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化学
月考专区
高二上学期
贵州省仁怀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仁怀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27 09:27:18
点击下载
文档简介
2023 2024 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
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Ⅰ卷(选择题 共 56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5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反应的方向问题对于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都有重要的意义,下列有关化学反应方
向的判断错误的是 ( )
A.ΔH<0,ΔS>0 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
B.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C.Na 与 H2O 的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D.2NO(g)+2CO(g)=N2(g)+2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ΔH<0
2.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用铁片和硫酸反应制氢气时,生成氢气的速率随硫酸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B.100mL 2mol/L 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 20mL 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变慢
C.已知 SO2 催化氧化生成 SO3 是放热反应,若升高温度,则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
但 SO3 产率降低
D.汽车尾气中的 NO 和 CO 可以缓慢反应生成 N2和 CO2,若减小压强反应速率会变
慢
3.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2(g) +S(s) H2S(g),K1;S(s)+ O2(g) SO2(g), K2;则
反应 H2(g) +SO2(g) O2(g) +H2S(g)的平衡常数是 ( )
A.K1+K2 B.K1 K2 C.K1 ×K2 D.K1/K2
{#{QQABAYSEogAIAABAAQgCAw1CCgAQkAGAAKoGwEAIoAABAAFABAA=}#}
+
4.已知:25℃、101kPa时,H (aq)+OH
- (aq) = H2O(l) ΔH=-57.3kJ mol
-1
。分别使用 3 组
稀溶液来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序号 ① ② ③
稀溶液 硫酸和氢氧化钠 硫酸和氨水 硫酸和氢氧化钡
ΔH/ (kJ mol-1 ) a b c
A.b
B.生成的水越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越小
C.酸碱混合要迅速,否则热量容易散失
D.实验中的玻璃搅拌器可换成铁制搅拌器
5.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氢气的标准燃烧热ΔH=-241.8kJ mol-1
B.2 molH2(g)与 1 molO2(g)所具有的总能量比 2 molH2O(g)所具有的总能量低
C.液态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 (g)+O2 (g) ΔH=+571.6kJ mol
-1
D.2 mol H2(g)与 1 mol O2(g)生成 2 mol H2O(l)时,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化
学键放出的能量
6.在 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则 ΔH4 的正确表达式为 ( )
3
H2S(g)+ O2(g)=SO2(g)+H2O(g) ΔH1
2
3
2H2S(g)+SO2(g)= S2(g)+2H2O (g) ΔH2
2
1
H2S(g)+ O2(g)=S(g)+H2O(g) ΔH3
2
2S(g)=S2(g) ΔH4
{#{QQABAYSEogAIAABAAQgCAw1CCgAQkAGAAKoGwEAIoAABAAFABAA=}#}
2 3
A.ΔH4= (ΔH1+ΔH2 3ΔH3) B.ΔH4= (3ΔH3 ΔH1 ΔH2)
3 2
3 3
C.ΔH4= (ΔH1+ΔH2 3ΔH3) D.ΔH4= (ΔH1 ΔH2 3ΔH3)
2 2
7.在 C(s)+CO2(g)=2CO(g)的反应中,现采取下列措施:①缩小体积,增大压强 ②增加碳
的量③通入 CO2④恒容下充入 N2⑤恒压下充入 N2,上述能够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
是 ( )
A.①④ B.②③⑤ C.①③ D.①②④
8.下列关于反应 2SO2(g)+O2(g) 2SO3(g)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使用催化剂,SO2 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B.增大O2浓度,平衡常数 K 减小
C.当2v正 (SO2 )=v逆 (O2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降低反应温度,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减少,反应速率减慢
9.反应 NO2(g)+SO2(g) SO3(g)+NO(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再通入O2,重新达
c(NO2 ) c(SO2 )
到平衡,则新平衡与旧平衡相比 的值 ( )
c(SO3 ) c(NO)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10.科学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甲醇与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机理时,得到甲醇在 Pd(Ⅲ)
表面发生解离时四个路径与相对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附在 Pd(Ⅲ)表面的物种用*标
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②中包含 C—H 键的断裂过程
B.该历程中能垒(反应活化能)最小的是③
C.该历程中制约反应速率的方程式为 CH3O*+3H*→CO*+4H*
D.由此历程可知:CH3OH(g)=CO(g)+2H2(g) ΔH>0
11.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 ) Z ( ),平衡时测得 A 的
{#{QQABAYSEogAIAABAAQgCAw1CCgAQkAGAAKoGwEAIoAABAAFABAA=}#}
浓度为 0.50 mol·L 1。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再达到平衡
时,测得 A 的浓度变为 0.90 mol·L 1。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C 的体积分数增大了 B.A 的转化率降低了
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x + y z
12.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SiF4 (g) +2H2O(g)
SiO2(s)+4HF(g),下列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
①v 正(H2O) =2v 逆(HF)
②SiF4 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③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变化
④4 mol H—O 键断裂的同时,有 2 mol H—F 键断裂
⑤混合气体的体积不再变化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 D.③④⑤
13.已知:A(g)+2B(g) 3 ( ) ΔH,向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molA 和 3molB
发生反应, t 时达到平衡状态Ⅰ,在 t1 2 时改变某一条件, t3 时重新达到平衡状态Ⅱ,正
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容器内气体平均分子量不变,表明反应达到平衡
B. t2 时可能改变的条件是:向容器中加入 C
C.平衡时 A 的体积分数 : (Ⅱ) (Ⅰ)
D.平衡常数 K:K(Ⅱ) K(Ⅰ)
14.反应 2NO2(g) N2O4(g) ΔH= 57kJ·mol 1,在温度为 T1、T2 时,平衡体系中 NO2 的
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1>T2
{#{QQABAYSEogAIAABAAQgCAw1CCgAQkAGAAKoGwEAIoAABAAFABAA=}#}
B.X、Y 两点的反应速率:X>Y
C.X、Z 两点气体的颜色:X 深,Z 浅
D.X、Z 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X>Z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44 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个小题,共 44 分。
15.(10 分)800℃时在 2L 密闭容器内反应:2NO(g)+O2(g) 2NO2(g)体系中,n(NO)随时
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1)达平衡时 NO 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中表示 NO2 的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填字母),用 O2 表示从 0~2s 内该
反应的平均速率 v(O2)=_________________。
(3)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v(NO2)=2v(O2) b.容器内颜色保持不变
c.2v 逆(NO)=v 正(O2) d.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4)能增大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及时分离出 NO2 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 O2 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16.(14 分)某实验小组用 0.50 mol·L 1 NaOH 溶液和 0.50 mol·L 1 硫酸进行中和热的测
定。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 0.50 mol·L 1 NaOH 溶液: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 245 mL NaOH 溶液,至少
需要称量 NaOH 固体___________g。
(2)从下表中选择,称量 NaOH 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填字母)。
名称 托盘天平(带砝码) 小烧杯 坩埚钳 玻璃棒 药匙 量筒
{#{QQABAYSEogAIAABAAQgCAw1CCgAQkAGAAKoGwEAIoAABAAFABAA=}#}
仪器
序号 a b c d e f
(3)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若生成 1 mol H2O 时
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57.3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 50 mL NaOH 溶液和 30 mL 硫酸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起始温度 t /℃ 温度 1 终止温度 温度差平均值
实验次数 t2/℃ (t t )/℃ H2SO4 NaOH 平均值
2 1
1 26.2 26.0 26.1 30.1
2 27.0 27.4 27.2 33.3
___________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②用上述实验数值计算的结果___________57.3 kJ·mol 1(填“>”“=”或“<”),产生偏差的
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 NaOH 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 NaOH 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 NaOH 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 H2SO4 溶液的温度
17.(8 分)如图是煤的综合利用过程中化工产业链的一部分。
{#{QQABAYSEogAIAABAAQgCAw1CCgAQkAGAAKoGwEAIoAABAAFABAA=}#}
回答下列问题:
(1)煤的气化发生的主要反应是:C(s)+H2O(g)=CO(g)+H2(g)。
已知:C(s)+O2 (g)=CO2 (g) ΔH=-393kJ mol-1
1
H2 (g)+ O2 (g)=H2O(g) ΔH=-242.0kJ mol-1
2
1
CO(g)+ O2 (g)=CO2 (g) ΔH=-283.0kJ mol-1
2
煤气化时发生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s)+H2O(g)=CO(g)+H2(g)。
H=___________kJ/mol。
(2)用煤气化后得到的H2合成氨:N2(g)+3H2( ) 2NH3(g) ΔH=-92.4kJ mol
-1。
在容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中投入N2 和H2充分反应,在不同时间改变反应条件,正反
应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t1 时可能增大了N2 的浓度 b.t2 时可能充入了氦气
c.t3 时可能降低了温度 d.t4时可能分离出氨气
(3)某温度时合成甲醇的反应 CO(g)+2H2 CH3OH(g) ΔH=-90.8kJ mol-1,在容积
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所示:
浓度
c(CO) /mol L-1 c(H ) /mol L-1 c(CH OH) /mol L-1 2 3
时间
0 1.0 1.8 0
2min 0.5 0.5
4min 0.4 0.6 0.6
6min 0.4 0.6 0.6
①前 2min 的反应速率v(H2 )= ___________。
②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用分数表示) 。
18.(12分)已知下列两个反应。
{#{QQABAYSEogAIAABAAQgCAw1CCgAQkAGAAKoGwEAIoAABAAFABAA=}#}
反应I:I +I-=I -2 3 △H1
反应Ⅱ: I -3 =I +I △H2
反应I的化学平衡常数K1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 5 15 25
/
℃
K 1100 841 68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反应Ⅱ的化学平衡常数为K2,在相同温度下,K1·K =_____。
(2) 反应I的△H (填“>”“=”或“<”)0,若升高温度,则I2的反应速
率会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 能判断反应I已达到平衡的依据是 ( )(填字母序号)。
A.容器中的压强不再改变
B.溶液的颜色不再改变
C.I-浓度不再变化
D.正、逆反应速率均为0
(4)某温度下,反应I的化学平衡常数为800。在该温度下,向甲、乙、丙三
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加入I 和I-这两种物质的起始浓度如下表。
起始浓 甲 乙 丙
度
/(mol·L
')
c(I2) 0.1 0.2 0.2
c(I-) 0.2 0.1 0.2
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填“乙”或“丙”,下同),平衡时I2的转化率最
大的是_____。
{#{QQABAYSEogAIAABAAQgCAw1CCgAQkAGAAKoGwEAIoAABAAFABAA=}#}选择题
1-5 AADCC
6-10 ACDCC
11-14 BCBB
15.(10分)
(1)65% (2分) (2)b(2分) 1.5×10 3mol·L 1·s 1 (2分)
(3)bd(2分) (4)bcd(2分)
16.(14分)
(1)5.0(2分)
(2)abe(3分)
(3)H2SO4(aq)+ NaOH(aq)=Na2SO4(aq)+ H2O(l) ΔH= 57.3 kJ·mol 1(2分)
(4)①4.0(2分) ②<(2分) acd(3分)
17.(8分)
(1)+132(2分)
(2)ad(2分)
(3)①0.5(2分) ②(2分)
18.(12分)
(1)1(2分)
(2)<(2分); 增大(2分)
(3)BC(2分)
(4)丙(2分) 甲(2分)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