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运东七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沧州市运东七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27 11:0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沧州市运东七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联考
地 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来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国: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至第二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如图为天体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图示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太阳所属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 B.d是人类目前观测到的最大宇宙范围
C.c中心天体地表的限石多来自恒星 D.b中的天体类型都能够自己发光
2.b所反映出的地球存在生命的有利条件是( )
A.具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B.存在液态水 C.存在可供呼吸的大气 D.有稳定的光照
集中式光伏电站是集中建立的大型光伏电站,所获的电力直接并入国家电网:分布式光伏电站是指装机规模较小,布置在用户附近的发电系统,下表示意我国三省区光伏发电统计数据。据此完成3~4题。
装机总量(万千瓦时) 集中式(万千瓦时) 分布式(万千瓦时)
新疆 1295 1278 17
西藏 138 136 2
甘肃 1228 114 385
3.新疆、甘肃光伏发电装机总量较高的主要优势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纬度位置 C.大气高度 D.海陆位置
4.西藏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较弱 B.气温较低 C.人口较稀疏 D.日照时长短据
《新华日报》报道:太阳活动日益频繁,到2025年更将迎来活动最高峰,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可能会频繁发生。地球可以提前进行预警,采取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损失。目前,我国研制发射的第一颗太阳观测卫星“夸父一号”已开启主动监测模式。据此完成5—6题。
5.推测上一次太阳活动峰值大约出现在( )
A.1999年 B.2004年 C.2011年 D.2014年
6.人类应对太阳活动预警采取的防范措施最不可能包括( )
A.暂停航天器的发射活动 B.太空中宇航员避免出舱作业
C.临时关闭景区旅游接待 D.减少飞往两极地区的航班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9日18时58分,澳大利亚东部瓦努阿图群岛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500千米。下图为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
7.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图中的( )
A.H圈层底部 B.G圈层 C.F圈层上部 D.E圈层
8.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D表示的是莫霍面 B.岩石圈的范围包括G圈层上
C.F圈层物质状态为固态 D.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H圈层
9.此次地震发生时,地震波在向上经过莫霍面时传播速度发生的变化是( )
A.A波波速加快,B波波速下降 B.A波完全消失,B波波速突然下降
C.A波,B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 D.B波完全消失,A波波速突然下降
2021年12月22日20时左右,四川北川青片乡大林滑坡地灾点突发大规模山体崩塌,塌方3万多立方米,大林滑坡地灾,点为2020年洪灾后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据此完成10—11题。
10.大林滑坡地灾点新增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山区地形陡峭 ②地区经济发达 ③地表多松散碎屑物 ④区域降水较少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1.滑坡通常会( )
①摧毁农田房舍 ②淤塞江河 ③形成新的通行道路 ④带来大量淡水,缓解旱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0年12月8日,我国测量登山队对珠穆朗玛峰的“身高”进行了新的测量,并公布了最新高度为8848.86米,如图为珠穆朗玛峰登峰路线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示地区地貌主要为( )
A.冰川地貌 B.河流地貌 C.风蚀地貌 D.喀斯特地貌
13.图示甲地貌是( )
A.溶沟 B.刃脊 C.海蚀柱 D.峡谷
暑假期间,某校高一年级教师跟随旅游团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甲、乙两图为旅游期间拍摄的部分景观照,据此完成14~16题。
甲 乙
14.结合甲、乙景观照,推测教师们的旅游地最可能分别是( )
A.云南 山东 B.内蒙古 青海 C.北京 江苏 D.贵州 新疆
15.游览甲地景观时,下列最可能是地理老师对其进行讲解的内容是( )
①组成该地貌的岩石具有可溶性 ②主要由海浪侵蚀形成
③构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是石钟乳、石柱 ④该地貌多分布在降水稀少的地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前往乙地旅游时( )
A.可以看到沙子移动方向较为一致 B.随处可见携带大量泥沙奔腾的河流
C.需要携带好雨伞、雨靴等用品 D.高大植被下是躲避烈日的最佳选择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亚长牛尊青钢器(下图),是河南省安阳殷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的原型是圣水牛,现已灭绝,在安阳殷墟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圣水牛骨骼。圣水牛是一种曾生活在黄河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古水牛,同时期该地还生活着像亚洲象、犀牛等这些在今天只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动物。
(1)说出圣水牛生存的地质年代及该时期繁盛的植被类型。(6分)
(2)推测圣水牛生存时期黄河流域气候特点,并说出依据。(6分)
(3)推测圣水牛灭绝的原因。(4分)
18.读我国长江流域及甲地景观、乙地放大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说出甲地河流地貌的剖面特点,并简述成因。(6分)
(2)指出长江乙河段流水作用的主要形式,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3)分析长江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6分)
19.一位骑行爱好者利用假期打卡祖国具有特色的景点,在骑行途中拍摄了大量风景照,并发布在网络社交平台进行分享,下面甲、乙景观为拍摄的部分景点。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8分)
甲 乙
(1)指出形成甲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并说出该骑行者打卡甲地景观时观测到的当地环境特征。(6分)
(2)说出形成乙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及①、②两处地貌名称。(6分)
(3)景观照一经分享,便吸引各地网友的评论,下列评论中符合实际的是_________。(6分)
①广西网友:甲景观地下常发育有暗河,我们这都被开发成了景区
②海南岛网友:在我家乡乙地景观很常见,人们常常在岸边进行捕捞
③湖南长沙网友:乙景观和我家乡的橘子洲形成的作用力一致
④甘肃兰州网友:甲景观附近常常能见到风蚀柱、风蚀蘑菇等地貌
沧州市运东七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联考
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 2.A 3.D 4.C 5.D 6.C 7.B 8.B 9.C 10.D 11.A 12.A 13.B 14.D 15.C
16.A
17.(1)地质年代:新生代。(3分)植被类型:被子植物。(3分)
(2)气候特点:温暖湿润。(2分)依据:圣水牛生存时期的黄河流域,同时期生存着在当今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动物,可知气候环境温暖;水牛喜水,黄河流域应湖沼广布,气候湿润。(合理即可,4分)
(3)圣水牛生存时期,已经有人类出现,作为食物来源,人类对其过度捕猎;气候转冷,生存环境改变,导致圣水牛灭绝。(合理即可,4分)
18.(1)河谷剖面较陡、深,呈“V”形。(3分)成因:由于落差大,水流急,水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强而形成。(3分)
(2)形式:流水堆积作用。(3分)依据:流经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水流缓慢。(3分)
(3)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地处河海交界地带,海潮的顶托使堆积作用增强,在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每条3分,答对2条
得6分,共6分)
19.(1)外力作用:风力侵蚀。(2分)特征:甲景观所在地多大风;地表植被稀疏;地表岩石形状各异;地表水缺
乏,土质疏松且干燥等。(每条2分,答对2条得4分,共4分)
(2)外力作用:海浪侵蚀;(2分)名称:①、②地貌分别是海蚀柱、海蚀崖。(4分)
(3)②④(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