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单元教学】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单元整体分析
一、单元学习内容
本单元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版)七个主题中的第三大主题“生物与环境”,属于新课标九个大概念中的第三大概念: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从属于这个大概念中的第一个重要概念: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如图所示: 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环境,同时生物又能适应和影响环境。生物与环境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人类活动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维护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系统与整体的思维方式认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认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形成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确立生态文明观念。
学科核心素养呈现形式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生物与非生物区别的科学思维。 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理解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统一整体,了解生态系统的类型,培养学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的生命观念。 尝试运用观察、调查以及资料分析的基本方法进行探究实践,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尝试在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初步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教材编写体例 1、章节设置与课程安排相适应,1章对应1个课时; 2、每节设置“想一想、议一议”问题或情境导入,均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 3、每节重难点以小标题形式呈现,简约清晰; 4、每节安排有“探究实践”、“观察与思考”、“小资料”等模块,任务突出; 5、课后有“练习”和“课外实践”,让课堂知识得到延伸。
教材编写特点 1、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设置多个模块实现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满足新课标中实现培养学生逐步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的生命观念。它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加强对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也体现出教学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2、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教材的表现形式很独特,图文并茂,并且附上了很多的颜色。在生物教学课堂上,教师所讲解的一些内容学生不能理解的时候,就可以参照书上的图文进行理解,这样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直观。另外,教材中的内容都是跟我们的生活相关的,学生学习起来就会相对轻松一些,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重视探究实践活动。教材注重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因此设计了多个模块,通过多种不同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锻炼。如“探究实验”、“观察与思考”模块,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探究力和思考能力;“资料分析”模块,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教材编写意图 本套教材将生物和生物圈作为第一单元,主要是出于以下考虑:①所有的生物共同生活在生物圈中,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与生物圈息息相关,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②当今社会,由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生物圈的变化也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因此,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了解生物圈;③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从宏观而不是从微观角度来开始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④本套教材的内容框架特点是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本单元按照生物一生物与环境一生态系统一一生物圈的思路,让学生初步建构生物圈的概念,便于后续单元内容的学习。由此可见,在整套教材中,本单元起着打基础的作用。
课程资源整合、开发和应用 1、合理利用已有教材。根据学情和班级特点,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选择对应的教学模块,有所取舍。如每一节开头的“想一想,议一议”,如果觉得有更合适的问题和情景取代可以有所改变。 2、科学选择网络资源。根据教学过程和与知识的关联,科学选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的呈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辅助教师将知识形象化展示。如:播放“我国三北防护林建设成就,我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与生态环境改善的资料,长江禁渔、中国沿海定期禁渔与资源保护政策,全球变暖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举措”等等。 3、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周边环境进行学习活动。调查与交流活动:在学校生物园或附近的小池塘、农田等环境中调查生物之间的关系;收集和交流不同生态系统的资料;收集和交流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实例;调查人类活动破坏或改善生态环境的实例;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生物圈的相关资料,模拟召开“生物圈国际保护”研讨会,结合本地实际讨论如何保护生物圈。
二、单元学情分析
已知内容学习方法生活经验 初一学生思维活跃, 喜欢不断追问“为什么”,并且乐于对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同时他们正处于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的阶段,逻辑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在不断增强。因此在教学上多采用一些视频和图片素材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利用他们亲手制作的生态瓶以及在此过程中他们自己发现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和主动思考获得知识并初步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新知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设计 (1)指导学生通过对一片草地、一个池塘、一块农田等生态系统的分析或研究,学习调查和观察的方法。 (2)通过资料分析、调查、实验探究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并用恰当的形式呈现,发展学生的建模思维。
主要学习障碍有效突破方法 1、学生会误以为能生长、能运动的就是生物。 突破方法:教师强调“满足全部生物的基本特征的才是生物,只满足其中一项的不一定是生物”,如钟乳石。可提供一些图片 (如植物、动物、微生物、机器人和一些软体动物的贝壳等),让学生辨别是否属于生物,并说出理由。 2、学生会误以为各种调查都要对所有的样本逐一进行调查。 突破方法:教师提供需要用“抽样调查法”进行的活动:有时调查的范围较大,调查的对象太多,或者是具有破坏性的调查,不可能逐一调查,往往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
学生学习本单元表现出的特点、习惯、兴趣 1、课堂上能够快速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但长时间后注意力容易下降,需要教师把控时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2、探究实践、动手操作、言语表达等能力两极分化严重,需要每堂课至少安排一次小组讨论或小组合作的活动,让学生互相影响、互相帮助,提升班级综合素养。 3、课后实践任务完成质量两极分化严重,需要教师及时强化、鼓励学生的科学探究,从而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
三、单元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 认识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理解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统一整体的生命观念。
探究实践 尝试运用观察、调查以及资料分析的基本方法进行探究实践,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尝试在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科学思维 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和兴趣点出发,每节课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生物与环境的欲望。课堂上将生物与非生物的特征对比,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综合等科学思维。
态度责任 了解生态系统的类型,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初步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四、单元学习评价
知识评价 节名 基本知识点 学习情况自评
很好 一般 不好
生物的特征 科学方法:观察
生物的共同特征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科学方法:调查
生物归类的方法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圈的概念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科学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的范围
生物圈的不同类型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考核方式 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实例——P8 2.题 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及步骤——学习了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后,明明产生了一些疑问,鸟的骨真的比其他动物的轻吗?为此,他选择家鸽和鱼的骨若干,进行了相关实验:( ) ①在带有刻度的水槽中放入一定量的水,记录刻度。 ②将一定量的家鸽骨放入水槽,记录水面上升的高度,然后取出;把鱼骨放入水槽,使水面上升到记录的刻度,然后取出。 ③将两种骨烘干后称量,发现家鸽骨的质量小,鱼骨的质量大。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划线部分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作出假设 B,步骤②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体积相等的家鸽骨和鱼骨 C.由实验可知,家鸽的骨比鱼骨轻 D.鸟类的骨骼轻,有利于减轻体重,适于飞行生活 生物的归类——下列选项符合图中1~4所示关系的是( ) A.1脊椎动物、2鸟类、3爬行动物、4乌龟 B.1孢子植物、2蕨类植物、3藻类植物、4水绵 C.1种子植物、2被子植物、3裸子植物、4水杉 D.1无脊椎动物、2扁形动物、3节肢动物、4祸虫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P18 1.题 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P18 2.题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P18 4.题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P24 5.题 食物链和食物网——P24 2.题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P32 1.题 生物圈的范围——P32 1.题 生物圈的类型——P32 2.题
能力、态度、小组合作评价表(见下页)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及分值 得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优 良 (10-8) 一般 (7-5) 需要改进(4-0) 生评 他评 师评
活动态度(15%) 学习兴趣 对本课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对课有较高的学习兴趣 对课知识学习兴趣一般
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认真负责,努力实现预定任务 认真参与,在同伴协助下努力实现预定任务 认真参与,在同伴协助下实现未能预定任务
合作交流(20%) 与人合作 主动和同学配合,分工合作,乐于帮助同学 基本能和同学配合,做好自己分内工作 有需要时才和同学合作,喜欢个人学习
与人沟通 态度谦虚,认真倾听同学意见,能合作解决问题 会倾听同学意见,基本能和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不太喜欢发言和倾听同学意见,不喜欢和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探究实验(30%) 动手操作 能熟练操作试验器材,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验任务 操作器材较熟练,能够完成试验任务,但有缺陷 器材操作很陌生,不能完成实验任务,或者效率太低
观察分析 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和课堂分析,得出完整的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和课堂分析,只能得出部分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和课堂分析,几乎不能得出实验结论
成果展示(35%) 汇报 交流 生物术语运用准确,语句通顺,表情丰富 生物术语运用较准确,语句比较通顺 没有使用生物术语 ,过于口语化
五、单元教学实施
整体教学 思路 关键问题子问题核心任务评价设计生物与环境是如何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的?生物与非生物有什么区别?通过图片分析哪个是生物,哪个是非生物能叙述生物的7大基本特征生物与环境是关系?根据生物现象描述判断生物与环境所属的关系能针对生物现象准确说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什么是生态系统?观看课本图文,理解内化生态系统的概念能举例说出周围存在的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小组讨论: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中哪个是最大的?能阐述生物圈的意义
学习方法 和策略 1、落实基础知识。通过理解和记忆掌握最基础的知识点。 2、横纵向分析比较。加强章节直接的联系,帮助形成大概念。 3、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融入生活,帮助课堂的知识点更加内化。 4、探究实践活动。以实验探究出发,参与调查与交流活动,提升探究能力。
课程资源 多媒体资源:生物与非生物高清图片、动植物名称与分类拓展资料 实验室资源:实验装置、鼠妇 数据资源:三北防护林、环境空气颗粒物检测数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生活资源:学校生物园、附近的小池塘、农田 硬件设施资源:希沃白板、投影仪、扩音器
单元教学 结构图
课时课型 分配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内容 课时分配 课型
生物的特征 1 新授课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2 新授课+活动课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新授课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2 新授课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 新授课
个性化单元作业设计 教学内容 个性化作业
生物的特征 生物具有哪些共同特征呢?请根据所学“生物的特征”知识,联想课本以外的实例,举例说明。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完成一篇放学路上生物的调查报告。内容应包括时间、地点、天气、所见生物种类、数量和生活环境、调查后的体会等。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找个身边的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并拍照。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用水族箱做一个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请你在熟悉的当地找一处生态系统并拍照,说明是什么类型的生态系统。(共24张PPT)
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第2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解释某些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3.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新知导入
草原上来了一群羊,打一水果名。
草原上又来了一群狼,打一水果名。
草莓(草没)
杨梅(羊没)
新知讲解
一、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
被吃
吃
被吃
吃
草 → 羊 → 狼
新知讲解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反映了什么生物现象?
捕食
2.这能否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不能
新知讲解
阳光→树→螳螂→黄雀
树→蝉→螳螂
树→蝉→螳螂→黄雀
树←蝉←螳螂←黄雀
蝉→螳螂→黄雀
3.怎样规范书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现象中包含的食物链?
新知讲解
1.必须从生产者开始。
2.箭头指向捕食者。
3.开始于生产者,结束于最高级的消费者。中途不能停下。
4.食物链中没有分解者。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
新知讲解
狐
草
兔
鼠
吃虫的鸟
蜘蛛
食草昆虫
猫头鹰
蛇
青蛙
一共有几条食物链?
新知讲解
草
兔
鼠
食草昆虫
狐
猫头鹰
狐
蛇
猫头鹰
猫头鹰
猫头鹰
蛇
吃虫的鸟
青蛙
蜘蛛
猫头鹰
猫头鹰
猫头鹰
蛇
吃虫的鸟
青蛙
11条
蛇
猫头鹰
猫头鹰
蛇
新知讲解
青蛙
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
草
鼠
蛇
猫头鹰
食草昆虫
蜘蛛
吃虫的鸟
新知讲解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新知讲解
微小水生植物
剑水蚤
蜻蜓幼虫
小鱼
大鱼
红色圆点——有毒物质
红色圆点的多少——有毒物质的含量
随着食物链的延长,红色圆点的数量越来越多。
新知讲解
如果这些积累了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有毒物质会在人体内积累,危害人体健康,甚至使人中毒。
新知讲解
大草原长期处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却依然生机勃勃。这是为什么?
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自动调节机制 动态平衡
生态系统依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稳定
新知讲解
如果在草原上过度放牧,会有哪些后果?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草原荒漠化
新知讲解
A B C D
A
B
C
D
E
F
G
以下两个生态系统,哪一个更容易被破坏?为什么?
结论: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就越不容易被破坏。
新知讲解
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数量越庞大,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
>
课堂练习
1.下列能够表示一条完整食物链的是( )
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虫子吃草,蛙吃虫子
D.牛吃秸秆,鸭吃稻谷
C
课堂练习
2.农民在农田里喷洒一种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杀虫剂。如图为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图中方框的面积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体内杀虫剂的含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食物链可以表示为丁→丙→乙→甲
B.乙以丙为食
C.四种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丁
D.图中的乙就是要喷杀的害虫
D
课堂练习
3.泉州湾红树林是许多鸟类的栖息地,如果大量捕杀鸟类,就会破坏红树林的生态平衡。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 )
A.有限的 B.稳定的
C.不变的 D.增强的
A
课堂总结
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依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稳定,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当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限度时,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食物链的书写。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不易被分解的有毒物质能沿着食物链积累。
作业布置
搜集有关“福岛核泄露”事件的资料,以了解核废水排入海洋对人体及环境产生的危害。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课题名称 1.2.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是新人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开第一单元“了解生物圈”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位置属于一级主题“生物和生物圈”下的二级主题“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本节的核心概念是生态系统,由此概念又衍生出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食物网等概念。生态系统就是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的有机结合,而生产者和消费者又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联系的,所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就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生态系统的各个成分的相互制约和影响使得它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又是有限度的。不同的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不同的,这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关。本节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能将各个概念联系起来,这样他们学会的不仅是知识而是一个知识体系。因此本节课是本章乃至本学期的重点。 2、教学分析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旨在使学生意识到“家中有很多成员,他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处在动态变化之中。本节课人和其他生物都是生活在生物圈中,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生物的生存、延续和发展与生物圈息息相关。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食物链和食物网。 难点:1)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学情分析 从知识方面来看,学生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已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形成生态系统的概念,从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来看,七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和活动感兴趣,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于食物链的书写学生容易出错,所以需要练习。
学习目标 1.生命观念: (1)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2.科学思维 分析某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具体实例,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3.态度责任: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实例,形成保护生物圈的社会责任意识。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表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很好 一般 不好
科学知识 1 能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2 能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3 理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
4 正确书写食物链和食物网并理解其中的原因。
探究能力 通过图片、课本文字资料的阅读,分析,引导学生耐心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识图能力: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思雄迁移能力。
科学态度 培养全面、客观分析问题的科学观,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的整体。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 三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 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 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 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
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 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 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总分
设计思路 第2课时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教学,可以通过谚语引出食物链概念的理解,同时,通过学生尝试写出食物链的活动,总结正确书写食物链的方法。再通过“观察与思考”,让学生尝试连接食物链,分析食物链中生物数量的变化,从而描述食物网。并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通过视频和资料分析,理解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物质、生物数量和有毒物质传递的特点。通过拓展,增强环保的意识。关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可以通过分析食物链中某种生物数量的增减会引起其他生物数量的变化,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同时通过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让学生从大的方面(立法)再到小的方面(绿色出行)去思考如何保护环境。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出示两则谜语:草原上来了一群羊,打一水果名;草原上又来了一群狼,打一水果名。引导学生回答出谜底并分析原因。 思考,回答:草莓(草没);杨梅(羊没)。 通过两则谜语导入课堂,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同时巧妙地结合了本课主题“食物链”。
新知探究 食物链 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展示草、羊、狼的图片,进行讲解。草属于生产者,羊和狼属于消费者,它们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了一条链状结构:草→羊→狼。出示食物链的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展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了什么生物现象? 2.蝉、螳螂、黄雀之间能否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为什么? 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接着提出疑问,引发学生思考:怎样规范书写这一现象中所包含的食物链? 通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体现的现象,让学生明确食物链的构成及其正确写法。出示食物链的正确写法: 1.必须从生产者开始。 2.箭头指向捕食者。 3.开始于生产者,结束于最高级的消费者,中途不能停下。 4.食物链中没有分解者。 学生根据自己的谜底,结合草、羊、狼的图片,进一步思考,链状结构:草→羊→狼所代表的含义并认真阅读食物链的概念。 学生思考,回答。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了生物之间的捕食现象。 2.不能,因为没有生产者。 思考,回答:树→蝉→螳螂→黄雀。 学生尝试总结食物链的写法与注意事项,随后与老师公布的答案核对,并更正或补充自己的总结。 通过讲解展示草、羊、狼的图片,分析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食物链的概念。 让学生去黑板上书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体现的食物链,并思考该食物链体现的生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提示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 引导学生总结食物链的写法与注意事项,能加深学生对于食物链写法的印象,并且能锻炼学生的讨论交流、归纳总结能力。
食物网 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2页的“观察与思考”。 出示问题:你连接的食物链有多少条?这些食物链是互不关联的吗? 展示此食物网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引发学生思考: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 对小组的展示作出评价。出示食物网的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接着进行讲解:每种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其他生物相联系,食物链是相互交错、错综复杂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3页“资料分析”,引发学生思考并讨论。出示问题: 1.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2.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并总结: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得到积累的现象被称为生物富集。 适当地结合现实生活的例子,如日本的水俣病,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积极参与本组的分析和讨论,理顺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画出食物链。每组派一名同学,到讲台前展示,并讲解他们所找出的食物链。与此同时,其他小组的同学认真听,给予补充,完成连图,并总结出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食物网。 思考、讨论,小组展示:从理论上分析,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猫头鹰的数量会减少;青蛙、鼠、吃虫的鸟的数量会增加;其他生物的数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思考、讨论,回答:1.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不易排出,这样就会积累在生物体内;图中的大鱼比小鱼营养级别高,大鱼一生会吃掉许多小鱼,这些小鱼体内的有毒物质都积累在大鱼体内,结果导致大鱼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比小鱼多。由此可见,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2.有毒物质会在人体内积累,危害人体健康,甚至使人中毒。 学生认真阅读资料,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通过绘制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并致出食物链的条数,帮助学生加深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学会正确书写食物链。 通过分析食物链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生成食物网的概念,加深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途径。 通过“资料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不可降解的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生成“立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逐渐递减”这一前概念。 通过了解环境污染的实例,知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过渡:大草原长期处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却依然生机勃勃。通过展示其图片,引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展示“草→兔→狐”的食物链,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假如草长得繁茂,兔的数量在短期内会怎样变化?长时间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并总结: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使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相对稳定,即保持生态平衡。接着提出疑问:如果在草原上过度放牧,会有哪些后果? 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并总结:可见,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人类应该爱护生态系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出示两个生态系统的模式图,引发学生思考:以下两个生态系统,哪一个更容易被破坏?为什么? 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并总结: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就越不容易被破坏。 思考,回答:短期内兔子有了充足的食物,数量会急剧增加。一段时间后,随着草的数量的减少,狐的数量的增加,兔的数量又会下降,直到相对稳定。 思考,回答:过度放牧会使草不能及时再生,草原的食物网就会受到破坏,严重时则会造成草原沙漠化。 思考,回答:第一个更容易被破坏,因为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少,食物链简单。 通过教师的总结,比较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通过引导思考与讨论,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模式图的比较和发问,引发学生对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自动调节能力之间关系的思考与讨论。从而得出结论: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就越不容易被破坏。
课堂小结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一些不易被分解的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积累。生态系统依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稳定,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人为干扰或自然灾害超过这个限度时,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学生与老师一起总结归纳,说出本课学到的内容和感悟收获。 通过梳理小结,不仅巩固了本课核心知识,还培养了归纳总结能力。
作业设计 搜集有关“福岛核泄露”事件的资料,以了解核废水排入海洋对人体及环境产生的危害。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