为 ,其中H2 g 、CO g 、CH3OH g 的物质的 2
C.CaCO3受热分解 D.锌与盐酸反应
1mol 16量均为 ,则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为
p2 (2)键能通常是指在101.3kPa和 298K下,将1mol气态分子拆开成气态原子时,每个键所需
12. 能量的平均值,键能用E表示。已知:下列用来表示可逆反应 2SO2 g O2 g 2SO3 g ΔH 0的图像正确的是( )
化学键 H H O O O H
键能
/ kJ mol 1 436 496 463.4
计算: 2H2 g O2 g 2H2O g ΔH ________。
(3)已知在 25℃、101kPa时:
13. 1由下列操作或实验事实引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Ⅰ.2Na s O2 g Na2O s ΔH 412kJ mol 12
选项 操作或实验事实 结论
Ⅱ. 2Na s O2 g Na 2O2 s ΔH 511kJ mol 1
在 容 积 可 变 的 密 闭 容 器 中 发 生 反 应 :
A 体积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写出Na 2O2与Na反应生成Na2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HF g (HF)6 g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4)利用实验装置测定盐酸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反应热,若取50.mL0.50mol L 1的
工业制硫酸过程中,在SO3的吸收阶段,吸收增大气液接触面积,使SOB 3 盐酸,则还需加入________(填标号)。
塔里要装填瓷环 的吸收速率加快 A.1.0gNaOH固体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 B.50mL0.50mol L 1其他条件相同,铁片和稀硫酸反应时,适当升 氨水
C 反应温度,化学反应速率 1
高溶液的温度,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泡增多 C.50mL0.55mol L NaOH溶液
加快
(5)甲醚 CH3OCH3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CO和H2反应制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 5%的H2O2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催化 2CO g 4H 2 g CH3OCH3 g H 2O g ΔH 206.0kJ mol 1。起始时向容器中
D 溶液,在B试管中加入 2~3滴FeCl3 溶液,B试
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投入 2molCO和 4molH2,某时刻测得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51.5kJ,此时CO的转化率为
管中产生气泡快
________。
14.氨可用于制造氨水、氮肥等,广泛应用于化工、化肥、制药、合成纤维等领域。
(6)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反应Ⅰ: 4NH3 g 5O2 g 4NO g 6H2O g ΔH1 0
反应Ⅱ: 4NH3 g 3O2 g 2N2 g 6H2O g ΔH2 0
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按 n NH3 : n O2 1:5投料进行反
应。某一段时间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2的平衡转化率始终低于NH3
4c NO
B. 6c H O 反应Ⅰ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
4c NH3 5c O2
分析下列操作可能对结果造成的影响(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C.540 C 860 C时容器中发生的反应以反应Ⅱ为主 ①将实验(a)中的铝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后,释放出的能量将________。
D.加入适当的催化剂无法提高NO的产率 ②将实验(b)中玻璃搅拌器改为铁质搅拌器后,实验测得的ΔH ________。
16.(14分)研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有重要的意义。 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5℃时,在1L0.1mol L 1HA溶液中,有0.001molHA电离成离子,则该温度下HA的电 ②实验结果发现,Al / Cu二元金属复合材料中Cu负载量过高不利于硝酸盐的去除,可
离平衡常数约为________。 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磷酸 H PO 是一元中强酸,写出H 18.(15分)乙烯是石油化工最基本的原料之一。3 2 3PO2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
(3)pH相同的盐酸和次磷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锌粒反应,生成等量的H 时所需时间较短的 Ⅰ.乙烷在一定条件下可脱氢制乙烯,在乙烷中引入O2可以降低反应温度,减少积碳。涉及2
是________。浓度相同的盐酸和次磷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锌粒反应,生成等量的H 时 如下反应:2
________ a. 2C2H6 g O2 g 2C2H4 g 2H O g ΔH 0所需时间较短的是 。 2 1
(4)下列措施可使次磷酸溶液的pH增大且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的是________(填标号)。 b. 2C2H6 g 5O2 g 4CO g 6H2O g ΔH2 0
A.加入Na 2CO3溶液 B.加入盐酸 c.C2H4 g 2O2 g 2CO g 2H2O g ΔH3 0
C.加水稀释 D.升高温度 (1)反应a的ΔH1 ________(用含ΔH2 、ΔH3的代数式表示)。
(5)亚磷酸 H3PO3 是二元中强酸,25℃时亚磷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K1 5.0 10 2 、 (2)氧气的引入可能会导致过度氧化。为减少过度氧化,需要寻找催化剂降低反应________
K2 2.6 10
3。 (填“a”、“b”或“c”)的活化能。
①当温度升高时,K值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3)常压下,在某催化剂作用下按照 n C2H6 : n O2 1:1投料制备乙烯,体系中C2H4和CO
②试从电离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K1、K2数据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 在含碳产物中的物质的量百分数及C2H6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17.(15分)含氮废水氨氮(以NH 、NH 的形式存在)和硝态氮(以NO 、NO 3 4 2 3 的形式存在)
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需经处理后才能排放。
Ⅰ.某工厂处理氨氮废水的流程如下:
(1)过程①的目的是将NH 4 转化为NH3,并通过鼓入大量热空气将氨气吹出,写出NH
4 转
化为NH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中加入NaClO溶液可将氨氮化合物转化为无毒物质,反应产物含氮元素、氯元
素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①乙烯的物质的量百分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含余氯废水中含有NaClO,则X可选用________(填序号)溶液达到去除余氯的 ②在 570~600℃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填标号)。
目的。 A.C2H4的产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a.KOH b.Na2SO3 c.KMnO4 d.NaCl B.H2O的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Ⅱ.纳米铁粉可用于处理含氮废水。 C.C2H6在体系中的物质的量百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4)一定条件下,向Fe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碱性NaBH4溶液,溶液中BH
4 (B元素的化合 D.此催化剂的优点是在较低温度下降低CO的平衡产率
价为 3价)与Fe2 反应生成纳米铁粉、H2和B OH
,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 Ⅱ.在不引入氧气的情况下,通入一定量的乙烷,发生反应:C2H6 g C2H4 g H2 g
(5)铁粉与水中的NO 3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Fe NO
3 10H
4Fe2 NH 4 3H2O。研 ΔH4 0。
究发现,若pH偏低将会导致NO 3 的去除率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提高乙烷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Ⅲ.铝系金属复合材料能有效还原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污染。铝粉表面复合金属的组分和含 (5)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2H6 和H2 ,初始压强为100kPa,
量,会影响硝酸盐的去除效果。 发生上述反应,乙烷的平衡转化率为 20%。平衡时体系的压强为________ kPa,该反应
(6)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分别使用纯铝粉和Cu负载量为 3%、4%、5%的Al / Cu二元金属复 的平衡常数Kp ________ kPa(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 总压 物质的量
合材料对硝酸盐的去除效果进行实验。 分数)。
①实验结果发现,用Al / Cu二元金属复合材料去除水体中硝酸盐的效果明显优于铝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