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余玄定理 解答题专项
一、解答题
1.(2023高二上·西乡县开学考)在锐角中,的对边分别为,且
(1)确定角的大小;
(2)若,且,求边.
2.在中,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
(1)若,,求的值;
(2)若,求角,的大小.
3.(2023高二下·河北期末)记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
(1)求角的大小;
(2)设边上的高,求面积的最小值.
4.记△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分别以a,b,c为边长的三个正三角形的面积依次为S1,S2,S3,已知,.
(1)求△ABC的面积;
(2)若,求c.
5.如图,在中,,,点D在线段BC上.
(1)若,求AD的长;
(2)若,的面积为,求的值.
6.在ABC中.a,b,c分别是内角A,B,C所对的边,
(1)求角C:
(2)若,求锐角ABC面积的取值范围.
7.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
(1)若,求的面积;
(2)若,求.
8.(2023高一下·北流期中)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且.
(1)求角B的大小;
(2)若,D为AC边上的一点,,且______________,求△ABC的面积.
请在下列两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条件补充在横线上,并解决问题.
①BD是∠ABC的平分线;②D为线段AC的中点.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则按第一个解答记分.)
9.(2023高二上·梅河口开学考)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
(1)若,求cosB的值;
(2)是否存在△ABC,满足B为直角?若存在,求出△ABC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0.(2023高二上·梅河口开学考)已知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面积为S,已知.
(1)求角B;
(2)若,且,求的周长.
11.(2023·海盐开学考)在中,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
(1)证明:;
(2)若,且的面积为,求.
12.(2023·海盐开学考)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是,,,且满足B.
(1)求角的值.
(2)sinAsinB=34,c=2,求△ABC的面积.
13.(2023·)在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
(1)求角A;
(2)若a=,c=2,的角平分线交BC于D,求AD的长.
14.(2023·)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上且满足, ,点在线段上.
(1)若,求;
(2)若,且求;
(3)求的最小值.
15.(2023高三上·深圳月考)已知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
(1)求的值;
(2)求的最小值.
16.(2023高三上·梅河口开学考)某公园有一块边长为3百米的正三角形空地,拟将它分割成面积相等的三个区域,用来种植三种花卉.方案是:先建造一条直道将分成面积之比为的两部分(点D,E分别在边,上);再取的中点M,建造直道(如图).设,,(单位:百米).
(1)分别求,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试确定点D的位置,使两条直道的长度之和最小,并求出最小值.
17.(2023高二上·吉林开学考)在中,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
(1)求角的大小;
(2)若边上中线长为,求的面积.
18.△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
(1)求角B的大小;
(2)若△ABC为锐角三角形,且a=2c,,求△ABC的面积.
19.已知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设.
(1)求;
(2)若的面积为,求的值.
20.(2023高三上·深圳月考)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
(1)求角A的大小;
(2)若,△ABC的面积,求△ABC的周长.
21.(2023高一下·河南月考)在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满足.
(1)若外接圆的半径为,且AC边上的中线长为,求的面积;
(2)的外心O、重点G、垂心H依次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条直线叫欧拉线,证明:
(i);
(ii).
22.(2023高一下·河南月考)如图,在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1)求;
(2)过点A作,交线段于点,且,求.
23.(2023高一下·达州期末)某公司竞标得到一块地,如图1,该地两面临湖(BC,CD面临湖),,,.
(1)求BC,CD的长;
(2)该公司重新设计临湖面,如图2,是以BD为直径的半圆,P是上一点,BP,PD是一条折线观光道,已知观光道每米造价300元,若该公司预计用88000元建观光道,问预算资金是否充足
24.(2023高一下·莲湖期末)已知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的面积为S,且.
(1)求角A的大小;
(2)若,,求的周长.
25.(2023高一下·汕尾期末)记的内角,,的对边分别是,,,已知.
(1)求;
(2)若,,求的面积.
26.(2023高二下·福州期末)在①,②,③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并解答.
问题:已知,,分别为三个内角,,的对边,且____.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1)求;
(2)若,则的面积为,求,.
27.(2023高一下·荔湾期末)如图,两点都在河的对岸(不可到达),为了测量两点间的距离,在两点的对岸选定两点,测得,并且在两点分别测得,,,,
(1)求两点间的距离;
(2)设与相交于点,记与的面积分别为,,求.
28.(2023高二上·梅河口开学考)在中,设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且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为.
(1)求C的大小;
(2)若的面积为,求的值;
(3)设的外接圆圆心为O,且满足,求m的值.
29.(2023高二下·保山期末)记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
(1)求的大小;
(2)为上一点,从下列条件①、条件②中任选一个作为已知,求线段的最大值.
条件①:为的角平分线;条件②:为边上的中线.
30.(2023高一下·嘉兴期末)在中,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其面积为,满足.
(1)若,求的最大值;
(2)若,求的最小值.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解:因为,由正弦定理得,又,
所以,即,因为,所以.
(2)解:由余弦定理,得,
又,由解得或
【解析】【分析】(1)利用正弦定理将边化为角得到,结合C的范围可得答案;
(2)由余弦定理得到,再结合解方程组即可.
2.【答案】(1)解:因为,,,
由余弦定理可得;
(2)解:因为,所以,
由余弦定理可得:,
所以,即,
所以,
因为,
可得,
所以
【解析】【分析】 (1)结合条件利用余弦定理求的值 ;
(2)由结合余弦定理得到 ,进而求解.
3.【答案】(1)解:由正弦定理可知:
所以
又,所以,所以.
因为,所以
(2)解:,所以①
而
所以,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②
由①②两式可知,
所以,即面积的最小值为.
【解析】【分析】 (1)利用正弦定理边化角化简求得,进而求得;
(2)利用等面积法可得,再利用余弦定理求得,进而求 面积的最小值.
4.【答案】(1)由题意得,
则,即,
由余弦定理得,整理得,则,又,
则,所以,则.
(2)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
则或(舍去),所以.
【解析】
【分析】(1)根据面积公式及余弦定理得,由,结合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得,即可求出,再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求解即可;
(2)由正弦定理求出, 所以.
5.【答案】(1)解:∵中,,
∴,
∵,∴,
在中,由正弦定理得,
∴,
综上所述,结论是:AD的长为.
(2)解:设,则,∴,
∴,的面积为,
∴,
∴,,
中,由余弦定理得
,
在中,由正弦定理,
即,∴,
中,由正弦定理得,
即,
∴,
∵,
∴,
综上所述,结论是:.
【解析】【分析】(1) 在中 ,利用正弦定理运算求解;
(2) 设, 根据 的面积可得 ,, 在 中, 利用余弦定理可得AC, 在, 中,利用正弦定理分析证明.
6.【答案】(1)解:及正弦定理得,
∴,
∴,即,∴,
∵,∴,∵,∴.
(2)解:设外接圆的半径为,由,
得,即,
则,∴.
的面积.
∵,∴,,∴,
∵,,,∴,∴,∴,
∴,∴,即锐角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分析】 (1) 根据题意利用正弦定理结合三角恒等变换运算求解;
(2)设外接圆的半径为, 利用正弦定理可得 ,利用正弦定理边化角,利用面积公式结合三角恒等变换可得 ,进而结合正弦函数的有界性运算求解.
7.【答案】(1)解:中,,,
∴(负值舍去),,∴;
(2)解:,即,化简得,,∵,∴,
∴,∴
8.【答案】(1)解:由正弦定理知,,
∵,
代入上式得,
∵,
∴,,
∵,∴.
(2)解:若选①:
由平分得,,
∴,
即.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又,∴,
联立得,
解得,(舍去),
∴.
若选②:
因为,,
,得,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即,
联立,可得,
∴.
【解析】【分析】(1)首先由正弦定理以及两角和的正弦公式整理化简,计算出cosB的取值,从而得出角B的大小。
(2) 若选①: 由已知条件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整理化简计算出a与c的关系,并代入到余弦定理由此计算出ac的取值,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出结果即可。 若选②: 首先由向量加减运算性质整理化简即可得出a与c的关系,并代入到余弦定理由此计算出ac的取值,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代入数值计算出结果即可。
9.【答案】(1)解:因为,所以,因为,
所以由正弦定理得,所以,
所以由余弦定理得.
(2)解:假设为直角,则,,由题意根据正弦定理可得,,即,
上式两边平方得:,
所以,由于,
所以,,与矛盾,
故不存在满足B为直角.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结合正弦定理可得 , 进而利用余弦定理运算求解;
(2)假设存在,可知 ,, 结合正弦定理可得 , 进而结合倍角公式分析判断.
10.【答案】(1)解:由题意,
即,
因为,所以,,
所以;
(2)解:由题意,则,
由余弦定理,
即,得,
所以三角形的周长.
【解析】【分析】(1)利用正弦定理结合三角恒等变换可得 ,即可得结果;
(2)先利用面积公式可得 , 进而结合余弦定理运算求解.
11.【答案】(1)证明:由正弦定理得 ,
,;
(2)解: ,,又,
,,,又,,
,,,求得.
【解析】【分析】 (1)利用正定理边化角,结合在中展开化简即可证得;
(2)由结合余定理可求得,再根据求得,进而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
12.【答案】(1)解: ,由正弦定理得,化简得,又,,又,
(2)解:由(1)知, ,,又 ,, .
【解析】【分析】(1)利用正弦定理将角化边,再利用余弦定理即可求角的值.
(2)利用正弦定理结合(1)可得ab=43,再利用面积公式求解.
13.【答案】(1)解:,由正弦定理可得:,
而,
故,因为,所以,又,所以,
(2)解:由余弦定理可得,,因为,解得:,
由可得,,解得:
【解析】【分析】(1)先利用切化弦结合正弦定理可得 , 再利用三角恒等变换运算求解;
(2)先利用余弦定理可得 , 再根据 结合面积公式运算求解.
14.【答案】(1)解:点在线段上,则,使得,t>0,
则,又,,
故,根据题干可知:,,于是
(2)解:,由,,且,
故,又由,,,代入数据可得t=1 ,故.
(3)解:取中点,
则,由,于是,
由,,故为等边三角形,故,根据中位线可知,//,于是,在中根据余弦定理可得,
为锐角,又,故过作的高线时,垂足点落在线段上,由题意垂足点为时,最小.最小值为
,,
在中,根据余弦定理可求得,
即,故的最小值为.
【解析】【分析】(1)设 ,使得,t>0, 结合向量的线性运算可得 , 列式求解即可;
(2)根据向量垂直可得 ,结合(1)中结论运算求解;
(3)根据题意分析可知 过作的高线 , 垂足点为时,最小 ,进而根据数量积的运算律结合余弦定理运算求解.
15.【答案】(1)解:因为,
所以,
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解得.
(2)解:由(1)知,所以,所以.
因为,
所以,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所以的最小值为.
【解析】【分析】(1)已知条件化简得,再结合余弦定理可得出结论;
(2) 由(1)知 ,可求得,化简,利用均值不等式即可得出结论.
16.【答案】(1)解:由题意可知:,
因为,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
则,可得,
又因为,可得,
在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所以,
因为,可得,
由余弦定理可得,
又因为M为DE的中点,所以,
可得,即,
所以.
(2)解:
由(1)可得两条直道的长度之和为,
因为,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可得
所以 当百米时,两条直道的长度之和取得最小值百米.
【解析】【分析】 (1)先根据求AE,再分别在、中,利用余弦定理得到函数关系式;
(2)由(1)可得的解析式,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
17.【答案】(1)解:,
由正弦定理得,所以,所以,
因为,所以;
(2)解:由(1)得因为边上中线长为,
设中点为,所以,
所以,即,
所以,又因为,所以,解得,
所以.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利用正弦定理可得 ,再结合余弦定理可得 ;
(2)根据中线可得 , 根据题意利用数量积的运算律运算求解.
18.【答案】(1)解:由正弦定理,得bsinA=asinB,得,
又∵B为△ABC的一个内角,∴B∈(0,π),∴或;
(2)解:∵△ABC为锐角三角形:,由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所以24=4c2+c2﹣2c2,
得(负值舍去),.∴.
【解析】【分析】(1)由已知结合正弦定理可得,进而可求或;
(2)由已知结合余弦定理可求得,,然后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19.【答案】(1)原式化简可得:,
整理得:,
由正弦定理可得:,
因此三角形的内角;
(2),
,
.
【解析】【分析】 (1) 根据题意利用正弦定理可得 , 进而结合余弦定理运算求解;
(2)利用面积公式可得 ,在结合余弦定理运算求解.
20.【答案】(1)解:因为,所以由正弦定理可得到,
又因为,所以,
故,得到,又因为,所以.
(2)解:因为,△ABC的面积,
所以,得到,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故△ABC的周长为.
【解析】【分析】 (1)利用正弦定理化边为角可得 ,再结合角A的范围可求出角A的大小;
(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c,再利用余弦定理求出a,进而求出 △ABC的周长.
21.【答案】(1)解:,则,整理得到,
故,,故,,故,
设为中点,则,
故,
故,又,即,
故,
(2)解:
,
如图所示:连接并延长与外接圆交于点,连接,,
则,,又,,故,,
故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
又,故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利用正、余弦定理可得,,再结合向量的运算可得,进而解三角形即可得结果;
(2)(i)根据向量的线性运算法分析证明;(ii)连接BO并延长与外接圆交于点E,连接AE,CE,确定四边形AHCE为平行四边形,得到,进而分析证明.
22.【答案】(1)解:因为,则,
所以由余弦定理得,,
又,所以
(2)解:因为,则,
所以,
又,则,
所以在中,由正弦定理得,,
又,
所以在中,
【解析】【分析】 (1) 根据题意利用余弦定理边角转换即可得结果;
(2) 根据题意求得,进而利用正弦定理解得,在中分析求解即可.
23.【答案】(1)解:因为,,,则,
所以在中,,,,
在中,,由正弦定理可得:,
所以,所以,
在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
故
(2)解:是以BD为直径的半圆,P是上一点,所以,
设,,在中,,
所以,
因为,所以,所以,
所以,
因为观光道每米造价300元,所以该观光道所用资金为,
而,所以该公司预计用88000元建观光道,预算资金充足.
【解析】【分析】 (1)在中,利用正弦定理求出,在中,利用余弦定理求;
(2)设,,在中有,,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求的最大值,即可求出该观光道所用资金的最大值,判断资金是否充足.
24.【答案】(1)解:因为,所以,
则,所以.
又因为,所以
(2)解:由余弦定理得,,即,
得,则,
故的周长为
【解析】【分析】(1)先用角边式子表示面积S,化简即可求出,再根据三角形内角的取值范围即可卡出A.
(2)利用(1)中求出的A和已知条件,结合余弦定理即可求出,三角形的周长即可求解.
25.【答案】(1)解:在中,由正弦定理及,
得,
又在中,,∴,
∴,
∵,
∴.
(2)解:在中,由余弦定理可知,
又∵,∴,
解得或(舍去),
故的面积为
【解析】【分析】 (1) 根据题意结合正弦定理整理可得,进而可得结果;
(2) 先利用余弦定理可得,再结合面积公式运算求解.
26.【答案】(1)解:若选①
∵.
由正弦定理得,,
∵,∴,即,
∵,∴.
若选②
∵,
由余弦定理,,
∵,∴.
若选③
∵,∴.
∵,,
∴,∴.
(2)解:若选①
∵,,
∴,由余弦定理:,
即,即,
由,,所以,即
所以.
若选②
∵,,
∴,由余弦定理:,
即,即,
由,,所以,即,所以.
若选③
∵,,
∴,由余弦定理:,
即,即,
由,,所以,即,所以.
【解析】【分析】(1) 若选①,由正弦定理整理条件即可求出tanA,进而解出A;若选②, 由余弦定理整理条件即可求cosA,进而解出A;若选③,由三角恒等变换整理条件即可求得A;
(2) 若选①,利用面积公式求得bc=4,再结合余弦定理得到b, c的值;若选②,利用面积公式求得bc=4,再结合余弦定理得到b,c的值;若选③,利用面积公式求得bc=4,再结合余弦定理得到b,c的值.
27.【答案】(1)解:在中,,,所以,
又,所以由,得,
在中,,,所以,
又,
所以由,得,
在中,,,
所以
,
则.
(2)解:在中,,,则,
由,得,,
所以在中,,,
则,
在中,,,
则,
所以.
【解析】【分析】(1) 在中 ,利用正弦定理可得 ,在中, 利用正弦定理可得 ,在中, 利用余弦定理运算求解;
(2)分别 在 中,利用正弦定理求,进而利用面积公式可得 ,即可得结果.
28.【答案】(1)解:在中,,
即,
由余弦定理得,,
即,
即,
即,
在中,,则,
又∵,∴;
(2)解:,
由正弦定理得,∴,
则
,
由余弦定理得,
∴=;
(3)解:∵,
∴,
sinAsinB≠0,上式两边同时除以2sinAsinB得,
两边同时乘以:,
∴①,
如图,
∵O是△ABC的外心,∴,
∴,
同理,,
代入①式得,
由正弦定理,得,,
代入化简得,
∴.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利用余弦定理边化角可得 , 进而结合三角恒等变换运算求解;
(2)根据题意利用正弦定理角化边可得 ,结合余弦定理运算求解;
(3)根据题意利用数量积的定义可得 ,结合外接圆的性质可得 , 再结合正弦定理运算求解.
29.【答案】(1)解:由余弦定理可得:,
所以,,
又,故
(2)解:选择条件①: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即,故,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又因为,
所以,
所以,
所以
故的最大值为3.
选择条件②:(方法一)
由题,平方得
,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即,所以.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故有,
从而,故的最大值为3.
选择条件②:(方法二)
由题,平方得
,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代入上式得,
由得,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故有,
从而,故的最大值为3.
【解析】【分析】(1)利用余弦定理可求得∠C;
(2)选择条件1:由余弦定理和基本不等式可求得,再由,表示出CD,最后运用基本不等式求出CD的最大值。
选择条件2:
(方法一)由余弦定理和基本不等式可求得,再利用余弦定理表示出CD,最后运用基本不等式求出CD的最大值;
(方法二)由余弦定理和基本不等式可求得,再运用基本不等式求出CD的最大值。
30.【答案】(1)解:由,
故,化简得:,所以或(舍去),
解得,设的中点为,令,由于,
故的外接圆半径,
当为正三角形(在处)时,,故,
由于,,
所以
,
所以的最大值为3;
(2)解:方法一:由,可得,
又,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故,
当且仅当,即时取“=”号,所以的最小值为1.
方法二:由,可得,又,
所以,
故,即,
则,整理得,解得,
当且仅当,即时取“=”号,所以的最小值为1.
【解析】【分析】 (1) 根据数量积和面积公式整理得,进而可得角C和外接圆半径,再根据向量的运算结合二次函数运算求解;
(2) 方法一:根据余弦定理结合基本不等式运算求解;方法二:根据余弦定理结合二次方程有解问题分析求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