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测试(B)
一、填空题
1. 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___________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__________物体。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_产生的。
2. 用相同的力敲,小的音叉发出的声音___________,大的音叉发出的声音___________。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___________;物体振动越慢,声音越___________。
3. 声音以_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声音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等物质传播,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___________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___________中声音不能传播。
4. 我们的耳朵由外到内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5. ____________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完成的。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6. 用力敲打一面锣发出的声音比轻轻敲打发出的声音高。( )
7. 人耳朵有一个膜,当声音碰到它时它就会振动。耳朵和大脑会把这些振动转换成声音的感觉。( )
8. 钟声是钟铃振动产生的,风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
9. 老年人的听力容易出问题,儿童的听力不会出问题。( )
10. 我们不能制造声音( )
11. 当我们潜伏在水里时,就完全听不到水面上的声音了。( )
12. 在咀嚼食物时,舌头、牙齿、唾液各有各的作用。( )
13. 咀嚼食物时唾液的主要作用是切碎。( )
14. 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 )
15. ( )牙齿好坏与消化无关。
16. 为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我们在戴耳机听学习资料时应将音量调到最大。( )
17. 糖是引发儿童龋齿的主要因素,儿童、青少年不应吃得太多。( )
三、选择题
18.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 )。
A. 弱 B. 强 C. 不强、不弱
19. ( )是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一种发声仪器。
A. 钢琴 B. 音叉 C. 调音台
20. 用力弯曲直尺,尺子不会发声,这是因为尺子没有( )。
A. 受到力 B. 断裂 C. 振动
21. 写字的声音可以通过( )传播到紧贴在桌面上的耳朵里。
A. 纸 B. 笔 C. 桌面
22. 在耳朵的各个部分中,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 )。
A. 耳道 B. 鼓膜 C. 听小骨
23. 下面器官中属于人体重要呼吸器官的是( )。
A. 口腔 B. 肺 C. 心脏
24. 呼吸过程中呼出来的氧气和吸进去的氧气相比( )。
A. 减少了 B. 增加了 C. 不变
25. 开运动会时,我们能听到发令枪的声音,这是由( )传到我们的耳朵的。
A. 地面 B. 枪 C. 空气
26. 往空瓶子里吹气,会听到一种声音,这种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A. 瓶子 B. 空气 C. 嘴
27. 古时士兵枕着箭筒睡在地上,往往能及早听到远处敌人偷袭的马蹄声,这种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
A. 地面 B. 空气 C. 马
28. 用橡皮筋做声音实验的时候( )。
A. 橡皮筋越紧,声音越高
B. 橡皮筋越松,声音越高
C. 橡皮筋越紧,声音越强
29. 下列操作能使物体发声的是( )。
A. 用力弯曲钢尺或压钢尺
B. 用力拉伸橡皮筋
C. 轻轻拨动钢尺或轻轻拨动橡皮筋
四、填图题
30. 用文字在图上标注出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等部位。
31. 请在下图中标出不同形状的牙齿的名称,并写出每类牙齿的作用。
五、探究题
小明同学用锤子分别敲击三根长短相同但粗细不同铁管和三根粗细相同但长短不同的铁管(如图),发现不同条件下声音的高低是不同的。请你回答:
32. 敲击长短相同但粗细不同的铁管时,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
A. 细铁管 B. 中等粗细铁管 C. 粗铁管
33. 敲击粗细相同但长短不同的铁管时,发出声音最低的是( )。
A. 短铁管 B. 中等长度铁管 C. 长铁管
34. 发出声音高的铁管,说明它振动得( )。
A. 快 B. 慢 C. 不均匀
35. 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保护好牙齿对我们一生的健康都有意义。请你写出三条保护牙齿的好办法。
36. 姐姐在吃饭时总催我吃快点,她这么做对吗?应该怎么说服她?
六、聪明泉
37. 用吸管制作口风琴
喝过饮料,你会把吸管扔掉吧,其实这些在很多人看来已经成为废品的吸管可以再次被利用的。今天,让我们用吸管来制作一个口风琴,并用自己制作的口风琴来研究有关声音的科学问题。
请你准备下列材料和工具:同一种吸管若干,直尺,剪刀,胶带。
制作步骤:
(1)用直尺在吸管的一端量出2.5厘米长度,将2.5厘米的吸管剪下。
(2)用同样的方法,将吸管剪成需要的长度:后一根吸管的长度比前面的一根长2.5厘米,一共要剪出7根吸管。也就是说,7根吸管的长度依次是:2.5厘米、5厘米、7.5厘米、10厘米、12.5厘米、15厘米、17.5厘米。
(3)把吸管从长到短排列起来,把一端对齐,用胶带粘一起。
(4)试着吹奏,会发现不同长度的吸管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多次练习后,你就可以用自己制作的吸管口风琴吹奏出旋律来了。
请你思考:
(1)通过实验,你发现不同长度的吸管吹奏出来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2)吸管的长短和音高有什么关系?期中测试(B)
一、填空题
1. 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___________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__________物体。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_产生的。
【答案】 (1). 往返 (2). 振动 (3). 振动
【解析】
【详解】振动: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沿直线或曲线往返颤动,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和周期。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会发出声音。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
2. 用相同的力敲,小的音叉发出的声音___________,大的音叉发出的声音___________。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___________;物体振动越慢,声音越___________。
【答案】 (1). 高 (2). 低 (3). 高 (4). 低
【解析】
【详解】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用相同的力敲,小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的音叉发出的声音低。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3. 声音以_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声音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等物质传播,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___________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___________中声音不能传播。
【答案】 (1). 波 (2). 气体 (3). 液体 (4). 空气 (5). 真空
【解析】
【详解】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水中第二,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慢。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通过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传播,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
4. 我们的耳朵由外到内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答案】 (1). 外耳 (2). 中耳 (3). 内耳
【解析】
【详解】耳朵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是由耳郭和外耳道组成。中耳是由听小骨和鼓膜组成。内耳是由耳蜗和听觉神经组成。我们耳朵由外到内可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5. ____________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完成的。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口腔 (2). 牙齿 (3). 舌头 (4). 唾液 (5). 门齿 (6). 犬齿 (7). 臼齿
【解析】
【详解】食物为人的身体生长和发育提供营养,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食物在口腔中初步消化后,会经过食道、胃、小肠、大肠等一系列消化器官。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门齿主要用来切割食物;犬齿用来撕碎食物;臼齿用来咀嚼食物。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6. 用力敲打一面锣发出的声音比轻轻敲打发出的声音高。( )
【答案】×
【解析】
【详解】声音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声音的强弱用音量来描述,用力敲打一面锣发出的声音比轻轻敲打发出的声音强,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7. 人的耳朵有一个膜,当声音碰到它时它就会振动。耳朵和大脑会把这些振动转换成声音的感觉。( )
【答案】√
【解析】
【详解】耳朵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是由耳郭和外耳道组成。中耳是由听小骨和鼓膜组成。内耳是由耳蜗和听觉神经组成。人的耳朵有一个膜,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当声音碰到它时它就会振动。耳朵和大脑会把这些振动转换成声音的感觉, 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8. 钟声是钟铃振动产生的,风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
【答案】√
【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风声是空气流动时与障碍物摩擦引起振动产生的。钟声是钟铃振动产生的, 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9. 老年人的听力容易出问题,儿童的听力不会出问题。( )
【答案】×
【解析】
【详解】保护听力的方法:1.生活中合理使用耳机,且要限量、限时。2.经常挖掏耳道。3.避免各种噪音。4.防止水流入耳朵。5.定期检查听力 。老年人的听力容易出问题,儿童的听力也会出问题,如果不保护好自己的耳朵,听力也会出问题,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10. 我们不能制造声音。( )
【答案】×
11. 当我们潜伏在水里时,就完全听不到水面上的声音了。( )
【答案】╳
12. 在咀嚼食物时,舌头、牙齿、唾液各有各的作用。( )
【答案】√
【解析】
【详解】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牙齿损伤以后,食物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咀嚼,因而会加重胃、肠的负担。唾液起到润滑和消化的作用。舌头起到搅拌的作用。答案:√。
13. 咀嚼食物时唾液的主要作用是切碎。( )
【答案】×
【解析】
【详解】略
14. 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 )
【答案】√
15. ( )牙齿的好坏与消化无关。
【答案】×
【解析】
【详解】略
16. 为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我们在戴耳机听学习资料时应将音量调到最大。( )
【答案】×
【解析】
【详解】保护听力的方法:1.生活中合理使用耳机,且要限量、限时。2.经常挖掏耳道。3.避免各种噪音。4.防止水流入耳朵。5.定期检查听力。 6.巨大声响迅速张开嘴巴或用手捂住耳朵。我们在戴耳机听学习资料时应将音量调到最大,这样做不利于保护我们的耳朵,会影响我们的听力,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17. 糖是引发儿童龋齿的主要因素,儿童、青少年不应吃得太多。( )
【答案】√
【解析】
【详解】糖类被认为是引发儿童龋齿的主要他因素。糖类可以为黏附在牙齿上的细菌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其繁殖,因此会侵蚀牙齿,引发龋齿。
三、选择题
18.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 )。
A. 弱 B. 强 C. 不强、不弱
【答案】B
【解析】
【详解】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所以B符合题意。
19. ( )是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一种发声仪器。
A. 钢琴 B. 音叉 C. 调音台
【答案】B
【解析】
【详解】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在这里,音叉上的数字是音叉每秒振动的次数,字母代表的是声音的音调,所以B符合题意。
20. 用力弯曲直尺,尺子不会发声,这是因为尺子没有( )。
A. 受到力 B. 断裂 C. 振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我们用力压尺子,尺子没有发声,这是因为尺子没有振动。
21. 写字的声音可以通过( )传播到紧贴在桌面上的耳朵里。
A. 纸 B. 笔 C. 桌面
【答案】C
【解析】
【详解】写字的声音是通过桌面传播到紧贴着桌面的耳朵里。答案:C。
22. 在耳朵的各个部分中,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 )。
A. 耳道 B. 鼓膜 C. 听小骨
【答案】B
【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声波由空气传入耳内,耳廓是收集声波,外耳道传递声音,鼓膜对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对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对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对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在耳朵的各个部分中,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鼓膜,所以B符合题意。
23. 下面器官中属于人体重要呼吸器官的是( )。
A. 口腔 B. 肺 C. 心脏
【答案】B
【解析】
【详解】人体的呼吸器官是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的。肺是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所以B符合题意。
24. 呼吸过程中呼出来的氧气和吸进去的氧气相比( )。
A. 减少了 B. 增加了 C. 不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氧气通过气管进入肺部,然后由红血细胞中的血红素把氧气携带到心脏,参与人体内的各种有氧反应,为人的各项生命活动供能量。我们在呼吸过程中呼出来的氧气和吸进去的氧气相比减少了。
25. 开运动会时,我们能听到发令枪的声音,这是由( )传到我们的耳朵的。
A. 地面 B. 枪 C. 空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传声。声音在各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开运动会时,我们能听到发令枪的声音,这是由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的。
26. 往空瓶子里吹气,会听到一种声音,这种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A. 瓶子 B. 空气 C. 嘴
【答案】B
【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当向瓶内吹气时,空气受到瓶的约束,在瓶口附近形成气旋从而导致空气间相互碰撞而产生振动发出声音。
27. 古时士兵枕着箭筒睡在地上,往往能及早听到远处敌人偷袭的马蹄声,这种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
A. 地面 B. 空气 C. 马
【答案】A
【解析】
【详解】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古时士兵枕着箭筒睡在地上,往往能及早听到远处敌人偷袭的马蹄声,这种声音是通过地面传播的。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所以A符合题意。
28. 用橡皮筋做声音实验时候( )。
A. 橡皮筋越紧,声音越高
B. 橡皮筋越松,声音越高
C. 橡皮筋越紧,声音越强
【答案】A
【解析】
【详解】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用橡皮筋做声音实验的时候,橡皮筋越紧,声音越高;橡皮筋越松,声音越低,所以A符合题意。
29. 下列操作能使物体发声的是( )。
A. 用力弯曲钢尺或压钢尺
B. 用力拉伸橡皮筋
C. 轻轻拨动钢尺或轻轻拨动橡皮筋
【答案】C
【解析】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会发出声音。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轻轻拨动钢尺或轻轻拨动橡皮筋能使物体发声,所以C符合题意。
四、填图题
30. 用文字在图上标注出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等部位。
【答案】
【解析】
【详解】耳朵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是由耳郭和外耳道组成。中耳是由听小骨和鼓膜组成。内耳是由耳蜗和听觉神经组成。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声波由空气传入耳内,耳廓是收集声波,外耳道传递声音,鼓膜对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对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对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对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31. 请在下图中标出不同形状的牙齿的名称,并写出每类牙齿的作用。
【答案】由上到下:臼齿——咀嚼食物;犬齿——撕碎食物;门齿——切割食物
【解析】
【详解】牙齿是我们身体最重要的消化工具。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门齿的作用是切割食物;犬齿的作用是撕碎食物;臼齿的作用是咀嚼食物。由上到下:臼齿、犬齿、门齿。
五、探究题
小明同学用锤子分别敲击三根长短相同但粗细不同的铁管和三根粗细相同但长短不同的铁管(如图),发现不同条件下声音的高低是不同的。请你回答:
32. 敲击长短相同但粗细不同的铁管时,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
A. 细铁管 B. 中等粗细铁管 C. 粗铁管
33. 敲击粗细相同但长短不同的铁管时,发出声音最低的是( )。
A. 短铁管 B. 中等长度铁管 C. 长铁管
34. 发出声音高的铁管,说明它振动得( )。
A. 快 B. 慢 C. 不均匀
【答案】32. A 33. C 34. A
【解析】
【详解】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快慢和物体形状有关,短、细、薄、紧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调高,长、粗、厚、松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调低。因此细短的铁管敲击时振动快,发出的声音高,粗长的铁管敲击时振动慢发声低。
【点睛】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35. 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保护好牙齿对我们一生的健康都有意义。请你写出三条保护牙齿的好办法。
【答案】早晚刷牙;尽量减少吃硬的食物和含糖高的食物;定期检查牙齿等。
【解析】
【详解】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保护好牙齿对我们一生的健康都很有意义。保护牙齿措施:按时刷牙、饭后漱口,少吃甜食、定期做口腔检查、尽量减少吃硬的食物和含糖高的食物等。
36. 姐姐在吃饭时总催我吃快点,她这么做对吗?应该怎么说服她?
【答案】她这样做不对;吃饭太快会增加肠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影响身体健康,不是良好的饮食习惯。
【解析】
【详解】良好的饮食习惯有:一日三餐有规律、吃饭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不乱吃零食、不用牙齿咬太硬的东西等。吃饭太快会增加肠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影响身体健康,不是良好的饮食习惯。
六、聪明泉
37. 用吸管制作口风琴
喝过饮料,你会把吸管扔掉吧,其实这些在很多人看来已经成为废品的吸管可以再次被利用的。今天,让我们用吸管来制作一个口风琴,并用自己制作的口风琴来研究有关声音的科学问题。
请你准备下列材料和工具:同一种吸管若干,直尺,剪刀,胶带。
制作步骤:
(1)用直尺在吸管的一端量出2.5厘米长度,将2.5厘米的吸管剪下。
(2)用同样的方法,将吸管剪成需要的长度:后一根吸管的长度比前面的一根长2.5厘米,一共要剪出7根吸管。也就是说,7根吸管的长度依次是:2.5厘米、5厘米、7.5厘米、10厘米、12.5厘米、15厘米、17.5厘米。
(3)把吸管从长到短排列起来,把一端对齐,用胶带粘在一起。
(4)试着吹奏,会发现不同长度的吸管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多次练习后,你就可以用自己制作的吸管口风琴吹奏出旋律来了。
请你思考:
(1)通过实验,你发现不同长度的吸管吹奏出来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2)吸管的长短和音高有什么关系?
【答案】(1)长吸管吹出来的声音低,短吸管吹出来的声音高。
(2)吸管越长,音高越低;吸管越短,音高越高。
【解析】
【详解】(1)声音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长吸管空气柱振动的越慢,吹出来的声音低;短吸管空气柱振动的快,吹出来的声音高。(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吸管越长,空气柱振动的越慢,音高越低;吸管越短,空气柱振动的越快,音高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