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教学质量调研(一)地理试题(必修)(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教学质量调研(一)地理试题(必修)(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27 12:03:59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
地理(必修)试题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年 6月 24日凌晨,地球上的人们肉眼可以观察到“五星连珠”的天象奇观。太阳系的
五大行星(除天王星和海王星外)在东南角的天空中排成一条直线,其排列顺序与它们在太阳
系中排列的顺序恰好一致。图 1为“五星连珠”示意图。据此完成 1~3题。
图 1
1.图中的甲、乙、丙、丁分别对应的行星是
A.水星、火星、木星、土星 B.水星、火星、土星、木星
C.水星、木星、火星、土星 D.水星、土星、火星、木星
2.“五星连珠”的天象出现得益于太阳系行星公转的
A.近圆性 B.同向性
C.共面性 D.匀速性
3.与乙行星相比,地球上产生智慧生命的主要条件是
A.适宜的温度
B.稳定的光照
C.深厚的土壤
D.安全的轨道
图 2示意我国台湾岛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据
此完成 4~5题。
4.台湾岛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城市是
A.台东县
B.台中市
C.高雄市
D.桃园市
5.影响台湾岛东西部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差异的
主要因素是
图 2
A.盛行风向 B.地形地貌
C.海陆轮廓 D.纬度位置
高二地理(必修) 第 1页 共 8页
{#{QQABZYQAogCAAgBAAQgCAwVgCAGQkBEAAKoGREAIoAABAAFABAA=}#}
图 3示意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太阳活动预报中心
2021年 8月 13日的太阳活动预报。据此完成 6~8题。
6.预报中的“日面”是指
A.日核层 B.光球层
C.色球层 D.日冕层
7.太阳活动变强时, 下列现象会出现的是
A.黑子减少 B.光球层变亮
C.耀斑增多 D.太阳风减弱
8.如果出现大规模耀斑爆发,会导致
A.有线通讯中断 B.极光强度变弱
C.磁针剧烈颤动 D.全球降水减少
2023年 5月,浙江渔民在杭州湾滩涂发现中华鲎。鲎
有“生物活化石”之称,早在距今 4亿年前就生活在地球上。
图 3
图 4为中华鲎照片和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 9~10题。
图 4
9.鲎出现的地质年代是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0.下列地质事件,发生在甲地质时期的是
A.蕨类植物繁盛 B.出现三叶虫 C.哺乳动物繁生 D.恐龙繁生
2022年 1月 14日~15日,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剧烈喷发,大量火山灰伴随着
巨大轰响迅速升入高空,汤加全境迅速被遮蔽。图 5为地球各圈层间物质交换图。据此完成
11~13题。
11.汤加火山喷发,最先到达的地球圈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火山喷出的火山灰主要来源于
A.地壳 B.软流层
C.内核 D.下地幔
13.联系各圈层,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图 5
的能量来源主要是
A.太阳辐射 B.水循环 C.岩浆活动 D.热力环流
高二(必修)地理 第 2页 共 8页
{#{QQABZYQAogCAAgBAAQgCAwVgCAGQkBEAAKoGREAIoAABAAFABAA=}#}
图 6为阿尔卑斯山脉及附近地区等高线(单位:m)地形示意图和该地区两幅地貌景观示
意图。据此完成 14~16题。
图 6
14.形成甲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风化作用
15.图中乙地貌为
A.三角洲 B.河漫滩 C.冲积扇 D.海蚀崖
16.图乙四地中颗粒物平均直径最粗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我国某地雅丹地貌广布,由于地层岩性、风力剥蚀、流水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地貌形态多
样,成为旅游胜地。图 7为雅丹地貌单体景观,图中陡面朝向东北方向。据此完成 17~19题。
图 7
17.该地貌最可能出现于我国
A.云南 B.黑龙江 C.广东 D.新疆
18.该地貌单体形态特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该区域
A.盛行风方向单一 B.昼夜温差大
C.降水季节性较强 D.太阳辐射强
19.能描绘图中地貌单体剖面的示意图是
A.① B.② C.③ D.④
高二地理(必修) 第 3页 共 8页
{#{QQABZYQAogCAAgBAAQgCAwVgCAGQkBEAAKoGREAIoAABAAFABAA=}#}
图 8示意大气垂直分层。据此完成 20~22题。
20.最有利于飞机飞行的是
A.I层 B.Ⅱ层
C.Ⅲ层 D.Ⅳ层
21.图中Ⅳ层随高度上升
A.气温上升 B.气压下降
C.密度增加 D.杂质增加
图 8
22.某些物质数量稀少是导致高空晴空万里的主要原因。
“某些物质”主要指
①水汽 ②氧气 ③氮气 ④杂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图 9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 23~25题。
图 9
23.关于图中各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大气辐射 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C.③表示地面辐射 D.④能量最强部分是紫外波段
24.“高处不胜寒”主要是因为
A.①减弱 B.②减弱 C.③减弱 D.④减弱
25.“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夜来霜”的形成原因是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增强
威海市是联合国发布的全球人类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小强随父母到威海度假,发现白天和
夜晚的风向会发生变化。图 10为“威海海滨一日内大气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 26~28题。
图 10
高二(必修)地理 第 4页 共 8页
{#{QQABZYQAogCAAgBAAQgCAwVgCAGQkBEAAKoGREAIoAABAAFABAA=}#}
26.图中近地面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海拔高低差异 B.气压梯度差异 C.空气湿度差异 D.植被类型差异
27.图中序号表示“晚风”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8.能正确表示白天近地面风向和等压面的是
A. B. C. D.
某学校附近马路封闭改造施工,开通后同学们发现该路段路牙石上增加了许多拱形缺口,
大雨时马路路面也不再经常积水。图 11为改造后的公路景观图。据此完成 29~31题。
29.大雨时马路路面容易积水,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硬化路面影响
A.大气降水 B.地表蒸发
C.水汽输送 D.地面下渗
30.路牙石上拱形缺口的主要作用是便于
A.路面积水排泄 B.花坛更换花卉
C.行道树的灌溉 D.提示路面高差
31.下列措施利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是
A.路面硬化中推广渗水砖
B.扩大地下排水管道口径
C.湖泊底部铺设塑料薄膜
D.建设数量众多摩天大楼 图 11
模拟实验“水循环”步骤:向烧瓶内加入适量的盐水;在玻璃板上放置若干冰块;在托盘上
打若干孔洞;将装置连接好并用酒精灯加热烧瓶,图 12为实验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 32~33
题。
图 12
32.该实验未模拟出的水循环环节是
A.大气降水 B.地表径流 C.地下径流 D.水汽输送
33.该模拟实验主要体现的水循环意义是
A.水体得以更新 B.塑造地表形态
C.联系四大圈层 D.调节水热平衡
高二地理(必修) 第 5页 共 8页
{#{QQABZYQAogCAAgBAAQgCAwVgCAGQkBEAAKoGREAIoAABAAFABAA=}#}
珠江是我国华南地区最大的河流,河水注入南海。珠江入海口的海水盐度季节差异较大。
图 13为珠江口海域盐度分布图。据此完成 34~36题。
图 13
34.珠江口海水盐度
A.由河口向海洋递增 B.东岸盐度高于西岸
C.同一纬度盐度相同 D.由东向西逐渐增加
35.影响珠江口海水盐度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蒸发 B.降水
C.径流 D.洋流
36.与夏季相比,冬季珠江口同一海水盐度等值线
A.向河口方向移动 B.变得更加弯曲
C.向海洋方向移动 D.凸出方向改变
图 14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据此完
成 37~38题。
37.图中序号表示暖流的是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
38.下列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形成了世界性大渔场
B.乙处污染物主要向东扩散
图 14
C.丙处轮船向南航行速度快
D.丁处沿岸形成热带荒漠带
浙江温岭江厦潮汐电站可利用潮位差进行双向发电。2022年 5月,它成为我国首座综合
利用潮汐能和太阳能发电的潮光互补电站。图 15为该电站景观照片,图 16为当地某日潮高变
化图。据此完成 39~40题。
高二(必修)地理 第 6页 共 8页
{#{QQABZYQAogCAAgBAAQgCAwVgCAGQkBEAAKoGREAIoAABAAFABAA=}#}
图 15 图 16
39.潮汐能主要来自
A.太阳辐射 B.地球内部 C.风力作用 D.日月引力
40.在天气稳定情况下,当日下列时段理论发电量最大的是
A.2-4时 B.4-6时 C.14-16时 D.16-18时
永暑礁是南沙群岛里的大型环礁,中间有潟湖,四周沙堤环绕,是天然的避风良港。2015
年 4月,中国完成在永暑礁西南陆域(低潮时出水的陆域为“礁陆”)上的吹沙填海作业,永暑礁
变为永暑岛,目前建有机场、医院等,是中国在南沙最大的物资集散中心。图 17为永暑岛景
观图。据此完成 41~42题。
图 17
41.永暑岛四周的沙堤属于
A.流水侵蚀地貌 B.海浪堆积地貌
C.海浪侵蚀地貌 D.流水堆积地貌
42.永暑岛开发主要利用了海洋的
A.空间资源 B.生物资源 C.矿产资源 D.水资源
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区,植被垂直结构越丰富。图 18为“某地森林植被
垂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 43~45题。
43.该地植被喜光程度由强到弱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丁、丙、乙
C.乙、丙、丁、甲
D.丙、乙、甲、丁
44.该地森林的垂直分层越多,说明
①气温越高②降水量越多③气温越低④降水量越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图 18
高二地理(必修) 第 7页 共 8页
{#{QQABZYQAogCAAgBAAQgCAwVgCAGQkBEAAKoGREAIoAABAAFABAA=}#}
45.下列森林植被中,垂直结构最丰富的是
A.亚寒带针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热带雨林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课堂实验中将干燥的小块土壤放到盛有水的杯中,看到有气泡从水
中冒出。图 19为“理想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百分比图”。据此完成 46~48题。
图 19
46.实验中气泡从水中冒出,证明土壤的物质组成中有
A.有机质 B.空气 C.矿物质 D.水分
47.土壤形成过程中有机质的来源是
A.气候 B.成土母质 C.地形 D.生物
48.为了及时获取某区域土地荒漠化面积的变化信息,可以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数字地球系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遥感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
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是我国频繁发生和重点防御的四大地质灾害。图 20为我
国 2009~2019年地质灾害年内发生数量百分比统计图。据此完成 49~50题。
图 20
49.我国地质灾害年内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植被 B.气候 C.地形 D.岩层
50.防御与减轻地质灾害的可行性措施有
①加强气象监测,及时发布天气预报 ②建设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③实施工程措施,完善水利设施 ④恢复植被,修建预防滑坡、泥石流的护坡工程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高二(必修)地理 第 8页 共 8页
{#{QQABZYQAogCAAgBAAQgCAwVgCAGQkBEAAKoGREAIoAABAAFABAA=}#}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
地理试题(必修)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A C B B C C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A A C B D A D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D B A C B C C D A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C D A C A C B D C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B A B A D B D C B 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