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2和5的倍数特征
五年级数学上册
说教材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和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好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生活及进一步学习中都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的要求中指出,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以数学思维为核心的、全面的数学能力。同时还指出,在学习过程中要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观察,对比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通过信息查找与归纳,让学生更加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说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能经历能被2、5整除的探索过程,掌握2和5的倍数,会判断这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2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培养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3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德育目标
说学情
五年级是小学的高阶阶段,也是学生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此阶段的数学计算能力教学,一定要以科学的方式在合适的时机内对其加以强化,以此就能极为有效地提升该技能教学的成效,进而就能确保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打下牢靠的基础。
数学计算的教学,不仅是让学生了解和简单学会其基础的计算规则,还要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计算实践来加深对其的掌握,进而使学生自身在日后的学习及生活中能灵活地将其运用。
说重难点
掌握 2和5的倍数的特征,理解奇数、偶数的概念。
自然数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两类。
说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现状采用了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促了他们的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既明于心又说于口。
说学法
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会自学探究,并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感知、讨论、合作、比较中灵活掌握本节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说教学过程
调查分析:
在教学 2和5的倍数的特征前我对曾对班内几位同学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调查,发现已经有部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基本理解,对于许多学生已知结论的课该如何去上?
在教学安排上,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掌握程度,设计了四个教学层次:
说教学过程
1
(一) 温故知新,夯实基础
对已有知识的回顾,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水平,了解自然数、整数之间的关系,对倍数和因数也有更清晰的定位;另一方面,为新课做了相应的准备工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说教学过程
2
(二) 问题引入 激发兴趣
新颖的导课,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更好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体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我采用了提问式的教学方式,将数字信息与新课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激起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想学,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搭起了现实生活与抽象数学的桥梁。
说教学过程
3
(三) 循序渐进,探究新知
数学知识的形成有着固有的规律,逻辑性很强,不能有半点的跨越与漏洞,结合数学知识的形成特点。围绕教学重点采用了以下步骤:
1、立基础与发展并重的教学目标。
2、注重教材的整体化处理。
3、着力于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4、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
说教学过程
4
(四) 深化练习、巩固新知
练习是数学学习中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答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加深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对特征的应用,更好的领会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以便学生掌握知识并能熟练应用。
1、基础知识练习:练一练、观察题
2、应用性练习:填空题、思考题
说板书
像2,4,6,8...这样的数,是2的倍数,也叫偶数;
像1,3,5,7...这样的数,不是2的倍数,也叫奇数。
0是奇数还是偶数?
0是偶数,因为它是2的倍数。
奇数×2= 偶数 奇数×3= 奇数
偶数×2= 偶数 偶数×3= 偶数
偶数+偶数= 偶数
奇数+奇数= 奇数
说板书
1与0的特征:
1是任何数的因数,0是任何非0整数的倍数
所有的自然数不是偶数就是奇数,0也是偶数
说板书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5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
个位上是0的数,同时也是2和5的倍数
是2的倍数的数也叫偶数,
不是2的倍数的数也叫奇数
THANKS
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