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培优进阶练(提升卷)
时间: 100 分钟 满分 100 分 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24 分)
1.走进大自然,读拼音写词语。 (4 分)
(1)走进 yí bì qiān lǐ( ) 的大草原,羞涩的姑娘摆上奶 dòu fu
( ),请我们品尝;毫不 jū shù( )的小伙子舞着鞭子,为
我们表演套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 自己仿佛化作一朵花, 饮着朝露酿成的琼
浆,听着小鸟的婉转歌唱,快乐地 pó suō qǐ wǔ( )。
(2)欣赏着美丽的丁香花, 嗅着它散发出来的淡淡的 yōu yǎ( ) 的甜
香,看着春雨中小小的 huābāo( )圆圆的,鼓鼓的,恰如 yījīn( )
上的盘花扣,我才 huǎnɡ rán( ),为什么叫丁香结。
2.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下列加点汉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渲(xuàn)染 笨拙(zhuó) 参差(cī) 重(chónɡ)阳
B.勾勒(lè) 冠(ɡuàn)冕 摇曳(yè) 妩(wǔ)媚
C.蒙(měnɡ)古 斗(dǒu)室 迂(yū)回 琼(qiónɡ)浆
D.单薄(bó) 日暮(mò) 苍穹(qiónɡ) 硕(shuò)大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眼帘 柔美 马啼 羞涩 B.愁怨 文思 惊叹 酒脱
C.迷蒙 单薄 浑浊 会心 D.豆腐 印像 照耀 礼貌
(3)下面词语中的“孤 ”字与“孤芳自赏 ”的“孤 ”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孤苦伶仃 B.孤掌难鸣 C 孤立无援 D.孤家寡人
(4)下列说法与诗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这句话是说大家互
不相识,没什么感情,只是出于礼貌才相互握手的。
B.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 么? ”这句话中“不然, 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写出了作者的风趣幽默、豁达
开朗的性格特点,表现出作者宗璞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C.诗句“ 白雨跳珠乱入船 ”是动态描写,“望湖楼下水如天 ”是静态描写,一
动一静,写出了六月份暴风雨来得急,去得快的天气特点。
D.诗句“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描绘了作者与农村友人把酒言欢, 共话丰
收的喜庆场面。
(5)下列加点字读音、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路转溪桥忽见 风吹草低见牛羊
B.还来就菊花 明月何时照我还
C.明月别枝惊鹊 萋萋满别情
D. 日暮客愁新 客舍青青柳色新
(6)下列句子中分号的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
候。
B.当手指跳跃, 风儿便不再悲伤;当黑白流淌, 思绪便将痛苦遗忘;当旋律激扬,
天地便只在我的心泉徜徉。
C.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
D.只有走进你,才知道还有一种美丽叫和谐 ;只有聆听你的心跳,才知道还有
一种和谐是生命。
(7)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对偶)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夸张)
C.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排比)
D.夜晚,小河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拟人)
(8)“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是( )。
A.答应了别人的事, 能不守信用吗? B.答应了别人的事, 非守信用不可!
C.答应了别人的事, 非守信用不可吗? D.答应了别人的事, 不能不守信用。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句
中的标点符号没有错误。
B.“西江月 ”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 ”是词的题目,词中“路转溪桥忽见 ”
的“见”应当读作“jiàn”。
C.《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和《宿建德江》中都写到了“月 ”,但表达的思
想感情却完全不一样。
D.《花之歌》这篇课文的想象非常奇特,课文中把星星比作“黑夜星空的眼
睛 ”,把“太阳”比作“白昼硕大无朋的独眼 ”,令人印象深刻。
(10)将下列句子插入语段中的哪个位置最恰当? ( )
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活动起来。
①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②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 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③一切都沉在朦胧的黑暗中。④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
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
A.①之前 B. ①-②之间 C. ②-③之间 D. ③-④之间
二、梳理与探究。(25 分)
1.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写词语。 (7 分)
( )色欲( ) 硕大无( ) ( )( )自怜
( )( )千里 心( )神往 孤芳自( )
(1 )写出三个含 “ 然 ”字的四字词语 : 、 、
。
____________
(2)写出三个“AABB”式词语: 、 、 。 (3 )遥远的晴空 ,嫩绿的草坪 ,潺潺的流水 ,如此情景 , 怎能不令人
2.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4 分)
(1)唱的是什么。 听者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
一句话)
(2)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改为陈述句)
(3)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河。 (改为比喻句)
(4)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
快。 (用加点的词造句)
3.比较下面的句子,说说哪个句子写得好。并试着改写后面的句子。 (4 分)
(1)有的宅院里出来了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往外伸,惹
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2)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
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第 个句子写得好, 这个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写出了丁
香花的 。 (2 分)
改写:丁香枝条上有一柄花蕾。 (2 分)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 分)
(1)《草原》一文中,作者用一个富有诗意的句子高度概括了蒙古族和汉族人民 的深情厚谊, 诉说了两族同胞依依不舍之情。这个句子是:“ ,
!”
(2)《宿建德江》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中, 运用对偶的手法表
达诗人远离家乡的孤寂、愁苦的诗句是:
“ , 。”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 代诗人 。这首诗中, 描写
黑云低压、大雨倾盆的场景的诗句是:
“ , 。”
(4) ,清风半夜鸣蝉。
(5) ,听取蛙声一片。
三、阅读与鉴赏。(21 分)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8 分)
A.静默草原(节选)
①和海一样,草原在单一中呈现丰富。草就是海水,极单纯,在连绵不断
中显示壮阔。
②有一点与海不同:观海者多数站在岸边,眼前与身后迥然不同。草原没
有边际, 它的每一点都是草原的中心。与站在船上观海的相异处在于, 你可以接
触草原,抚摸、打滚,甚至过夜,而海上则行不通。
。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局 促。人, 置身于这样阔大无边的环境中, 觉得所有的拐杖都被收去了, 所有的人 文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 20 世纪哲学 反复提示人们注意自己的处境, 在草原上, 人的处境感最强烈。天, 果真如穹庐 一样笼罩大地。土地宽厚仁慈, 起伏无际。人在这里挥动双拳咆哮显得可笑, 蹲
下嘤嘤而泣显得可耻。
B.救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1.“穹庐 ”是指游牧民族居住的用毡子做成的圆顶帐篷。两篇文章中都把天空比
作“穹庐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天空像穹庐一样,洁白无瑕,给人以纯净的感觉。
B.文中将天空比作圆顶帐篷, 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时
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C.天空像穹庐一样,给人以压抑、局促之感。
(2)这两篇文章都写出了草原怎样的特点?(2 分)
(3)《敕勒歌》采用了( )的表现手法写出了草原的美。(1 分)
A.动静结合 B.点面结合 C.虚实结合
(4)《静默草原(节选)》并没有直接写草原的特点,而是通过写 来表
现草原的特点。(1 分)
(5)阅读文章,要注意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读了这两篇跟草原相关的诗歌与
选文,你想到了些什么呢?说一说吧!(2 分)
(二)阅读短文《五彩泉》,完成后面的练习。 (13 分)
①我喜欢一个人爬到家乡高高的山顶上,(拨开 打开)茂密的花丛,细 心倾听着从岩石縫儿里向外咝咝流淌的山泉。我长时间地观看着, 望着它一路怎 样跳过青石板, 怎样绕过峻峭的山崖, 又怎样穿过茂密的丛林和野花盛开的绿草
地,然后又忽明忽暗地蜿蜒折回着,向山下悄悄地流去了。
②四月,山上的桃花盛开了,此外,还有那漫山遍野如火的杜鹃,还有那 如夏夜繁星般缤纷明亮的蒲公英, 它们的花瓣儿落在山泉里,向山下漂流着。夕 阳用它那修长而又微微颤抖的手(敲打 抚摸)着像彩霞一样的山泉,多美呀!
此刻,谁能分清哪儿是泉水哪儿是花瓣呢?
③六月,山泉从石板上跳过,翻了几个跟斗之后,又钻进了茂密的树丛中, 会同着夏日的雨水, 变成了翻滚的小河。不过几日之后, 河水就平静下来, 日夜 发出淙淙的响声, 就像有一个无名的仙人在山谷里敲打着钢鼓弹奏着琵琶。这时, 头上的片片绿云映在山泉之中。在阳光的照射下, 泉水是碧绿的, 绿得像流淌的
翡翠一样,令人激动,令人兴奋不已。
④八月,当山泉会同它的姊妹们手牵着手,从果园边穿过时,在它的明眸 里, 立刻闪现出五光十色, 有鲜红的海棠、山楂, 紫色的葡萄, 橙黄的梨子, 还 有那半红半绿的苹果, 当山泉从树丛间钻出来时, 天地间豁然开朗了。洁白的云 朵, 湛蓝的天空, 那漫山坡燃烧成篝火般的枫叶, 田野里连绵不断的青纱帐里醉
红了脸的红高粱,立刻都投入了它的眼帘,此刻,山泉是五颜六色的……
⑤啊,家乡的五彩泉,多像我家乡人民色彩缤纷的生活!
1.用“√ ”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2 分)
2.作者是按照 顺序来写这篇文章的。四月的时候, 泉水像 ;六月
的时候,泉水又像是 ;走进八月,山泉是 的。(2 分)
3.画“ ”的句子意思是( )。(2 分)
A.山泉被花瓣堵住了
B.阳光照射下,落满花瓣的山泉五彩缤纷
C.山泉映出了杜鹃的影子
D.山泉映出了山楂、海棠,五颜六色的
4.当八月的山泉从果园边穿过时, 在它的明眸里立刻闪现出五光十色。此处运用
了 的修辞手法。为什么会闪现出五光十色?作者这样写, 在表达效果上,
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 分)
四、表达与交流。(30 分)
【题目】 的旅行
【提示】1.把自己当成大自然中的一种植物或动物, 想象这种植物或动物在大自
然中是怎样旅行的,融入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2.把题目补充完整。想象丰富、合理,用心感受大自然。
400
500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4 分)
1.走进大自然,读拼音写词语。 (4 分)
(1)一碧千里 豆腐 拘束 婆娑起舞
(2)幽雅 花苞 衣襟 恍然 (每空 0.5 分,共 4 分)
2.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C (2)C (3)D (4)A (5)A
(6)C (7)B (8)C (9)B (10)D
二、梳理与探究。(25 分)
1.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写词语。 (7 分)
1.翠 流 朋 顾 影 一 碧 驰 赏
(1)示例:恍然大悟 怦然心动 安然无恙
(2)示例:漂漂亮亮 干干净净 来来往往
(3)心驰神往
2.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4 分)
(1)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2)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太平淡无味了。
(3)示例: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4)示例:教室是那么宽敞明亮,操场是那么宽阔平坦,校园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3.比较下面的句子,说说哪个句子写得好。并试着改写后面的句子。 (4 分)
(2) 拟人 惹人喜爱 示例:丁香枝条上有一柄花蕾,正忧愁地望着我。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 分)
(1)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
(2)唐 孟浩然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3)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4)明月别枝惊鹊
(5)稻花香里说丰年
三、阅读与鉴赏。(21 分)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8 分)
(1)B (2 分)
(2)这两篇文章都写出了草原辽阔无比的特点。(2 分)
(3)A(1 分)
(4)人的感受(1 分)
(5)我想到了小时候学的一首与草原相关的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还想到了老舍爷爷描
述的与蒙古族同胞们联欢时的热闹场面。(与草原相关,描述合理即可, 2 分)
(二)阅读短文《五彩泉》,完成后面的练习。 (13 分)
1.拨开 抚摸(2 分)
2.时间 彩霞 翡翠 五颜六色(2 分)
3.B(2 分)
4.拟人 因为山泉映出了果园的果子、白云、天空、枫叶等许多景物。这样写生动形象地
说明了山泉映出各种景物使水面五颜六色的情形。(5 分)
5.总结 对五彩泉和家乡的喜爱和赞美。(2 分)
四、表达与交流。(30 分)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