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2《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27 13:3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感受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
2. 探究体会陶渊明归隐的原因。
3. 讨论陶渊明隐逸的现代意义。
【教学重难点】
1. 品味陶渊明田园诗的趣味。
2. 理解内化陶渊明人生哲学在今天的价值。
【教学方法】
1. 诵读:意读——美读——悟读。
2. 讨论辩论:小组合作研讨,正反观点辩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齐读陶渊明《饮酒(其五)》。
二、作者介绍
学生回顾陶渊明生平概况,教师补充。南朝钟嵘《诗品》中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这节课我们就主要来探讨“隐逸”二字。
三、 意读——寻章摘句:陶渊明为何要归隐?
(一) 早年:有“大济苍生”之志
补充1:
《拟古》(八)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
(二)中年:有“误入歧途”之叹 (要求学生在《归园田居》(其一)中勾画出表明“误入歧途”之叹的句子)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尘网、樊笼、羁鸟、池鱼—— 官场俗韵(反)
丘山、旧林、故渊 —— 自然本心(正)
补充2: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393—405年,29—42岁)五次为官:
第一次:家贫亲老,供养寡母。不久自解而归。
第二次:帮助桓玄讨伐叛军。
第三次:帮助刘裕讨伐叛乱的桓玄。
第四次:在江州刺史幕下做参军,不久辞职。
第五次:“幼稚盈室”抚养孩子。任彭泽令,仅81天便辞官归隐。 督邮事件——“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补充3:
晋代是历史上充满了战乱和特别黑暗的时代。陶渊明亲身经历了两次簒逆的变乱,亲见了东晋的灭亡,眼见争权夺利者不择手段残忍杀人。东晋的两个皇帝都是被毒害的,而篡位的人,一个是桓玄,一个是刘裕。陶渊明都在他们手下做过官。这样的统治者和社会状况令陶渊明厌恶至极。而督邮事件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其实,正应该看做是陶渊明向这个有违本性、有违本心的黑暗官场和黑暗时代的决裂宣言。
四、美读——品诗论画:陶渊明的田园生活
(三)晚年:有“守拙归园田”之乐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学生自主美读诗句,对小组绘画作品进行点评。汇总意见,请一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
点评角度:
1.意象(内容)是否准确?
2.意境(画风)是否妥当?
3.作品突出的优点?
4.你们的修改建议?
五、悟读——说古道今:陶潜隐逸的文化内核
(一)历代影响 :
补充4:
李白:“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
杜甫《奉寄河南韦尹丈人》中写道:“宽心应是酒,谴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
中唐诗人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离陶渊明的家乡浔阳很近。曾去拜访陶渊明的故居,写下了《访陶公旧宅》这首诗。诗中先用“尘垢不污玉,灵凤不啄腥”,颂扬陶渊明高尚的人格,最后写到:“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不见篱下菊,空余墟里烟。子孙虽无闻,族氏犹未迁。每逢陶姓人,使我心依然。”
欧阳修:“吾爱陶渊明,爱酒又爱闲”。
苏东坡晚年在《与苏辙书》中说:“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
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在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中,把陶渊明引为知己。在《水龙吟》词中说:“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
(二)当代意义:
学生辩论:今天我们需要/不需要陶潜?
学生发言。
补充5:变与守 /舍与得/快与慢
1.变与守
不违本心,不随波逐流。回归本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不是刻意要做隐士,而是一种自然的回归,回归生活本身。他高于“避人”,也高于“避世”,是“避喧”。这是避的最高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奥秘在“心”:身之所处,乃心之所恋;手之所采,乃心之所慕;目之所见,乃心之所想;智之所悟,乃心之所求。生活已经心灵化,达到心无外物之境。写的是日常生活,但更是心灵生活,一颗悠闲心,一颗淡泊心,一颗高贵心。坚守本心。领悟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而不是迷失在荒诞的世界里,成为一具行尸走肉,成为一架机器。早在2000年前,古希腊人在阿波罗神庙的门柱上刻下“认识你自己”,作为神谕。今天的我们,也需要认识自己,回归自己的初心。《中国式合伙人》:“我们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们可以做到不被这个世界改变。”
2.舍与得
田园就是陶渊明的伊甸园,在此他找到了生命的安全,良心的平静,人性的完整。虽然他的生活一度穷困潦倒,甚至乞食于人,但他归隐后从没反悔过。物质穷乏了,精神却丰富了。回归田园的陶渊明,实际上是从官场上从体制中赎回了自己,使自己重获自由。幸福不是取决于一个人有什么,而是往往取决于一个人没有什么。如果从“有什么”的角度来看,陶渊明所拥有的的确太少了:名声,地位,财富,他都缺乏。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令后人无限羡慕的幸福的人。因为他“没有”我们一般人所不能摒弃的庸俗之心趋利之心得失之心荣辱之心。安顿好我们这颗心,对人对事安好心,对自己安平常心,我们就有福了。所谓“虚室”,那便是远离了世俗诱惑的简单空静。清空而无世俗欲念的心灵才能充满阳光,心有阳光,处处是天堂。
3.快与慢
富兰克林的名言“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作为大工业时代的座右铭,曾影响了整个世界,激励了无数人化身为社会机器的一个齿轮,越来越多的人沦为时间的奴隶。“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作家米兰·昆德拉在《慢》一书中发出这样的感慨。“慢生活家”卡尔·霍诺指出,“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 时下的中国,越是在大城市,“快”就越是一种躲避不开的潮流。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新闻中心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4%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在“加急时代”,其中71.1%的人称,“精神高度紧张,压力大”,是让他们着急上火的主要原因。至于“加急时代”最突出的表现,60.2%的人觉得是“生活节奏加快”,54.7%的人认为“浮躁,踏实不下来”。甚至,在长假期间,人们的脚步也慢不下来。
原晓娟,一位媒体工作者,先后担任《时尚先生》《美食与美酒》编辑部主任,却因罹患癌症,以35岁的花样年华告别人世。患病后,她在博客中写道:“我们的生活太过于匆忙,以至于失去了生活的本来意义。我们甚至忘记了内心真正的需要,忘记了身体的真实感受。生活像拧紧了的发条,我们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十分钟来使,拼命地努力,只知道生活永远是下一刻,我们忘记了童话、忘记了四季更替,忘记了蓝天白云露珠……”
约翰·列侬曾说过,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快生活真正让我们失去的,绝不仅仅是健康。正如社会心理学家刘铎所言:“快生活让我们失去最多的其实是对生活的体验,而这恰恰是生活本身。”
白岩松说:中国人走得太远太快,灵魂跟不上了。上世纪的战乱时代,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而今日,偌大的中国,再难找到平静的心灵。不平静,就不会幸福,也因此,当下的时代,平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想要平静与幸福,我们内心的问题终究无法回避。
(三)这是一首关于 的诗?(学生给横线上填词语,谈谈自己的理解)
如:关于人格的坚守
关于幸福的密码
关于心灵的安顿
关于人与世界的和谐共生
“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 ——朱光潜
“在古今诗人中,能够直接面对人生的苦难悲哀,而且真正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的,只有陶渊明。” ——叶嘉莹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与与田园,就是陶渊明式的。陶渊明以他的心灵之光照亮了田园,而田园即著陶之色彩。在今天,“田园”即使不能至,但吾辈不妨“心向往之”。诗意栖居于大地,便可求仁得仁,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
六、课堂小结
庆山《月童度河》:“如果心有方向,不管外界与环境如何,都可以获得一处栖息之地。如同钟摆在动荡起伏中,能够回到平衡的中心点。” 这个时代,需要快快跑的人,也需要慢慢走的人;或者说,一个人,需要快快跑的时候,也需要慢慢走的时候。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最后引用阿尔卑斯山路上的标语奉劝世人:“慢慢走,欣赏啊!” 最后,送给大家两个词:静心守志,致虚守静。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好自己,美好生活,欣赏这短暂的人生。
七、拓展阅读——教师荐书
1.白岩松《中国人走得太远太快,灵魂跟不上了》
2.鲍鹏山《绝地生灵》之《南山种豆》
八、作业
写作小论文《陶潜式人生哲学的当代意义》,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