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三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习目标]
1、了解美国的“新经济”
2、了解政府干预是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大变化
【活动方案】
活动一:了解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活动二:
【问题探究】: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美国在①所处的阶段是美国发展的什么时期?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造成这些特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美国在②所处的阶段是美国发展的什么时期?这时期美国经济运行机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体现什么本质?
③所处的阶段是美国发展的什么时期?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④所处的阶段是美国发展的什么时期?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⑤所处的阶段是美国发展的什么时期?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⑥所处的阶段是美国发展的什么时期?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据材料分析,二战后美国资本主义有了哪些新发展?
活动三:据材料回答问题
克林顿倡导“介于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福利国家之间的第三条道路”,试图把自主经营、自由经营和国家干预有机结合起来,从增加公共投资、减少财政赤字、精简政府机构、改革税收制度、改革医疗制度五个方面着手,对美国经济实施根本性的变革。在克林顿的8年任期内,美国经济持续增长,成就令世人瞩目。
(1)克林顿政府所谓的“第三条道路”主要是指什么政策?其宗旨是什么?
(2)克林顿政府的这一措施为什么被称为“第三条道路”?
材料中提到克林顿总统在位时,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这一特点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活动四四: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就不能保全少数富人 ”。 —— 美国总统肯尼迪
(1)说明社会福利制度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
材料二:有位领取福利金的穷人朋友告诉我,他一家三口每月可获得800多美元的房屋补助、300多美元的现金和食品券,冬天还有暖气补贴,电话费又不用花钱,各项加起来有1000多美元,可以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开销。如果再多生几个孩子,还可以多得一些补助。
材料三:据美国统计局调查报告,美国社会顶层的20%高收入者的收入在1993年占美国国民总收入的48.9%,到1998年,这一数字增长到49.2%。而居于底层的20%工人的总收入比重一直没有改变,依然是3.6%。
——《市场报》“另一只眼看美国:高福利制度制造‘懒人经济’”
结合材料二、三,请你谈谈对福利制度的认识。
活动五:
邓小平说过:“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与市场具有互补性。”
请回答:(1)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新变化
国别
经济政策
经济发展状况
共性变化
英
法
德
日
我们应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
课堂反馈
1.克林顿总统在2000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说:“新世纪到来之际,我们已经创造了2000多万个新的就业岗位,出现了30多年来最快速的经济增长,失业率为30年来的最低水平,贫困率降到20年间最低点。这一经济发展状况主要是源于
A.“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B.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
C.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彻底改变
2.下列对美国“新经济”的表述正确的是:
A.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因此改变
B.垄断资本在国民经济中不再占据支配地位
C.美国消除了贫困问题
D.经济增长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率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呈现的新的特点有:① 国家开始参与资本主义生产经营过程② 高新科技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③ 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④ 美国资本加强了对西欧和日本的渗透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
4.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如英国扩大了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法国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保障,使福利开支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6%。以上做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包括
①缓和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②扩大财政支出,加剧了政府财政负担③调整生产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新变化 ④增加了政府收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世纪50至7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主要是
A.西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西方国家废除了垄断组织
C.经济危机在西方国家已经消失 D.西方国家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联邦德国的阿登纳政府建立了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沿着这一发展模式,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联邦德国采用的经济发展模式是
A.混合市场经济 B.计划指导经济
C.社会市场经济 D.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7.2004年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开支:19.9%军费;21.6%社会保障;19.5%用于资助穷人、老人、残疾人的医疗保险项目……4.1%用于退休金和扶持残疾人的开支……9%用于失业补助、给穷人家庭的住房、食品、收入补助以及税收返还……科研1%。由此判断这则材料的主题是
A.美国:世界第一流的政治经济军事强国
B.科研地位的下降:现代美国的发展隐患
C.福利社会: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D.政府干预经济:美国联邦政府的重大变化
8.20世纪5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不使它失去优点。” 这表明法国当时
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B.出现了“滞胀”现象
C.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D.实行普遍的福利制度
9.《现代日本经济》中说,日本经济“不是每个企业经济活动的简单累加,而是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来协助企业进行高积累。”这种经济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
A.混合市场经济 B.计划指导型经济
C.社会市场经济 D.政府主导型经济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摘自吴于瑾、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如果没有政府的介入,经济萧条可能永远无法结束,一般均衡永远无法重新达到。增雇一定量的劳动力服务于公共工程项目,它对总就业量的影响,在失业问题比较严重时,比几乎达到充分就业时要大得多。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
材料三: 我们必须做前辈从未做过的事情.我们必须对我们的国民、他们的工作以及他们的未来增加投资,同时削减我们庞大的债务.在一个我们必须竞争每一个机会的世界里,我们必须这样做。 ——1993年1月克林顿总统就职演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思想?(1分)它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2分)20世纪30年代这一经济理论受到了怎样的冲击?(1分)
(2)材料二中的凯恩斯主义核心理论是什么?先于这一理论的创立,西方国家在实践中开始修正“古典发展模式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方国家修正“古典”发展模式的主要原因。(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克林顿上台后实施了怎样的经济政策?该政策的宗旨是什么?(3分)
综合上述材料,就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简要谈谈你的体会。(2分)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答案
活动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它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步发展于罗斯福新政,广泛发展于二战后。积极作用在于突破私人垄断资本的局限,促进经济发展;消极作用在于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且会加剧矛盾的发展,最终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停滞趋势。
活动二
(1)大萧条时期。特点:经济大幅下降。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基的本矛盾。
(2)罗斯福新政。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本质: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3)经济大幅增长。原因:美国大力拓展世界市场,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美国政府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美国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进成果。
(4)“滞胀”。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影响;西欧与日本经济的崛起,与美国展开激烈的竞争;美国推行扩张霸权政策,背上沉重的负担;石油输出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石油危机。
(5)复苏。原因:美国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整,降低税率,减少政府支出、减少对企业干预,刺激了经济发展;苏美争霸缓和,有利于美国经济复苏。
(6)繁荣 。原因:美国倡导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对美国经济实行改革,出现新的增长点,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7)生产关系新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方针新变化;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美国的“新经济”(知识经济)
活动三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有反对过度的干预
这一政策介于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之间的道路
经济增长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
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
活动四:
缓解贫富悬殊带来的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积极: 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人民利益,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的矛盾,对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 但也助长了惰性,增加了财政支出,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活动五:
国别
经济政策
经济发展状况
共性变化
英
从加强国家干预到国家干预,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形成了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迎来“新经济”
(1)实行政府干预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及对新科学技术的重视是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共同之处
法
从混合市场经济到“多市场,少政府”的转变
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内生产总值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
德
介于计划和市场之间的经济社会市场经济
经济奇迹般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日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1987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解析: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主义的盲目性,缓和可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但是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经济危机不也能从根本上解决,,可以有效的防止经济危机的爆发,也是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借鉴。
补充:2、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主张的不同点:
①凯恩斯主义经济主张是“有效需求决定论”。主张充分就业,刺激消费需求;运用货币政策,扩大投资需求,加强国家干预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②货币学派的经济主张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是货币供应量。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以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
③供给学派的经济主张是“供应决定论”。在供给和需求关系上,供给决定需求,供给创造需求,只要供给充足,需求就会跟上,整个社会经济就会出现稳定增长,主张减税刺激经济发展。
课堂反馈 答案
1——9:AABBA CCCD
23、(1)特征: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1分)
背景: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提高;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他们要求自由贸易、自由经营。(2分)
冲击: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表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1分)
(2)理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1分)标志:美国罗斯福新政。(1分)
修正原因:自由放任发展模式的弊端:严重的社会失控;贫富差距扩大;结构性矛盾;经济危机爆发;失业严重。(2分)
(3)政策:宏观调控,微观自主。宗旨: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政府过度的干预。(3分)
(4)体会:必须从实际出发;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适时调整经济政策。(2分)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
一、前期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第三课。从宏观上,本课在本专题中具有单元小节的重要作用。上好本课不仅可以使得学生对以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的发展历程和新特点形成整体的感知,也可以使学生有效梳理总结出本单元的核心脉络。从微观上看,本课分为“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美国新经济”以及“战后的西欧和日本”三目,再现了美国等发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发展与调整的历程,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以及经济政策和理论的更迭中资本主义发展的智慧和曲折。
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当中已经积累了相关方面的知识,为本课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学生的形象思维已经向抽象思维的转化,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总结历史知识能力。但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仍是有限的,加之本课有许多抽象的经济理论和数据,内容上略显枯燥和深奥,学生可能缺乏兴趣或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采用深入浅出的方法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概述二战后美国经济政策的变化调整的过程
归纳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机制的新特点。
阐述战后西欧和日本的经济重建和发展道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表格法,梳理出二战美国经济政策调整发展的过程
通过材料的分析和解读,概括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
学生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资料以及平时积累的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对比西欧和日本的经济运作模式,从而深化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美国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仍然充满生机和活力,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的模式推动了经济的巨大发展。但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仍然没有背离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周期性循环的规律。
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策的差异,体会到当今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战后美国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及历届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
2、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运行模式的特点
难点: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经济理论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图片展示:阿波罗登月图
阿波罗计划(Apollo Project),又称阿波罗工程,是美国从1961年到1972年从事的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工程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
教师设问:这项重大的科技活动是以谁主导的?二战后的美国为何有如此实力从事如此庞大的耗费巨资的工程?这体现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哪些方面的新变化?
要点提示:重大科技活动往往是由政府主导;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绝对优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施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美国登月计划导入新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可以通过提问拉近师生距离,顺势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情境创设:1950年,25岁的Obama从军队退役。面对新的生活,Obama决定创业。他用美国政府给他补贴进行投资。于是,某投资公司为他提供了一份投资建议书。
学生活动:阅读书本第一目内容,帮助Obama填写投资建议书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并启发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思考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新特征以及美国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概念阐释: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即以国家为经济上的“总资本家”)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
教师设问: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它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要点提示:.罗斯福新政时期开创,二战期间得到巩固发展,二战后不断发展。具体表现: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B.政府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C.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主义政策
3展示图片:1950年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对比
教师设问: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要点提示:50年代初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1、学生自主阅读第二目的内容,并完成以下表格。
教师在学生填写表格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概括为:
1)一种经济理论:凯恩斯主义(2)两个经济学派:货币、供给学派
3)四个经济发展期:二战结束-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4)九位总统:杜、艾、肯、约、尼、福、卡、里、克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运用表格自主梳理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并通过教师的总结概括加深记忆,落实重点。
角色扮演
情境创设:高邮一中高一历史兴趣小组召开“20世纪的美国经济”的学习研讨会中,组织者提供了五位美国总统的照片,要求参会的同学以“危机与应对”为题作主题发言。
角色分配:教师:美国白宫发言人(会议主持人)
第一组:胡佛总统 第四组:里根总统
第二组:罗斯福总统 第五组:克林顿总统
第三组:尼克松总统 第六—十一组:认识(总结升华)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发言和回答主持人疑问的过程中加深对各项经济政策和经济理论的理解,突破教学难点。
总结梳理:
学生在角色扮演之后,填写下列表格,进行总结梳理。
合作探究
从美国经济政策发展的历程来看,美国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哪些新变化?其实质是什么?
要点提示: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以适应生产力不断发展的需要根本上讲,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
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图片展示:战后废墟中的西欧和日本
教师设问:二战后西欧和日本各国采取什么经济政策恢复和发展经济。
表格梳理:
英国
混合市场经济
法国
计划指导型经济
德国
社会市场经济
Rib让你
政府指导性市场经济
教师设问;这些国家推行的经济政策有何共同特征?
要点提示:1、都根据自身的国情决定制定经济政策。
2、都普遍采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力推行社会福利政策,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四)总结升华
合作探究:从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西欧日本实现的经济政策当中,你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哪些新变化?其实质是什么?从中可以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要点提示:1、国家干预经济,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现代福利国家的发展;
3、第三产业(服务业)的蓬勃发展;4、“新经济”的发展。
新变化的实质——
资本主义的内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启示可各抒己见。
板书设计
课件31张PPT。罗斯福新政作用背景措施实质:2.胡佛反危机的失败3.全国上下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4.罗斯福当选总统1.整顿银行和金融业2.调整农业政策3. 复兴工业4.社会救济和公共工程阶段第一阶段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特点:第二阶段1933—1935年 着重调整与复兴经济 1935—1939年 着重改革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1.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目的直接目的:根本目的:摆脱经济危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1.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2.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4.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救济三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标要求:以二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核心任务:我们一起走进约翰的生活,从中体会美国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31年约翰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被讥讽为“胡佛村”的失业工人聚居区,家里几乎一贫如洗。问题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约翰出生时美国经济处于什么状况?当时美国政府的应对政策是什么?【情景再现】情景一: 1936年约翰的母亲在政府组织的民间资源保护队找到了工作,父亲也在田纳西州水利工程重新就业,家里经济状况大为好转。问题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约翰一家经济状况大为好转是得益于美国政府的什么政策?【情景再现】情景一:(一)含义:
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二)发展历程:
1.二战前开创: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一、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凯恩斯(1883—1946),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创始人。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有效需求决定论,主张政府干预经济,从增加政府投入入手实现充分就业来刺激消费需求。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约翰父亲入伍参战,母亲在政府直接投资兴建的大批军工企业中找到一份待遇相对优厚的工作,约翰得以继续自己的学业。【情景再现】情景二:(二)发展历程:
2.二战中巩固和发展一、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955年约翰大学毕业时就业机会随处可见,他千挑万选后最终与一家公司签约,该公司在美国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下发展态势良好,直到70年代初约翰都一直工作稳定,生活幸福。问题3:阅读教材121页第3自然段内容找出这一时期处处是就业机会的原因?【情景再现】情景三: 杜鲁门
(1945—1953)20世纪50、60年代: 肯尼迪
(1961—1963) 约翰逊
(1963—1969) 艾森豪威尔
(1953—1961)凯恩斯主义充分就业赤字财政高赤字
高国债
高通胀经济黄金时代 成效问题4:阅读教材122页第2自然段内容找出美国当时出现失业大军的原因?【情景再现】情景四: 70年代中期美国大量的工厂和企业破产、倒闭,1976年约翰所在的公司也未能幸免,约翰成为失业大军中的一员。7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凯恩斯主义的弊端石油危机西欧、日本的冲击通货膨胀生产停滞含义: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原因:20世纪70年代: 尼克松
(1969—1974) 福特
(1974—1977) 卡特
(1977—1981)凯恩斯主义紧缩财政
赤字财政滞胀成效不大 失业后的约翰在多次找工作碰壁后,感觉自己是已被上帝所抛弃的孩子,不再急于找工作了,因为政府会对其生活负责任的……问题4:不再急于找工作的约翰靠什么生活?【情景再现】情景四: 根据当时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像约翰这样失业在家的人,他一家三口每月获得的各项补助加起来可以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开销。因此约翰想与其劳累的工作不如在家等待救济。积极: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利益,缓解了社会的矛盾,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
消极:增加了财政支出,造成财政赤字,可能导
致“懒人经济”,增加人的惰性。对福利制度的评价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发展实质:国家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 1981年里根当选为美国第40任总统,仍然靠国家救济度日的约翰不以为然,认为一个好莱坞的三流演员怎能解决凯恩斯学派都束手无策的滞胀,但里根让约翰“失望”了,他不但解决了滞胀还给约翰带来了一份工作。问题5:阅读教材122页第3自然段内容回答:里根政府是怎样解决“滞胀”的?【情景再现】情景五:20世纪80年代: 里根
(1981—1989)货币学派
供给学派削减开支
紧缩货币
减税
扩大国防经济复苏高赤字
高国债
高利率
高逆差 几经波折的约翰越来越成熟,他看到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利用积蓄,在全国几个大城市开了几家餐饮连锁店,当上了董事长。他想以后把他的餐饮店发展到其他国家。 问题6:约翰的餐饮连锁店属于哪个产业?【情景再现】第三产业的兴起:
(1)原因:
①二战后,科技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生活水平、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材料:1970—1975年美国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同期,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13%,而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2)意义:①促进经济竞争力提高
②扩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
③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1998年退休在家的约翰在得知国会因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性丑闻案要弹劾克林顿时和当时大多数人的反应一样:暴跳如雷,声称,“没有克林顿就没有美国今天的成就”。问题7:阅读教材第123页内容为什么约翰和大多数人会力挺克林顿?【情景再现】情景六:20世纪90年代: 克林顿
(1993—2001)宏观调控
微观自主缩减开支
增加税收
扶持高新技术
产业与第三产
业
国家出口战略 “新经济”(一高两低) 成 效主要 问题两极分化 3.二战后演变(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一、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发展历程: 探究一:二战后美国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有哪些?加强干预探究一: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表现有哪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新经济”与以高新技术为主的第三产业兴起【归纳提升】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探究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实质? 今天回头来看美国走过的百年中……基本上在原有的思想和政体的框架内不断更新、变化……一个世纪独领风骚,其秘诀在于渐进主义的改良。
——资中筠《二十世纪的美国》【归纳提升】变化: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3.新经济和以高新技术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兴起启示:
1.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指导,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 完善社会福利保障体制
3. 重视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扶持高新技术产业探究三: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给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运用反馈】自主学习(P124-125)战后的西欧和日本混合市场经济(特征、内容、作用)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特征、主要内容)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特征、主要内容、成效)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特征、主导作用体现、成效)英国撒切尔推行的经济改革及其成效共同点:国家干预经济50—9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率经济发展成就:高经济增长率、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克林顿总统“新经济”的出现含义: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
特点: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
高经济增长率。
美国1979年20%最富的人的收入比20%最穷的人高3.5倍,而90年代末则已达9倍。目前,美国1%最富有人所拥有的财富比90%的美国人的财富的总和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