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比较测量的结果,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意义;
2.引导学生经历用统一的长度单位(米、厘米)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学生经历具体情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进行初步的测量,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量感。
一、了解长度单位的产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看绘本,了解古代的测量方法,引起冲突。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测量一块大石头的长度的吗?那好,先来看绘本,听一个小故事。(播放课件)
师:他们都是测量的同一块石头的长,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呢?
预设:父亲用的是庹,大儿子用的是拃,小儿子用的是脚长,一庹、一拃、一脚长的长度不一样,所以他们的测量结果不一样。
师小结:也就是测量的标准不一样,所以他们的测量结果不一样。(板书:标准)
2、通过动手操作,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师:看来这个标准很重要,那如何才能让他们的测量结果一样?预设:都用庹、拃或者脚长。师:那好,现在咱们都学着古人的方法,用拃来测量桌面的长度。注意:测量时,一定要尽量大的岔开拇指和食指,并保持长度不变,这样才能使数据更准确。开始吧,完成的同学请举起你的小手告诉我。
生汇报:选一个大孩,一个小孩。
追问:还有不一样的结果吗?
师:都是测量的课桌的长,为什么测量结果还是不一样呢?
师小结:对啊,大家都想到了,有的同学手大,有的同学手小,那么他们的一拃就不一样大,测量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师:看来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选用同一个人的“拃”,也就是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板书:统一)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标准——厘米条,让它来作为我们的统一标准去测量。请看......
二、借助模型,建立 1厘米长度的表象。
1、揭示 1厘米长度
师:这个厘米条的长度就是 1厘米(板书:1厘米)你觉得它怎么样?
预设:很小、很短
师:在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时通常需要用像这样比较小的厘米做单位。
2、多种方式感知 1厘米,逐步建立表象。
(1)摸师:想不想感受一下 1厘米的长度?
① 拿出桌子左上角一个厘米条。
② 伸出你的小手,把厘米条放在拇指和食指之间,这就是 1厘米的长度,看着它,保持住。(语气缓慢,停留 10秒)
(2)想象
① 闭上眼睛,想一想刚才的 1厘米有多长。
② 睁开眼睛,请伸出你的小手比划一下 1厘米的长度。
(3)比划
① 保持好,请同桌把厘米条放上,测量一下他们比划的对吗?对的同学给他贴上一颗星,不准确的再次调整两指间的距离,直到调整正确。(互评)
② 完成后,右边的同桌用手势比划 1厘米的长度,左边的同学帮忙检查,并为正确的同学贴上一颗星。
(互评)
(4)找一找生活中的 1厘米
师:你能从你的身上或者生活中找到什么物体的长度是 1厘米吗?
(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ppt:实物展示部分)
师小结:既善于观察,又勇于判断。希望我们把刚刚找到的 1厘米深深的印在脑子里。
三、用厘米条测量长方形纸片的长度,经历直尺的形成过程。
1、用厘米条测量长方形长度师:有了对厘米的感知,现在我来考考你的眼力。请拿起桌子左上角的长方形磁片。你觉得长方形这条短边的长度是 1厘米吗?那大约是几厘米?
师:到底谁估的更准确呢?请用桌子上的厘米条,沿着它的短边摆一摆,要一个紧紧的挨着一个摆。完成后请举起小手告诉我。
师:你量得这条边是几厘米?为什么是 2厘米?
(师评:小星星)预设:2个 1厘米就是 2厘米。
师小结:说的真有道理,有 2个 1厘米就是 2厘米。(估对的同学给自己画上一颗星)
追问:如果有 3个 1厘米呢,7个 1厘米呢?师:请同学们再估一估长方形的长边大约是几厘米?到底对不对呢,用厘米条测量这个长方形的长边,看谁完成地最又准又快,完成后请举手告诉我。师:几厘米,为什么?
预设:10厘米,因为有 10个 1厘米。
评价:你是用的用的数一数的方法,有几个 1厘米就是几厘米。追问:(ppt出示)从起点到这儿是几厘米?到这儿呢?能不能不数就一眼看出这一段的长度是几厘米,你能想到更好的办法吗?
2、不断优化测量方式
(1)标数字
师:你们看,如果我在每个厘米条的末端标上数字,是不是就能一眼看出从起点到这儿有多长了?从起点到这儿呢(继续追问两个)?
师:谁能告诉我这里的 5表示什么?为什么?
预设:从起点到 5的长度是 5厘米,因为它有 5个 1厘米。
师:现在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标上数字。
(2)添数字 0师:如果要在最前面标上一个数字,标几合适呢?为什么?
预设:0,因为 0表示什么也没有。
追问:除了表示什么也没有,还表示什么
预设:起点。
师:现在用我们手中的这根魔法条测量长方形纸片的宽,能很快看出他是几厘米了吗?再量量它的长,你觉得怎么样?
小结:同学们真厉害,原来我们想知道长方形纸片的长度,需要一个又一个的厘米条摆着量,现在表上数字后,就能一眼看出长方形的长度了。
(3)撤走厘米条,走近尺子师:那同学们再看,如果我将厘米条一个一个地拿走,但拿走每一个的时候,用竖线在末端做好标记,这样即使 1厘米的厘米条没有了,但是 1厘米的长度还在。
师:你有没有觉得它和我们现在的什么工具很相似?
预设:尺子。
师小结:对啊,在不断改进测量方法的过程中,我们竟然创造出了这么厉害的魔法条,它和现在的尺子非常像。(ppt出示尺子板书:尺子)(每位同学获两颗星)
3、魔法条和尺子对比师: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预设:都有数字(刻度)、线(刻度线)(板书)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预设:尺子还有很多短的线。
评价:尺子上相邻两条长线之间的距离是 1厘米,和小磁条上的一样,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的长度单位(板书:长度单位),尺子上两条短线之间的长度是比 1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以后咱们还会继续研究。
预设:尺子 0刻度线的前面有空白。评价:原本尺子就像我们创造的魔法条一样,从 0刻度线开始,但使用的过程中容易磨损,影响测量,所以人们又在 0刻度线的前面加了一小段空白,可以让尺子的使用更久一些。(评:善于观察和表达,非常好;确实会比较,一眼看中要害)
三、运用直尺,学会测量
4、寻找尺子上的 1厘米和几厘米拿出 2号信封师:你能在尺子上找到 1厘米的长度吗?(说三个)
小结:相邻两个刻度之间的距离就是 1厘米。
师:你尺子上的 1厘米和老师手里这把长尺的 1厘米一样长吗?谁来比一比?
(下课后,每位同学都可以来比一比)
师:同桌也相互比一比,你们尺子上的 1厘米都一样长吗?
师小结:无论是长长的还是短短的,大大的还是小小的尺子,它们 1厘米的都同样长。
过渡语:我们都知道了 1厘米有多长,也能从尺子上找出 1厘米的位置,那么你们能不能在尺子上找出 2厘米呢?
追问:为什么它们的位置不同,但都可以表示 2厘米?
预设:只要有 2个 1厘米,它的长度就是 2厘米。
师: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几厘米,说给同桌听,指给同桌看,每人说一个。(正确的获得一颗星)
2、用直尺测量的方法师:有了这么好用的测量工具,小朋友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使用了,请看他们的方法,你同意谁的,为什么?长方形纸条有多长?
小结: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边,物体的末端对准几,就是几厘米。
3、断尺测量的方法师:这把断尺能量出长方形的长边吗?为什么是 2厘米不是 5厘米?
两种方法:
①数一数②减一减
四、谈收获
师:上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总结
本节课,我们走进古人,发现他们用不同的标准测量同一块石头的长,测得的结果不一致。于是我们改进方法,用统一的测量标准——厘米条一个一个地摆着量,厘米就是今天我们新认识的第一个长度单位(画线建立关联)。然后我们把厘米条拿走,用竖线代替,最终形成了我们手中这把小巧又神奇的尺子。整节课,同学的思维非常活跃,敢想敢做,相信以后一定能创造出更厉害的“尺子”,来丈量天下!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