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3.5 物体的内能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23九上·杭州月考)塑料捆扎带是日常用品.如图所示,先将捆扎带打个结,然后两手用力反方向一扯,它就会在打结处断开.关于这个现象的讨论,下列说法中正确( )
A.用力一扯,打结处发生摩擦,温度升高,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用力一扯,打结处发生摩擦,温度升高,是捆扎带对外做功的结果
C.用力一扯,打结处发生摩擦,温度升高,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因而被扯断
D.用力一扯,手移动速度越快,惯性越大,捆扎带在惯性作用下扯断的
2.(2023九上·拱墅期末)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发射前内能为零
B.火箭升空过程不受地球作用力
C.火箭喷出的高温高压气体对火箭做功
D.火箭燃料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3.(2022九上·镇海区期末)如图为“蒸汽对外做功的实验”,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开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膨胀做功,使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B.水蒸气膨胀做功,消耗了水蒸气的内能
C.水蒸气进行热传递,使水蒸气内能增加
D.水蒸气进行热传递,水蒸气的温度不变
4.(2023九上·柯城期末)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金属勺放在热汤中
B.食品放入冰箱
C.取暖器旁的物体温度升高
D.反复弯折铁丝
5.(2023九上·杭州期末)图甲~丁为汽油机的四冲程示意图,图①②为实验演示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机四冲程的工作过程为:丙→甲→丁→乙
B.四冲程中依靠飞轮惯性带动的冲程是甲、乙、丙
C.甲、丁过程中能量转化均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①演示实验可模拟甲冲程,②演示实验可模拟丁冲程
6.(2023九上·海曙期末)在学习了《重要的碱》 内容后,小科同学在实验室也尝试进行了“溶解鸡毛” 实验,他将鸡毛放在浓氢氧化钠溶液中,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发现鸡毛真的“溶解”了。关于此实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酒精燃烧是化学变化,鸡毛“溶解”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B.酒精、鸡毛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氢氧化钠是无机物
C.加热时,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液体的内能
D.酒精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成内能释放出来
7.(2023九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用充气的气球模拟“喷气火箭”,松开手指后,球内气体向后喷出,气球向前运动。此过程中( )
A.气球的弹性势能增大 B.球内气体内能减小
C.喷出的气体热运动加剧 D.喷出的气体向外界传递热量
8.(2023九上·余姚期末)质量相同的砂石和铁,已知砂石的比热是铁的比热的2倍,如果铁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了48℃,那么砂石吸收同样多的热量,其温度升高( )
A.12℃ B.24℃ C.48℃ D.96℃
9.(2023九上·余姚期末)关于热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时,分子的热运动停止了
B.物体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C.气体分子热运动最剧烈,固体分子没有热运动
D.物体吸收热量,分子运动必然要加速
10.(2022九上·舟山月考)如图是内燃机的压缩冲程,该过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下图改变内能方式与之不同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2023九上·舟山开学考)《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的科学著作,书中记载着大量的古代机械或工具。
(1)筒车是一种以水流作动力,用来取水的机械,如图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将水的 能转化为水的重力势能;
(2)如图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取火器的模型图。取火时,一手握住套筒,另一手猛推推杆,艾绒立刻燃烧起来。其原理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使筒内空气内能 ,温度升高,达到艾绒的着火点。
12.(2023九上·余姚期末)密闭的房间里有一台规格为“220V 800W”的取暖器,闭合开关使其正常工作30分钟,
(1)该取暖器消耗的电能为 焦耳;
(2)若房间里空气质量为45千克,取暖器放出热量的15%被空气吸收,则这段时间房间里空气温度升高了 ℃ (数字准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空气的比热为1000J/(kg.℃)]
13.(2023九上·金华期末)能量的转化事实在学习和生活中比比皆是,完成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问题:
(1)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 “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 “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香炉峰的内能,加快了水的蒸发而生成“紫烟”;
(2)将开水灌入保温瓶,未灌满时就塞好瓶塞,瓶塞通常会被喷出。瓶塞被喷出过程中的能量转
化与汽油机的 冲程中的能量转化相同。
14.(2023九上·三台期末)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有助于国家提出的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小明同学用他家的天然气灶将质量为2kg、初温为15℃的水加热到95℃,水吸收的热量是 J:若此过程的热效率为40%,则此过程消耗天然气 m3。(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热值为4.2107/m3)
15.(2022九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甲气球装入少量的水,将甲、乙两个气球吹成一样大小,用细绳把它们挂在横杆上,烛焰靠近气球的底部加热,发现乙气球“啪”的一声破了,而甲气球加热很长时间仍安然无恙。这是由于甲气球装有水,水的比热容较 ,且水蒸发过程需要 热,所以甲气球的温度升高得慢。在加热过程中,乙气球内气体内能增大,是用 方法改变气体的内能。
16.(2022九上·椒江期末)目前有一种倍受关注的喷气飞行背包(如图),人背上后能通过该设备获得动力,实现人类自由单人飞翔的梦想。
(1)该背包燃料为汽油,汽油燃烧将 能转化为内能,一部分对人和飞行背包做功,还有部分散失到空气中,这些内能却无法再被利用来对人和飞行背包做功,说明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 。
(2)某次飞行过程中消耗10千克汽油,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焦。(q汽油=4.6×107焦/千克)
三、实验探究题
17.(2023九上·海曙期末)图甲是教材中用来探究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方法,但该装置中用到了乙醚,它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物质,对人体具有一定的麻醉作用,使该实验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小科同学经过思考,利用注射器、数字温度计、小风车等生活中简单材料,设计了一个新的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
(1)实验前,针筒内充满空气,然后关闭弹簧夹,迅速向左推动注射器活塞,观察到数字温度计的示数上升,此过程和四冲程汽油机 冲程相似。
(2)上述操作后,活塞被推向左边某处保持不动,仅打开弹簧夹,会看到小风车转动,温度计示数下降,说明了 。
18.(2021九上·义乌期中)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关系图像,已知冰的质量为100g。
(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
(2)物质在第5min具有的内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7min时的内能。
(3)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 J的热量。
19.两个同样的烧杯,内装温度和质量相等的水和液体甲,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它们的温度,测得如下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水的温度/℃ 20 22 24 26 28 30
液体甲温度/℃ 20 23 26 29 32 35
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相同的时间,升温快的是 。
(2)如果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多。
(3)由此可推出c水 c液(选填“>”“<”或“=”)。
(4)根据以上数据可算出c液= 。
四、解答题
20.(2023九上·拱墅期末)如图所示,小乐用燃气灶烧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一壶初温为20℃的水烧开,消耗了0.02m3的天然气。已知该燃气灶的效率为40%,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8.4×107J/m3。求:
(1)0.02m3的天然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2)水壶中水吸收的热量;
(3)水壶中水的质量。
21.(2023九上·余姚期末)电磁炉有方便、高效、节能、卫生、安全的性能,已成为广受欢迎、普遍使用的新型灶具。在家庭电路上使用功率为1500W的电磁炉来烧水,将1kg20℃的冷水加热到100℃,需4分钟。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电流做的功。
(3)电磁炉的效率。[c水=4.2×103J/(kg ℃))]
22.(2023九上·三台期末)小军学习了有关热学的知识后,知道了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他想估算一下自己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的热量,于是他仔细记录了家里每天烧水、做饭、炒菜需要的时间,并把它折算成烧水时间,相当于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每天将30kg、20℃的水烧开。
(1)小明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多少热量?
(2)如果普通煤的热值为3.0×107J/kg,从理论上讲小明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多少千克的煤?
(3)小明家实际平均每天要烧4块蜂窝煤,按每块蜂窝煤含0.5kg煤来算,他家实际用煤2kg,请你计算出小明家煤炉的效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惯性;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解析】【分析】ABC.根据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判断;
C.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而不是力的作用。
【解答】ABC.用力一扯,打结处发生摩擦,温度升高,其实是通过外界对捆扎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致。此时分子运动剧烈,且分子距离增大,因此分子作用力减小而被扯断,故A、B错误,C正确;
D.用力一扯,手移动速度越快,惯性越大,捆扎带具有惯性而被扯断,故D错误。
故选C。
2.【答案】C
【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内能;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解析】【分析】(1)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2)根据火箭的受力情况判断;
(3)做功的要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4)注意能量的散失。
【解答】A.火箭发射前内能较小,但是不为零,故A错误;
B.火箭升空过程中仍然受到地球的吸引力,故B错误;
C.火箭喷出的高温高压气体对火箭施加向上的力,且火箭在这个方向上通过距离,因此气体对火箭做功,故C正确;
D.火箭燃料的化学能先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由于热量的损失,因此化学能不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C。
3.【答案】B
【知识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解析】【分析】当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增大;当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物体的内能减小。【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水蒸气膨胀对软木塞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此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A、C、D错误;
由于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机械能,消耗了水蒸气的内能,故B正确。
故选B。
4.【答案】D
【知识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解析】【分析】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是能量的转移。
【解答】A.金属勺放在热汤中,热汤将热量传递给金属勺,属于热传递,故A不合题意;
B.食品放入冰箱中,食品的热量被冰箱吸收,属于热传递,故B不合题意;
C.取暖器旁的物体温度升高,则取暖器的热量被物体吸收,属于热传递,故C不合题意;
D.反复弯折铁丝,通过做功的形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D
【知识点】热机
【解析】【分析】(1)根据活塞的运行方向和气门的关闭情况确定冲程的名称;
(2)(3)(4)根据热机的能量转化判断。
【解答】A.甲:火花塞点火为做功冲程;乙:排气门打开为排气冲程;丙:进气门打开,为吸气冲程;丁:两个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为压缩冲程,则顺序为:丙→丁→甲→乙,故A错误;
四冲程内燃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换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换为机械能,则①模拟甲,②模拟丁,故C错误,D正确;
只有做功冲程获得能量,其它都靠惯性完成,故B错误。
故选D。
6.【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2)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少数简单含碳化合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3)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为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为能量的转移;
(4)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判断。
【解答】A.酒精燃烧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鸡毛“溶解”的过程也生成了新物质,也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符合题意;
B.酒精、鸡毛都含有碳元素,它们的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氢氧化钠不含碳元素,是无机物,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加热时,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液体的内能,故C正确不合题意;
D.酒精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成内能释放出来,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7.【答案】B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解析】【分析】(1)弹性势能大小与物体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2)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判断;
(3)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4)根据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判断。
【解答】松开手指后,球内气体向后喷出,气球的体积减小,即形变程度减小,那么弹性势能减小,故A错误;
球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气球的机械能,则气体内能减小,故B正确;
喷出的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则热运动减弱,故C错误;
喷出气体的温度较低,会从外界吸收热量,故D错误。
故选B。
8.【答案】B
【知识点】热量的计算
【解析】【分析】本题可直接根据进行求解。
【解答】两者吸收同样多的热量
A、其他条件相同时,因为砂石的比热是铁的两倍,所以温度的升高量应该是,故A错误;
B、其他条件相同时,因为砂石的比热是铁的两倍,所以温度的升高量应该是,故B正确;
C、其他条件相同时,因为砂石的比热是铁的两倍,所以升高的温度不可能相同,故C错误;
D、其他条件相同时,因为砂石的比热是铁的两倍,所以升高的温度应该要低,故D错误。
所以选:B。
9.【答案】B
【知识点】内能
【解析】【分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热运动就越剧烈。
【解答】A、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热运动,因此 在0℃时分子的热运动不会停止,故A错误;
B、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就越剧烈,故B正确;
C、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即使是固体的分子,也存在热运动,故C错误;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故分子运动不一定加速,故D错误。
所以选:B。
10.【答案】A
【知识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解析】【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①做功,本质是能量的转化;②热传递,本质是能量的转移,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当水蒸气将塞子推出时,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即通过做功的方式减小内能,故A符合题意;
BC.向下按下活塞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C不合题意;
D.左右摇动试管时,试管内的细沙与试管摩擦,通过做功的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11.【答案】(1)动
(2)做功;增大
【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分析解答;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①做功,本质为能量的转化;②热传递,本质为能量的转移。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解答】(1)筒车是一种以水流作动力,用来取水的机械,如图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将水的动能转化为水的重力势能;
(2)图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取火器的模型图。取火时,一手握住套筒,另一手猛推推杆,艾绒立刻燃烧起来。其原理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使筒内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艾绒的着火点。
12.【答案】(1)1.44× 106
(2)4.8
【知识点】热量的计算;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W=Pt计算;
(2)根据Q=cm△t计算即可。
【解答】(1)该取暖器消耗的电能为:W=Pt=800W×1800s=1.44×106J;
(2)根据Q=cm△t得到:1.44×106J×15%=1000J/(kg.℃)×45kg×△t;
解得:△t=4.8℃。
13.【答案】(1)热传递
(2)做功
【知识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热机
【解析】【分析】(1)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为能量的转化,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是能量的转移;
(2)四冲程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1)“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香炉峰的内能,加快了水的蒸发而生成“紫烟”;
(2)将开水灌入保温瓶,未灌满时就塞好瓶塞,瓶塞通常会被喷出,此时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这和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14.【答案】6.72x105;0.04
【知识点】比热容;热量的计算;燃料的热值
【解析】【分析】水吸收的热量Q吸=cm t ,燃烧燃料释放的热量Q放=Vq,q为燃料的热值
【解答】水吸收的热量Q吸=cm t= 4.2103J/(kg·℃)×2Kg×(95℃-15℃)=6.72×105J
设此过程消耗天然气的体积为V ,根据热效率为40%,Q放40%=Q吸
列式可得:V×4.2107/m3×40%=6.72×105J
解得V=0.04m3
故答案为: 6.72x1050.04
15.【答案】大;吸;热传递
【知识点】蒸发及其现象;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比热容
【解析】【分析】(1)水是自然界比热容最大的物质,即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水升高的温度最少;
(2)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需要吸热;
(3)改变内能的方法:①做功;②热传递,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2)如图所示,甲气球装入少量的水,将甲、乙两个气球吹成一样大小,用细绳把它们挂在横杆上,烛焰靠近气球的底部加热,发现乙气球“啪”的一声破了,而甲气球加热很长时间仍安然无恙。这是由于甲气球装有水,水的比热容较大,且水蒸发过程需要吸热。
(3)在加热过程中,乙气球内气体内能增大,是用热传递方法改变气体的内能。
16.【答案】(1)化学;方向性
(2)4.6 × 108
【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燃料的热值
【解析】【分析】(1)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根据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解答。
(2)根据Q=qm计算放出的热量。
【解答】(1)该背包燃料为汽油,汽油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一部分对人和飞行背包做功,还有部分散失到空气中,这些内能却无法再被利用来对人和飞行背包做功,说明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
(2)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qm=4.6×107焦/千克×10千克=4.6×108J。
17.【答案】(1)压缩
(2)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知识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解析】【分析】(1)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换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打开弹簧夹后,注射器内的空气迅速流出,对风车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此时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实验前,针筒内充满空气,然后关闭弹簧夹,迅速向左推动注射器活塞,观察到数字温度计的示数上升,此时将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这和四冲程汽油机的压缩冲程相似。
(2)上述操作后,活塞被推向左边某处保持不动,仅打开弹簧夹,会看到小风车转动,温度计示数下降,说明了: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18.【答案】(1)﹣4
(2)小于
(3)2100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热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图甲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液面的位置读出现在的温度;
(2)在熔化过程中,冰在不断的吸热,则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
(3)根据乙图可知,BC段吸热时间为4min,AB段吸热也是4min,二者吸收的热量相等,根据Q=cm△t计算即可。
【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则示数为:-4℃。
(2)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则内能越大,因此:物质在第5min具有的内能小于第7min时的内能。
(3)BC段吸收的热量与AB段吸收的热量相同,
则BC段吸收的热量:Q=cm△t=2.1×103J/(kg·℃)×0.1kg×10℃=2100J。
19.【答案】(1)液体甲
(2)水
(3)>
(4)2800J/(kg·℃)
【知识点】比热容;热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挑选一个加热时间,然后比较二者温度的高低,温度高的升温快;
(2)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根据表格比较二者都升高到26℃时加热时间的长短即可;
(3)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液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与比热容成正比,据此比较比热容的大小;
(4)根据表格数据,求出升高相同的温度时二者吸收热量之比,然后再用公式Q=cm△t计算液体的比热容。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当加热1min时,水升高到22℃,甲升高到23℃,可见,升温快的是甲液体;
(2)根据表格可知,同样都升高到26℃时,水需要加热3min,甲需要加热2min,因此如果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
(3)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液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与比热容成正比。根据(2)中数据可知,水吸收的热量多,那么水的比热容大,即c水>c液;
(4)根据(2)中数据可知,当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和液体甲吸收的热量之比:Q水:Q液=3min:2min=3:2。根据公式Q=cm△t得到:;
;
解得:c液=2.8×103J/(kg·℃)。
20.【答案】(1)由Q=Vq可得,Q放=Vq=0.02m3×8.4×107J/m3=1.68×106J
(2)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ηQ放=40%×1.68×106J=6.72×105J
(3)由Q吸=cm△t得,
水的质量为
【知识点】能量利用效率;比热容;燃料的热值
【解析】【分析】(1)根据热值公式的推导式Q放=qV计算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根据公式 Q吸=ηQ放 计算水吸收的热量;
(3)根据公式 计算水壶中水的质量。
21.【答案】(1)解: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Δt
=4.2×103J/(kg ℃)×1kg×(100℃﹣20℃)
=3.36×105J;
答:水吸收的热量为3.36×105J。
(2)解:消耗的电能:
W=Pt=1500W×4×60s=3.6×105J;
答:电流做的功为3.6×105J。
(3)解:电磁炉的效率:
。
答:电磁炉的效率为93.3%。
【知识点】能量利用效率;比热容;热量的计算;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水吸收的热量可根据题中已知的水的质量,比热,升高的温度直接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求解。
(2)电流做的功可根据W=Pt求解。
(3)电磁炉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内能,所以有用功就是获得的内能,总功就是消耗掉的电能,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22.【答案】(1)解:水吸收的热量:Q吸=cm水Δt=4.2×103J/(kg·℃)×30kg×(100℃–20℃)=1.008×107J
(2)解:因为Q=mq,可得 m= =0.336kg
(3)解:他家每天实际用煤2千克,2kg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煤炉的效率:
【知识点】能量利用效率;热量的计算;燃料的热值
【解析】【分析】热量公式Q吸=cm t,Q放=mq,q为燃料的热值
【解答】(1)根据Q吸=cm t带入计算即可
(2) 理论上煤燃烧释放的热量会被水全部吸收,即Q放=Q吸,在根据Q放=mq带入计算即可
(3)由于实际上煤燃烧产生的热量会有一部分散失到空气中了,因此存在一定的效率,效率
通过Q放=mq,先计算出Q放,再带入计算即可
1 / 12023-2024 学年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3.5 物体的内能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23九上·杭州月考)塑料捆扎带是日常用品.如图所示,先将捆扎带打个结,然后两手用力反方向一扯,它就会在打结处断开.关于这个现象的讨论,下列说法中正确( )
A.用力一扯,打结处发生摩擦,温度升高,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用力一扯,打结处发生摩擦,温度升高,是捆扎带对外做功的结果
C.用力一扯,打结处发生摩擦,温度升高,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因而被扯断
D.用力一扯,手移动速度越快,惯性越大,捆扎带在惯性作用下扯断的
【答案】C
【知识点】惯性;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解析】【分析】ABC.根据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判断;
C.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而不是力的作用。
【解答】ABC.用力一扯,打结处发生摩擦,温度升高,其实是通过外界对捆扎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致。此时分子运动剧烈,且分子距离增大,因此分子作用力减小而被扯断,故A、B错误,C正确;
D.用力一扯,手移动速度越快,惯性越大,捆扎带具有惯性而被扯断,故D错误。
故选C。
2.(2023九上·拱墅期末)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发射前内能为零
B.火箭升空过程不受地球作用力
C.火箭喷出的高温高压气体对火箭做功
D.火箭燃料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C
【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内能;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解析】【分析】(1)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2)根据火箭的受力情况判断;
(3)做功的要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4)注意能量的散失。
【解答】A.火箭发射前内能较小,但是不为零,故A错误;
B.火箭升空过程中仍然受到地球的吸引力,故B错误;
C.火箭喷出的高温高压气体对火箭施加向上的力,且火箭在这个方向上通过距离,因此气体对火箭做功,故C正确;
D.火箭燃料的化学能先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由于热量的损失,因此化学能不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C。
3.(2022九上·镇海区期末)如图为“蒸汽对外做功的实验”,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开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膨胀做功,使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B.水蒸气膨胀做功,消耗了水蒸气的内能
C.水蒸气进行热传递,使水蒸气内能增加
D.水蒸气进行热传递,水蒸气的温度不变
【答案】B
【知识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解析】【分析】当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增大;当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物体的内能减小。【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水蒸气膨胀对软木塞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此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A、C、D错误;
由于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机械能,消耗了水蒸气的内能,故B正确。
故选B。
4.(2023九上·柯城期末)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金属勺放在热汤中
B.食品放入冰箱
C.取暖器旁的物体温度升高
D.反复弯折铁丝
【答案】D
【知识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解析】【分析】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是能量的转移。
【解答】A.金属勺放在热汤中,热汤将热量传递给金属勺,属于热传递,故A不合题意;
B.食品放入冰箱中,食品的热量被冰箱吸收,属于热传递,故B不合题意;
C.取暖器旁的物体温度升高,则取暖器的热量被物体吸收,属于热传递,故C不合题意;
D.反复弯折铁丝,通过做功的形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2023九上·杭州期末)图甲~丁为汽油机的四冲程示意图,图①②为实验演示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机四冲程的工作过程为:丙→甲→丁→乙
B.四冲程中依靠飞轮惯性带动的冲程是甲、乙、丙
C.甲、丁过程中能量转化均为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①演示实验可模拟甲冲程,②演示实验可模拟丁冲程
【答案】D
【知识点】热机
【解析】【分析】(1)根据活塞的运行方向和气门的关闭情况确定冲程的名称;
(2)(3)(4)根据热机的能量转化判断。
【解答】A.甲:火花塞点火为做功冲程;乙:排气门打开为排气冲程;丙:进气门打开,为吸气冲程;丁:两个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为压缩冲程,则顺序为:丙→丁→甲→乙,故A错误;
四冲程内燃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换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换为机械能,则①模拟甲,②模拟丁,故C错误,D正确;
只有做功冲程获得能量,其它都靠惯性完成,故B错误。
故选D。
6.(2023九上·海曙期末)在学习了《重要的碱》 内容后,小科同学在实验室也尝试进行了“溶解鸡毛” 实验,他将鸡毛放在浓氢氧化钠溶液中,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发现鸡毛真的“溶解”了。关于此实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酒精燃烧是化学变化,鸡毛“溶解”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B.酒精、鸡毛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氢氧化钠是无机物
C.加热时,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液体的内能
D.酒精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成内能释放出来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2)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少数简单含碳化合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3)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为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为能量的转移;
(4)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判断。
【解答】A.酒精燃烧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鸡毛“溶解”的过程也生成了新物质,也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符合题意;
B.酒精、鸡毛都含有碳元素,它们的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氢氧化钠不含碳元素,是无机物,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加热时,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液体的内能,故C正确不合题意;
D.酒精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成内能释放出来,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7.(2023九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用充气的气球模拟“喷气火箭”,松开手指后,球内气体向后喷出,气球向前运动。此过程中( )
A.气球的弹性势能增大 B.球内气体内能减小
C.喷出的气体热运动加剧 D.喷出的气体向外界传递热量
【答案】B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解析】【分析】(1)弹性势能大小与物体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2)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判断;
(3)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4)根据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判断。
【解答】松开手指后,球内气体向后喷出,气球的体积减小,即形变程度减小,那么弹性势能减小,故A错误;
球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气球的机械能,则气体内能减小,故B正确;
喷出的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则热运动减弱,故C错误;
喷出气体的温度较低,会从外界吸收热量,故D错误。
故选B。
8.(2023九上·余姚期末)质量相同的砂石和铁,已知砂石的比热是铁的比热的2倍,如果铁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了48℃,那么砂石吸收同样多的热量,其温度升高( )
A.12℃ B.24℃ C.48℃ D.96℃
【答案】B
【知识点】热量的计算
【解析】【分析】本题可直接根据进行求解。
【解答】两者吸收同样多的热量
A、其他条件相同时,因为砂石的比热是铁的两倍,所以温度的升高量应该是,故A错误;
B、其他条件相同时,因为砂石的比热是铁的两倍,所以温度的升高量应该是,故B正确;
C、其他条件相同时,因为砂石的比热是铁的两倍,所以升高的温度不可能相同,故C错误;
D、其他条件相同时,因为砂石的比热是铁的两倍,所以升高的温度应该要低,故D错误。
所以选:B。
9.(2023九上·余姚期末)关于热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时,分子的热运动停止了
B.物体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C.气体分子热运动最剧烈,固体分子没有热运动
D.物体吸收热量,分子运动必然要加速
【答案】B
【知识点】内能
【解析】【分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热运动就越剧烈。
【解答】A、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热运动,因此 在0℃时分子的热运动不会停止,故A错误;
B、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就越剧烈,故B正确;
C、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即使是固体的分子,也存在热运动,故C错误;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故分子运动不一定加速,故D错误。
所以选:B。
10.(2022九上·舟山月考)如图是内燃机的压缩冲程,该过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下图改变内能方式与之不同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解析】【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①做功,本质是能量的转化;②热传递,本质是能量的转移,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当水蒸气将塞子推出时,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即通过做功的方式减小内能,故A符合题意;
BC.向下按下活塞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C不合题意;
D.左右摇动试管时,试管内的细沙与试管摩擦,通过做功的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
11.(2023九上·舟山开学考)《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的科学著作,书中记载着大量的古代机械或工具。
(1)筒车是一种以水流作动力,用来取水的机械,如图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将水的 能转化为水的重力势能;
(2)如图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取火器的模型图。取火时,一手握住套筒,另一手猛推推杆,艾绒立刻燃烧起来。其原理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使筒内空气内能 ,温度升高,达到艾绒的着火点。
【答案】(1)动
(2)做功;增大
【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分析解答;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①做功,本质为能量的转化;②热传递,本质为能量的转移。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解答】(1)筒车是一种以水流作动力,用来取水的机械,如图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将水的动能转化为水的重力势能;
(2)图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取火器的模型图。取火时,一手握住套筒,另一手猛推推杆,艾绒立刻燃烧起来。其原理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使筒内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艾绒的着火点。
12.(2023九上·余姚期末)密闭的房间里有一台规格为“220V 800W”的取暖器,闭合开关使其正常工作30分钟,
(1)该取暖器消耗的电能为 焦耳;
(2)若房间里空气质量为45千克,取暖器放出热量的15%被空气吸收,则这段时间房间里空气温度升高了 ℃ (数字准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空气的比热为1000J/(kg.℃)]
【答案】(1)1.44× 106
(2)4.8
【知识点】热量的计算;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W=Pt计算;
(2)根据Q=cm△t计算即可。
【解答】(1)该取暖器消耗的电能为:W=Pt=800W×1800s=1.44×106J;
(2)根据Q=cm△t得到:1.44×106J×15%=1000J/(kg.℃)×45kg×△t;
解得:△t=4.8℃。
13.(2023九上·金华期末)能量的转化事实在学习和生活中比比皆是,完成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问题:
(1)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 “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 “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香炉峰的内能,加快了水的蒸发而生成“紫烟”;
(2)将开水灌入保温瓶,未灌满时就塞好瓶塞,瓶塞通常会被喷出。瓶塞被喷出过程中的能量转
化与汽油机的 冲程中的能量转化相同。
【答案】(1)热传递
(2)做功
【知识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热机
【解析】【分析】(1)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为能量的转化,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本质是能量的转移;
(2)四冲程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1)“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香炉峰的内能,加快了水的蒸发而生成“紫烟”;
(2)将开水灌入保温瓶,未灌满时就塞好瓶塞,瓶塞通常会被喷出,此时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这和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14.(2023九上·三台期末)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有助于国家提出的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小明同学用他家的天然气灶将质量为2kg、初温为15℃的水加热到95℃,水吸收的热量是 J:若此过程的热效率为40%,则此过程消耗天然气 m3。(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热值为4.2107/m3)
【答案】6.72x105;0.04
【知识点】比热容;热量的计算;燃料的热值
【解析】【分析】水吸收的热量Q吸=cm t ,燃烧燃料释放的热量Q放=Vq,q为燃料的热值
【解答】水吸收的热量Q吸=cm t= 4.2103J/(kg·℃)×2Kg×(95℃-15℃)=6.72×105J
设此过程消耗天然气的体积为V ,根据热效率为40%,Q放40%=Q吸
列式可得:V×4.2107/m3×40%=6.72×105J
解得V=0.04m3
故答案为: 6.72x1050.04
15.(2022九上·杭州期中)如图所示,甲气球装入少量的水,将甲、乙两个气球吹成一样大小,用细绳把它们挂在横杆上,烛焰靠近气球的底部加热,发现乙气球“啪”的一声破了,而甲气球加热很长时间仍安然无恙。这是由于甲气球装有水,水的比热容较 ,且水蒸发过程需要 热,所以甲气球的温度升高得慢。在加热过程中,乙气球内气体内能增大,是用 方法改变气体的内能。
【答案】大;吸;热传递
【知识点】蒸发及其现象;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比热容
【解析】【分析】(1)水是自然界比热容最大的物质,即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水升高的温度最少;
(2)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需要吸热;
(3)改变内能的方法:①做功;②热传递,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2)如图所示,甲气球装入少量的水,将甲、乙两个气球吹成一样大小,用细绳把它们挂在横杆上,烛焰靠近气球的底部加热,发现乙气球“啪”的一声破了,而甲气球加热很长时间仍安然无恙。这是由于甲气球装有水,水的比热容较大,且水蒸发过程需要吸热。
(3)在加热过程中,乙气球内气体内能增大,是用热传递方法改变气体的内能。
16.(2022九上·椒江期末)目前有一种倍受关注的喷气飞行背包(如图),人背上后能通过该设备获得动力,实现人类自由单人飞翔的梦想。
(1)该背包燃料为汽油,汽油燃烧将 能转化为内能,一部分对人和飞行背包做功,还有部分散失到空气中,这些内能却无法再被利用来对人和飞行背包做功,说明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 。
(2)某次飞行过程中消耗10千克汽油,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焦。(q汽油=4.6×107焦/千克)
【答案】(1)化学;方向性
(2)4.6 × 108
【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燃料的热值
【解析】【分析】(1)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根据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解答。
(2)根据Q=qm计算放出的热量。
【解答】(1)该背包燃料为汽油,汽油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一部分对人和飞行背包做功,还有部分散失到空气中,这些内能却无法再被利用来对人和飞行背包做功,说明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
(2)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qm=4.6×107焦/千克×10千克=4.6×108J。
三、实验探究题
17.(2023九上·海曙期末)图甲是教材中用来探究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方法,但该装置中用到了乙醚,它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物质,对人体具有一定的麻醉作用,使该实验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小科同学经过思考,利用注射器、数字温度计、小风车等生活中简单材料,设计了一个新的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
(1)实验前,针筒内充满空气,然后关闭弹簧夹,迅速向左推动注射器活塞,观察到数字温度计的示数上升,此过程和四冲程汽油机 冲程相似。
(2)上述操作后,活塞被推向左边某处保持不动,仅打开弹簧夹,会看到小风车转动,温度计示数下降,说明了 。
【答案】(1)压缩
(2)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知识点】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解析】【分析】(1)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换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打开弹簧夹后,注射器内的空气迅速流出,对风车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此时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实验前,针筒内充满空气,然后关闭弹簧夹,迅速向左推动注射器活塞,观察到数字温度计的示数上升,此时将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这和四冲程汽油机的压缩冲程相似。
(2)上述操作后,活塞被推向左边某处保持不动,仅打开弹簧夹,会看到小风车转动,温度计示数下降,说明了: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18.(2021九上·义乌期中)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关系图像,已知冰的质量为100g。
(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
(2)物质在第5min具有的内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7min时的内能。
(3)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 J的热量。
【答案】(1)﹣4
(2)小于
(3)2100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热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图甲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液面的位置读出现在的温度;
(2)在熔化过程中,冰在不断的吸热,则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
(3)根据乙图可知,BC段吸热时间为4min,AB段吸热也是4min,二者吸收的热量相等,根据Q=cm△t计算即可。
【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则示数为:-4℃。
(2)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则内能越大,因此:物质在第5min具有的内能小于第7min时的内能。
(3)BC段吸收的热量与AB段吸收的热量相同,
则BC段吸收的热量:Q=cm△t=2.1×103J/(kg·℃)×0.1kg×10℃=2100J。
19.两个同样的烧杯,内装温度和质量相等的水和液体甲,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它们的温度,测得如下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水的温度/℃ 20 22 24 26 28 30
液体甲温度/℃ 20 23 26 29 32 35
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相同的时间,升温快的是 。
(2)如果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多。
(3)由此可推出c水 c液(选填“>”“<”或“=”)。
(4)根据以上数据可算出c液= 。
【答案】(1)液体甲
(2)水
(3)>
(4)2800J/(kg·℃)
【知识点】比热容;热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挑选一个加热时间,然后比较二者温度的高低,温度高的升温快;
(2)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根据表格比较二者都升高到26℃时加热时间的长短即可;
(3)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液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与比热容成正比,据此比较比热容的大小;
(4)根据表格数据,求出升高相同的温度时二者吸收热量之比,然后再用公式Q=cm△t计算液体的比热容。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当加热1min时,水升高到22℃,甲升高到23℃,可见,升温快的是甲液体;
(2)根据表格可知,同样都升高到26℃时,水需要加热3min,甲需要加热2min,因此如果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
(3)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液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与比热容成正比。根据(2)中数据可知,水吸收的热量多,那么水的比热容大,即c水>c液;
(4)根据(2)中数据可知,当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和液体甲吸收的热量之比:Q水:Q液=3min:2min=3:2。根据公式Q=cm△t得到:;
;
解得:c液=2.8×103J/(kg·℃)。
四、解答题
20.(2023九上·拱墅期末)如图所示,小乐用燃气灶烧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一壶初温为20℃的水烧开,消耗了0.02m3的天然气。已知该燃气灶的效率为40%,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8.4×107J/m3。求:
(1)0.02m3的天然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2)水壶中水吸收的热量;
(3)水壶中水的质量。
【答案】(1)由Q=Vq可得,Q放=Vq=0.02m3×8.4×107J/m3=1.68×106J
(2)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ηQ放=40%×1.68×106J=6.72×105J
(3)由Q吸=cm△t得,
水的质量为
【知识点】能量利用效率;比热容;燃料的热值
【解析】【分析】(1)根据热值公式的推导式Q放=qV计算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根据公式 Q吸=ηQ放 计算水吸收的热量;
(3)根据公式 计算水壶中水的质量。
21.(2023九上·余姚期末)电磁炉有方便、高效、节能、卫生、安全的性能,已成为广受欢迎、普遍使用的新型灶具。在家庭电路上使用功率为1500W的电磁炉来烧水,将1kg20℃的冷水加热到100℃,需4分钟。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电流做的功。
(3)电磁炉的效率。[c水=4.2×103J/(kg ℃))]
【答案】(1)解: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Δt
=4.2×103J/(kg ℃)×1kg×(100℃﹣20℃)
=3.36×105J;
答:水吸收的热量为3.36×105J。
(2)解:消耗的电能:
W=Pt=1500W×4×60s=3.6×105J;
答:电流做的功为3.6×105J。
(3)解:电磁炉的效率:
。
答:电磁炉的效率为93.3%。
【知识点】能量利用效率;比热容;热量的计算;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水吸收的热量可根据题中已知的水的质量,比热,升高的温度直接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求解。
(2)电流做的功可根据W=Pt求解。
(3)电磁炉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内能,所以有用功就是获得的内能,总功就是消耗掉的电能,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22.(2023九上·三台期末)小军学习了有关热学的知识后,知道了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他想估算一下自己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的热量,于是他仔细记录了家里每天烧水、做饭、炒菜需要的时间,并把它折算成烧水时间,相当于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每天将30kg、20℃的水烧开。
(1)小明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多少热量?
(2)如果普通煤的热值为3.0×107J/kg,从理论上讲小明家每天烧水、做饭需要多少千克的煤?
(3)小明家实际平均每天要烧4块蜂窝煤,按每块蜂窝煤含0.5kg煤来算,他家实际用煤2kg,请你计算出小明家煤炉的效率。
【答案】(1)解:水吸收的热量:Q吸=cm水Δt=4.2×103J/(kg·℃)×30kg×(100℃–20℃)=1.008×107J
(2)解:因为Q=mq,可得 m= =0.336kg
(3)解:他家每天实际用煤2千克,2kg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煤炉的效率:
【知识点】能量利用效率;热量的计算;燃料的热值
【解析】【分析】热量公式Q吸=cm t,Q放=mq,q为燃料的热值
【解答】(1)根据Q吸=cm t带入计算即可
(2) 理论上煤燃烧释放的热量会被水全部吸收,即Q放=Q吸,在根据Q放=mq带入计算即可
(3)由于实际上煤燃烧产生的热量会有一部分散失到空气中了,因此存在一定的效率,效率
通过Q放=mq,先计算出Q放,再带入计算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