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下第五单元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下第五单元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3-06 09:5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什么是“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有何弊端?历史回眸: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开始改革。赫鲁晓夫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 推广种植玉米苏联城市青年出发参加垦荒 体制未变,小修小补无济于事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黑白相间的墓碑 毁誉参半的一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
──尼克松勃列日涅夫改革经济改革重点:重工业僵化;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改革。
二、苏联的解体改革重点:经济改革结果:……改革重点:转到政治方面“公开性”、“多元化”、“民主化”……
结果:……立陶宛宣布独立“八一九事件” 叶利钦的支持者同支持亚那耶夫的坦克部队士兵搏斗 “八一九事件”中,支持苏联副总统亚那耶夫的部队在俄罗斯联邦大楼前遇到莫斯科市民阻挡。 “八一九事件”几千名示威者向亚那耶夫军队公开反对事变叶利钦VS 戈尔巴乔夫权力高端的博弈,
谁是最后的赢家?摩尔多瓦苏联解体:无可奈何花落去从苏联到独联体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应该从苏联的改革和解体中汲取哪些经验教训?  改革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必须相应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从体制上克服僵化的弊端,但是必须避免主观主义和急燥冒进,尤其是政治体制的改革必须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稳妥地推进,确保国内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等。 中国和苏联所进行的改革为什么会导致不同的结果?(1)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2)我们在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具有明确坚定的指导思想。(3)我们在改革中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有效地发挥了国家职能。(4)我们在改革中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采取了正确的对策,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团结等等。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