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新航路开辟后
雏形开始出现(15、16C后)
殖民扩张和掠夺
进一步拓展(17、18C左右)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初步形成(19C中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最终形成(19C末20C初)
第1课 新航路的开辟
【2014江苏考试说明】
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历史背景和影响。
【预习单】
1.背景
(1)经济根源:15C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根因)
(2)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的诱导,欧洲人渴望获得东方的黄金。(主要原因)
(3)商业危机:15C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直接原因)
(4)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5) 技术: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进步。
(6)其它:一大批航海冒险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等
2.经过
航海家
国籍
支持国
时间
成就
迪亚士
葡
葡
1487
好望角(向东: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开辟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
哥伦布
意
西
1492
美洲(向西: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
达·伽马
葡
葡
1497
(向东:到达)印度
麦哲伦
葡
西
1519-1522
环球航行(向西:欧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
3.影响
(1)对欧洲:a.引起商业革命,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引起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
d. 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欧洲富国,西欧一些国家开始进行早期殖民扩张。
(2)对世界:e.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美洲等地的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f.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活动单】
1.阅读下列材料,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材料一: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
材料二:贵金属黄金成为人人都渴求的东西。哥伦布说过:“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
材料三: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
材料四:在欧洲西南端的西班牙于1492年收复了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最后一个据点。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从长期的穆斯林统治下获得了解放,但在斗争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宗教情绪: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
2.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根据示意图叙述)
3、有人认为开辟的新航路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思想震撼之路”以及“殖民掠夺之路”,阅读下列材料,请发表你的见解:
材料一:所谓的商业革命,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亚非美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随之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垄断地位逐渐被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英国所取代。
16世纪,欧洲的黄金从55万公斤增加到119万多公斤,…… 物价上涨使靠工资为生的工人实际工资下降,日趋贫困。按传统方式征收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收入减少了。新兴的资产阶级靠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和高价出售产品而得到好处。
-------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
材料二:随着西方殖民时代的到来,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则影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进程。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
材料三:新航路的开辟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全新宇宙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它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沉重打击了教会的权威,证明了人具有认识自然界的伟大力量.....
------摘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材料四:“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 ------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根本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以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4.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试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
5.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壮举,而在15世纪初中国也有一次伟大的航海之旅,这就是郑和下西洋。请比较一下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在时间、目的、性质、影响方面有什么不同?
【巩固单】
1.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C )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 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③开发土地资源 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马可·波罗游记》是西方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西方有很多学者认为马可·波罗没有到中国,理由是《马可·波罗游记》没有记载中国的长城。假如西方学者的设想是正确的,那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的的杜撰者最有可能是(D )
A.中国人 B.西方的封建地主 C.西方的教会势力 D.西方新兴的资产阶级
3.图中箭头所指的阴影部分为历史上先后形成的欧洲贸易中心区,造成图中贸易中心区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图一 图二
A.新航路开辟 B.海外殖民活动的开展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全球化的推动
4.英国女王伊丽莎白(1533~1603)曾经说:海洋和空气为世界人共同享有,海洋不归属于任何民族或任何个人。这段话主要是针对( C )
A.法国 B.荷兰 C.西班牙 D.意大利
5.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之后,历届世博会都有了明确的主题,而主题口号都会反映举办国的历史和现实状况。1992年,西班牙以美洲被发现500周年为主题,在南部城市塞维利亚城举办了一届世博会,据此请推断这届世博会的主题是( D )
A.“一个世纪的进步” B.“美洲大陆的文化交流”
C.“交通与运输” D.“发现的时代”
6. 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了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此话的真正意思是美洲的发现( B )
A.促进世界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B.瓦解了欧洲封建主义,为欧洲资本主义提供原始积累
C.导致东西方社会发展差距的扩大
D.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会合交融
7.马克思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 )
A.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B.殖民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殖民地进行建设
C.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D.殖民地国家应该重视交通业的发展
8.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所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D )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9.从1545年到1800年,大约有60000吨白银流向了中国。也就是说,欧洲人平均每年从中国购买了价值大约226吨白银的货物,这是1500年前欧洲每年购买所有亚洲货物的20倍之多。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B )
A.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C.西欧自由资本主义发展 D.中国闭关锁国政策松弛
10.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D)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选编):
材料一 18世纪的学者孔多塞将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作为一个历史阶段。他对这一历史阶段作了如下概述:印刷术的发明,推广了人类的智慧成就,把教育从各种政治束缚和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后,许多学者迁居欧洲,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增进了人们的知识;宗教革命促进了思想自由。
(1)结合材料一分析孔多塞是从什么角度概述历史的?请从不同于孔多塞的角度,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影响?
角度:知识进步角度,孔多塞描述历史事件时注重它们对知识的影响。
影响:增进世界各地的交往和文明融合,西欧崛起,殖民掠夺给殖民地带来灾难,世界市场略见雏形。
材料二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据《白银资本》等
(2)根据材料,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地区:亚洲
原因: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得到大量的贵金属,并在国家贸易中获得丰厚利润。
【反思单】
鲁迅先生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你如何理解?
中国:社会环境恶劣-----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人才。
西方:社会环境良好-----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发挥了个性特长。
【活动单】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出现
②主观原因: 西欧人想获得东方的黄金和贵重商品
③直接原因: 土耳其控制了传统商路
④宗教因素: 传播基督教(精神动力)
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①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新航路开辟后,各个地区和民族联系日益紧密在经济方面的表现和结果。美洲的烟叶、玉米、可可和马铃薯等物产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传遍世界。麦子、水稻、甘蔗、葡萄等植物和马、牛、驴、骡等动物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的经济生活。从此以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逐渐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世界历史,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影响下,不断发展,不断前进。
②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文明交流日益频繁。
③思想震撼之路:证实地圆学说,冲击了神学理论。
④殖民掠夺之路: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开始,导致东方国家日益贫困和落后。
总之,西方资本主义正在兴起,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而同时期的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衰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实行“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自守”政策,丧失了海洋主动权,中西方差距日益拉大,为近代的被动挨打留下了隐患。
4. (1)积极: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使世界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
(2)消极: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实行长期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
5. ①时间:郑和早,西欧晚。②目的不同:明朝是为了炫耀国威,交往各国;西欧是为了扩张殖民地、寻找财富。③性质不同:新航路的开辟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行为;郑和下西洋是封建国家的正常对外交往。④影响不同:郑和下西洋使国家耗费太多,是一种贡赐贸易;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巩固单】
11. (1)角度:知识进步角度,孔多塞描述历史事件时注重它们对知识的影响。
影响:增进世界各地的交往和文明融合,西欧崛起,殖民掠夺给殖民地带来灾难,世界市场略见雏形。
(2)地区:亚洲
原因: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得到大量的贵金属,并在国家贸易中获得丰厚利润。
【反思单】
中国:社会环境恶劣-----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人才。
西方:社会环境良好-----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发挥了个性特长。
专题五第一课: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理解和掌握(1)有关开辟新航路的历史过程和后果,主要包括:开辟新航路的动机和条件;开辟新航路的主要航海活动;“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2.能力要求:(1)培养再认、再现有关新航路开辟问题和早期殖民活动问题的基本史实的能力。(2) 综合、全面地探索开辟新航路的动机条件。(3)辩证地认识和评价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所表现出来的勇于探索的精神、坚强的毅力以及唯利是图、残酷掠夺殖民地人民的两重性。(4)提供一些教材以外历史资料,培养阅读、理解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对开辟新航路动机的认识,了解资本主义的拜金主义、唯利是图的实质。(2)通过价格革命、殖民掠夺等历史事实,认识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是建立在残酷剥削本国劳动人民和殖民地人民的基础之上的。(3)通过对欧洲航海家艰苦卓绝的航海历程和百折不回的精神的了解,发展学生坚毅、进取的性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新航路开辟的动机、条件和后果是重点问题。通过这一问题着重认识:第一,新航路开辟与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第二,新航路开辟与生产力和科学知识进步的关系;第三,新航路开辟与资本原始积累的关系和对欧洲阶级关系的影响。
2.难点分析:“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问题。首先,关于“商业革命”重点认识形成革命的条件和革命的三方面的内涵。第二,关于“价格革命”,应该通过学习了解一些初步的市场货币原理,以便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价格革命实质上是一种通货膨胀现象,在这一过程中,那些能够通过工商业经营活动获取大量货币的人是受益者;而那些主要依靠固定的地租收入的封建地主则受到了削弱;收入菲薄的劳动人民也难以承受物价上涨的负担。因此,“价格革命”实际上造成了欧洲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
导入新课
19C中晚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在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这段材料反映了哪些问题?(回答)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教学过程设计
师:首先送给大家一首好听的歌曲,听完这首歌,我们一起追寻今天我们将要学到的航海家的梦想之路。
师:大家按照学案的问题引领,思考:
(1)为什么能开辟出新航路?
(2)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是怎样的?
(3)新航路的开辟有何影响?
并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结合课本自主学习。
师:好时间到,有梦想才有未来,我们先探究第一个问题——梦的的起源,面对生死未卜的艰难远航,是什么趋使航海家冒险呢?
一、梦的的起源
师:(投影以下材料)
问题探究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材料1
材料一:15世纪前后,欧洲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
——据人教版《世界近现代史》(上册)整理
材料二: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界上所需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
《马可·波罗游记》中说:日本“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 秦海(南海)“共有7459座岛……有调味香料,种类甚多……由是其中一切富源,或为黄金宝石,或为一切种类香料,多至不可思议。”
材料三: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
材料四:在欧洲西南端的西班牙于1492年收复了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最后一个据点。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从长期的穆斯林统治下获得了解放,但在斗争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宗教情绪: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
师:请同学们依据给出的材料概括出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生:(概括和回答)
师:(总结学生的回答)一组A同学回答的很全面,让我们给他一组加上两分
师:我们依据材料的概括,即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第二,对黄金的渴求(社会根源)第三,土耳其人阻断了传统的通商道路,需要开辟一条直接通往东方的新商路。第四,传播天主教(精神动力)。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根本的原因在于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师:有梦想才有方向,我们一起探究第二个问题。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具备怎样的条件,你才可以远航呢?(此题为抢答题,回答正确加两分,错误扣一分)
生:讨论答出
(1)物质条件:包括物资和资金。
(2)航海技术:中国发明的罗盘针,经阿拉伯人传 到欧洲,没有罗盘针的使用,远洋航行简直是不可能的。
(3)造船技术:已出现了新型的快速、舱宽的大船。
(4)地理知识:当时,欧洲已经开始流行地圆学说。
师总结:B同学回答的很正确,并给他加2分。让我们再整理一下B同学的答案。
师:伴着他们的梦想,我们在追寻他们的足迹,我们一起探究一下他们怎样远航的?这里我们采用角色扮演法,看看哪一位同学是合格的航海家。
二、梦的追寻
现在,我们请几位同学依据地图,为大家描绘开辟新航路的航行过程。其他同学如果知道什么史实,或有什么看法,可以随时提出来讨论。(以可能的方式展示新航路开辟图)
生:(依据地图和课本的知识,分别找学生扮演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的航行)
师:我们现在一起来看大屏幕列出的关于新航路开辟经过的表格,与刚才同学的描述互相印证一下。(明确各次航行的时间和路线)
时间
航海家
国籍
支持国
方向
最终到达地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向东
好望角
1497年
达.伽马
葡萄牙
葡萄牙
印 度
1492年
哥伦布
意大利
西班牙
向西
美 洲
1519—1522年
麦哲伦船队
西班牙
西班牙
环球航行
师:给学生适当的评价和加分,告诉同学们谐音记忆。
弟弟(迪亚士)到非洲;哥哥(哥伦布)去美洲;
大家嘛(达伽马)到印度;没钱了,卖着轮船(麦哲伦)环球走。
师:我们要学习航海家的什么精神呢?(抢答题)
他们在探索中的坚毅勇敢,不怕牺牲,克服困难,百折不回的精神令人钦佩;他们探索的结果无疑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在认识这些历史人物的时候,不能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而应该客观、全面地进行辩证的评价。
师总结:希望大家也拥有航海家的精神。总结各组的分数,加油助威。
师:人生因梦想而伟大,那么,新航路的开辟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影响如何呢?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如何呢?
三、梦的解析
师:请大家阅读课本82至83业,阅读完讨论影响(分角度的讨论对欧洲、对美洲、亚洲,对世界。
师:我们先来搞清楚“商业革命”的内涵。请同学依据教材指出“商业革命”的三个方面的含义。
生:(概括“商业革命”的三方面含义)
师:首先,新航路开辟以后,使世界上原来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世界各地区的联系加强。第二,于是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美洲所特有的一些农产品传播到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等,增加了人类食物供应,促进了人口数量的增长。第三,欧洲的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价格革命”是一个理解起来难度相对较大的问题。同学们注意理解以下的内容。
大量的白银所经之处就会发生物价上涨和货币贬值的现象,这就是“价格革命”的表现。“价格革命”打乱了欧洲传统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从事商业和商品制造的人必然会因为物价上涨而发财,也就是说,新兴的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得到了迅速的增长。传统的封建贵族地主,因为他们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固定的地租收入,物价上涨意味着他们的实际收入减少,因此他们的力量受到削弱。广大劳动人民无论是通过土地还是通过工资得到的收入,都不会因为大量白银流入欧洲市场而有明显的增加,因此,面对物价上涨的局面,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贫困。
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具有什么意义?
促进了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1)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
(2)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了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3)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贸易数量和贸易品种也急剧增加,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贸易的发展。
【火眼金睛】——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历史
全 球 史 观:它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
文 明 史 观:它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
近代化史观:它是人类迈向近代化之路
社 会 史 观:它是改变人类生活之路
革 命 史 观:它是殖民掠夺与反抗之路
小结:
背景
新航路的开辟 经过
影响
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结合航海家的寻梦之旅,思考我们该怎样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梦的飞翔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达标检测】
【升华探究】
1、学完本节西方人的新航路开辟,让人联想到“东方的郑和下西洋”,因为这两次伟大壮举发生在同一个时期,历史告诉我们,中国海上探险并不比欧洲晚,航海造船技术也是欧洲人不可比拟的,但随着禁海令的颁布,中国错过了顺世界进步潮流而进的良机,彻底地放弃了海权。不得不让人深思。 “过去的战船悄悄地腐烂,猎猎旌旗化做海风”。而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美国先后称雄于世界。试想哪一个不是靠海军起家而称霸世界的?历史早已反复证明:一个海洋大国、或濒海大国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海军兴则海权兴、国家强;反之,海军弱则海权弱、国家衰。
去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今非昔比,目前我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为纪念郑和的丰功伟绩,我国将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中国“航海日”,可想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会再次成为海洋强国!
我建议同学们到网上浏览下列文章:“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海军呼唤航空母舰”
【课后延伸】
以一位航海家的名义向国王写一封自荐信。
制作一个航海家的名片。
重要概念:
1.何为新航路?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即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
西欧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2.资本的原始积累
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前,通过暴力使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分离和货币积累的过程。主要通过对农民土地的掠夺(如英国的圈地运动)、掠夺殖民地等。这样使大量生产资料和货币集中在资本家手里,转化为资本,又造成庞大的雇佣队伍,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课件39张PPT。新登中学 章光伟课程标准: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
2、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北美洲欧 洲非 洲南美洲亚 洲印度大 西 洋太 平 洋印度洋太平洋大洋洲 好望角麦哲伦海峡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迪亚士 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葡萄牙西班牙葡萄牙西班牙发现好望角发现新大陆
美洲到达印度,最
早开通新航路完成环球航行 向东 向西 向东 向西15世纪末
16世纪初DBD1492-1493年1487-1488年1498年1519-1522年太 平 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亚 洲欧 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何为新航路? 15世纪到16世纪开辟的新航路,又称“地理大发现”,它指从西欧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好望角,到达东方的路线和从西欧穿过大西洋到美洲,进而横渡太平洋完成环球航行。新航路开辟的背景1、 开辟新航路的动机和原因:
探究:欧洲人在十五、十六世纪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有哪些?
三 文明的链接 经济根源:资本主义萌芽和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原料、市场、资金 材料1 14、15世纪,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扩大、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以及市场交换活动的频繁,在手工业、农业等领域出现了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商人与工匠之间形成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材料2:欧洲本身的贵金矿藏是微不足道的,加之买得多卖得少,就是贸易入超,靠输出金属货币来维持与东方的交易,几百年间都是如此,这就使西方的货币材料日显紧张。
——王加丰《关于地理大发现的动因问题》
材料3:14—15世纪在欧洲广泛流传的《马可·波罗游记》中
讲:东方“黄金遍地,香料盈野”。欧洲人对此深 信不疑. 哥伦
说:“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 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
要的一切。
看看有哪些因素促使新航路开辟?社会根源:东西方贸易失衡,贵金属短缺;欧洲人的“寻金热”奥斯曼
土耳其14世纪前的旧航路(三)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阻断传统商路 讨论: 假如你就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你才能够进行远洋航行呢? 请同学们想一想在茫茫大海中我们可能遇到什么困难,我们怎样克服?物质技术条件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
和地理知识提高
“地圆说”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主观)小结 1 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发展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传统商路3.直接原因:1.根本原因:2.主要原因:寻求东方的黄金、香料商品 4.物质技术条件: 造船航海技术,地理知识,生产力的发展,西、葡封建王室的支持必要性可能性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亚非拉欧洲世界商人、资本家封建主下层民众新航路的开辟带来的影响 欧洲商人奔走于从欧洲到非洲、美洲、亚洲的各大港口和商品集散地
许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和中国的茶叶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香料等传统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上升
为控制国内外贸易,英、法、荷等国建立一批特权贸易公司,如英国东印度公司就负有政治、军事等职责
新航路开通后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葡萄牙和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特卫普和英国的伦敦等逐步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商人活动区域扩大 商品种类和数量大增 商业的组织形式变化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三、影响促进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材料4:16世纪,欧洲的黄金从55万公斤增加到119万多公斤,…… 物价上涨使靠工资为生的工人实际工资下降,日趋贫困。按传统方式征收的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收入减少了。同时新兴的资产阶级靠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和高价出售产品而得到好处——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
据此概括价格革命的内容及影响。金银持续贬值
商品价格急升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加速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加强各地联系,促进文明交流,丰富人们生活可可豆丁香黑胡椒肉桂茶叶玉米马铃薯烟草引发殖民扩张,掠夺巨额财富 材料9:“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进程。——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对比图片,结合材料9,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人类文明从分散走向整体,即一体化分散的文明文明史观整体史观 排列以下四幅图绘制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ABCD
三、新航路开辟带来了什么?(影响)
1、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世界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由大西洋沿岸转移到太平洋沿岸。
3、大量非洲黑人被卖到美洲,为美洲的开发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4、使玉米、马铃薯、水稻等农作物传入中国。
5、促进了美洲的开发和欧洲的原始资本积累,同时印第安民族得到发展壮大。
开始地中海 大西洋廉价遭到灭顶之灾纠错笔记3.影 响
重点世界市场联系之路: 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殖民掠夺之路:思想震撼之路:导致“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
世界市场初具雏形。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成为联系紧密整体。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最终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证实地圆学说,冲击了神学理论。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世界市场初露端倪.除此之外,你还有怎样的角度来回答其影响?用多元史观解读理解“开辟新航路”的影响全 球 史 观:
文 明 史 观:
近代化史观:
社 会 史 观:
革 命 史 观:
它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
它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
它是人类迈向近代化之路
它是改变人类生活之路
它是殖民掠夺与反抗之路 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 欧洲—发现 美洲— 侵犯 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B、 欧洲— 文明相遇 美洲— 发现 全球史观— 侵犯
C、 欧洲— 侵犯 美洲— 发现 全球史观— 文明相遇
D、 欧洲—发现 美洲— 文明相遇 全球史观— 侵犯
开辟新航路人类历史崭新的一页…掀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发的出现,对黄金的渴望航海造船技术和地理知识的进步
人文主义精神的激励 西、葡王室的支持其它地区的文明成果及航海成就传播基督教 开辟新航路的背景春去秋来探险家们有的回来了有的再也没有回来资本主义在西方迅速发展之后新航路的开辟虽然伴随着的泪水亚、非、美洲但从此之后各地区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初具,全球化开始起步!被打破【课后探究】方法提示,拓展知识,深化认识,形成见解1.梁启超的困惑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说,哥伦布以后,有无数量哥伦布,维哥达喜马(即达·迦玛)以后,有无数量达喜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
请课后查找资料解答梁启超遗留的困惑。 中国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封闭性宣扬国威开放性发财致富结论: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中国远洋航行虽然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但它不可能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更不可能将人类带入资本主义时代。新时代的开端旧时代的辉煌贡赐贸易资本主义海外殖民国力不堪重负,远洋航海业衰落。资本主义时代到来,世界市场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