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学案、课件、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藤野先生学案、课件、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3-05 18:03:13

文档简介

1.藤野先生
鲁 迅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领会语言的感彩,理解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3.了解本文运用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难点:
(1)全文线索为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明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暗线。
(2)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
(3)结尾部分的作用。
教学方法:和谐教学法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一、自主预习
2、检查预习情况
(1)读准下列画红字的注音。
? 绯红( ) 油光可鉴( )
芦荟( ) 解剖( )
芋梗汤( )( ) 不逊( )
匿名( ) 诘责( ) 瞥( )
深恶痛疾( ) 烂熳( )
(2)解释词语。
? 绯红:
诘责:
油光可鉴:
掌故:
不逊:
托辞:
仰扬顿锉
深恶痛疾:
3、介绍作者情况及时代背景:
简介: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写年代及时代背景:课文写于1926年,回忆了1902—1906年留学日本的片段。鲁迅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但后来却弃医从文了,我们在本课的学习中会认识到作者思想变化的原因。
4、再读课文,画出自然段序号,划分段落层次:
一、( )写见到藤野先生前,在东京的所见所感。
二、( )写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离别。
1.( )写往仙台途中所见和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
2.( )记与藤野先生相识和相处的几件事,写出藤野先生的高尚品德。
3. ( )写弃医从文的原因。
4.( )写与藤野先生告别。
三、( )写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和行动。
二、问题探究
研读第一部分。
1.如何理解“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句
2.鲁迅为什么对东京产生失望、厌恶之情?(地?人?)
研读第二部分
1.从东京到仙台六七百里,所见甚多,但文章为什么只提到“日暮里”和“水户”两个地名?
“日暮里”
“水户”
从沿途只记得这两个地名,反映了作者 思想。而这正是作者转到仙台在藤野先生的指导下刻苦学医的 。
2.6~10段对藤野先生进行了那些描写?表现了藤野先生哪些特点?
章首先从他的外貌描写入手,然后通过侧面描写 ,写藤野先生是一位 的老师
3.写了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哪几件典型事例,它们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性格和品质?
?
  事例
  思想品质

?
?

?
?

?
?

?
?
第三层写弃医从文,写了哪两件事?作用?与藤野先生有无联系?(难点)
第一件是匿名信事件。
1.“爱国青年‘为何加引号,作用?
课下注释+对藤野先生的反面衬托。
2. 其中“中国是弱国”和“中国人……是低能儿”之间本无因果关系,作者为什么却在中间加上“所以”,并用“当然”来加以强调?如何理解“也无怪他们疑惑”?
第二件是观电影事件。
作者在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时,又一次受到刺激。文章的两个“中国人”特点?“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一句说明什么? “呜呼,无法可想”如何理解 ?
这两件事各有什么不同的侧重?
三、课堂小测
1.在我们学过的初中课文中,有四篇写老师的文章。请你根据下列提供的语言材料,写出与之相关的老师姓名及该文的作者。
(1)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老师________作者________
(2)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老师________作者________
(3)他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老师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
(4)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老师________作者________
2.本文记述了藤野先生与“我”交往中的四件具体事例分别是什么,它们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
(1)________,表现了藤野先生________。
(2)________,表现了藤野先生________。
(3)________,表现了藤野先生________。
(4)________,表现了藤野先生________。
课件19张PPT。藤野先生
鲁迅2018/12/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藤野严九郎(一八七四---一九四五)一九零四年至一九一五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任教。注音:
绯红(fēi) 油光可鉴(jiàn)
芦荟(huì) 解剖(pōu)
芋梗汤(yù)(gěng) 不逊(xùn)
匿名(nì) 诘责(jié) 瞥(piē)
深恶痛疾(wù) 烂熳(màn)释义:
绯红:鲜红 标致: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
诘责:质问并责备
油光可鉴: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
子一样可以照人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文中
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不逊:无礼。逊,谦逊。
托辞:借口
仰扬顿锉(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鲁迅(1881—1936)
生于浙江绍兴,原
名周树人,字豫才,
自第一篇小说《狂
人日记》开始用鲁
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
草》、《朝花夕拾》
《呐喊》、《彷徨》《华盖集》、《坟》
等。本文选自散文
集《朝花夕拾》。鲁迅生活的绍兴河埠课文写于1926年,回
忆了1902—1906年留
学日本的片段。鲁迅
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
民,但后来却弃医从
文了,我们在本课的
学习中会认识到作者
思想变化的原因。写年代及时代背景 2018/12/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再读课文,画出自然段序号,划分段落层次:
一、(1~3)写见到藤野先生前,在东京的所见所感。
二、(4~35)写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离别。
1.(4.5)写往仙台途中所见和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
2.(6~23)记与藤野先生相识和相处的几件事,写出藤野先生的高尚品德。
3. (24~31)写弃医从文的原因。
4.(32~35)写与藤野先生告别。
三、(36~38)写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和行动。2018/12/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赏读第一部分:
1.如何理解“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句?
“无非”表示“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在东京造成恶浊气氛的厌恶,为后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伏笔。2.鲁迅为什么对东京产生失望、厌恶之情?(地?人?)清国留学生的丑态盘辫子(比喻、夸张、反语)学跳舞(赶时髦)不学无术
思想腐朽
附庸风雅人!2018/12/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赏读第二部分,自读,划分层次
一、第一层:齐读,思考:
1.从东京到仙台六七百里,所见甚多,但文章为什么只提到“日暮里”和“水户”两个地名?
“日暮里”联想到多灾多难的祖国,忧国之情(诗?)“水户”崇敬朱舜水的爱国之情 从沿途只记得这两个地名,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而这正是作者转到仙台在藤野先生的指导下刻苦学医的主要动机。
2018/12/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第二层:记与藤野先生相识和相处的几件事,写出藤野先生的高尚品德。 (全文的重心)
自读思考: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1.6~10段对藤野先生进行了那些描写?表现了藤野先生哪些特点?
文章首先从他的外貌描写(白描)入手,然后通过侧面描写(留级生的介绍),写藤野先生是一位严于治学而生活俭朴的老师
添改讲义    工作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严格要求 了解女人裹脚   求实精神关心解剖实习   热情诚恳 2、作者写了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几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什么思想品质?2018/12/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第三层写弃医从文,原因是什么?(难点)写了哪两件事?作用?与藤野先生有无联系?2018/12/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 2. 其中“中国是弱国”和“中国人……是低能儿”之间本无因果关系,作者为什么却在中间加上“所以”,并用“当然”来加以强调?如何理解“也无怪他们疑惑”?
第一件是匿名信事件。1.“爱国青年‘为何加引号,作用?课下注释+对藤野先生的反面衬托。深刻揭露这种逻辑的荒谬,表达了对这种谬论的愤慨和抨击。
写出作者在遭受凌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
2018/12/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第二件是观电影事件。
作者在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时,又一次受到刺激。文章的两个“中国人”特点?“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一句说明什么? “呜呼,无法可想”如何理解 ?
因愚昧而被杀,可悲;因愚昧和麻木而作围观的看客,更可悲。
“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一句说明,作者没有把自己看作局外人,旁观者。影片的内容始终牵动着作者的心,此时他内心的痛楚是可想而知的。
“呜呼,无法可想”,反映出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
2018/12/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这两件事各有什么不同的侧重?第一件事侧重写弱国国民受人歧视,从而激发作者立志使自己的祖国富强起来;第二件事写中国老百姓的不觉悟──这是造成中华民族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两件事促成了作者弃医学文。
2018/12/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总结全文:
1.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明线),围绕着表现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这一中心来选取和安排材料。另一方面,这些事件是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文章的内在线索(暗线)。
2.作者写人,很善于采用白描手法,抓住特征,几笔就勾勒出人物的灵魂。如写藤野先生,写他的“黑瘦”“八字须”“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衣着“模胡”,冬天穿旧外套,活画出一位生活简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又如写“清国留学生”,抓住盘辫子这一细节,很能揭示他们的思想本质。
2018/12/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3.另外,这篇散文的语言富有浓厚的感彩。文中无论写人记事还是议论抒情,都包含感情。如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写赴仙台途中的印象,写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写自己弃医从文的决定,字里行间无不充溢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深切感情。再如写藤野先生,无论描写他关心自己的细节,还是直接抒发感激敬仰之情,更是字字饱含深情,读来自有一种激荡人心的力量。(夸张、反语)
2018/12/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1.在我们学过的初中课文中,有四篇写老师的文章。请你根据下列提供的语言材料,写出与之相关的老师姓名及该文的作者。
(1)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老师韩麦尔先生 作者都德
(2)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老师蔡老师作者魏巍
(3)他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老师藤野先生 作者鲁迅
(4)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老师寿镜吾 作者鲁迅课堂练习:2.本文记述了藤野先生与“我”交往中的四件具体事例分别是什么,它们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
(1)________,表现了藤野先生________。
(2)________,表现了藤野先生________。
(3)________,表现了藤野先生________。
(4)________,表现了藤野先生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