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食物网-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精品课堂(苏科版)(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2 食物网-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精品课堂(苏科版)(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0-27 12:5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6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2节 食物网
1 青草
蚱蜢

2 青草


3 青草
蚱蜢
青蛙






青蛙
蚱蜢
青草
1. 把农田生态系统中的5条食物链中食物的关系用箭头表示出来。
画一画,找一找
4 青草 鸡 蛇 鹰
5 青草 蚱蜢 鸡 蛇 鹰
2. 你能否换一种形式将5条食物链表示出来呢?
试着将5条食物链中相同的生物重叠起来看看
活动一: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
1 青草
蚱蜢

2 青草


3 青草
蚱蜢
青蛙



4 青草 鸡 蛇 鹰
5 青草 蚱蜢 鸡 蛇 鹰
想一想,两种表示方法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何关联?



青蛙
蚱蜢
青草
内容上都表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形式上一个是链状,一个是网状。
生态系统中,各条食物链相互交叉,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这个网状结构就叫食物网。
食物网
1.该食物网中有几条食物链?
2.如果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全都枯死了,哪些动物的生存最先受到影响?其他生物会受到影响吗?
3.由于人的捕杀,田鼠的数量骤减,这个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小组互助学习——分析图6—7所示食物网
5条
最先受影响的动物是兔和田鼠,其他生物的生存也会受到影响。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都需要 才能进行生长、发育等各种生命活动。
能量
各种生物之间会通过食物关系形成错综复杂的食物链(网),能量就会在食物链(网)中流动。
生物所需的能量来自哪里呢?
食物
活动二:能量在食物链(网)中的流动
1.写出隐含的食物链?
2.植物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来自哪里?
3.野兔如何获得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它获得的能量又到哪里去了?
4.动物的最终食物来源是什么?
5.生态系统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什么?能量沿着什么渠道流动?
6.能量能否全部传给下一个环节?
请同学们结合P102第1—2段内容分析图6—8,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活动二:能量在食物链(网)中的流动
1.隐含的食物链:
→ →
植物

狐狸
2. 绿色植物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来自 ,绿色植物是 者,通过 作用把
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
传递给消费者、分解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 。
太阳
生产
光合
太阳能(光能)
食物链(网)
能量流动
3. 野兔获得的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来自它的食物,即 。 它获得的能量一部分用于 ,一部分通过粪便等排出物传递给 ,一部分通过 传递给 。

分解者
食物链(网)
绿色植物
自身生命活动所需
4. 狐狸吃野兔,野兔吃绿色植物,所以动物的
最终食物来源是 。
绿色植物(生产者)
不能
5. 狐狸从野兔中获得能量,野兔从绿色植物中获得能量,绿色植物中的能量来自太阳能,所以生态系统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____。 能量是沿着 逐级传递的。由于食物关系是不能逆转的,所以能量流动也是 逆转的,即单向流动。
太阳能(光能)
食物链(网)
6. 由于绿色植物获得的大部分能量用于自身的各种生命活动,所以位于食物链第二环节的植食性动物仅能获得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很少的一部分能量,而位于第三环节的肉食性动物获得的能量更少。所以能量是 全部传递给下一个环节的,能量在食物链(网)中的传递是逐级 的。
递减
不能
单向流动,从绿色植物开始流向植食性动物,再流向肉食性动物。
能量逐级递减。
能量在食物链(网)中的流动规律:
总结
能量金字塔
我们可以用 描述能量在食物链(网)中的流动过程。
绿色植物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
动物
逐级递减
在有限的生存环境条件下不可能供养许多位于能量金字塔顶端的生物。从能量来看,呈金字塔形递减。这是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特点之一。
食物链(网)就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由于人为大量捕杀,造成野兔数量骤减,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根据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的原理,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随着野兔数量的骤减,狐狸的数量也会减少,因为狐狸的食物和能量来源减少了;植物的数量会增多,因为植食性动物减少了。
资料一 “野味”(P103)
野生动物交易市场的有关资料,以及该地区近50年
每公顷土地捉到的田鼠平均数量统计资料:
活动三:人类活动对食物链(网)的影响
写出资料中的食物链,并分析造成这个地区田鼠数量变化的根本原因。
庄稼 田鼠 野生动物
大量捕杀食用野生动物,如蛇,蛇大量减少,田鼠的天敌就会减少,田鼠的数量就会猛增。
资料二 “打狼”(P104)
20世纪初,美国的一个州为了保护鹿群,曾对狼进行大量的捕杀。随着狼群的消失,得到保护的鹿迅速繁殖,数量急剧增多,在短时间内总数超过10万只。结果,森林中的树木、草地遭到极大破坏。接下来的灾难又降临到鹿群,饥饿和疾病使鹿群的数量迅速下降到4万只。
你认为狼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具有什么作用?捕杀狼与保护鹿有矛盾吗?
食物链中“狼”这一环节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果捕杀狼,鹿没有天敌,短时间内数量会猛增,植物就会减少,长此以往,鹿又会因为缺少食物而减少,反而起不到保护鹿的作用。
接下来,你认为这个州的人应怎么做才能更有效的保护鹿?
适当的引入狼的天敌,丰富食物网,维持好各种生物种类数量的相对稳定,才能更有效的保护鹿。
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积累(P105)
——生物富集
资料三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同时,一些有害物质也随着食物链而积累起来。
即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
DDT
初级消费者
DDT含量:3.5×10-9
DDT含量:4×10-8
DDT含量:5×10-7
DDT含量:2×10-6
生产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分析各营养级的数值,你能发现什么?
越是处于较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DDT的含量就越高。
STS: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积累
1. 为什么越是处于较高营养级的生物体,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就越高?
沿着食物链逐渐积累起来的
2. 如果这些积累了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DDT会在人体内不断积累,引起中毒。当有毒物质积累到一定量时会导致死亡。
想一想,议一议:
根据图片,你能说出什么是有毒物质的富集吗?
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越积越多,越是处于较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浓度就越高,这种现象叫有毒物质的富集。
水俣病是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的典型例子。1953年,日本的水俣市出现了病因不明的“狂猫症”和人的“水俣病”,成群的家猫狂奔乱跳,集体跳入水中,病人感到全身骨痛难忍。直到1965年才查明,此病是由该市60 km以外的一家公司排出含汞废水进入水体引起的,汞在水体中沿着食物链逐级富集,水体→硅藻等浮游植物→食硅藻的昆虫→石斑鱼→肉食性鲟鱼和鲶鱼→人或猫。鲶鱼体内含汞量达到10~20 mg/kg,最高达50~60 mg/kg,比原来含汞废水中的汞浓度高1万~10万倍,人或猫吃了鲶鱼,就会出现汞中毒。
资料四 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
富集
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处在每一个环节的生物都很重要,而且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有时一种生物消失,就会使这个食物链中断,从而影响整个食物链和食物网,甚至危及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总结:
通过上述资料的分析,结合本节内容,谈谈人类应当如何与自然和谐发展?
写一份“倡议书”,倡议人们要有忧患意识,拒绝“野味”,保护生态平衡,保护我们惟一的家园——地球村。
倡 议 书
1.(2023秋·山东泰安·六年级青云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关于如图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构成一条食物链
B.①固定太阳能的多少将影响②③的数量
C.图中的①②③④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D.①是绿色植物,②③④是动物
课堂检测
B
2. (2023秋·四川德阳·七年级统考阶段练习)下图是某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A、B、C、D、E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C与生物E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B.图中A是生产者,B、C、D、E是消费者
C.该食物网不完整,还需添加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D.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有毒物质在C体内积累最多
B
3.(2023秋·河南周口·七年级统考阶段练习)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
B.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如果青蛙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食草昆虫的数量会增加
D.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鹰体内有毒物质最多
B
4. (2023秋·新疆喀什·七年级统考阶段练习)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生物体内的DDT含量最高
B.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
C.甲是生产者,乙、丙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D.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
B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