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四年级上册科学 1.5 声音的强与弱 同步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四年级上册科学 1.5 声音的强与弱 同步练习(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27 09:3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 声音的强与弱 同步练习
一、填一填。
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来描述。
2.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 。
3.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 ,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 的次数。
二、选一选。
1."上课回答问题要声音响亮",是指学生要提高声音的( )。
A.音量 B.音调 C.音色
2.敲鼓时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这是因为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是( )。
A.物体振动的幅度 B.物体组成的材料 C.物体振动的快慢
3.调节电视机的声音旋钮,改变的是声音的( )。
A.音量 B.音调 C.音色
4.如图,一列鸣笛的火车自远而来经过你身旁,又离你而去时,你听到的鸣笛声的变化为( )。
A.由小变大
B.由大变小
C.先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
三、连线题。
轻轻拨动钢尺
用力拨动钢尺 声音强
轻轻弹拨橡皮筋
用力弹拨橡皮筋
轻轻敲击鼓面 声音弱
用力敲击鼓面
轻轻敲击音叉
四、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人们用分贝(dB) 作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 )
2.用力敲击鼓面和轻轻敲击鼓面,声音的音量不同。 ( )
3.声音过高或过强都不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 ( )
4.汽车鸣笛的声音和摩托车的喇叭声是一样的。 ( )
五、实验探究。
1.某同学在做“利用钢尺研究声音强弱”的实验,请按要求完成问题。
(1)在做该实验时,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 )。
A.要保持相同
B.要不断改变
C.变不变无所谓
(2)做实验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未伸出桌面的部分,要紧紧压住,避免它与桌面敲打发出声音
B.为了避免偶然性,每个实验做3次
C.实验时,积极与同伴交流,大声讨论
2.下面是一根橡皮筋的音量变化实验数据表,请你阅读表格,回答问题。
橡皮筋被拉开的距离(厘米) 声音强弱 声音持续时间(秒)
40 强 8
30 较强 7
20 较弱 6
10 弱 5
(1)橡皮筋被拉开的距离越长,振动幅度越 ,声音越 。
(2)橡皮筋被拉开的距离越长,声音持续的时间就越 。
六、综合运用。
1.如图,“隔墙有耳”这一成语的意思是隔着一道墙,也有人偷听。比喻即使秘密商量,别人也可能知道。这说明( )能传播声音。
A. 墙壁 B. 地面 C.空气
2.如图,三角铁又称“三角铃”,是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是管乐队、管弦乐队、交响 乐队乃至歌舞剧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打击乐器。当用力敲击三角铁时,听到的声音是怎样的 将手指放在三角铁上又会有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