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1.4 地域文化与人口Page ? 2什么是“文化”?Page ? 3录像里,你能看到哪些文化事物或现象?物质文化:
服饰,建筑,竹排船,饰品,饮食等
非物质文化:
音乐,舞蹈,婚俗(“走婚”现象),尊老爱幼、团结合作的风俗等Page ? 4定义: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
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Page ? 5Page ? 6上图的石头是文化现象吗?Page ? 7神秘的玛雅文化非 洲 文 化亚 洲 文 化欧 洲 文 化Page ? 8菲律宾梯田那达慕大会(内蒙古) 1. 以上材料的内容是不是属于文化现象?思考 2. 从以上四个地区的文化现象看,文化有存在着地域差异,这种差异现象称为什么?Page ? 9Page ? 10地域文化:
一个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Page ? 11地域文化举例:面条像腰带 锅盔像锅盖 辣子是道菜
碗盆难分开 帕帕头上戴 房子半边盖
姑娘不对外 唱戏吼起来陕西八大怪Page ? 12板凳不坐蹲起来
Page ? 13一、外国文化与人口Page ? 14案例探究:晚婚的爱尔兰妇女 爱尔兰妇女有晚婚的习俗.早在1926年,爱尔兰妇女的平均初婚年龄便高达29.1岁,超过了当时提倡晚婚的其他所有国家.根据1951年爱尔兰的人口普查资料,50岁女性从未结过婚的占到同龄女性的26%。在爱尔兰,由于女性晚婚而少生的孩子,在数量上超过了因避孕而少生的孩子。●在世界地图册上找到爱尔兰,了解该国的基本情况和近年的人口状况。阅读卡片:爱尔兰法律规定禁止离婚。因为有了这条规定,所以爱尔兰人对婚姻大事考虑得极为周密,生怕“一失足成千古恨”。久而久之,晚婚成为爱尔兰人的风俗Page ? 15Page ? 16 材料二:约85%以上的菲律宾居民信仰天主教,他们认为避孕为不道德的行为,反对节育和堕胎。近年来菲律宾人口快速增长,自然增长率为2.36%,每年约有170万婴儿出生,按这种速度,菲律宾在未来的30年内人口将增至1.7亿左右,比现在翻一番。 1. 以上两段文字材料说明了什么? 2. 哪些文化差异对人口出生率有很大的影响?分别如何影响?思考Page ? 17填表 结合回答,填写下表。早婚,生育时间延长晚育,甚至不婚不育稳定不稳定,离婚率高提高出生率降低出生率提高出生率降低出生率提高出生率为扩大势力,一般不反对人口增长18妇女
初婚年龄15~20岁不早于20岁早婚早育晚婚晚育利于劳动力增殖人口压力十分沉重原因妇女
初婚年龄15~20岁不早于20岁早婚早育晚婚晚育妇女
初婚年龄15~20岁不早于20岁早婚早育晚婚晚育妇女
初婚年龄15~20岁不早于20岁妇女
初婚年龄15~20岁不早于20岁妇女
初婚年龄15~20岁不早于20岁妇女
初婚年龄15~20岁不早于20岁妇女
初婚年龄早婚早育15~20岁不早于20岁妇女
初婚年龄晚婚晚育早婚早育15~20岁不早于20岁妇女
初婚年龄晚婚晚育早婚早育15~20岁不早于20岁妇女
初婚年龄晚婚晚育早婚早育15~20岁不早于20岁妇女
初婚年龄晚婚晚育早婚早育15~20岁不早于20岁妇女
初婚年龄晚婚晚育早婚早育15~20岁不早于20岁妇女初
婚年龄1、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中国文化与人口降低人口出生率。192、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生育现象生育观念形成观念的原因降低人口出生率。203、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增加职业选择214、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提高人口素质Page ? 22活动1: 地域,不再是择偶的重要因素 ?
???? “现在地域不但不是限制,有时甚至是一种优势。”在媒体工作的朱小姐说,“这样可以带着下一代了解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不仅如此,有关专家还表示,择偶半径的扩大有利于推动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
通婚半径的扩大,为什么能够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 Page ? 23探究思考:
活动2:
分析”亲上加亲、女嫁不出村”对人口的 影响。---不利于优生优育
活动3:
婚姻地域范围的扩大,为什么能够提高人口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
遗传基因
生活环境
Page ? 24血缘关系越远,基因(DNA)组成差异越大,
互补作用越强,则后代的先天素质较好。
双亲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利于小孩的后天教育.Page ? 25 具体来说,我国传统人口文化中被逐渐革除的陋习和发扬光大的文化有哪些?分别有何积极意义?探究Page ? 26早婚早育晚婚晚育推迟生育年龄,缩短生育时间,降低出生率,减轻人口压力多子多福多育多子重男轻女只生一个好男女都一样少生、优生降低人口出生率减轻人口压力积累社会财富重仕轻民重农轻工、轻商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工商业迅速发展加快国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安土重迁父母在、不远游社会文化交流频繁人口流动规模空前婚姻地域范围扩大人类联系日益密切,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口身体文化素质Page ? 27巩固提高1.婚俗中影响出生率的内容包括 ( )
① 初婚年龄的大小 ② 婚嫁形式
③ 婚姻的稳定程度 ④父母之约,媒约之言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③ ④ D ① ③ D2.形成多育多子的传统生育观的根源是 ( )
A.“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
B.劳动力的增殖能增加家庭财富
C.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C28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