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与环境2.2群落的主要类型章节综合必刷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修2生物与环境2.2群落的主要类型章节综合必刷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9.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0-29 08:5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群落的主要类型
一、单选题
1.(2021高二下·金华期末)下列关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内所有植物组成了群落
B.该生态系统中的群落在水平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C.与北方针叶林相比,该生态系统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更强
D.该生态系统中不同草本植物生长旺盛期不同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2.(2022高二上·长春期末)不同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可孕育不同的生物群落,以下关于各种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森林群落中生活着种类繁多的灵长类动物
B.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的植物适合生活在草原上
C.草原上的植物一般比较耐旱,乔木不能在草原上生长
D.落叶阔叶林中的林下植物和热带雨林中的林下植物传粉方式不同
3.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森林群落包括森林中的所有生物
B.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C.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
D.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
4.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于亚热带,该群落中的树种主要有壳斗科、樟科、山茶科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常绿阔叶林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
B.常绿阔叶林中能挖洞和快速奔跑的动物种类特别多
C.常绿阔叶林地上分层的决定因素有光照和温度等
D.常绿阔叶林群落的外貌和结构存在有规律的季节性变化
5.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类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导致群落类型不同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地形以及其他环境条件
B.热带雨林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物种组成不同,占据优势的物种也不同
C.荒漠植物的根系很发达,是适应自然的结果
D.苔原中生物数量少,各种生物之间没有竞争现象
6.下列关于荒漠生物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荒漠降水量虽稀少,但分布较均匀
B.仙人掌的气孔白天和晚上都可开放是和生活的缺水环境相适应的
C.爬行动物的蛋壳坚硬,不利于胚胎发育
D.荒漠群落中的生物,可在草原群落中生活
7.某地的群落类型,受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大,但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物种能够形成群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分别适应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
B.种间关系能够维持群落中各种群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C.热带雨林中的部分草本植物叶片很大,以充分利用林下有限的阳光
D.在不同的森林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完全相同
8.以下关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爬行动物蜥蜴和蛇的表皮外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
B.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以适应缺乏水分的环境
C.荒漠群落中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D.骆驼刺植株高几厘米,但根可长达15米,是适应环境的表现
9.不同气候、地形等条件可孕育不同的生物群落,以下关于各种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森林群落中生活着种类繁多的灵长类动物
B.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的植物适合生活在草原上
C.草原上的植物一般比较耐旱,乔木不能在草原上生长
D.落叶阔叶林中的林下植物和热带雨林中的林下植物传粉方式不同
10.(2022·济南模拟)生殖对策指生物繁衍后代时所面临的各种抉择。r-对策是处于不稳定的环境、以更多的能量用于高生殖率来适应环境的生物的对策。K-对策是处于较稳定环境、以较少的能量用于生殖,而用较多的能量用于自身个体生长的生物的对策。下图是两类不同生殖对策的物种在群落演替中的消长情况统计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协同进化的过程
B.在群落中相对比例出现差异的原因是r-对策生物的出生率越来越低造成的
C.根据生殖情况,银杏和大熊猫均属于K-对策的生物类群
D.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级群落的特征是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11.以下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北方针叶林是地球上最大的森林带,也是世界木材的主要产地
B.不同群落中,各物种既能适应当时当地的自然环境,也能相互适应
C.群落在水平方向上常呈镶嵌分布
D.在不同的森林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相同
12.(2022高二下·浙江月考)某弃耕农田中的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见下表。下列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种类 年份 1 4 15 25 40
乔木 0 0 0 14 23
灌木 0 3 4 12 19
草本植物 28 27 26 30 34
总计 28 30 30 56 76
A.植物的生态位分化,群落对光能的利用率总体不变
B.40年间,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均发生了变化
C.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物种丰富度呈现“S”形增长
D.与荒漠群落相比,40年间该地总降雨量较为充沛
13.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的适应性的是(  )
A.荒漠中的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
B.干旱地区的陆生植物的根在土壤中扎的较深
C.群落中某缺少食物的动物,身体瘦小、生长缓慢
D.森林中生活的动物善攀缘,草原上生活的动物善奔跑
14.下列与湿地生物群落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等,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湿地生物群落中既有水生动物也有陆生动物,但两类生物间不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C.湿地生物群落中的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都有自己适宜的生存环境
D.湿地生物群落中的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
15.下列关于群落主要类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草原上的两栖类和水生动物非常少见
B.湿地具有较高的生物生产力
C.占陆地面积最大的群落是草原
D.生活在气温最低环境的群落是苔原
16.(2022·诸暨竞赛)温带阔叶林可以见到以下何种生物现象(  )
A.植物一年四季均可发芽,取决于植物种类
B.植物叶片具有反光的毛或鳞片
C.植物产生气根
D.植物有“茎上开花”现象
E.春季,森林底层一年生草木生长茂盛
17.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的“J”型增长是不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培养瓶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D.退耕还林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18.我国典型的森林类型可以分为多种,热带雨林和落叶阔叶林同样都是森林群落,但生物适应群落生活的特点不完全相同,下列相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热带雨林的物种丰富,群落的垂直结构明显,落叶阔叶林的物种数相对较少
B.热带雨林的植物适应了全年高温、湿润的环境,落叶阔叶林的植物适应了夏季凉爽、冬季寒冷的环境
C.热带雨林和落叶阔叶林中的肉食性动物通过捕食植食性动物避免过多植物被采食
D.热带雨林内,由于林下缺少阳光,空气流通不畅,因此,林下植物多具有很大的叶片,能充分利用有限的阳光,落叶阔叶林亦是如此
19.(2022高二下·江门期中)以下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D.群落中的各种群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20.(2023高二下·安徽期中)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草原上的多年生植物占优势,抵抗干旱能力强
B.荒漠里的蜥蜴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
C.森林中的植物都具有叶片薄、叶绿体颗粒大的特点
D.自然界中任何群落内部都应有生产者和分解者
21.下列关于不同陆地生物群落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荒漠中的爬行动物大都具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散失
B.蜥蜴、树蛙是森林生物群落中的常见动物
C.长臂猿、避役营树栖生活
D.湿地生物群落中动植物种类十分丰富
22.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群落分为不同的类型。下列有关生物群落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荒漠分布在极度干旱区,这里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
B.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
C.森林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
D.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群落在陆地上的分布是没有规律的
23.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物种组成也不相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荒漠里的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有利于保存水分
B.散生在草原上的乔木矮生且多分枝,具大而扁平的伞形树冠,叶片坚硬,是典型的旱生结构
C.热带雨林中的乔木的板状根暴露在地面以上不利于乔木生长
D.肉质旱生植物是沙漠中的优势植物
24.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基因库
B.森林比草原群落结构更复杂
C.斑马、狮子是森林生物群落的典型动物
D.在森林生物群落中对群落影响最大的是树冠层
25.(2023高二下·赣州期中)我国幅员辽阔,群落类型也多种多样,如草原生物群落、荒漠生物群落、森林生物群落和海洋生物群落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仙人掌的叶子储水能力较强,所以能生长在荒漠中
B.森林生物群落只有垂直结构,草原生物群落只有水平结构
C.通过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差异可区分不同的生物群落
D.森林中林冠层的郁闭度越大林下阴生植物的数量就越多
二、实验探究题
26.群落交错区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研究发现,群落交错区的物种数目及某些物种的种群密度有增大的趋势,其原因是群落交错区的   比较复杂,适合不同生态类型的植物生长,从而为多种动物提供   。
(2)群落交错区的植被变化,可作为气候变化的预警,比如在森林草原交错区,当草原植被越来越占优势时,说明气候趋于   (填“干旱”或“湿润”)。
(3)森林草原交错区相对草原生物群落的结构更   ,其原因是群落交错区   。
(4)调查发现,群落交错区某种树木受卷叶蛾幼虫的危害症状很轻。为研究该植物抵抗卷叶蛾幼虫虫害的机制,研究人员用异丁原醇溶剂分别提取了该植物的挥发物质A和易被卷叶蛾幼虫危害的树木的挥发物质B,随机选取300只赤眼蜂(赤眼蜂是卷叶蛾幼虫的天敌)平均分组,进行相关实验,观察赤眼蜂对实验中物质的选择情况,结果如下表。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含挥发物质A的提取液 对照 物质 含挥发物质B的提取液 对照 物质 含挥发物质A的提取液 含挥发物质B的提取液
结果/只 87 13 70 30 71 29
第一组和第二组实验中的对照物质是   。
分析三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27.(2023·汕头模拟)荒漠草原作为典型草原和荒漠之间的缓冲带,在生态学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科研工作者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下对荒漠草原植被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其中LG为轻度放牧、MG为中度放牧、HG为重度放牧)。
组别 CK LG MG HG
植被地上生物量/g·m-2 105 88 50 32
植被地下生物量/g·m-2 1620 1750 1370 1200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群落的外貌和   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
(2)推测CK的处理为   ,根据表格可知荒漠群落中植被具有   特点。
(3)从生态足迹角度分析,荒漠草原的生态足迹主要是   所需的草地面积。
(4)根据表中的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得出不同放牧强度下对荒漠草原植被生物量分配的影响为:   。
三、综合题
28.(2023高二下·余姚月考)某著名遗址公园是距北京市中心较近的、较为完善的湿地生态景观,这里生 存着多种湿地类型动植物。公园中金线蛙为北京市二级保护动物,是北京湿地的典型指示物 种 (注:指示物种是一定区域内能对某一环境特征具有指示特性的物种,一般为对环境变化 比较敏感的物种,可作为环境污染监测指标之一) 。研究人员对该公园湿地进行调查,下表 为此公园湿地生态状况的一项调查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遗址公园 26#湖不同取样点的浮游藻类的细胞密度 ( ×104/L)
取样 点 水深 ( m ) 水温 (℃) 蓝藻 绿藻 硅藻 甲藻 金藻 隐藻 裸藻 合计
1 1.0 16.5 13.83 76.08 276.66 0 0 13.83 13.83 394.23
2 1.0 17.5 41.50 48.41 172.91 6.91 0 34.58 0 304.32
3 1.1 18.0 55.33 96.83 145.24 0 27.67 0 6.91 345.82
4 0.24 21.0 20.75 152. 16 55.33 0 13.83 76.08 13.83 331.99
5 0.48 21.0 20.75 13.83 76.08 0 13.83 110.66 0 235. 16
(1)在选择采样点时要做到   取样,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取样后对藻类进 行观察和计数要用到    两种用具。调查结果体现了该湿地浮游藻类 群落的    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浮游藻类充分利用   等环境资源。
(2)近年来,该遗址公园为了扩大荷花等观赏植物的种植面积,清除了多种野生植物,此举很有可能使金线蛙 K 值变为   (填“K1”或“K2”) 。若 a 点为生活污水混入水系,则 a 点后金线蛙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为   。
(3)为调查金线蛙在该区域的种群密度,可采取    法调查。第一次捕获 120 只,做上标记后释放,两周后,再次捕获的 100 只中有 12 只带有标记,此环境中大约有金线蛙    只。
(4)依据本题材料,提出两条保护金线蛙种群的措施   、   。
29.下图表示我国湿润的森林地区及山地植被分布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   状况。
(2)在水平方向上,大多数群落中的生物呈   分布或表现为   状分布。
(3)与森林一样,海洋中生物的分布也表现出一定的特点,如海洋上层多为绿藻,中层多为褐藻,下层多为红藻。影响海洋中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随着水体深度的增加,   逐渐减弱,水域中所分布的藻类植物的种类也就随之出现差异。
30.(2021高一下·钦州期末)
(1)回答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
①草原上不同地段上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在水平方向上它们通常呈   分布。
②用样方法调查黄花刺茄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   。调查中发现它的种群数量每年都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1.5倍.假定黄花刺茄的种群初始数量为N0.则两年后它的数量将达到   。
③该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适宜.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近年来.由于人类过度放牧.导致局部草原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近年来人类的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演替的方向   (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2)某地附近有一周期性泛滥的河流.下表为洪水泛滥期几种小型植食性啮齿类动物数量百分比和受猛禽捕食而造成的不同死亡率:
啮齿类动物种类 普通田鼠 根田鼠 欧 黑线姬鼠
泛滥期种群数量(%) 46.5 8.0 41.0 4.5
猛兽吐出残食中出现的频率(%) 63.5 6.7 12 16
①表中几种啮齿类动物的种间关系为   。
②据表中数据分析.洪水泛滥期猛禽捕食   数量最多.   最有可能灭绝。
③据题意分析.影响种群数量的环境因素有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A、该地区内所有生物组成了群落,A错误;
B、该生态系统中的群落在垂直结构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错误;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腐殖质更丰富,分解者数量更多,C正确;
D、生态系统中不同草本植物生长旺盛期不同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故答案为:C。
【分析】1、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中各个种群的总和,常绿阔叶林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代表性植物为榕树、樟树等,与针叶林相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土壤腐殖质更丰富。
2、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原因: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它们常呈镶嵌分布。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既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缓解种间竞争,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
2.【答案】C
【解析】【解答】A、灵长类动物营树栖和攀缘生活,森林为其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场所,A正确;
B、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的植物能抵御干旱,适合生活在草原上,B正确;
C、草原上的植物一般比较耐旱,不能耐旱的乔木一般不能在草原上生长,但是在稀树干草原上,生长着伞形树冠状乔木,C错误;
D、落叶阔叶林中的林下植物多数是风媒花,而热带雨林中的林下植物多为虫媒花,二者的传粉方式不同,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群落的主要类型:
1、荒漠生物群落:分布在极度干旱区,这里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荒漠里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
2、草原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草原上动植物的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草原上以各种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灌木丛,乔木非常少见。草原上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3、森林生物群落: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森林中的植物有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还有种类繁多的动物。森林中营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
3.【答案】B
【解析】【解答】A、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所以森林群落包括森林中所有种群或所有生物,A正确;
B、受到光照强度、食物和栖息地的影响,所以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错误;
C、森林群落中的生物存在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种间关系,C正确;
D、群落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利用,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 群落研究的水平包括组成群落的生物的数量、空间和遗传等特征,例如:
1、物种丰富度:一定一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群落中的物种的种类数,属于群落研究水平,可以区分两个不同的群落;
2、优势种:在一个群落中产量大或作用大,占据主导作用的物种;
3、种间关系: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捕食、竞争、寄生和互利共生;
4、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明暗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
4.【答案】B
【解析】【解答】群落是指相同时间生活在一定区域中各个种群的总和,常绿阔叶林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A正确;草原上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而常绿阔叶林中动物以营树栖和攀援种类居多,B错误;常绿阔叶林地上植物分层的决定因素有光照和温度等,动物的分层取决于食物和栖息空间等,C正确;常绿阔叶林群落的外貌和结构存在有规律的季节性变化,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草原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草原上动植物的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草原上以各种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灌木丛,乔木非常少见。草原上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2、群落是指相同时间生活在一定区域中各个种群的总和。
3、群落的结构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原因:①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如森林中植物由高到低的分布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②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如森林中动物的分布由高到低为:猫头鹰(森林上层),大山雀(灌木层),鹿、野猪(地面活动),蚯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2)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原因: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它们常呈镶嵌分布。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既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缓解种间竞争,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
5.【答案】D
【解析】【解答】A、地球各地因气候、地形和其他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A正确;
B、不同类型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明显不同,占据优势的物种类型也不同,B正确;
C、荒漠地带由于缺少水分,植物的根系都很发达,C正确;
D、苔原虽然植被结构简单种类稀少,但是某些生物之间依然存在竞争关系,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群落的主要类型:
①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地区年降雨量充足,无明显的早季,年雨量为2000~10000毫米。全年温度变化不大,日平均气温21~31C之间,因而群落外貌没有季节性变化,群落的结构复杂,林冠由多种常绿乔木组成,层次界限不清,树木高达挺直,树皮光滑,有的具板状根、支柱根或气生根,并常见老茎开花的乔木。物种多样性极高,群落中植物终年生长,因而生产率很高,树栖动物尤其丰富。
②非洲草原:在非洲的稀树草原上有很多大型食草性哺乳动物及捕食性兽类,代表动物有:斑马、大角斑羚、大羚羊、角马、长颈鹿、犀牛、猎豹和非洲舵鸟等。由于降水有季节性,热带稀树草原的有蹄类和鸟类多有季节性迁移现象。因而它们的数量季节性变化和群落的季节性很明显,动物的数量在不同年份波动很大。
③荒漠:植物是一些特别耐旱的超早生植物,它们以不同的生理机制和形态结构适应旱生环境,例如,叶面缩小或退化,以小枝或茎代行光合作用,具发达的保护组织,叶和小枝肉质化,根系强大等。在荒漠动物中,冬季和夏季休眠的种类特别多,还有很多动物有贮存大量食物以备越冬的习性,大沙鼠则是其中的一种。荒漠中的啮齿类中,夜出性的种类所占的比例也很高,这种习性是对干热气候条件的一种适应。
④冻原又称苔原:冻原的优势植物是多年生灌木、苔草、禾草、苔藓和地衣。植被的高度一般只有几厘米。冻原的典型动物有驯鹿、旅鼠、北极狐、北极黄鼠,在美洲还有麝香牛、雷鸟和雷枭等。苔原植被种类稀少,几乎完全依靠营养繁殖。
6.【答案】D
【解析】【解答】植物是一些特别耐早的超早生植物,它们以不同的生理机制和形态结构适应早生环境,例如,叶面缩小或退化,以小枝或茎代行光合作用,具发达的保护组织,叶和小枝肉质化,根系强大等。在荒漠动物中,冬季和夏季休眠的种类特别多,还有很多动物有贮存大量食物以备越冬的习性,大沙鼠则是其中的一种。荒漠中的啮齿类中,夜出性的种类所占的比例也很高,这种习性是对干热气候条件的一种适应,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群落的主要类型:(1)荒漠生物群落:分布在极度干旱区,这里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荒漠里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
(2)草原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草原上动植物的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草原上以各种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灌木丛,乔木非常少见。草原上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3)森林生物群落: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森林中的植物有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还有种类繁多的动物。森林中营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
(4)对于湿地的定义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理解,①位置:在陆地上或陆地边缘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②表面形态: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③状态: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海洋生态系统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海洋中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
(5)苔原也叫冻原,是生长在寒冷的永久冻士上的生物群落,是一种极端环境下的生物群落。苔原生物对极地的恶劣环境有很多特殊的适应。苔原植物多为多年生的常绿植物,生长非常缓慢,根系浅使植物非常矮小,常匍生长或长成垫状,既可以防风又可以保持温度。
7.【答案】D
【解析】【解答】A、生活在某一地区的物种能够形成群落,是因为它们都能适应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A正确;
B、群落中的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有机整体,从而维持种群之间的协调与平衡,B正确;
C、热带雨林中的部分草本植物叶片很大,可增大受光面积,以充分利用林下有限的阳光,C正确;
D、在不同的森林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适宜的生存环境,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地球各地因气候、地形和其他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其中主要的陆地生物群落是森林、草原、荒漠和北半球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北方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和热带雨林,是森林群落的三种主要类型;苔原分布在北方针叶林以北的环北冰洋地带,那里气候严寒,植物生长季短目没有树林生长。苔原的植被结构简单、种类稀少、生长缓慢,只有那些能忍受强风吹袭的植物才能生存下来。
2、群落的主要类型:(1)荒漠生物群落:分布在极度干旱区,这里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荒漠里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2)草原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草原上动植物的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草原上以各种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灌木丛,乔木非常少见。草原上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3)森林生物群落: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森林中的植物有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还有种类繁多的动物。森林中营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4)对于湿地的定义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理解,①位置:在陆地上或陆地边缘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②表面形态: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③状态: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
8.【答案】C
【解析】【解答】爬行动物蜥蜴和蛇的表皮外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A正确;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以适应缺乏水分的环境,B正确;草原群落中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C错误;骆驼刺植株高几厘米,根长达15米,以适应缺水的环境,是适应环境的表现,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群落的主要类型:1、荒漠生物群落:分布在极度干旱区,这里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荒漠里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
2、草原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草原上动植物的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草原上以各种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灌木丛,乔木非常少见。草原上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3、森林生物群落: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森林中的植物有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还有种类繁多的动物。森林中营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
9.【答案】C
【解析】【解答】A、灵长类动物营树栖和攀缘生活,森林为其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场所,A正确;
B、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的植物能抵御干旱,适合生活在草原上,B正确;
C、草原上的植物一般比较耐旱,不能耐旱的乔木不能在草原上生长,但是在稀树干草原上,生长着伞形树冠状乔木,C错误;
D、落叶阔叶林中的林下植物多数是风媒花,而热带雨林中的林下植物多数为虫媒花,它们的传粉方式不同,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群落的主要类型:(1)荒漠生物群落:分布在极度干旱区,这里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荒漠里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
(2)草原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草原上动植物的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草原上以各种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灌木丛,乔木非常少见。草原上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3)森林生物群落: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森林中的植物有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还有种类繁多的动物。森林中营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
(4)对于湿地的定义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理解,①位置:在陆地上或陆地边缘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②表面形态: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③状态: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海洋生态系统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海洋中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
(5)苔原也叫冻原,是生长在寒冷的永久冻士上的生物群落,是一种极端环境下的生物群落。苔原生物对极地的恶劣环境有很多特殊的适应。苔原植物多为多年生的常绿植物,生长非常缓慢,根系浅使植物非常矮小,常匍生长或长成垫状,既可以防风又可以保持温度。
10.【答案】B
【解析】【解答】A、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A正确;
B、由题意知,r-对策繁殖力较大,所以生物在群落中相对比例出现差异的原因不是r-对策生物的出生率越来越低,B错误;
C、银杏和大熊猫生殖率较低,所以根据生殖情况,银杏和大熊猫均属于K-对策的生物类群,C正确;
D、顶级群落即群落演替达到了一个成熟阶段,该阶段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相对稳定,从而使生态系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群落演替的类型:(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2)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群落演替的特点可描述为:(1)群落发展有顺序、有规律地向一个方向发展,因而是能预见的。(2)演替是由群落引起物理环境改变的结果,即演替是由群落控制的。(3)演替以稳定的生态系统为发展顶点,即形成顶极群落。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11.【答案】D
【解析】【解答】A、北方针叶林是地球上最大的森林带,主要由常绿针叶树种组成,植物种类有红松、云杉和冷杉,是世界木材的主要产地,A正确;
B、组成群落的物种不是一种随意组合,而是通过长期发展和自然选择保存下来的,实际上,群落是各个物种适应环境和相互适应过程的产物,B正确;
C、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环境条件都能影响生物的水平分布格局,使植被在水平方向上常呈镶嵌分布,C正确;
D、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适宜的生存环境,在不同的森林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群落的结构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原因:①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如森林中植物由高到低的分布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②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如森林中动物的分布由高到低为:猫头鹰(森林上层),大山雀(灌木层),鹿、野猪(地面活动),蚯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2)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原因: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它们常呈镶嵌分布。群落类型是指使用某种共同特征对植物群落进行的划分,所得出的某种等级或群落的抽象类别。通俗的分类有热带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热带荒漠,热带季雨林,温带常绿阔叶林,温带常绿硬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温带草原,苔原,沼泽等。物种丰富度决定群落结构复杂度,草原、北方针叶林、热带雨林和荒漠比较,热带雨林物种丰富度最大,荒漠物种丰富度最小。
12.【答案】A
【解析】【解答】A、从表格数据可知,群落里的植物的总数量是增加的,对光能的利用率会提高,A错误;
B、从表格数据可知,群落里树木的种类,以及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数量发生了改变,说明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均发生了变化,B正确;
C、此群落是由弃耕的农田演替而来,属于次生演替,物种丰富度呈现“S”形增长,C正确;
D、与荒漠群落相比 ,该群落的植物丰富度增加,说明此群落的生态条件适宜植物生长,此地总降雨量较为充沛,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群落的空间结构
①垂直结构
表现: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影响因素:阳光、温度等(植物);栖息空间和食物(动物)。
意义: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②水平结构
表现:水平方向上生物常呈镶嵌分布。
影响因素: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
(2)群落演替的类型
①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是原来存在过植被 、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②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13.【答案】C
【解析】【解答】A、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茎肉质化可以保存较多的水分,叶变态成刺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都是仙人掌适应沙漠干旱缺水环境的表现,A错误;
B、由于干旱地区土壤中的水分较少,陆生植物的根在土壤中扎的较深,是陆生植物适应环境的表现,B错误;
C、群落中某动物缺少食物,导致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因此其身体瘦小、生长缓慢,这与生物的适应性无关,C正确;
D、森林中多为高大的乔木,其中生活的动物善攀缘,草原地势平坦,其中生活的动物善奔跑,都是生物的适应性,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群落的主要类型:(1)荒漠生物群落:分布在极度干旱区,这里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荒漠里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2)草原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草原上动植物的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草原上以各种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灌木丛,乔木非常少见。草原上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3)森林生物群落: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森林中的植物有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还有种类繁多的动物。森林中营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
14.【答案】B
【解析】【解答】A、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等,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A正确;
B、湿地生物群落中有水生生物,也有鸟类等陆生生物,有些陆生动物也可以捕食水中的小动物,与水中的肉食性动物形成种间竞争关系,B错误;
C、湿地生物群落中的不同的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但是都有自己适宜的生存环境,C正确;
D、湿地生物群落中的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群落的主要类型:(1)荒漠生物群落:分布在极度干旱区,这里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荒漠里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
(2)草原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草原上动植物的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草原上以各种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灌木丛,乔木非常少见。草原上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3)森林生物群落: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森林中的植物有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还有种类繁多的动物。森林中营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
(4)对于湿地的定义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理解,①位置:在陆地上或陆地边缘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②表面形态: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③状态: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海洋生态系统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海洋中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
(5)苔原也叫冻原,是生长在寒冷的永久冻士上的生物群落,是一种极端环境下的生物群落。苔原生物对极地的恶劣环境有很多特殊的适应。苔原植物多为多年生的常绿植物,生长非常缓慢,根系浅使植物非常矮小,常匍生长或长成垫状,既可以防风又可以保持温度。
2、群落的结构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原因:①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如森林中植物由高到低的分布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②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如森林中动物的分布由高到低为:猫头鹰(森林上层),大山雀(灌木层),鹿、野猪(地面活动),蚯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2)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原因: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它们常呈镶嵌分布。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既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缓解种间竞争,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
15.【答案】C
【解析】【解答】A、草原上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两栖类和水生动物非常少见,A正确;
B、一定单位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能生产的有机物质的能力叫做生物生产力。而生物生产力湿地生物群落中的植物物种十分丰富,因此湿地具有较高的生物生产力,B正确;
C、占陆地面积最大的群落是沙漠,C错误;
D、苔原也叫冻原,是生长在寒冷的永久冻士上的生物群落,是一种极端环境下的生物群落,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群落的主要类型:(1)荒漠生物群落:分布在极度干旱区,这里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荒漠里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
(2)草原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草原上动植物的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草原上以各种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灌木丛,乔木非常少见。草原上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3)森林生物群落: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森林中的植物有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还有种类繁多的动物。森林中营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
(4)对于湿地的定义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理解,①位置:在陆地上或陆地边缘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②表面形态: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③状态: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海洋生态系统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海洋中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
(5)苔原也叫冻原,是生长在寒冷的永久冻士上的生物群落,是一种极端环境下的生物群落。苔原生物对极地的恶劣环境有很多特殊的适应。苔原植物多为多年生的常绿植物,生长非常缓慢,根系浅使植物非常矮小,常匍生长或长成垫状,既可以防风又可以保持温度。
16.【答案】E
【解析】【解答】A、构成温带落叶阔叶林的主要树种秋冬落叶,春夏长叶,A错误;
B、植物具有比较宽薄的叶片,B错误;
C、 构成温带落叶阔叶林的主要树种是栎、山毛榉、槭、梣、椴、桦等,不会产生气根,C错误;
D、茎花现象是雨林乔木群落典型的特征,D错误;
E、温带阔叶林植物春夏长叶,森林底层一年生草木生长茂盛,E正确。
故答案为:E。
【分析】 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区,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最热月平均温度13—23℃,最冷月平均温度约-6℃。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构成温带落叶阔叶林的主要树种是栎、山毛榉、槭、梣、椴、桦等。它们具有比较宽薄的叶片,秋冬落叶,春夏长叶,故这类森林又叫做夏绿林。群落的垂直结构一般具有四个非常清楚的层次: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地衣层。藤本和附生植物极少。各层植物冬枯夏荣,季相变化十分鲜明。夏绿林中的消费者动物有鼠、松鼠、鹿、鸟类,以及狐、狼和熊等。
17.【答案】B
【解析】【解答】A、种群的“J”型增长发生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条件下,是不受资源因素限制的,A正确;
B、培养瓶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增强,B错误;
C、次生演替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C正确;
D、退耕还林属于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型增长。但是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由于环境阻力等存在,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1)环境容纳量=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
(2)"S”型曲线增长速率:开始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在a~K/2之间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大;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在K/2~K之间时,受到环境阻力的影响,种群的增长速率在不断减小;种群数量为K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到达最大值(K值)。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围绕K值上下波动。
2、群落演替的类型:(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2)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群落演替的特点可描述为:(1)群落发展有顺序、有规律地向一个方向发展,因而是能预见的。(2)演替是由群落引起物理环境改变的结果,即演替是由群落控制的。(3)演替以稳定的生态系统为发展顶点,即形成顶极群落。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18.【答案】D
【解析】【解答】热带雨林内,林下缺少阳光,空气流通不畅,因此,林下植物多具有很大的叶片,以充分利用有限的阳光,而落叶阔叶林内,在春季乔木还未展叶期间,以及秋季落叶期间,林下的草本植物可利用短暂的宝贵时光,迅速生长、开花、结果,与热带雨林对环境的适应性特点不同,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热带雨林物种丰富,植物具有大叶片,适应高温、湿润的环境;落叶阔叶林中物种数目相对较少,适应夏季凉爽、冬季寒冷的环境。
19.【答案】D
【解析】【解答】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非个体,A错误;
B、常绿阔叶林中有多种植物,它们属于多个种群,B错误;
C、生物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而马尾松林地中所有的树木只是群落的一部分,C错误;
D、群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群落中的各种群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群落的主要类型:(1)荒漠生物群落:分布在极度干旱区,这里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荒漠里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
(2)草原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草原上动植物的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草原上以各种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灌木丛,乔木非常少见。草原上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3)森林生物群落: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森林中的植物有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还有种类繁多的动物。森林中营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
(4)对于湿地的定义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理解,①位置:在陆地上或陆地边缘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②表面形态: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③状态: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海洋生态系统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海洋中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
(5)苔原也叫冻原,是生长在寒冷的永久冻士上的生物群落,是一种极端环境下的生物群落。苔原生物对极地的恶劣环境有很多特殊的适应。苔原植物多为多年生的常绿植物,生长非常缓慢,根系浅使植物非常矮小,常匍生长或长成垫状,既可以防风又可以保持温度。
20.【答案】C
【解析】【解答】A、草原上的多年生植物占优势,抵抗干旱能力强,A正确;
B、荒漠里的蜥蜴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B正确;
C、森林中的植物包括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通常阴生植物具有叶片薄、叶绿体颗粒大的特点,C错误;
D、自然界中任何群落内部都应有生产者和分解者,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群落类型是指使用某种共同特征对植物群落进行的划分,所得出的某种等级或群落的抽象类别。通俗的分类有热带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热带荒漠,热带季雨林,温带常绿阔叶林,温带常绿硬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温带草原,苔原,沼泽等。物种丰富度决定群落结构复杂度,草原、北方针叶林、热带雨林和荒漠比较,热带雨林物种丰富度最大,荒漠物种丰富度最小。
21.【答案】B
【解析】【解答】A、荒漠中的爬行动物大都具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散失,以适应缺水的环境,A正确;
B、蜥蜴是荒漠生物群落中的常见动物,B错误;
C、长臂猿、避役营树栖生活,生活在森林生态系统中,C正确;
D、湿地生物群落中动植物种类十分丰富,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群落类型的分类可以是自然的或人为的,生态学研究中一般采用自然分类。根据分类原则,地球上的生物群落类型主要可分为三大类:①陆地生物群落:包括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林、北方针叶林、旱生林、热带稀树草原、温带草原、冻原、荒漠和极地一高山荒漠等群落;②水生生物群落:包括静止淡水(湖泊、池塘)、流动淡水、河口湾、沿岸海和深海等处的生物群落;③水一陆过渡性生物群落:包括内陆沼泽(酸沼和普通沼泽)、沿海沼泽(盐沼、热带和亚热带的红树林)等处的生物群落。
2、地球各地因气候、地形和其他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其中主要的陆地生物群落是森林、草原、荒漠和北半球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北方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和热带雨林,是森林群落的三种主要类型;苔原分布在北方针叶林以北的环北冰洋地带,那里气候严寒,植物生长季短目没有树林生长。苔原的植被结构简单、种类稀少、生长缓慢,只有那些能忍受强风吹袭的植物才能生存下来。
22.【答案】D
【解析】【解答】荒漠分布在极度干旱区,这里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A正确;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B正确;森林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C正确;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群落在陆地上的分布是有规律的,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群落的主要类型:1、荒漠生物群落:分布在极度干旱区,这里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荒漠里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
2、草原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草原上动植物的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草原上以各种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灌木丛,乔木非常少见。草原上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3、森林生物群落: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森林中的植物有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还有种类繁多的动物。森林中营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
23.【答案】C
【解析】【解答】A、荒漠中,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而不是产生需要更多水才能溶解的尿素,有利于保存水分,A正确;
B、草原上的乔木矮生且多分枝,具大而扁平的伞形树冠,叶片坚硬,有利于保存水分,是典型的旱生结构,B正确;
C、板状根是高大乔木的一种特殊适应,这是一种十分强而有力的根系,有效地增强并支持了地上部分,也可以抵抗大风暴雨的袭击,更有保持水分的作用,C错误;
D、肉质旱生植物如仙人掌,是沙漠中的优势植物,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群落的主要类型:(1)荒漠生物群落:分布在极度干旱区,这里年降水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匀,荒漠里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2)草原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草原上动植物的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草原上以各种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灌木丛,乔木非常少见。草原上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3)森林生物群落: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森林中的植物有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还有种类繁多的动物。森林中营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4)对于湿地的定义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理解,①位置:在陆地上或陆地边缘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②表面形态: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③状态: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
24.【答案】C
【解析】【解答】A、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基因库,A正确;
B、与草原相比,森林群落结构复杂且相对稳定,B正确;
C、斑马、狮子善于奔跑,适合在草原上生活,C错误;
D、在森林生物群落中对群落影响最大的是树冠层,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群落的结构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原因:①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如森林中植物由高到低的分布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②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如森林中动物的分布由高到低为:猫头鹰(森林上层),大山雀(灌木层),鹿、野猪(地面活动),蚯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2)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原因: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它们常呈镶嵌分布。群落类型是指使用某种共同特征对植物群落进行的划分,所得出的某种等级或群落的抽象类别。通俗的分类有热带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热带荒漠,热带季雨林,温带常绿阔叶林,温带常绿硬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温带草原,苔原,沼泽等。物种丰富度决定群落结构复杂度,草原、北方针叶林、热带雨林和荒漠比较,热带雨林物种丰富度最大,荒漠物种丰富度最小。
25.【答案】C
【解析】【解答】A、仙人掌的叶子呈针状,具有肥厚的茎,储水能力较强的是茎,A错误;
B、森林生物群落和草原生物群落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错误;
C、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生物群落分为草原生物群落、荒漠生物群落、森林生物群落和海洋生物群落等,C正确;
D、郁闭度是指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森林中林下植物的数量主要受光照的影响,郁闭度越高,林下光照强度越弱,阴生植物的数量就越少,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表示丰富度。
2、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其中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是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
26.【答案】(1)自然环境;食物和栖息场所
(2)干旱
(3)复杂;物种丰富(或生物种类多)
(4)异丁原醇溶剂;该植物分泌的挥发物质A吸引赤眼蜂的作用更强
【解析】【解答】(1)研究发现,群落交错区的物种数目及某些物种的种群密度有增大的趋势,其原因是群落交错区的自然环境比较复杂,适合不同生态类型的植物生长,从而为多种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环境。
故答案为:自然环境;食物和栖息场所。
(2)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其中的植物耐寒、耐旱,若在森林草原交错区,当草原植被越来越占优势时,说明气候趋于干旱。
故答案为:干旱。
(3)森林草原交错区相比草原生物群落的生物种类更多(物种更丰富),因此群落交错区的群落结构更复杂。
故答案为:复杂;物种丰富(或生物种类多)。
(4)研究人员用异丁原醇溶剂分别提取了该植物的挥发物质A和易被卷叶蛾幼虫危害的树木的挥发物质B。第一、二组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含有挥发物质A或者B,因变量为赤眼蜂对实验中物质的选择情况。第一组和第二组实验中的对照物质是异丁原醇溶剂。分析三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该植物分泌的挥发物质A吸引赤眼蜂的作用更强。
故答案为:异丁原醇溶剂;该植物分泌的挥发物质A吸引赤眼蜂的作用更强。
【分析】1、群落的结构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原因:①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如森林中植物由高到低的分布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②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如森林中动物的分布由高到低为:猫头鹰(森林上层),大山雀(灌木层),鹿、野猪(地面活动),蚯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2)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原因: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它们常呈镶嵌分布。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既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缓解种间竞争,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
2、群落类型是指使用某种共同特征对植物群落进行的划分,所得出的某种等级或群落的抽象类别。通俗的分类有热带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热带荒漠,热带季雨林,温带常绿阔叶林,温带常绿硬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温带草原,苔原,沼泽等。物种丰富度决定群落结构复杂度,草原、北方针叶林、热带雨林和荒漠比较,热带雨林物种丰富度最大,荒漠物种丰富度最小。
27.【答案】(1)物种组成
(2)不放牧;植株矮小,但根很长
(3)生产肉、奶、毛、皮等畜牧产品
(4)植被的地上生物量随放牧强度増加呈下降趋势,轻度放牧会増加植被的地下生物量,其余的放牧强度均会降低植被的地下生物量,但没有地上生物量下降的明显(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解答】(1)观察一个群落,首先看到的是群落外貌,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
(2)根据表格分析,该研究的自变量为放牧的程度,对照组应该设置空白对照,不进行放牧,因变量是植被地上、地下生物量。荒漠群落是地球上最耐旱的,是由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或半乔木占优势的地上不郁闭的一类生物群落,实验结果显示荒漠群落中植被地上生物量较少、地下生物量占比大,说明荒漠群落植被植株矮小,但根很长。
(3)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的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荒漠草原的生态足迹主要是生产肉、奶、毛、皮等畜牧产品所需的草地面积。
(4)由图可知,与未放牧草原相比,轻度放牧植被地下生物量略有上升,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植被地上和地下生物量都有显著下降的趋势,地下生物量下降趋势更明显。不同放牧程度下,生物量分配的变化,是生物与生物共同进化的结果。
【分析】1、群落类型是指使用某种共同特征对植物群落进行的划分,所得出的某种等级或群落的抽象类别。通俗的分类有热带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热带荒漠,热带季雨林,温带常绿阔叶林,温带常绿硬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温带草原,苔原,沼泽等。物种丰富度决定群落结构复杂度,草原、北方针叶林、热带雨林和荒漠比较,热带雨林物种丰富度最大,荒漠物种丰富度最小。
2、生态足迹(1)概念: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2)特点:①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②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3、协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28.【答案】(1)随机;显微镜和血细胞计数板;垂直;光能
(2)K2;Ⅲ
(3)标志重捕法;1000
(4)减少水体等环境的污染;适当提高金线蛙生存环境的生物多样性
【解析】【解答】(1)在选择采样点时,需要做到随机取样,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性。由于藻类个体比较微小,对藻类进行观察时需要用到显微镜,对藻类进行计数时需要用到血细胞计数板。 在不同的水深处进行取样,调查结果体现了该湿地浮游藻类群落的垂直结构,这种结构有利用藻类充分利用光照等环境资源;
故填:随机 ; 显微镜和血细胞计数板 ; 垂直 ; 光能 。
(2) 近年来,该遗址公园为了扩大荷花等观赏植物的种植面积,清除了多种野生植物 ,不利于金线娃的生存,金线娃的数量将减少,对应金线娃的K值曲线将变为K2,a点生活污水混入水系,金线娃的生存环境变差,其数量会减少,对应曲线Ⅲ;
故填:K2 ; Ⅲ 。
(3)金线娃的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宜选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其的种群密度。种群密度=(重捕个体数×初次捕获标记个体数)/ 重捕中标记个体数=(100x120)/12=1000;
故填: 标志重捕法 ; 1000 。
(4)由题干可知 ,金线娃一般为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的物种,保护金线娃种群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减少水体等环境的污染,适当提高金线娃生存环境的生物多样性;
故填:减少水体等环境的污染 ; 适当提高金线蛙生存环境的生物多样性 。
【分析】1、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
2、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
3、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标记重捕法,计算种群数量时利用公式计算若将该地段种群个体总数记作N,其中标记数为M,重捕个体数为n,重捕中标志个体数为m,假定总数中标记个体的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志个体的比例相同,则N=Mn÷m 。
29.【答案】(1)分布
(2)集群;斑块状镶嵌
(3)阳光;光照
【解析】【解答】(1)图示表示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
(2)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大多数群落中的生物呈集群分布或表现为斑块状镶嵌状分布。
(3)光在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照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绿藻利用,所以海洋上层多为绿藻;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紫光,褐藻能吸收蓝紫光,所以海洋中层多为褐藻;再往下,蓝紫光也被吸收一部分,所以海洋下层多为红藻;最深处没有光,也就没有植物生存,因此影响海洋中藻类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阳光;随着海洋深度的增加,光照逐渐减弱,水域中所分布的藻类植物的种类也就随之出现差异。
【分析】1、群落的结构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原因:①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如森林中植物由高到低的分布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②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如森林中动物的分布由高到低为:猫头鹰(森林上层),大山雀(灌木层),鹿、野猪(地面活动),蚯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2)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原因: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它们常呈镶嵌分布。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既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缓解种间竞争,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
2、受光照影响,海洋中生物的分布也表现出一定的特点,如海洋上层多为绿藻,中层多为褐藻,下层多为红藻。 海洋生态系统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海洋中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
30.【答案】(1)镶嵌;随机取样;2.25N0;发生改变
(2)竞争;普通田鼠;黑线姬鼠;气候因素和天敌因素
【解析】【解答】(1)①草原上不同地段上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即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②使用样方法调查黄花刺茄种群密度时.为保证结果准确.取样的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假定黄花刺茄的种群初始数量为N0.种群数量每年都以150%的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增加.则两年后它的数量为N0×150%×150%=2.25N0。
③该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适宜.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即自然状态下.群落演替的方向是朝着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自我调节能力越来越强的方向进行演替.但近年来由于人类过度放牧.导致局部草原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近年来人类的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发生了改变。
(2)①表中几种啮齿类动物的食性和栖息空间相同.说明种间关系为竞争。
②表中数据显示.猛兽吐出残食中普通田鼠出现的频率最高.说明洪水泛滥期猛禽捕食普通田鼠数量最多;表中黑线姬鼠的种群数量最少.而被捕食量较大.最有可能灭绝。
③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食物、空间和天敌等因素.而题中主要体现了影响种群数量的气候因素和天敌因素。
【分析】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常用的是样方法,关键是随机取样;种群的数量有S型增长和J型增长(指数倍数增长);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演替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人类活动往往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群落的种间关系有竞争 補食 互利共生和寄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