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上层级提分练:4.3.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化学九上层级提分练:4.3.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27 16:3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3.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基础训练】
1.从2H2+O2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在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C.4 g氢气和32 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 g水
D.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2.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表示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化学方程式可以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B.化学方程式可以表明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C.化学方程式可以表明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目关系
D.化学方程式可以表明化学反应的快慢
3.碳酸氢铵区别于其他氮肥的重要特点是在常温下就能闻到强烈的氨味,其反应原理是:NH4HCO3═NH3↑+CO2↑+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是(  )
A.H2O B.H2 C.CO D.N2
4.如图是四位同学讨论某个化学方程式的场景。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2H2O22H2O+O2↑ B. 2H2O 2H2↑+O2↑
C. 2C+O22CO D. S+O2SO2
5.漂白粉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  )
A.Cl2 B.CO2 C.CaCl2 D.O2
6.下列关于N2+O2 高温 2N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表示氮气和氧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氮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1
7.在A+3B=2C+2D的反应中,14 gA完全反应生成44 gC和18 g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6 B.32 C.64 D.96
8.肼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点燃时,迅速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常用做火箭燃料。肼发生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肼分子式为N2H4 B.肼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7:1
C.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O2与生成的N2的分子数之比为1:1
9.2020年6月23日我国发射的北斗三号卫星,火箭燃料C2H8N2与氧化剂N2O4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2H8N2中C、H、O元素质量比为1:4:1
B.X的化学式为CO2
C.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质量比为15:23
1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 2S + 3O22SO3 B. HgOHg + O2↑
C. 2NaOH + H2SO4=Na2SO4 + 2H2O D. CuSO4 + 2NaOH=Na2SO4 + Cu(OH)2
11.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B.
C. D.
【能力提升】
1.中国科学院首创室温制氢方案,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H2OH2+CO2
B.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C.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反应物CO和H2O都是氧化物
2.(2021辽宁沈阳中考)硫酸氢钠是一种酸式盐,其水溶液显酸性。它的固体与过氧化钠粉末加热时发生如下反应:,则X的化学式为( )
A. B. C.Na D.NaOH
3.甲醛(CH2O)是一种有毒气体,房屋装修时部分建材释放出的甲醛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使用特殊的催化剂可高效地促进甲醛的转化,从而降低甲醛的危害。其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1:2
B.该反应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
4.下图为制备有机物X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解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有机物X的化学式为CH4O
C.该化学反应程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个数比为3:1
5.下图表示两种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乙物质为气体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1:1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6.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是当今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其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氯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涉及两种氧化物 B.生成物均由两种元素组成
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73:16 D.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7.人工光合固碳装置通过电化学手段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酸(HCOOH)。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反应价值看:可减少CO2的排放
B.从守恒关系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C.从价态变化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从表示方法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H2O2HCOOH+O2
8.经研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C.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1个甲醛分子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培优拓展】
1.“宏观——微观——符号”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下图甲、乙、丙是三个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各项分析正确的是( )
A.三个过程发生的均是化学变化 B.图示的所有物质均是化合物
C.三个变化前后原子、分子、离子数目均发生了改变 D.三个变化后的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分子
2.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是3:8 B.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C.44 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要160 g乙 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是1:1
3. “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式。请根据如下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为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3)该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填粒子名称)
4. 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该火箭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液氢和煤油作为推进剂,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
(1)液氢属于   (填“单质”“氧化物”或“混合物”);
(2)火箭用到了钛合金。工业制钛的一个反应为:TiF4+2H2SO44HF+2X+TiO2,X的化学式为   ,TiO2中Ti的化合价为   。
5.工业上,可以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1)图1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补全图2横线处相应微粒的图示。
6.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氧根离子   。
(2)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很好的净水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3)“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   。
(4)国际禁毒日,为了起到警示教育作用,某地警方将缴获的毒品进行了焚烧处理。毒品大麻(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21H30O2)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7.火箭燃料肼能与H2O2反应,反应图示如下(未配平)。请回答相关问题。
(1)氮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_周期,肼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值为_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注意配平)
答案解析
【基础训练】
1.从2H2+O2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在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C.4 g氢气和32 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 g水
D.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答案】B
【解析】
由题中信息知,A.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故A正确。B.在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不可以发生反应,需点燃。故B错误。C. 4 g氢气和32 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 g水。故C正确。D.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故D正确。
2.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表示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化学方程式可以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B.化学方程式可以表明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C.化学方程式可以表明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目关系
D.化学方程式可以表明化学反应的快慢
【答案】D
【解析】从质的方面,化学方程式能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A正确;从量的方面,化学方程式能表明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和粒子个数比,B、C正确;化学方程式不能表明化学反应的快慢,D错误。
3.碳酸氢铵区别于其他氮肥的重要特点是在常温下就能闻到强烈的氨味,其反应原理是:NH4HCO3═NH3↑+CO2↑+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是(  )
A.H2O B.H2 C.CO D.N2
【答案】A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氮、氢、碳、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5、1、3,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氮、氢、碳、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3、1、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
4.如图是四位同学讨论某个化学方程式的场景。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2H2O22H2O+O2↑ B. 2H2O 2H2↑+O2↑
C. 2C+O22CO D. S+O2SO2
【答案】 A
【解析】A. 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且生成物为氧气和水,无污染,生成物的质量比为:(2×18):32=9:8,且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2:2:1,符合题意;
B. 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生成物为氢气和氧气,无污染,生成物的质量为:4:32=1:8,且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2:1,不符合题意;
C. 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生成物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2:1:2,不符合题意;
D. 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生成物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会导致酸雨的发生,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1,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漂白粉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  )
A.Cl2 B.CO2 C.CaCl2 D.O2
【答案】B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钙、氯、氧、碳原子个数分别为1、2、3、2、0,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钙、氯、氧、碳原子个数分别为1、2、5、2、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
6.下列关于N2+O2 高温 2N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表示氮气和氧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D.参加反应的氮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1
【答案】D
【解析】A.表示氮气和氧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说法正确;B.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C.化学反应前后反应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参加反应的氮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8:32=7:8,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7.在A+3B=2C+2D的反应中,14 gA完全反应生成44 gC和18 g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6 B.32 C.64 D.96
【答案】B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48 g,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列比例式得:28:14 g=3 x:48 g
解得x=32
故选B。
8.肼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点燃时,迅速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常用做火箭燃料。肼发生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肼分子式为N2H4 B.肼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7:1
C.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O2与生成的N2的分子数之比为1:1
【答案】C
【解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O2 一定条件 2H2O+N2
A.肼分子式为N2H4,正确;B.肼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4)=7∶1,故正确;C.生成物中水是化合物,氮气是单质,故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O2与生成的N2的分子数之比为1:1,故正确。故选C。
9.2020年6月23日我国发射的北斗三号卫星,火箭燃料C2H8N2与氧化剂N2O4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2H8N2中C、H、O元素质量比为1:4:1
B.X的化学式为CO2
C.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未改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质量比为15:23
【答案】B
【解析】
A.C2H8N2中C、H、O原子个数比为2:8:1=1:4:1,故错误;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C、H、N、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8、6、8,反应后C、H、N、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0、8、6、4,所以2X含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X的化学式为CO2,故正确;
C.反应前N2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反应后N2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错误;
D.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的质量比为(12×2+8+14×2):[2×(14×2+16×4)]=15:46,故错误。
故选:B
1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 2S + 3O22SO3 B. HgOHg + O2↑
C. 2NaOH + H2SO4=Na2SO4 + 2H2O D. CuSO4 + 2NaOH=Na2SO4 + Cu(OH)2
【答案】C
【解析】A.硫燃烧产生二氧化硫的方程式是:;错误;
B.氧化汞受热分解产生汞和氧气,方程式是;错误;
C.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硫酸钠和水,方程式是:;正确;
D.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方程式是:;错误;
故选C。
11.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D.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C。
【能力提升】
1.中国科学院首创室温制氢方案,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H2OH2+CO2
B.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C.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反应物CO和H2O都是氧化物
【答案】C
【解析】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然后结合化学方程式以及选项内容进行分析解答。
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C.在反应物水中,氢元素显+1价,在生成物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因此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符合题意;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因此反应物CO和H2O都是氧化物,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硫酸氢钠是一种酸式盐,其水溶液显酸性。它的固体与过氧化钠粉末加热时发生如下反应:,则X的化学式为( )
A. B. C.Na D.NaOH
【答案】D
【解析】
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反应后除2X外有4个钠原子、2个硫原子、10个氧原子,而反应前有6个钠原子、2个硫原子、12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可知,2X中含有2个钠原子、2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因此X化学式为NaOH。故选D。
3.甲醛(CH2O)是一种有毒气体,房屋装修时部分建材释放出的甲醛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使用特殊的催化剂可高效地促进甲醛的转化,从而降低甲醛的危害。其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1:2
B.该反应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
【答案】A
【解析】
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醛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1:1,符合题意;
B.化学反应前后,氧元素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故氧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下图为制备有机物X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解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有机物X的化学式为CH4O
C.该化学反应程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个数比为3:1
【答案】BD
【解析】
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在纳米纤维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和,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
A.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中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因此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有机物X的化学式是,故B正确,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氢气分子与二氧化碳分子个数比为3:1,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BD。
5.下图表示两种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乙物质为气体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1:1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反应为氯气和水生成氯化氢和HClO,;
A. 常温下乙物质水为液体,错误;
B. 该反应不是一变多的反应,不为分解反应,错误;
C. 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35.5×2):(1×2+16)=71:18,错误;
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正确;
故选D。
6.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是当今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其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氯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涉及两种氧化物 B.生成物均由两种元素组成
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73:16 D.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答案】C
【解析】
由图示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可知,该反应涉及1种氧化物H2O,故A错误;
B.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可知,生成物Cl2由1种元素组成,故B错误;
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32:(4×36.5)=16:73,故C正确;
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减少了,故D错误。
故选C。
7.人工光合固碳装置通过电化学手段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酸(HCOOH)。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反应价值看:可减少CO2的排放
B.从守恒关系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C.从价态变化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从表示方法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H2O2HCOOH+O2
【答案】C
【解析】
A.该反应中二氧化碳是反应物被消耗,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是2CO2+2H2O2HCOOH+O2,该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变成了零价,发生了改变,故C符合题意;
D.根据模型可判断该反应是:2CO2+2H2O2HCOOH+O2,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经研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C.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1个甲醛分子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D
【解析】
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醛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丙物质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C、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3:8,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故1个甲醛分子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符合题意。
故选D。
【培优拓展】
1.“宏观——微观——符号”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下图甲、乙、丙是三个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各项分析正确的是( )
A.三个过程发生的均是化学变化 B.图示的所有物质均是化合物
C.三个变化前后原子、分子、离子数目均发生了改变 D.三个变化后的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分子
【答案】D
【解析】甲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B.乙中有单质,,不全是化合物,故B错误;C.变化前后原子数目不变,故C错误;D.三种变化中均含有水分子,故D正确,故选D
2.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是3:8 B.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C.44 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要160 g乙 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是1:1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9:2,故A错误;由图示可知,乙只含氧元素,丙含碳氢元素,元素组成不同,故B错误;由化学方程式可知44 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要16 g乙。故C正确;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故D错误,故选C
3. “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式。请根据如下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为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3)该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填粒子名称)
【答案】 (1)
(2)升高
(3)氢原子、氧原子(或氢、氧原子;只答原子不给分)
【解析】(1)由微观示意图可知,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故填: 。
(2)反应前氢气中氢元素0价,反应后水中氢元素+1价,化合价升高,故填:升高。
(3)该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氢原子、氧原子,故填:氢原子、氧原子。
4. 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该火箭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液氢和煤油作为推进剂,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
(1)液氢属于   (填“单质”“氧化物”或“混合物”);
(2)火箭用到了钛合金。工业制钛的一个反应为:TiF4+2H2SO44HF+2X+TiO2,X的化学式为   ,TiO2中Ti的化合价为   。
【答案】(1)单质;(2)SO3;+4。
【解析】(1)液氢是液态的氢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钛、氟、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4、4、2、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钛、氟、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4、4、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硫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硫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SO3。
氧元素显﹣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则x=+4价。
5.工业上,可以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1)图1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补全图2横线处相应微粒的图示。
【答案】(1)CH4+H2O2 一定条件CO+H2 (2)
【解析】(1)①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甲烷与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2 一定条件CO+H2。
(2)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保持不变,反应物中含C、H、O的个数分别是1、2、2,生成物中含C、H、O的个数分别是1、0、2,所以图2横线处填写内容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氢分子:。
6.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氧根离子   。
(2)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很好的净水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3)“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   。
(4)国际禁毒日,为了起到警示教育作用,某地警方将缴获的毒品进行了焚烧处理。毒品大麻(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21H30O2)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2OH﹣;(2)+6;(3)Cl2;(4)2C21H30O2+55O242CO2+30H2O。
【解析】(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2OH﹣。
(2)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价。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钠、氯、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0、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氯、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氯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l2。
(4)毒品大麻(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21H30O2)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1H30O2+55O242CO2+30H2O。
7.火箭燃料肼能与H2O2反应,反应图示如下(未配平)。请回答相关问题。
(1)氮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_周期,肼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值为_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注意配平)
【答案】(1) 二或者2 7:1
(2)
【解析】
(1)氮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所以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故填二;
根据图示,肼的化学式为 ,所以肼中的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故填7:1;
(2)根据图示,该反应是由肼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则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对应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发生变化,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