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十五课 两次鸦片战争
第十五课 两次鸦片战争
唯物史观 通过重新审视战争爆发前后错综复杂的历史环境,引导学生认识在全球化进程中,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与碰撞是不可避免的,理解鸦片战争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时空观念 将鸦片战争放到历史的纵深,理解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透视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实力消长的变化和冲突的延续;配以地图概述鸦片战争过程,宏观把握战争的进程。。
史料实证 培养从文字材料、图表材料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尤其是隐形信息的能力;通过新开发的史料揭示鸦片战争的实质,培养学生符合历史认知的方法。
历史解释 认识鸦片战争前东西方历史的差异。正确解释“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斗争
家国情怀 历史不容遗忘,国耻要永远铭记。中国人民从来就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增强民族责任感。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的发生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难点: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原因和不平等条约的严重危害
第十五课 两次鸦片战争
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1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与扩张
①经济:英法美工业革命实现了工业化
②政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③军事:殖民扩张建立殖民体系
英国:英国建立日不落殖民帝国
法国:从越南打开侵入亚洲的缺口
俄国:侵入中国东北和新疆
美国:积极参与侵华活动
2清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①政治:君主专制强化;阶级矛盾激化
②经济:小农经济为主;土地兼并严重
③文化:文化专制;科技落伍
④文化:科学革命使近代科学勃兴
④军事:八旗绿营作战能力低下
⑤外交:闭关锁国,愚昧无知
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与清朝封建社会衰落,说明落后必然挨打
二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 禁烟运动 1839年
⑴英国对华走私鸦片
①原因: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年份 输出(入)商品 输出(入)金额
1781-1790年 中国输英茶叶 9600(万银元)
1781-1793年 英国输华货物 1600(万银元)
②表现:1838年超过4万箱
鸦片在中英贸易中的比重(1837-1838年) 英国输华 中国输英 中对英贸易
正当贸易 鸦片贸易 总值 总值 出(+)入(-)超情况
220万 340万 560万 310万 (-) 250万
⑵鸦片走私严重危害
①白银外流影响清政府财政
②加重了劳动人民负担
③损害了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④加剧清政府政治腐败
⑤削弱军队战斗力
⑶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 1839年
①性质:正义性
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奏折
②虎门销烟1839.6∕2万箱
意义:显示中华民族反侵略决心
③林则徐是民族英雄
思考题:请列举中国历史上反击外来侵略的十位民族英雄及事迹。
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邓世昌;左宗棠 左权;杨靖宇;赵尚志;张自忠;戴安澜
2. 鸦片战争的原因
①英国建立东方殖民体系
②根本原因: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
马戛尔尼访华要求: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允许英国商人在中国沿海的舟山,宁波,天津等港口城市进行贸易活动。
第二点要求是,准许英国商人在北京设立货栈
第三点是在舟山附近的一个小岛上面和广州附近开辟一隅土地,可以让英国商船在那里停泊、暂居、存放货物。
第四点是,英国商人在澳门、广州两地的内河进出运送货物时,可以免去税务或者可以减除一点税务。
第五条要求,要求在粤海关免除一切税务.
①领事裁判权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
③建立租界
5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1844.10
①《望厦条约》扩大沿海航行权
②《黄埔条约》扩大通商口岸传教权
6清朝战败的原因
①客观:英国国力强大
②主观:清朝腐朽软弱
③根本:清朝腐朽封建主义无法抵制英国新兴资本主义
7鸦片战争的影响
①最根本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英国商民……与内地居民发生交涉狱讼之事,英商归英国自理。
中国将来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中国近代历史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在中国获取的租借地
(生产发达,制度先进,装备优良,准备充分 )
(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军备废驰,战和不定 )
③革命任务和性质的变化
双重:反封建反侵略; 性质:旧民主主义革命
④经济结构变化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企业产生;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外资进入
⑤思想变化: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新思潮
魏源的《海国图志》学西方技术 洪仁玕的《资政新篇》学西方资本主义
课堂练习
1.1839年3月,林则徐抵达广州,称:“察看内地民情,皆动公愤,倘该夷不知改悔,惟利是图,非但水陆官兵,军威壮盛,即号召民间丁壮,已足制其命而有余。”这表明( )。
A.广州军备精良充足 B.国人具有反侵略意识
C.禁烟运动成效显著 D.民众为抗英斗争主力
B
2.2010年5月,许多网民在网上发起了在圆明园被毁150周年之际举办“国殇纪念日活动”。从类似视角思考“虎门销烟”被排列在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第一幅是因为
A.虎门销烟禁止了鸦片贸易 B.林则徐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C.禁烟运动沉重打击英国的鸦片贸易D.禁烟运动显示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
D
3.毛泽东曾经总结道:“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 B.中国政府的软弱可欺
C.中国近代化尚未起步 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
D
4.从1839年9月份开始,中英之间就摩擦走火,开始频繁出现武力对抗。但这些零碎的战事都没有引起林则徐的警惕。林则徐认为“夷兵除了枪炮之外,击刺步伐都非其所长,他们还裹腿缠足,装束严密,两腿屈伸都很不方便,如果上岸的话,就更加无能为力了。”据此可知,林则徐( )
A.对中英战争准备不足 B.高度肯定了清军实力
C.客观分析了中英实力 D.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A
5.中国近代史上的协定关税,是从1842年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开始的。条约第10款规定:英商“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文,在相应的英文本中是“中国皇帝同意建立一个公平和正规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饷费”,并不含有必须对方议允的意思。下列对《南京条约》“协定关税”条款的解读,正确的是( )
A.体现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 B.是在自愿平等基础上的自主协定关税
C.使英国在中国获得片面最优惠国待遇 D.条款的规定减少了清政府的关税收入
A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原因:
①根本: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②直接:1854年英法美修约要求被拒
③借口:亚罗号事件(英);
马神甫事件(法)
2过程:
①英法联军炮轰广州1856.10
②俄美英法迫清订《天津条约》1858.5
③大沽之战英法损失很大1859
④英法联军侵占天津 1860.8
⑤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10
⑥英法迫清订《北京条约》1860.10
3.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获利最大
①《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
割占黑龙江以北至外兴安岭南60万平方公里
②《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
割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40万平方公里
4.影响:
①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主权
②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③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和内地
④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观后回答:为什么马克思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继续
①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
②性质:武力征服,侵华战争
③结果:清政府失败订不平等条约
扩大
①侵略国增多【1-2】
②时间延长【2-4】
③区域扩大【东南-沿海】
④条约增多【1-7】
⑤市场增多【5-11】
⑥外国公使进京
⑦丧失内河航运权
⑧传教权的扩大
⑨丧失更多领土
2.《天津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这一条款极为不满,宁愿以牺牲更多利益来换取废除这一条款。列强则利用换约这一机会,在保留这一条款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了对华侵略。据此可知( )
A.列强转变了对华的侵略方式 B.清政府仍受到宗藩外交影响
C.列强侵略加剧中西文化冲突 D.清政府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
B
3.咸丰八年,处于内忧外患困扰中的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允许鸦片作为洋药,每百斤纳税银三十两公开入口。这样停征六十多年的鸦片税再度征收。材料主要说明( )
A.鸦片贸易实现了合法化 B.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C.英国达成鸦片战争目的 D.清政府增加了财政收入
A
4.有人说,鸦片战争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这种冲击进一步带到了中国的统治中枢。其历史依据是( )
A.英国军舰到达天津白河口 B.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C.开放通商口岸增多 D.关税主权受到破坏
B
5.蒋廷黻先生在他的书中提到两次鸦片战争时存在于中国士大夫中的一种现象:他们不反对治外法权,不反对协定关税,不反对租界;他们反对的是五口通商,反对长江通商和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该现象表明士大夫( )
A.有社会责任感 B.捍卫国家主权 C.不支持清政府卖国行径 D.缺乏近代国家观念
D
四 开眼看世界
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①在广州开办译馆
②编译《四洲志》等
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1842
①介绍各国历史地理的百科全书
②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3徐继畬撰写《瀛环志略》
①系统介绍世界近80国家地区
②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4新思潮核心:学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5新思潮的局限性:
①只学西方技术
②带纲常色彩
课堂练习
1.魏源《海国图志》所载的地球正、背面地图完全接受了当时西方的地理知识,把欧洲置于地球的中心位置,而把中国置于地球的东方。魏源在解释中国时说:“自古以震旦为中国,谓其天时之适中,非谓其地形之正中也。”这反映出晚清( )
A.国人认识到落后根源 B.民众务实学风浓厚
C.传统地理观念的变革 D.华夷观念彻底突破
C
A.关注世界的形势发展 B.提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C.强调加强中外地理对比 D.要求破除传统天下观念
2.如下图所示为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 书目录摘编。由此可见,编者( )
卷一筹海篇一议守上筹海 篇二议守下卷二筹海 篇三议战筹海 篇四议款卷三大西洋欧罗巴各国沿革图 汉魏唐西域沿革图总叙
亚细亚州各国图
奥大利亚及各岛图
卷四利未亚州(非洲》各国图
《四州志》英吉利分部图
亚墨利加州(美洲)各国图
弥利坚国全图
A
3.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中,除了地图集和世界各国文明的制度变革,还包含多种西洋船、炮、器艺等图式,以及他的海防建设方案和外交方略。这反映了魏源( )
A.痛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B.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反思
C.要求改革现存社会制度 D.希望全面学习西方文明
B
4.《瀛寰志略》对城市商业、工业、学校、客栈、城郭及市政设施等有较详细的记载。这说明( )
A.近代中国城市化初步实现 B.士大夫抵制文化侵略
C.先进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 D.洋务派学习西方技术
C
5.近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逐渐接受了外在的“新世界”,但他们认知中的“世界”却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空间上作为“世界”一部分的中国,文化却在世界之外”。这主要缘于( )
A.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 B.国人认知方式的偏执
C.顽固派对西方的抵制 D.根深蒂固的夷夏之辨
D
课堂小结
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背景: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原因:打开中国市场
过程
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结果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经过:
结果:《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鸦片战争
学习西方新思潮:
林则徐的《四洲志》
魏源的《海国图志》
徐继畬的《瀛环志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