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文明 ——第二单元整合设计
单元主题:劳动光荣
教学目标:
学习优秀劳动者的杰出事迹,体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了解新闻通讯的文体特点,学习以典型事件和细节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用扩展诗句形式,来鉴赏古代诗歌并体会劳动之美;学习新闻评论,理解评论的舆论导向性、倾向性和指导性特点,并学写新闻评论。
教学重点:了解新闻通讯的文体特点,并学写新闻评论。
教学难点:如何能够写好新闻评论。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光荣的劳动,杰出的贡献
【教学目标】
1、阅读并梳理第4课三篇新闻通讯——《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大意,概括总结袁隆平、张秉贵、钟扬三位劳动者的事迹和品质。
2、总结人物通讯文体特点。
【教学过程】
1、标注段落号,阅读三篇文章,掌握文章大意。
2、概括总结袁隆平、张秉贵、钟扬三位劳动者的事迹和品质。填下列表格,用时十分钟。
活动:一组二组同学上黑板,负责填“袁隆平”表格内容,三组四组负责“张秉贵”表格内容,五组六组负责“钟扬”表格内容。填完之后,一组组长、四组组长和五组组长分别讲解。老师进行补充或修改。
3、总结人物通讯的特点:真实性、典型性和时代性
4、作业:【微型作文】扩展《插秧歌》一二联,以表现出农家生活。要求:有细节描写,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200字。(10分)(写在随笔上)
【积累】
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俄】乌申斯基
你在苏联的大学毕业了,这很好,但学的是书本上的知识,可以说这只是知识的一半。你还需要上一个大学,就是劳动大学。——毛泽东与毛岸英的谈话
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发表讲话时强调
第二课时 评论热点新闻,弘扬工匠精神
【教学目标】
1、细读《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体会文章是怎样辩证地讨论有关“工匠精神”话题的,并理出其内在逻辑结构。
2、朗读《芣苢》《插秧歌》,用扩展诗句形式,来鉴赏古代诗歌并体会劳动之美。
【教学过程】
1、概括《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大意。
2、朗读《插秧歌》,讨论作业:微型作文——扩展《插秧歌》一二联,弄明白这类扩展题如何写作。
学生习作一:
没有风,阳光灼烧着大地,一望无际的水田上雾气腾腾。田夫扬起胳膊,将秧苗捆高高扔给妻子,妻子接过便低头忙活。小儿子将秧苗小心地拔起,大儿子弯着腰,将秧苗插进泥水里。起风了,绿油油的秧苗在招摇,天渐渐地阴下来,突然,豆大的雨点掉落下来。斗笠如同头盔,蓑衣便做战袍,雨越下越大,已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脖颈、肩胛已经湿透。翠绿的秧苗在雨中嬉笑,他们好像闻到了稻花香,丝毫没有累意。
学生习作二:
又到忙农的时节,田夫利落地将秧苗从秧畦中拔出,扔向妻子,捆成小捆后扔进稻田。汗水还未流下就被甩出。小儿子还没有多大力气,憋红了脸拔起秧苗。大儿子弯着腰把秧苗插入水中。朝阳冉冉升起,为天空画上万里红妆。风飒飒而过,吹过秧苗,与鸟儿的鸣叫声,合成一曲交响乐。
浓黑的乌云不知何时从天边翻滚而来,风裹挟着豆大的雨点席卷大地。斗笠是头盔,蓑衣就是战甲,他们就是英勇无畏的战士在风雨中战斗,任凭雨水顺着缕缕发丝,湿到肩膀。
学生分别讲解思路,并总结扩写要注意的问题:
①辨情景 :指准确辨识题目所提供的具体情景及情景所体现的具体氛围。
②明重点:指知晓题目扩写的对象是什么,为了突出扩写的重点,不至于使话题转换。
③巧想象:指描写、叙述的内容,要做到想象自然、贴切。
④合要求:指按照题干要求来扩展。
3、当堂训练:扩写“鹰击长空”,要求有细节描写,不少于40字。
4、作业:
仿照本文论证思路,请从“劳动改造世界”角度,对《喜看稻菽千重浪》《“探界者”钟扬》人物通讯进行评论。要求:可以选择其中一篇,也可选择两篇;能揭示新闻通讯的现实意义,不少于400字。(写在随笔上)
第三课时 整合素材,评点新闻
【教学目标】
梳理新闻评论的写作思路,并引导类题训练,以学习新闻短评的写作。
【学习过程】
1、梳理新闻评论的写作思路,并引导类题训练。
①【新闻评论题目】仿照本文论证思路,请从“劳动改造世界”角度,对《喜看稻菽千重浪》《“探界者”钟扬》人物通讯进行评论。要求:可以选择其中一篇,也可选择两篇;能揭示新闻通讯的现实意义,不少于400字。(10分)
②【学生讲解写作的思路】
劳动创造美好世界
从野蛮时代到现代文明,劳动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劳动却是产生一切力量、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威力无比的源泉。”一位意大利作家如是说。可见,劳动是美好世界的缔造者。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们要热爱劳动,积极劳动。
袁隆平,真正的稻田耕耘者。曾经向权威发起挑战,推翻了“无优势论”,将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14天投身稻田,只为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孕株。当他名满天下之时,却仍然只专注于田畴。如今,九十高龄的他仍然行走田间。他将一生时间用于杂交稻研究,只为人们能有饭吃不饿肚子。
没有袁隆平的劳动,怎会有不断创新高水稻亩产?没有像袁隆平一样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怎能创造出今天的美好世界?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个工程师建设的;华为品牌的背后,是一个个程序员开拓的;高山高原上的基站,是一个个普通工人安装的……小到一座楼,大到整个人类文明,何尝不是劳动者建造的呢?当然,我们要摒弃那种只想做“袁隆平”大人物而不做普通工人的思想,我们要树立人人不必成为工匠,却可以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的思想。
文化在不断迭代,文明在不断发展。像袁隆平这样的劳动者的所作所为,让我们认识到——世界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劳动。为了创造美好世界,我们要努力学习,积极劳动。(510字)
③总结新闻评论的写作思路
④课堂训练
阅读下列新闻材料,写一段不超过99字的评论。(5分)
近日,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程派青衣张火丁在演出京剧《江姐》最后一幕“红梅赞”一段中,突然咳嗽了几声,有两句唱腔没有完整唱下来。演出结束后,张火丁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哽咽着说:“我对不起大家了!请求大家原谅!”随后,她招呼准备离场的乐队回座,坚持把没有唱完整的“红梅赞”再唱一遍。当张火丁“补唱”完这段长达8分多钟的《红梅赞》后,观众全部起身站立,鼓掌声持续了5分钟之久。张火丁再次向台下深深地鞠了一躬,含泪退场。
⑤总结新闻短评的写作思路和解题要点
3、作业:延伸阅读习近平关于“劳动”的讲话,并对下面新闻材料进行点评。要求:观点明确,符合新闻点评的写作思路,不少于60字。(5分)
【新闻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新年贺词中写道:“这些成就是全国人民撸起袖子干出来的,是新时代奋斗者挥洒汗水拼出来的……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以及千千万万的劳动者,还在辛勤工作……”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学生习作:
劳动,创造幸福。因为付出了汗水,就会有回报;有了回报,就会产生幸福感。因为劳动,满足温饱;因为劳动,化为不断创新;因为化为,中国高速铁路飞快发展。反观当下,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可是有些人劳动观念越来越薄,甚至不尊重劳动。这样怎能继续增强综合国力,创造幸福生活。因此,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吧,热爱劳动,积极劳动。