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7 12:3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紧扣关键词句和拓展资料,感受圆明园被毁的巨痛;
2.能借助关键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产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提升表达能力。 (重点)
3.能结合相关资料,体会《七子之歌》(节选)和《和平宣言》(节选)与课文表达的情感的相似之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顾上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走近圆明园遗址,请大家齐读课题——
上节课,通过学习课文2至4自然段,我们了解到了圆明园曾经的的辉煌。请大家回顾一下,你是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指生说)
(板贴)
难怪作者说,读——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出示课前搜集的资料
雨果在《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说的三句话
3. 接下来,我们继续借助关键词句、借助查找的资料感受圆明园被毁的剧痛,继续去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二、体会被毁巨痛
1.出示:读一读第5自然段,你读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你是从哪些关键词句中读出来的?读完之后有什么想说的?
学习提示:
1.圈画关键词句,在旁边简
要批注自己的感受。
2.先自学,然后小组讨论,
最后全班汇报。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预设①“侵入、闯进”,这是侵略者的强盗行径,看出了侵略者的野蛮。心情:愤怒(请你带着愤怒的心情读一读)
预设②“掠”:为什么不是拿走,抢走?一个“掠”字让我们感受到侵略者们更加残忍、更加蛮不讲理、更加野心勃勃。
前面还加了两个字“统统”:野蛮、贪婪
(该怎么读)
预设③“运不走的,任意破坏、毁掉”:毁掉的每一个珍宝都是价值连城的呀!任意一个珍宝和书画都是我们古代能工巧匠、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结晶啊,同学们,谁来读?
评:你关注到了表示时间的词语,几乎整个十月都是动荡的、屈辱的。/你对这些动词很敏感,这真是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你读书有深度,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语说明这破坏力度之大,之快,整个圆明园被洗劫一空。/你是有感而发啊,侵略者是多么的贪婪无耻,凶狠残暴。
资料链接
师:侵略者们把能掠走的都掠走了,能搬走的都搬走了,能破坏的都破坏了。我们来看一看当时的目击者是怎么用文字记录下这些罪证。(指生读)
师:不止是这样啊同学们,你们还从哪里读出了侵略者的贪婪!读出了他们的残忍!
预设④“大火连烧三天”
侵略者宁可把圆明园烧为灰烬,也不给我们留下一丝一毫啊,为了欲盖弥章,大火是连烧三天,就让我们亲眼看看英法联军的罪行。(播放视频)
就这样,这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了一片灰---烬----。
(板书:化为灰烬)
从此
朗读演绎(师生配合读):
从此,
圆明园,
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
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也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没有了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
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
也没有了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蓬莱瑶台,
武陵春色……
从此,
圆明园,
不仅没有了民族建筑,
也没有了西洋景观。
不但没有了宏伟的建筑,还没有了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从此,
圆明园
没有了一切。
一切都没有了!
指课题,圆明园(毁灭了!)
4.同学们,既然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那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辉煌和毁灭作对比,更使人痛恨)(板书:对比)
5.多么痛心,……/多么愤怒,……/多么不可置信,……难怪作者也在文章的开头发出痛心疾首的评价,读: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6.如果此时此刻你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最想说什么?
(可以对英法强盗说、对当时无能的清政府说、对自己说......)
预设:是耻辱,要好好学习,振兴中华
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一定要自强。
三、学习任务二:阅读链接
师:听着同学们的朗读,老师的心情是复杂的,内心是百感交集的。我们不免心生疑虑:如此庞大的、壮观的,拥有无数珍宝的圆明园竟然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毁于侵略者之手。皇帝和护国士兵去哪了? 这是1925年3月,爱国诗人闻一多创作的组诗。这是201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的宣言。请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结合相关资料和阅读链接中的《七子之歌》(节选)和《和平宣言》,体会其与《圆明园的毁灭》表达情感的相似之处。评:你们小组对侵略者的愤怒之情已经尽在不言中了。/我听到了你们小组对祖国统一和和平的呼唤。/我们痛恨侵略者丑恶的行径,悲哀清政府的无能。/我看见你们握紧双拳,满眼含泪。/侵略者不但抢劫,毁坏我们的文物,还要掠夺我们的土地,屠杀我们的人民……
四、作业:跳出文本,传承文化之根
1.师:2019年4月16日,圆明园遗址公园通过官方发布《文明,不能承受之殇》一文,称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但是还有很多文物还在海外流浪,大英博物馆收藏了23000件中国文物,但是他们没有名字,没有故事,只有一个冷冷的编号。自媒体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借一盏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出逃寻乡,传递家书的故事,道出了海外流失文物对回归故土的渴望,感动了千千万万的国人。播放视频《逃出大英博物馆》。
2.师:如果文物会说话,一定会呐喊回家;虽然思念无声,但历史震耳欲聋。请同学们继续查阅资料,看看新中国这几十年的巨变和腾飞,我们的文物将会如何归家。
3.师:我们并不是陈列的文物,而是千百年来中华文明的印记。百年流离,警醒国人,勿忘国耻,砥砺前行。百年梦圆,凝心聚力,共铸中华文化新辉煌。(板贴:新辉煌)
4.师:正如单元导语页中所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