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分数的再认识一》
说课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4
说教材
1
2
3
5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 课 流 程
6
说板书设计
三年级
五年级
分一分 比大小 吃西瓜
分数的意义 “整体”与“部分”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法、学法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理解了整体与分数的意义,但是对分数的相对性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
五年级学生求知欲和能力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探索,但是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需要动手操作,因此理解知识需要具体的事物作支持。
教法学法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1、
2、
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推理与表达的能力,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教法学法
重点
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进一步理解整体与分数的意义,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法学法
板书设计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
硬币
多媒体课件、糖果、自学单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学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采用“创设--引导--开启”为主线的启发式教学法,其次是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法,观察、操作等方法 。
采用自学、合作、展示为主的探究式学法。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1、以旧联新,搭桥铺路;
3、巧设练习、巩固提升;
4、拓展延伸,了解数史 。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2、组织活动、构建新知;
教学过程
1、以旧联新,搭桥铺路;
3、巧设练习、巩固提升;
4、拓展延伸,了解数史 。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2、组织活动、构建新知;
教学过程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上面的对话,已经激起学生对分数知识的回忆再现,做好了新旧知识的衔接,为新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2、组织活动、构建新知;
活动一: 回忆再现,感知整体
活动二:自主探索,建立表象
活动三:合作探究,层层深入
活动四:深入探究,构建新知
活动五:游戏进课堂,玩中破难点
回忆再现
感知整体
自主探索
建立表象
合作探究
层层深入
深入探究
构建新知
游戏进课堂
玩中破难点
认真看课本63页第一个小绿点,完成以下问题:
①
②
③
1、思考每幅图的整体是什么?(口答)
2、在每幅图中,创造出你喜欢的分数,并说说它表示什么。
温馨提示:回答时,参考以下回答方式:
我创造的分数是____,表示把__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___份,表示其中的__份就是___(分数)。
(独立思考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注意,你只有8分钟时间哦)
组长评价方式:1、组员积极踊跃发言+1;
2、能准确完整表述自己观点+2;
3、能创造出不一样的分数+1.
回忆再现
感知整体
自主探索
建立表象
合作探究
层层深入
深入探究
构建新知
游戏进课堂
玩中破难点
我的自学单
①
②
③
1、思考每幅图的整体是什么?(口答)
2、在每幅图中,创造出你喜欢的分数,并说说它表示什么。
温馨提示:回答时,参考以下回答方式:
我创造的分数是____,表示把__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___份,表示其中的__份就是___(分数)。
组长评价方式:1、组员积极踊跃发言+1,;
2、能准确完整表述自己观点+2;
3、能创造出不一样的分数+1.
回忆再现
感知整体
自主探索
建立表象
合作探究
层层深入
深入探究
构建新知
游戏进课堂
玩中破难点
①
②
③
1、思考每幅图的整体是什么?(口答)
2、在每幅图中,创造出你喜欢的分数,并说说它表示什么。
温馨提示:回答时,参考以下回答方式:
我创造的分数是____,表示把__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___份,表示其中的__份就是___(分数)。
组长评价方式:1、组员积极踊跃发言+1,;
2、能准确完整表述自己观点+2;
3、能创造出不一样的分数+1.
回忆再现
感知整体
自主探索
建立表象
合作探究
层层深入
深入探究
构建新知
游戏进课堂
玩中破难点
想一想,怎样利用自己手中所有的硬
币创造分数 ,把你的想法
说出来;
猜一猜,每个人创造的 所对应的硬
币数目可能会怎样?
验一验,你的猜测是否正确?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你认为这跟什么有关系?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
4
5
6
组数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部分量
整体量
8
10
6
12
同一个分数,整体量不同,所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
回忆再现
感知整体
自主探索
建立表象
合作探究
层层深入
深入探究
构建新知
游戏进课堂
玩中破难点
想一想,怎样利用自己手中所有的硬
币创造分数 ,把你的想法
说出来;
猜一猜,每个人创造的 所对应的硬
币数目可能会怎样?
验一验,你的猜测是否正确?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你认为这跟什么有关系?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2、组织活动、构建新知;
活动一: 回忆再现,感知整体
活动二:自主探索,建立表象
活动三:合作探究,层层深入
活动四:深入探究,构建新知
活动五:游戏进课堂,玩中破难点
五个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中,完成了本节课所设定的知识目标,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3、巧设练习、巩固提升;
4、拓展延伸,了解数史 。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只有学生感兴趣的练习,才会积极主动地探究。因此,在练习环节,我层层深入,设置猜一猜、圈一圈、填一填。
(1)老师拿出2个糖果,是糖果总数的 ,
里面有多少个糖果 为什么
(2) 拿出4个,还剩几个 拿出剩下的 ,拿几个
(3)同样是拿出糖果的 ,为什么不一样多呢?
猜一猜
猜猜我有多少颗糖?
三个问题,分别涉及由“部分”到“整体”、由“整体”到“部分”以及分数的相对性,从不同的角度考查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圈一圈,填一填。
小组课堂评价表
科目 年级 班级 时间 代课教师
第()小组组长() 完成学习情况
我会看 我会说 我会做 当堂检测 个人总分
奖励分 组内优秀个人
小组总评
评价方法:
积极踊跃发言,声音洪亮者+1;
思路清晰,表述准确,有自己独特的见解+2;
字迹工整+1;
表现特别优异者,教师酌情给予奖励分2分;
练习部分全对者+1。
三千多年前
古埃及人
两千多年前
古中国人
公元8世纪
古印度人
公元12世纪
古阿拉伯人
拓展延伸,了解数史 。
4、拓展延伸,了解数史 。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高年级学生已具备更好的理解基础和能力,在教学中穿插数学史,使学生感受分数产生的历程和相
应的思想方法,学生学得更有趣味,对内容的理解
更加系统。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分数的再认识(一)
整 体: 单个图形、多个图形、多组图形
分数的意义: 平均分
分数的相对性:
同一个分数,整体量不同,对应的部分量也不相同。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