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表格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表格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27 17:1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并解释相关现象 2.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保温作用,并解释相关现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说明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大气受热过程,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教学过程
预设过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表现性评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 安排预习任务,提出预习要求 预习,完成导学案 让学生自主预习,储备基础知识,发现问题进。
检测预习成果 拍照学生的导学案答案在多媒体上展示 学生订正 了解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教学 水平1:基本完成,被动订正 水平2:独立完成,积极订正
导入新课 播放甘孜的美景和对甘孜藏区学生的采访视频,提出思考问题,导入新课。 说出前往甘孜州旅游需要注意的事项? 观看视频,带入问题进入学习 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合作探究1 (大气的受热过程) 创设情景,布置探究任务: 1.绘制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过程示意图(绘图提示:用箭头表示辐射方向,用箭头粗细表示辐射量的大小)据图说明甘孜州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的原因? 2.在上图基础上,绘制地面辐射的传导过程示意图”(绘图要求同上),据图说明甘孜州白天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需要带保暖衣物的原因? 3.绘制“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说明甘孜州夜晚地面温度低的原因? 合作探究,讨论、完成探究任务,展示成果、相互评价 贯彻新课程理念,开展情景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发展学生综合思维,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水平1:仅能绘制一部分,在引导下基本能描述过程。 水平2:在指导下完成示意图绘制,能准确描述。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大气受热过程的回顾,总结本堂课程的知识点,并要求学生在导学案上形成书面总结,并绘制本节课思维导图 整理笔记 回顾所学,巩固理解 水平1:结构松散,不能形成完整思维导图。 水平2:结构完整全面,形成完整思维导图
知识迁移, 合作探究二 布置探究任务: 教材P35页活动题“说明地球大气的保温作用” 1.找出地球比月球多了哪些辐射途径? 2.说明上述辐射途径对地球昼夜温差的影响。 3.解释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为什么比地球表面剧烈? 合作探究,讨论、完成探究任务,展示成果、相互评价 运用所学,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水平1:能找出多的辐射途径,部分说明对温差的影响,初略解释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大的原因 水平2:能找出多的辐射途径,并说明对温差的影响,解释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大的原因
随堂检测 给出针对性的练习题,监测学生是否掌握。 当堂训练,学习反馈。 知识检测,当堂反馈。 水平1:能完成随堂检测 水平2:完成随堂检测并能解释原因。
作业设计
课后作业:见配套练习 课后实践:选择天气状况不同(晴天、阴天)且日期相近的两天,观测并记录日出前后和14:00左右两个时刻的气温,计算和比较气温日较差大小并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