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2017秋)小学科学 六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鄂教版(2017秋)小学科学 六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27 13:3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
一、填空题
1.秋冬季节,空气中的( )遇冷会发生变化,在物体表面温度高于0℃会形成( ) ,低于0℃会形成( )。
2.在( )的照射下,叶绿体能将根吸收的( )和由叶片进入的( )制造成植物生存所需要的( )并释放( ),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3.自然资源中,需要漫长时间形成,人类开采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属于( ),如煤、石油、和( )。像风能和水能,能持续更新、反复利用的就是( )。
4.自然资源按照其再生情况,煤炭、石油、天然气属于( )资源;水能、风能、太阳能属于( )资源。
5.常见的防锈方法有( )、( )、( )等。
6.空气体积中,( )约占21%,( )约占78%,其他气体约占1%
7.绿色开花植物的六部分结构是( )( )、( )、( )、( )、( )。
8.( )出生于瑞典,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奠基人。他自幼喜爱花草,8岁便有“( )”的绰号。1753年,( )出版了( ),该书奠定了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基础。
9.每种植物都有多种特征,如蚕豆的叶片是( )的,花是( )的。根据植物的一些( ),可以对植物进行分类。
10.地球上一切生命的( )、( )和( )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二、选择题
11.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依次是( )。
A.植物工厂 设施栽培 露天栽培 B.露天栽培 设施栽培 植物工厂
C.设施栽培 露天栽培 植物工厂 D.植物工厂 露天栽培 设施栽培
12.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都离不开( )。
A.潮汐能 B.太阳 C.核能 D.地热能
13.关于水循环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空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
C.海洋的水不是淡水,所以不会进入水循环中
D.水循环是地球大气中重要的生态活动
14.能使水在自然界循环的动力来自( )。
A.太阳 B.水蒸气 C.风 D.雷电
15.下列哪种现象出现时,空中的气温会在℃以下( )。
A.雨 B.雪 C.雾 D.露
1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 )。
A.蝉→螳螂→黄雀 B.黄雀→螳螂→蝉
C.树汁→蝉→螳螂→黄雀 D.黄雀→螳螂→蝉→树汁
17.植物的养分主要来源于( )。
A.土壤 B.水 C.阳光 D.光合作用制造
18.能让紫甘蓝汁变绿的物质是( )。
A.桔子 B.苹果 C.菠萝 D.肥皂水
19.蜡烛燃烧时不会产生(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蜡油 D.水
20.下列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
A.太阳能、地热能、风能 B.太阳能、风能、核能
C.煤、核能、水能 D.煤、石油、天然气
三、判断题
21.植物工厂使随时随地得获得植物产品成为可能。( )
22.自然界中的一些动物专门捕食或危害另一些动物,后者是前者的天敌。( )
23.如果食物网中的一个链环消失了,不会对其他生物产生影响。( )
24.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滴。( )
25.植物工厂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生产出更多的植物产品。( )
四、连线题
26.水的三态。
固态水 露
气态水 水蒸气
液态水 霜
五、简答题
27.人们是怎样利用风能和水能的?请举例说明
28.哪些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哪些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请各举四个例子。
29.物质总在发生变化,有些变化生成了新的物质,有些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请各举两个例子。
30.生活中有不少物品是用铁制成的,这些铁制品容易生锈,你有什么办法防止铁制品生锈?至少列举三条
31.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物质的变化。
①淀粉遇碘酒变蓝色 ②弹簧被拉长 ③蜡烛熔化 ④紫甘蓝汁遇酸或碱变色 ⑤铁生锈 ⑥水结冰 ⑦米饭变馊 ⑧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参考答案:
1. 水蒸气 露 霜
【详解】秋冬季节,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变化,在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 0℃)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水滴,这就是露,在温度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冰晶,这就是霜。
2. 阳光 水分 二氧化碳 养分 氧气
【详解】植物的叶片中有许多叶绿体,他们就像一个个绿色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能将根吸收的 水分和由叶片进入的二氧化碳制造成植物生存所需要的养分,并释放 氧气,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
3. 不可再生资源 天然气 可再生资源
【详解】可再生资源是指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风能和水能属于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4. 不可再生 可再生
【详解】地球上的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性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属于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各种矿物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太阳能板的能量转换是太阳能转换成电能。
5. 涂油 刷漆 电镀
【详解】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隔绝空气、水和铁制品的接触,能够有效防止生锈。常用的防锈方法有涂油、刷漆、电镀等。
6. 氧气 氮气
【详解】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按体积计算,干燥的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其他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约占1%。
7. 根 茎 叶 花 果实 种子
【详解】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吸收来的水和无机盐由茎运到叶等地方供植物体利用,在叶里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可见植物的根、茎、叶与营养物质有关,所以属于营养器官。花开放之后,经过传粉和受精结出果实和种子,再用种子繁殖后代,因此花、果实和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8. 林奈 小植物学家 林奈 《植物种志》
【详解】我们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得益于科学家们不断的探索,他们的伟大成就时刻在提醒我们学习和探索是无止境的。林奈出生于瑞典,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奠基人。他自幼喜爱花草,8岁便有“林奈”的绰号。1753年,林奈出版了《植物种志》,该书奠定了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基础。
9. 椭圆形 蝶形 特征
【详解】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有些植物的外部形态会与环境相适应,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和温度等条件的结果。每种植物都有多种特征,如蚕豆的叶片是椭圆形的,花是蝶形的。根据植物的一些特征,可以对植物进行分类。
10. 生存 繁殖 发展
【详解】任何有生命的个体都在成长与变化着,每种生物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阶段,任何生物都会经历一个生长、繁殖、衰老、死亡的过程,称为生命周期。地球上一切生命的生存、繁殖、发展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11.B
【详解】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依次是露地栽培、设施栽培、植物工厂。我国古代以传统农业为主,传统农业是露地栽培;如今是现代设施农业,而植物工厂是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一种高投入、高技术、精装备的工厂化农业系统,B是正确的选项。
12.B
【详解】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于古代生物有关系,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太阳,所以它们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
13.C
【详解】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海洋中和陆地上的水受热蒸发成大气水,大气水遇冷又凝结为雨雪降落到地面或海洋。正是由于地球上永不停息地进行这种大规模的水循环,地球表面才会发生沧桑巨变,万物才会生机盎然,ABD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
14.A
【详解】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能使水在自然界循环的动力来自太阳,降水汇集入海的动力来自重力。
15.B
【详解】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变化形成的。霜和雪是在0℃以下形成的,雨、雾、露是在0℃以上形成的。
16.C
【详解】由食物链的概念可知:即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的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蝉吸取树汁,螳螂以蝉为食,黄雀以螳螂为食。它们之间的食物链是树汁→蝉→螳螂→黄雀。
17.D
【详解】植物的养分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制造。在光合作用中,植物利用阳光、水分、以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氧气和营养物质,并将营养物质储藏在体内供其生长发育繁殖之用。
18.D
【详解】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称为酸性物质。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称为碱性物质。桔子、苹果、菠萝都是酸性物质,只有肥皂水是碱性物质。所以能让紫甘蓝水变绿的是肥皂水。可见D符合题意。
19.A
【详解】蜡烛熔化产生蜡油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等,属于化学变化。蜡烛燃烧时不会产生氧气。
20.D
【详解】煤是由古代植物变成的。古代植物死后,经过沉积作用,被泥沙覆盖,与空气隔绝,又经过地壳的变动,被埋到很深的地下,长期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慢慢变成了煤。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变化形成的。在以上列能源中,属于化石能源的是:煤、石油、天然气。
21.√
【详解】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不受自然条件限制且能够实现植物高产的植物工厂来种植植物。植物工厂可以解决土地资源紧缺带来的问题,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生产出更多的植物产品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22.×
【详解】生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互相联系的生态系统,提供了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条件。自然界中某种动物专门捕食或危害另一种动物,前者就是后者的天敌。例如猫是鼠的天敌,寄生蜂是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
23.×
【详解】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网状结构,人们把自然界中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假如在食物网中某种生物消失了,将对其他生物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一个生物的消失,对其他另一个生物来说就会缺少天敌了,它的数量就会迅速的增加,进而会影响食物链中的其他的生物。
24.√
【详解】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漂浮在低空的是雾,在高空的是云。云可以看做是天上的雾,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和冰晶组成的。
25.√
【详解】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不受自然条件限制且能够实现植物高产的植物工厂来种植植物。植物工厂可以解决土地资源紧缺带来的问题,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生产出更多的植物产品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26.
【详解】水在自然界有三种状态,露是液态的水,雪、冰、霜是固态的水,水蒸气是气态的水,其中雾、雪、冰、霜在形成的过程中都需要放热。
27.答:放风筝、风车发电、水车灌溉农田、水利发电等
【详解】风具有能量,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资源,人们经常把风能应用于生产和生活,比如,利用风车发电等。利用风能进行发电或供暖,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水能的应用如水车灌溉农田、水利发电等。
28.可再生资源:太阳能、光能、风能、地热能等。
不可再生资源:石油、天然气、煤、矿产等。
【详解】可再生资源是指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如:太阳能、光能、风能、地热能等。不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矿产等。
29.饮料罐压扁、水结冰变化过程中都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铁生锈、蜡烛燃烧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30.防止铁生锈的方法:1.制成不锈钢;2.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漆;3.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详解】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防止铁生锈的方法:1.制成不锈钢;2.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漆;3.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4.在铁制品表面涂油;5.覆盖搪瓷。
31. ①、④、⑤、⑦、⑧ ②、③、⑥
【详解】我们周围世界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状、体积、状态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本质区别: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弹簧被拉长、蜡烛熔化 、水结冰。有新物质生成的是淀粉遇碘酒变蓝色、紫甘蓝汁遇酸或碱变色 、铁生锈、米饭变馊、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