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抚顺市实验中学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抚顺市实验中学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0-28 07:1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抚顺实验中学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1分)下列选项中均是生物的一组是(  )
A.珊瑚和蝴蝶 B.草和冬眠的蛇
C.流感病毒和电脑病毒 D.蘑菇和钟乳石
2.(1分)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的总和
C.生物圈包括陆地、湿地和海洋生态系统
D.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3.(1分)下列实例中,与“葵花向太阳”反映的生命特征相同的是(  )
A.蘑菇由小长大
B.含羞草的叶片受到刺激会合拢
C.梨树开花结果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4.(1分)一片草原中,影响某只老鼠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是(  )
A.阳光、空气 B.所有动物 C.所有植物 D.生态因素
5.(1分)如图,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广州公园里落羽杉叶片颜色常出现由绿变红的现象。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叙述合理的是(  )
A.主要与水分有关 B.主要与温度有关
C.主要与土壤有关 D.主要与空气有关
6.(1分)下列诗句和谚语中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7.(1分)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
A.斗争关系 B.寄生关系 C.捕食关系 D.竞争关系
8.(1分)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青蛙冬眠 B.秋风扫落叶
C.蚯蚓松土 D.大雁向南飞
9.(1分)生物学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标志是(  )
A.达尔文的进化论
B.林奈的生物分类
C.哈维血液循环的发现
D.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10.(1分)在生物实验设计中,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选项是(  )
A.常温和低温 B.潮湿和干燥
C.温度和湿度 D.有空气和无空气
11.(1分)使用显微镜观察写有“p”字的透明玻片时,所观察到的物像应该是(  )
A.d B.b C.p D.q
12.(1分)若要观察叶绿体,通常选取的材料是(  )
A.菠菜叶 B.口腔上皮细胞
C.红番茄果肉 D.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0.5分,共18分)
13.(6分)实验课上同学们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图一为同学们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部分过程图,图二为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图,图三为显微镜部分目镜和物镜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步骤a的操作应缓慢地盖上盖玻片,其目的是防止装片出现    。步骤b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    。
(2)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顺序是    (填字母)。
(3)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若观察的视野比较暗,应选用较    (填“大”或“小”)光圈和    (填“平面”或“凹面”)反光镜。
(4)观察时,双手缓慢转动图二中的    (填序号)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    (填“目镜”或“物镜”),防止其压碎标本。
(5)观察时,若想把视野中左下方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玻片应向    方向移动。
(6)若想看到更大的细胞,同学们可以旋转图二中的结构②   换成高倍物镜,这时显微镜的视野会变    (填“亮”或“暗”),还需要进一步调节结构⑦   才能使物像更清晰些。
(7)若要想观察的细胞数量最多,可以使用图三中目镜和物镜    的组合。(填字母)
14.(6分)如图是两种细胞的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是    细胞(填“植物”或“动物”),判断理由是图一细胞具有    、   、   ,而图二细胞没有。
(2)细胞生命活动控制中心是    (填序号)    (填名称),生命活动主要场所是    (填序号)。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
(3)图一中结构①的作用是    。结构    (填序号)中含有液体称为    ,其中溶有多种物质,不同的物质可能有不同的味道。
(4)图一、图二中均没有绘出的细胞结构是    ,它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15.(2分)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在过去的200多年中,生物学家已经发现、命名并记录了200多万种生物,其中70%以上是动物(绝大多数是昆虫)
资料二:菊原产于我国,目前我国培育的菊花品种已经有2000多个。
资料三:一粒种子可以萌发生长形成幼苗,一株幼苗可以长成一棵大树,开花结果。
(1)资料一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    的多样性。
(2)资料二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    的多样性。
(3)资料三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能    和    。
16.(4分)同学们本学期步入初中阶段,接触到了一门崭新的课程——生物学,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
(1)提出问题:   ?
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2)制订计划、实施计划:
①用硬纸板制成一个长方形的纸盒,在纸盒里均匀铺放一层黑纸板湿润的土壤,以纵轴中线为界将纸盒分成相同的两部分,另一半用透明玻璃板盖好(如图所示)。这样,该实验变量是    。
②把纸盒静置桌上,在纸盒的中央放入体型和生活状况相同的10只鼠妇,静置2分钟,统计如下表:
环境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7分钟 8分钟 9分钟 10分钟
明亮 3 2 2 2 2 3 2 2 1
黑暗 7 8 8 8 8 7 8 8 9
(3)实验现象应该是:鼠妇大多集中在    (填“玻璃板”或“黑纸板”)一侧。
(4)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对于实验测得的多组实验数据应该进行求取    处理。
(5)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是:   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    的环境中生活。
(6)表达和交流:在实验过程中不能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原因是    。
(7)实验结束后,我们应该将鼠妇    。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抚顺实验中学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1分)下列选项中均是生物的一组是(  )
A.珊瑚和蝴蝶 B.草和冬眠的蛇
C.流感病毒和电脑病毒 D.蘑菇和钟乳石
【答案】B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A.珊瑚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属于生物。
B.草和冬眠的蛇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C.新冠病毒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不属于生物。
D.蘑菇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不属于生物。
故选:B。
2.(1分)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的总和
C.生物圈包括陆地、湿地和海洋生态系统
D.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答案】B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海洋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选:B。
3.(1分)下列实例中,与“葵花向太阳”反映的生命特征相同的是(  )
A.蘑菇由小长大
B.含羞草的叶片受到刺激会合拢
C.梨树开花结果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答案】B
【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
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解答】解:A.蘑菇由小长大,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发育,A不符合题意。
B.“葵花向太阳”体现了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这一特性和含羞草的叶片受到刺激会合拢反映的生命特征相同,B符合题意。
C.梨树开花结果,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后代,C不符合题意。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1分)一片草原中,影响某只老鼠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是(  )
A.阳光、空气 B.所有动物 C.所有植物 D.生态因素
【答案】D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解答】解: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水、空气;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因此,影响某只老鼠形态、分布的因素是生态因素。
故选:D。
5.(1分)如图,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广州公园里落羽杉叶片颜色常出现由绿变红的现象。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叙述合理的是(  )
A.主要与水分有关 B.主要与温度有关
C.主要与土壤有关 D.主要与空气有关
【答案】B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解答】解: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温度、水、土壤等,叶片中的叶绿素被分解、叶红素等显现出来。
故选:B。
6.(1分)下列诗句和谚语中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答案】A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解答】解:A、“螳螂捕蝉,意思是黄雀捕食螳螂,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近水楼台先得月,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而迎着阳光的花木,所以发芽就早,反映了非生物因素阳光对生物的影响。
C、“竹外桃花三两枝,鸭子最先感觉到,C不符合题意。
D、“人间四月芳菲尽,是因为山寺的海拔较高,影响了花的开放,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1分)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
A.斗争关系 B.寄生关系 C.捕食关系 D.竞争关系
【答案】D
【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包括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解答】解: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本分。
故选:D。
8.(1分)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青蛙冬眠 B.秋风扫落叶
C.蚯蚓松土 D.大雁向南飞
【答案】C
【分析】生物在适应环境得以生存的同时,能不断地影响环境并改变环境。
【解答】解:青蛙冬眠、秋风扫落叶,都是受环境中温度的影响,说明蚯蚓适应环境。
故选:C。
9.(1分)生物学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标志是(  )
A.达尔文的进化论
B.林奈的生物分类
C.哈维血液循环的发现
D.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答案】D
【分析】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标志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进入了分子生物学阶段。
【解答】解: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开始,便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新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DNA重组技术更是为利用生物工程手段的研究和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分子系统学应用了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基因组DNA。
故选:D。
10.(1分)在生物实验设计中,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选项是(  )
A.常温和低温 B.潮湿和干燥
C.温度和湿度 D.有空气和无空气
【答案】C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A、常温和低温构成了以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B、潮湿和干燥构成了以水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C、温度和湿度有两个变量不能构成对照实验;
D、有空气和无空气构成了以空气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故选:C。
11.(1分)使用显微镜观察写有“p”字的透明玻片时,所观察到的物像应该是(  )
A.d B.b C.p D.q
【答案】A
【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
【解答】解: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字母“p”后,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d”,所观察到的物像应该是“d”。
故选:A。
12.(1分)若要观察叶绿体,通常选取的材料是(  )
A.菠菜叶 B.口腔上皮细胞
C.红番茄果肉 D.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答案】A
【分析】叶绿体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只存在于植物体的绿色部位,解答即可。
【解答】解:叶绿体只存在植物的绿色部分,B口腔上皮细胞,A菠菜叶是绿色的,因此可以制作成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0.5分,共18分)
13.(6分)实验课上同学们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图一为同学们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部分过程图,图二为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图,图三为显微镜部分目镜和物镜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步骤a的操作应缓慢地盖上盖玻片,其目的是防止装片出现  气泡 。步骤b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  清水 。
(2)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顺序是  bdca (填字母)。
(3)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若观察的视野比较暗,应选用较  大 (填“大”或“小”)光圈和  凹面 (填“平面”或“凹面”)反光镜。
(4)观察时,双手缓慢转动图二中的  ⑥粗准焦螺旋 (填序号)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  物镜 (填“目镜”或“物镜”),防止其压碎标本。
(5)观察时,若想把视野中左下方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玻片应向  左下 方向移动。
(6)若想看到更大的细胞,同学们可以旋转图二中的结构② 转换器 换成高倍物镜,这时显微镜的视野会变  暗 (填“亮”或“暗”),还需要进一步调节结构⑦ 细准焦螺旋 才能使物像更清晰些。
(7)若要想观察的细胞数量最多,可以使用图三中目镜和物镜  AD 的组合。(填字母)
【答案】(1)气泡;清水;
(2)bdca;
(3)大;凹面;
(4)⑥粗准焦螺旋;物镜;
(5)左下;
(6)转换器;暗;细准焦螺旋;
(7)AD。
【分析】(1)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
(2)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都相反的实物的倒像。
(3)图一中:a盖、b滴、c展、d撕;图二中:①目镜、②转换器、③物镜、④遮光器、⑤反光镜、⑥粗准焦螺旋、⑦细准焦螺旋。
【解答】(1)图一步骤a盖的操作应缓慢地盖上盖玻片,其目的是防止装片出现气泡。步骤b滴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清水。
(2)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b滴、c展、染。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顺序是:bdca。
(3)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若观察的视野比较暗,增加光线的强度。
(4)观察时,双手缓慢转动图二中的⑥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防止其压碎标本。
(5)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若想把视野中左下方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
(6)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同学们可以旋转图二中的结构②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还需要进一步调节结构⑦细准焦螺旋才能使物像更清晰些。
(7)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体积越小。若要想观察的细胞数量最多,因此。
故答案为:(1)气泡;清水;
(2)bdca;
(3)大;凹面;
(4)⑥粗准焦螺旋;物镜;
(5)左下;
(6)转换器;暗;细准焦螺旋;
(7)AD。
14.(6分)如图是两种细胞的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是  植物 细胞(填“植物”或“动物”),判断理由是图一细胞具有  细胞壁 、 叶绿体 、 液泡 ,而图二细胞没有。
(2)细胞生命活动控制中心是  ④ (填序号)  细胞核 (填名称),生命活动主要场所是  ⑥ (填序号)。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细胞 。
(3)图一中结构①的作用是  保护和支持 。结构  ⑤ (填序号)中含有液体称为  细胞液 ,其中溶有多种物质,不同的物质可能有不同的味道。
(4)图一、图二中均没有绘出的细胞结构是  线粒体 ,它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答案】(1)植物;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2)④;细胞核;⑥;细胞。
(3)保护和支持;⑤;细胞液。
(4)线粒体。
【分析】观图可知: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图一是植物细胞、图二是神经元(神经细胞)。
【解答】解:(1)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液泡和叶绿体、叶绿体和液泡。因此图一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神经元属于动物细胞。
(2)④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⑥细胞质能不断的流动,是生命活动主要场所,绝大多数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3)①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能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溶解着多种物质。
(4)图一、图二中均没有绘出的细胞结构是线粒体,能将化学能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
故答案为:
(1)植物;细胞壁;液泡。
(2)④;细胞核;⑥。
(3)保护和支持;⑤;细胞液。
(4)线粒体。
15.(2分)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在过去的200多年中,生物学家已经发现、命名并记录了200多万种生物,其中70%以上是动物(绝大多数是昆虫)
资料二:菊原产于我国,目前我国培育的菊花品种已经有2000多个。
资料三:一粒种子可以萌发生长形成幼苗,一株幼苗可以长成一棵大树,开花结果。
(1)资料一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  生物种类(物种) 的多样性。
(2)资料二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  遗传(基因) 的多样性。
(3)资料三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能  生长 和  繁殖 。
【答案】(1)生物种类(物种)
(2)遗传(基因)
(3)生长;繁殖
【分析】(1)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1)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是物种和物种间差异的多样性。在过去的200多年中、命名并记录了200多万种生物,约22%是植物和真菌。
(2)我国目前培育的菊花的品种有2000多种,同一种生物存在多种多样的品种,这体现了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3)一粒种子可以萌发生长形成幼苗,一株幼苗可以长成一棵大树,说明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故答案为:
(1)生物种类(物种)
(2)遗传(基因)
(3)生长;繁殖
16.(4分)同学们本学期步入初中阶段,接触到了一门崭新的课程——生物学,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
(1)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
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2)制订计划、实施计划:
①用硬纸板制成一个长方形的纸盒,在纸盒里均匀铺放一层黑纸板湿润的土壤,以纵轴中线为界将纸盒分成相同的两部分,另一半用透明玻璃板盖好(如图所示)。这样,该实验变量是  光照 。
②把纸盒静置桌上,在纸盒的中央放入体型和生活状况相同的10只鼠妇,静置2分钟,统计如下表:
环境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7分钟 8分钟 9分钟 10分钟
明亮 3 2 2 2 2 3 2 2 1
黑暗 7 8 8 8 8 7 8 8 9
(3)实验现象应该是:鼠妇大多集中在  黑纸板 (填“玻璃板”或“黑纸板”)一侧。
(4)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对于实验测得的多组实验数据应该进行求取  平均值 处理。
(5)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是: 光 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  阴暗 的环境中生活。
(6)表达和交流:在实验过程中不能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原因是  数量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 。
(7)实验结束后,我们应该将鼠妇  放回到适宜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 。
【答案】(1)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2)光照
(3)黑纸板
(4)平均值
(5)光;阴暗
(6)数量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
(7)放回到适宜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
【解答】解:(1)根据探究“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的实验,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这个不同的条件。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在盒里就形成明亮与阴暗两种环境。
(3)根据数据统计表可知:鼠妇大多集中在黑纸板(阴暗处)一侧。
(4)为了减少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5)根据实验记录:得出结论: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6)为避免偶然性影响实验结果,用来实验的对象数量应合适,原因是数量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
(7)实验中应保护用来实验的动物,故实验完毕后。
故答案为:
(1)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2)光照
(3)黑纸板
(4)平均值
(5)光;阴暗
(6)数量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
(7)放回到适宜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