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可能性 例3(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可能性 例3(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0-27 15:0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教学设计
年 级 五年级 学 科 数学 备课时间 2023年9月11日
课 题 可能性 例3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单元主题 可能性
单元 解读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有关实例使学生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2.通过实际活动(如摸球),使学生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使学生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捕述,井能和同伴进行交流。
课 标 要 求 统计与概率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之一,在小学阶段包括“数据分类”“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三个主题。这些内容分布在三个学段,由浅入深,相互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感悟数据分析的过程,形成数据意识。 “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是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简单的随机现象,感受并定性描述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感悟数据的随机性,形成数据意识。
教 材 分 析 可能性是学习数学四个领械中“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统计与概率”中的统计初步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已经涉及,但概率知识对于学生而言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学生以后学习有关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是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并能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教学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把对”随机现象”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学 情 分 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统计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有一定的简单分析和判断能力,但学生只是初步的感知这种不确定事件,对具体的概念还没有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师做出适当引导,学生就会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所以教材选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引入学习内容,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创造机会。
教 学 目 标 1.进一步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能根据试验的统计结果进行判断和推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数量的多少有关,进一步体会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能根据数据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3.进一步培养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能根据数据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随机现象和统计规律之间的关系。
预 学 任 务 单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复习旧知识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的事情可能发生,有的事情不可能发生,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也有大有小。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研究与可能性有关的问题。 2.复习旧知识。 (1)课件出示问题。(教师实物演示或PPT课件演示) (2)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学情预设】摸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因为袋中红色球的数量比蓝色球多。 3.揭示课题。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知道可能性有大有小,而且这个大小和物体数量的多少有关。关于“可能性的大小”,上节课我们已有初步了解。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可能性的大小(2)] 【设计意图】在新课开始前设计“摸球”的问题情境,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既引导学生复习了前面学习的“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知识,又顺势导入了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和物体数量的多少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 二、自主练习,巩固拓展 1.初步猜想。 师:我这里有一个盒子,里面有红、黄两种颜色的小球。如果从里面摸球的话,请你们猜一猜摸到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大。 【学情预设】预设1:摸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 预设2:摸出黄色球的可能性大。 师:你为什么这样猜呢? 【学情预设】预设1:我觉得盒子里的红色球可能比较多,所以摸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 预设2:我觉得盒子里的黄色球可能比较多,所以摸出黄色球的可能性大。 师:那如何在不打开盒子的前提下,估计盒子里是黄色球多还是红色球多?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摸一摸。 请同学上来摸球。 师:就这样一直摸下去吗?你们觉得需要摸几次?(教师组织学生集体讨论) 2.小组活动。 师: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摸一次或两次的结果不一定是准确的,要通过多次操作才能验证。那么,在摸一摸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学情预设】摸球的次数要足够多;每次摸球前要将盒子里的球摇匀;确定试验记录的方法;小组分工合作,有人负责摸球,有人负责记录球的颜色…… 教师出示教科书P46例3。 (1)学生分小组开始摸球试验。 (2)每组将摸出的球的情况填在统计表内。(课件出示统计表) (3)统计各个小组的试验结果。(课件演示,现场收集数据,填写统计表。) 3.总结提炼。 (1)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①说说你们每次摸球,都摸出了哪些颜色的球。 ②观察这几个组的统计数据,你发现各个小组的试验结果都一样吗?有什么共同点呢? ③想一想,为什么每个小组都是摸出红色球的次数多,摸出黄色球的次数少?盒子里的红色球多还是黄色球多? ④同学们都认为之所以摸出红色球的次数多,是因为可能盒子里的红色球数量多而黄色球数量少,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打开盒子来验证一下! (2)提炼。 ①引导提问:通过刚才的摸球游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课件演示) ②归纳概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个体数量的多少,可能性大,对应个体的数量可能就多些;可能性小,对应个体的数量可能就少些。(教师适时板书) 4.深化小结。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课件出示思考。 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学情预设】预设1:再摸1次,摸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因为红色球的个数比黄色球多。 预设2:不一定摸出红色球。再摸一次,摸出的可能是红色球,也可能是黄色球,只是摸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 预设3:可以使黄色球的数量比红色球多。 师: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学情预设】 预设1:可能性的大小和物体数量的多少有关。物体的数量越多,出现的可能性越大;物体的数量越少,出现的可能性越小。 预设2: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不代表事件一定会发生;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小,不代表一定不发生。 预设3:要使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参加的个体数量就要越多。 【设计意图】猜球的颜色不是目的,通过对“可能性”的理解,根据发生的结果作出相关的思考与判断才是最重要的。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三种情况,即可能、一定、不可能,仅凭一次两次的结果不足以判断,要学会利用多组数据帮助判断,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三、实践应用,反馈提升 1.完成教科书P48“练习十一”第9题。 师:你认为猜对的人多,还是猜错的人多?说明理由。 【学情预设】预设1:猜错的人多,假设我们班有20人,那么猜错的占三份,猜对的只占其中一份,所以猜错的人多。 预设2:猜对的人多,如果我们都猜同1个盒子,正好猜对了呢?或者猜对的人数比猜错的人数多呢? (如果这个时候学生有了争论,教师不要干预,也不评价。) 师:俗话说得好,实践出真知,当我们无法确定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试验。这一题不好理解,所以建议多做几次试验,让学生充分感受统计与概率的联系。从统计的结果来看猜错的可能性大,但单次试验(出现极端现象)中也是有可能猜对的。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不确定现象,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应用“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数量的多少有关”这一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践运用中强化对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的认识,提升学生实践操作、总结归纳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2.完成教科书P49“练习十一”第10题。 (1)学生自主涂色。 (2)全班交流涂色的结果。 师小结:这些涂色方法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共同点是涂红色的面比涂蓝色的面多。 3.完成教科书P49“练习十一”第11题。 (1)学生在书上完成设计。 (2)全班交流。 师小结:本题有多种方案,只要写“1”的卡片数量最多,写“5”的卡片数量最少就行。 4.完成教科书P46“做一做”第2题。 (1)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2)思考:若是进行足球比赛,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先开球,公平吗?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丰富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充分经历思考、设计、讨论、试验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四、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 设计 根据随机现象结果进行推测
教学 反思 本节课在学生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后,继续探索可能性大小的知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摸球游戏,为学生创造动手试验、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试验记录、分析数据及小组讨论交流的活动,体验随机现象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在小组试验过程中注重了组内成员的分工,让组长记录数据,其他学生轮流摸球,提醒学生注意保证试验的随机性的方法——每次摸球前应将盒子中的球摇匀,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提高学习效率。 汇报时,学生最初只关心本小组的统计结果,这时教师通过问“各个小组的统计结果都一样吗”引导学生分析所有小组的统计结果有什么共性,引导学生发现通过大量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摸出的红球多、黄球少,由此便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体会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并根据数据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指导 教师 意见
(此教学设计,A4纸正反面打印,表内文字小四号宋体,行距23磅)
附:课后作业设计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 (项目化作业、实践性作业、能力提升作业、基础作业等)
分层布置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时长
基 础 性 作 业 1.完成教科书P48“练习十一”第9题。 2.完成教科书P49“练习十一”第10题。 3.完成教科书P49“练习十一”第11题。 本环节让学生应用“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数量的多少有关”这一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践运用中强化对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的认识,提升学生实践操作、总结归纳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拓 展 性 作 业 完成教科书P46“做一做”第2题。 (1)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2)思考:若是进行足球比赛,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先开球,公平吗? 通过设计丰富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充分经历思考、设计、讨论、试验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